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新闻发布

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挂牌一年来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2021-06-03 18:08 来源: 海南省新闻办公室 【字体:    打印

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挂牌一年来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2021年6月3号)


陈 曦: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海南省新闻办组织的新闻发布会。2020年6月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同时挂牌。作为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样板区和试验区,园区不断利用制度创新优势,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发展、创新发展。今天发布会主要向大家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挂牌一年来取得的成就。我们非常高兴的邀请到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冯燕女士,以及6个重点园区的负责人,他们分别是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罗苏平先生,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副局长刘哲峰先生,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副局长孙副林先生,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钟声先生,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副局长盛建波先生、生态软件园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淳至先生,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首先,请冯燕女士作介绍。

冯 燕:2020年6月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在海口、三亚、洋浦、琼海、澄迈等市县区同时挂牌,今天正好一周年。

一年来,11个重点园区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直各部门同心协力推进,园区所在地党委和政府积极支持,各园区管理机构发挥主体责任,坚持集约、集聚、高效原则,以项目为抓手,以建设自由贸易港“示范区、样板间”为目标,持续强基健体,优化营商环境,加速集聚一个又一个项目、一批又一批市场主体,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中国洋浦港”国际船舶登记、启运港退税、“两个15%所得税”、进口原辅料“零关税”、进口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开放客运和货运第七航权等一批自由贸易港关键核心政策,相继落地实施,园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当前,11个重点园区出展现出了百舸争流、欣欣向荣的局面。有五个较为突出特点:

一、园区已成为我省经济活动的主战场

2020年,11个重点园区营业收入5067.82亿元,同比增长49.8%;税收收入395.38亿元,同比增长13.3%。GDP845.58亿元,同比增长20.3%。11个重点园区以不到全省2%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15.3%GDP、20%固定资产投资、35.7%税收收入、51.9%进出口额、52.7%实际利用外资。园区在我省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今年一季度,11个重点园区各项指标实现“开门红”,营业收入2048.74亿元,同比增长133.2%;税收150.27亿元,占全省同期税收收入的40.6%;新增注册企业5333家(累计已达44232家)。洋浦经济开发区第一季度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各市县排名第一。国内8家免税持牌企业中已有7家在海口综保区设立总部或海南运营中心,拉动全省免税品产业快速发展。海口江东新区、三亚中央商务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合计落户世界500强企业30余家。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海南生态软件园大力发展数字和平台经济,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分别达235.98亿元、225.14亿元,同比增长274.6%、118.1%,两个园区占了全省互联网产业的“半壁江山”。

二、园区已成为自贸港政策落地的先行区

11个重点园区积极落实自贸港政策“早期安排”。洋浦保税港区率先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便利。洋浦经济开发区新增注册船舶103艘,其中有29艘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的国际航行船舶,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在百万标箱级以上海港中排名全国第一。全年加注保税油约10.4万吨,是2019年加注量的26倍。海口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注册企业达221家,2020年全年完成跨境电商申报清单125万单,同比增长6.4倍,货值5.2亿元,同比增长6.7倍,跨境电商企业聚集初具规模。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和区位优势,聚焦数字经济,促进以阿里巴巴、字节跳动、映客为代表的数字贸易企业将更多的业务布局海南,三家企业为园区贡献了40%的营业收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创新药械达到140种,可用抗肿瘤新药、罕见病药达100种,世界排名前30强的药械企业近八成与园区建立直接合作关系。海口国家高新区新增注册企业1574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5家。崖州湾科技城新增注册企业852家,高新技术企业由6家增至95家。

三、园区已成为产城融合的示范区

11个重点园区不断完善产城融合,围绕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商业等方面加大基础投入。2020年,省政府统筹安排各类资金261亿元支持重点园区建设,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度增长46%,高于全省投资增速38个百分点。其中,产业投资(不含房地产)占比33.3%,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19.8%,基础设施投资占比37.0%,公共服务投资占比9.9%。今年一季度,11个重点园区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领跑全省,较上年同期增长109.6%,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28.5%。

