改革网讯 日前,海南省新闻办公室召开“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十四个专场——《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条例》专场新闻发布会。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善华介绍了《条例》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据介绍,近5年来,176个国家和地区在琼投资,海南省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实际使用外资额跻身全国前列;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089家,年均增长43.7%,海南已经成为全球投资的“新热土”。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着力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是完善与高水平自贸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条例》的出台和实施,既是构建更加自由、更加便利、更加开放的外商投资制度的有力措施,也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在回答改革网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相比较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国其他地区的开放优势具体体现在哪里?”以及“能否在率先开放领域取得先发优势?”提问时,杨善华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条例》明确,“实施特别适用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这是海南自由贸易港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实施最高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外资准入政策的重要制度安排。
他介绍,相比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具有突出的开放优势。同时,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医疗、增值电信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地区,在相关外资准入领域具有试点的先行先试优势。
负面清单开放优势
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是全国“最短”的负面清单,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多个领域在全国率先开放。一是教育领域,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独立办学,像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已开展办学、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项目已动工。二是法律服务领域,允许外商投资部分涉海南商事非诉讼法律事务,目前已有境外律师事务所获批设立。此外,在增值电信领域,取消了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外资准入限制,允许实体注册、服务设施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企业面向自由贸易港全域和国际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业务,将有利于海南自由贸易港汇聚数据,发展数字经济;在采矿业领域,取消禁止外商投资的相关规定,按照国家和海南省矿业领域内外资一致的措施实施管理。
扩大开放试点先行先试优势
除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开放优势以外,国家相关部委还鼎力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在医疗领域,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以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支持外国投资者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目前有多家外资医疗机构正积极洽谈项目落地。在增值电信领域,除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率先开放的业务以外,取消了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服务中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互联网新闻信息、网络出版、网络视听、互联网文化经营除外)、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目前已有外资企业获得业务试点的批复。
“我们欢迎全球投资者共享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红利。”杨善华说,以上优势充分体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投资自由便利上的制度创新,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宽领域的市场准入。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下一步,海南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持续推动合理缩减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提升外商投资自由便利化水平。(陈文杰)
相关稿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