截至2021年4月底,11个重点园区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430个、新开工项目46个、完工项目49个。海南生态软件园ischool学校、海口哈罗学校、洋浦经济开发区国际幼儿园均已开学;文明东越江通道等多条道路项目相继竣工;江东新区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1.5级企业港项目一期已完工,建设用时仅70天,已签约26家企业。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公共技术平台进一步完善,园区产城融合能力进一步提升,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四、园区已成为制度集成创新的试点区

2020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洋浦经济开发区等6个重点园区推广适用“三园”特别极简审批,至此,除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不具备承接审批职能外,其余10个自贸港重点园区实现极简审批全覆盖。海口国家高新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园区参与的“立法推行重点园区极简审批改革”获“第一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一等奖。2020年9月,省政府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制度集成创新改革方案》,探索在“极简审批”深化改革、特许药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和强化风险防控等11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海口江东新区、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洋浦经济开发区等园区的制度集成创新实施方案也将陆续发布。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五位一体’成片开发流程再造工作模式”、洋浦经济开发区“国际运输船舶出口退税税库联动先退后审”、海口综合保税区“保税加工转离岛免税销售、跨境电商销售、一般贸易销售等3种模式销售”分别入选海南自由贸易港第9批、第11批、第12批制度创新案例。在海南自贸港集中发布的12批116项制度创新案例中,由园区主导或参与的共19项。

五、园区已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2020年,11个重点园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在自贸港利好政策驱动下,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重点园区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52.7%,其中,海口江东新区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9.45亿美元和3.13亿美元,占重点园区实际利用外资的78.6%。园区货物服务进出口总额合计580.62亿元,同比增长12.38%,占全省比重为51.9%(主要是洋浦经济开发区和海口综合保税区,占了97.2%)。今年5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这是继洋浦保税港区、海口综合保税区后,我省第三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也是第二个综合保税区,将成为我省对外开放新高地。

下一步,我委将加大力度,不遗余力,在园区规划布局、重大政策、产业集群发展、考核评价等综合发力,支持重点园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推动园区真正成为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示范区、样板间”。

陈 曦: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您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海南广电总台融媒体中心:洋浦是自贸港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我们最关心的还是自贸港政策在洋浦的落地实施和执行效果,一年来,洋浦取得了哪些成效?请您为我们介绍介绍。

罗苏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洋浦围绕做好“基地、通道、平台”三篇文章,集中精力烧开洋浦保税港区“这壶水”,全力打造自贸港建设的“样板间”,总结起来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自贸港政策落地快,效果好。

《总体方案》赋予了洋浦5项独有政策和3项先行先试政策,目前都已落地见效。

这其中涉及航运领域政策的主要有4项:

一是建设“中国洋浦港”国际船籍港,去年6月1日总体方案发布当天就入籍了首艘国际船舶,成为落地最快的自贸港政策,目前共注册了28艘国际船舶,达474万载重吨,占国内登记载重吨的10%。二是国际船舶登记出口退税政策,自去年12月17日完成全国首票退税以来,目前已完成6艘船舶退税,退税金额约2.63亿元。三是内外贸同船运输船舶加注保税油政策,今年4月8日完成首单加注业务。目前,以“洋浦港”为中转港的内外贸同船运输船舶都可以在洋浦加注不含税油了,大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四是启运港退税政策。全力争取了15个与洋浦衔接最紧密的沿海港口作为启运港和经停港。自4月3日完成首单业务以来,目前已实施多票退税业务。

涉及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有2项:

一是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便利化,洋浦开展了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试点,挂牌先行示范区,出台了《全球贸易商计划》。今年1-4月,已完成24亿美元结算,预计今年能够完成50亿美元。二是境外投资便利化方面,实施既往投资行为记录良好的企业在洋浦开展对外投资便利化综合试点,使对外投资的企业更便利。

还有一项政策是洋浦保税港区率先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政策。2020年9月用于承载政策实施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成功完成首单“一线径予放行”和“二线单侧申报”业务。洋浦保税港区的人气大幅提升,近一年来新增签约项目24个,其中5个已运营,12个正在建设,7个正在办理前期手续。今年以来累计注册企业654家,增长约24倍。今年1-4月,完成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59倍;工业总产值增长5.8倍。

最后一项政策是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独立办学。洋浦率先引进全国首家独立办学的外国学校——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去年8月已签署协议,计划投资44.2亿元,今年过渡办学先行招生。

第二个特点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

我们定期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对标香港、新加坡等国际自贸港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围绕自贸港政策落地大力开展制度集成创新。在去年省工商联发布的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评价报告中,洋浦营商环境整体评价位列全省第一。

在自贸港政策和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下,洋浦的市场主体数量增加迅速。总体方案发布一年来,洋浦新增市场主体17927户,较去年同期增长3倍多,其中新设企业4474户,是去年同期新设企业数的4倍。

第三个特点是招商引资热度空前。

我们创新招商体制机制,设立了洋浦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采用市场化薪酬和考核奖励机制,引进专业人才,组建高水平招商团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投资咨询服务。一年来,洋浦共接洽企业超过1600家,累计签约引进产业类项目35个、贸易企业42家。其中世界500强12家、中国500强8家。

最后一个特点就是经济发展动能强劲,让我们对自贸港的未来充满信心。

去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历史性突破,完成101.9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4.02%。

今年以来,我们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5.7亿元,增长67.3%;工业总产值完成192.0亿元,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3亿元,增长4.6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0亿元,增长23.8%;港口吞吐量完成1356.2万吨,增长9.6%;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4.9万标箱,增长72.6%;水运周转量完成2022.4亿吨公里,增长约25.4倍;实际利用外资完成5700万美元,增长约5.7倍。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

海南日报:海南自贸港建设这一年来,各园区都在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吸引优质的各行业资源。请问作为全国首个“医疗特区”,乐城在这些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哲峰:谢谢你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一年来,乐城管理局联合省卫健委、省药监局、海口海关等部门以制度集成创新为突破口,聚焦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医院共享模式和机制、患者服务保障、监管体制优化等创新“四要素”,推出多项全国首创制度,解决了制约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诸多瓶颈问题,发展进入快车道。乐城先行区制度集成创新改革方案2020年9月由省委深改委审议通过发布,是全省目前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园区制度集成创新方案,且大多已落地实施。

正是有了制度集成创新,乐城才得以在加快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上有了一些突破:一是全力推进临床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吸引60多家全球领先的医药企业聚集乐城。临床真实世界研究是海南自贸港重大制度创新之一,能有效缩短、降低全球创新药械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和成本。截至目前,已有60多家全球领先的医药企业与乐城建立紧密合作,14个医疗器械、3个药品进入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有3个产品通过真实世界数据辅助临床评价获批上市,与传统的临床试验模式相比,上市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二是成功举办全国唯一的“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展,加快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医疗机构和患者有了更多的用药选择。目前在乐城使用的未在国内上市的创新药械将近140种,其中不乏全球首例应用产品。今年4月13日,全国唯一“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展在乐城正式开展,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的80家全球国际创新药械厂商参展,共展出创新药械产品810种。这意味着乐城已初步实现创新药械与国际同步,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患者都有了更多的用药用械选择。

三是深化“1+X”共享医疗模式创新,加快集聚全球优质医疗资源。我们在多点执业方面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在园区工作的医疗医护人员,可申请签发与工作合同一致的工作类居留许可;执业医师(含境外)主要执业机构在园区的,可以直接在园区其他医疗机构执业等等。越来越多的院士专家团队和国外医生集团与现有医疗机构合作,初步实现五个以上的特色科室。2020年12月,乐城作为海南唯一单位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全球化创业方向)。

四是聚焦解决“看病贵”问题,推出全国首个特药险,切实减轻大病患者用药负担。创新“医保+商保”机制,2020年8月推出国内首款境内外特种药品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海南自贸港博鳌乐城全球特药险”,涵盖49种国内未上市的国外特药及21种国内社保外特药,老百姓以几十元的超低保费即可享受百万元赔付额度。目前参保人数已达170多万,处理理赔案例199例。

五是深化“极简审批”改革,特许药械进园再提速。我们联合省卫健委、省药监局、海口海关等部门,创建国内唯一的临床急需进口特许药械全流程追溯平台,特许药械审批时限从27天压缩到3—7天。此外,还创立国内唯一的临床急需进口特许药械集中存放保税仓,海关创新实行“先入仓、后检疫”监管检疫模式和“分送集报”出仓模式,大幅提高特许药械进口效率。今年以来保税药仓进口特许药械货值已突破1亿元人民币。以上举措得到海关总署、国家药监局等国家部委的高度肯定。

六是放得开,管得住,多部门综合协同严守药械、医疗质量安全底线。特许药械全流程追溯平台实现对特许药械全流程的实时跟踪管理,目前无一起药械流弊事件发生。省卫健委、省药监局创新性实施“卫生+药监”二合一监管体制改革,成立乐城先行区医疗药品监管局驻点园区监管,有效提高监管效能。

香港商报:海南自贸港建设,人才是关键,请问崖州湾科技城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11个重点园区之一,在人才引进及培养方面有什么举措?

钟 声:感谢您对崖州湾科技城的关注,在此也向所有关心、支持崖州湾科技城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接下来我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科技城招才引智方面的工作。

首先为加快集聚四方人才来到科技城工作、生活,我们印发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引进人才奖励办法(试行)》《海南自由贸易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加快人才汇聚若干措施(试行)》。自政策印发实施,已完成高层次人才认定126人。这两项制度互为补充,覆盖到不同学历不同层次的人才,优化了园区人才结构,满足各类单位的人才需求。

二是我们围绕现代种业、深海科技等特色产业,推进产业招商和人才引进“双招双引”。2020年以来,崖州湾科技城累计注册企业2541家,其中,2020年6月1日自贸港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完成企业(机构)注册1999家,截至2021年3月,园区从业人数约1万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人才数量6000余人,博士学历人才241人。

三是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已经正式揭牌,依托重大科研平台,我们计划引入国内顶尖科研团队54个,科研人员726人。协同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热科院等科研院所,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以及相关种业企业,实行“揭榜挂帅”制度,推进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建设。

四是在人才培育方面,我们积极支持入驻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育才。引入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2所知名院校,通过“研究院+研究生院”模式,发挥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载体作用。2021年教育部支持入驻高校单列招生指标增长到974人(博士224人、硕士750人)。继中国海洋大学173名研究生在科技城入学后,第一季度,中国农业大学55名“海南专项”研究生已在科技城入学,其他高校研究生将于今年陆续进驻。

最后是人才就业服务方面,我们依托人才招聘服务平台,累计收录入库4万余份简历,为200余家入园单位发布441个招聘岗位,已招聘325名人才入职。通过招聘1名比利时籍“专职城小二”和数名熟练掌握英、俄、日、韩语的青年人才,提升服务国际人才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将5月13日设立为“崖州湾人才日”,围绕“崖州湾人才日”举办年度人才论坛、人才培训、人才展示等系列活动,深入推进人才、资本、项目三方对接,着力打造崖州湾人才工作特色品牌,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为海南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汇聚八方英才!谢谢大家。

界面新闻:海口江东新区是海南自贸港的十一个重点园区之一,设立以来重点项目、大型企业相继落地,江东新区规划逐步落实,能否介绍一下江东新区建设的最新进展情况?

孙副林: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口江东新区的规划建设,海口江东新区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致力于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集中展示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海口加快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高标准高质量构筑规划体系。

规划体系方面。已完成“1+6+13+16”规划体系搭建,当前,规划工作由区域规划向专项设计及实施统筹转变,规划指导从相对静止向动态调整转变。2021年,江东新区将继续完善规划体系,完成地下空间、水系、竖向排水、景观风貌、城市家具等方案设计及技术导则。

过程品质方面。推行项目国际招标常态化,重要风貌管控区域的设计比选要求至少6家、其它区域至少3家以上知名设计单位参与。组建了以孙继伟为组长,周恺、李翔宁、柳亦春等10位知名设计师组成的高质量发展专家顾问团,并在5月16日召开了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第一次研讨会,为江东新区的风貌管理、规划落实、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理清思路、把好方向。

二是提速项目建设提升园区功能形象。

围绕“补短板,强路网”“完善水系生态体系”“服务重点区域”三个要点,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基础上,江东新区建立了“五网”基础设施项目库,2020年建设项目115个,当年完工项目23个,形成固投247亿元。2021年续建及新开工171个项目,一季度完成固投58.58亿元,同比增长29.9%。当前国务院已批复同意设立空港综保区,相关监管设施已于今年3月底完工并完成工程竣工初验,接下来将按程序开展后续验收工作。

三是高质量招商引资集聚发展新动能。

围绕自贸港早期安排和《总体方案》,以服务经济、总部经济、临空经济为重点,强化政策和产业研究,组建专业招商小组,多渠道开展招商活动。园区整体招商成效逐步显现,总部经济支撑作用明显,总部建设与产业项目同步推进;临空产业集聚初具规模,载体建设与业务拓展双程共进。2020年,江东新区引进外资14.1亿美元,是全省唯一引进外资超10亿美元的园区。总部经济区已商洽60个重点项目,招引了39家企业签约、落地,其中拿地企业13家,开工建设10家;完成新型离岸贸易额6.43亿美元。临空经济区已有37家企业签约、落地;公务机企业累计签约11家,截至5月28日江东新区融资租赁资产规模达11.7亿元,开通海口-莫斯科、海口-巴黎、海口-法兰克福、雅加达-新加坡-海口等四条定期国际货运航线,并实现执飞德国、韩国、香港等多条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班,推动落地航空总部集聚区。

2021年,江东新区将继续聚焦自贸港显现度高的产业发力招商,努力提升招商转化率,扩大首单效应推动业务规模化。聚焦临空经济产业、新金融产业、消费精品产业和数字智慧产业等四大现代服务产业,附加出口型、外向型等服务产业加大招引力度,形成“4+X”产业模式,推动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

四是制度集成创新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20年,江东新区范围内已实现全面取消施工图审查、工程领域14个事项“秒批”等改革举措,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已压缩至14天,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已压缩至12天,整体审批时限压缩率达80%。今年4月,推出《重点园区行政审批“不找人”“不见面”“零接触”即审即批》作为全国首创制度创新案例发布。通过制度集成创新、完善园区配套、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江东新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连续三个季度在全市营商环境考核评比中蝉联第一,政务服务好评率100%,市场主体满意度全市排名第一,成为市场主体公认的营商环境示范标杆。

五是撬动社会资本增强园区造血功能。

通过将政府投资项目转社会投资项目、授予特许经营权、设立江东新区开发建设基金、引入股权投资人等途径,将安置房、安居房、1.5级企业港、高品质水厂、空港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等有一定收益的25个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建设,预计项目全周期预计可撬动社会资本约243亿元。

新海南 南海网 南国都市报:据了解,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是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早期安排、早期收获”的11个重点园区之一,是以教育对外开放为核心使命的教育园区,请介绍一下园区的战略定位、建设进展和中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情况?

盛建波:感谢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我将依次回答相关问题。

一、关于园区的战略定位。试验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重要载体,由教育部和海南省共建,是自贸港建设11个重点园区之一,也是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承接国际教育消费回流,让中国孩子在海南岛就可享受一流国际教育资源的重要平台。对标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服务海南“三区一中心”国家战略定位,支撑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突出国际化和开放型特色,打造国家级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高素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留学重要目的地,打造新时代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新标杆、新高地和集中展示窗口。试验区以中外合作办学和留学生为主,涵盖本硕博层次,规划办学规模3万人,其中起步区办学规模1万人。试验区采取“大共享+小学院”的办学模式,学生可以“一校入学、多校选课、多地实践、多个学位”,实现“学在海南=留学国外”的愿景。

二、关于园区的建设进展情况。试验区总规划面积12.72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5.81平方公里,规划办学规模3万人。从2019年12月启动概规编制,2020年3月完成控规,8月完成修规,8月26日第一个项目公共教学楼动工,创造了园区开发新的“自贸港速度”。按部省会商确定的起步区1万人办学规模,谋划和压茬推进三批共33个校园基础设施项目,总建筑面积44.17万平米,总投资50.77亿元。截至目前,第一、二批已有17个项目动工,第三批16个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其中已完成14个项目的可研批复),今年6月至9月将陆续开工。三个批次33个项目将分别于今年年底前和明年9月前完成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三、关于园区中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情况。截至目前,已签约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16所,其中国外高校11所、国内高校5所。一是在现代服务业学科领域。围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引进相关A+学科高校,主要引进国内高校有南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及外放合作高校英国考文垂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二是在理工学科领域。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引进顶尖理工农医类高校独立办学或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目前电子科技大学与格拉斯哥大学中外合作机构正在积极推进。已签约南方科技大学与美国莱斯大学在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管理等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国际旅游岛商报:作为自贸港政策早期收获的重点园区,麻烦海南生态软件园介绍一下园区的定位和特色以及下一步如何发展?

杨淳至:海南生态软件园是海南自贸港政策早期收获的11个重点园区之一,是海南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主要载体和平台,12年从一片放牛荒地经历了海南数字产业从十亿到百亿到过千亿的探索之路。

在自贸港背景下,园区定位于数字贸易策源地、数字金融创新地、中高端人才聚集地,产业细分方向上定位于“一区三业”:区块链试验区、数字文体、数字健康、数字金融。

全国各地都在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海南的特色/差异化在哪里?数字经济三个方面: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要素化。园区在区块链领域起点高,布局早,我们率先全国成立了第一个海南自贸区(港)区块链试验区,现在正在积极创建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区块链试验区。目前我们在可监管区块链、数字身份系统、可信执行环境等处于领先水平,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一套整体解决方案--链上海南,赋能数字文体、数字健康、数字金融,形成可贸易的服务能力,走向东南亚或一带一路,支撑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着力做好三件事。

第一是高质量搭建创新平台,我们认为吸引人才来这个地方,这里要有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机会,现在在区块链方面我们跟牛津大学联合成立了牛津(海南)区块链研究院,我们跟中科院合作成立了中国计算海南区块链创新研究院,现在省政府刚刚同意我们跟上海交大合作,成立上海交大区块链研究院。有了这些创新平台,这些高端的人才就愿意来海南,因为有发展的机会。

第二是高标准建设物理空间,怎么样把我们海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碧海蓝天、绿水青山发挥到极致,打造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城市物理空间,让大家来海南有一个不一样的选择,实现“在公园里工作,在生活中创新”的愿景。同时把我们的医疗、教育、文化的配套设施做好。园区投资了20亿元建设了ischool微城未来学校,面向全球招聘了师资,目前我们的师资力量超过50%有国际背景。我们在教育培养的目标,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创新,目前这所学校已经成为园区吸引中高端人才来海南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三是高水平配置专业队伍。去年自贸港政策发布以来,海南出台了很多政策,这么多政策如何跟企业的需求结合落地,这需要我们的团队跟这些企业在一个频道上交流,同频共振,这样这些政策才能开花结果。

园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50.86%。去年收入税收、入园企业数量疫情之下均实现了超过100%增长,今年截至4月份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了269.5%,截至4月底入园企业数量达到9206家,特别是2020年6月以来新增了3586家,占入园企业数量的1/3,国内互联网百强企业基本都来了海南,而来海南的有95%来了园区,这些数字背后是大家对海南自贸港良好的预期,也是对园区的信任和认可,现在我们非常有信心朝着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25年4000亿,2035年10000亿的目标迈进。

中宏网:能否介绍一下,海南省产业园区设立、考核、动态调整等方面的相关规定?

冯 燕:感谢您的提问,这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为强化园区设立、考核、动态调整等方面规范管理,促进园区高标准、高质量和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园区做优做大做强,2020年12月出台《海南省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琼府办〔2020〕39号),第一章就明确规范了市县级产业园区、省级产业园区设立和认定条件、认定程序、申报材料等,将门槛和条件设定好,符合条件可进,不符合条件免提。目的是“规范”,全省“一盘棋”。

近期,根据沈晓明书记、冯飞省长园区动态调整的指示,结合《海南省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海南省重点产业园区考核评价办法》,我委按照“分类评估、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原则,牵头起草《海南省产业园区动态调整机制(试行)》,前天(6月1日)刚刚通过省委深改委会议审议,近期即将印发执行。

《调整机制》主要明确各园区设立或升级、退出或降级的条件、谁审批、怎么审批等路径。同时《调整机制》还进一步优化了园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分类、分层、分阶段的方式,明确各类型园区的考核指标及考核方式、方法,考核评价成绩将做为园区实行动态管理的主要依据。

总之,今后我省重点园区不搞终身制,实行动态调整,奖先策后,发展成效差的要降级或摘牌。

陈 曦: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网站导航 国家相关部委 海南相关部门 其他自贸区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网站支持IPV6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

移动版|电脑版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网站支持IPV6|无障碍阅读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