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2023-02-16 20:36 来源: 海南省新闻办公室 【字体:   打印

海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打造自由贸易港科创新高地”专场实录
(2023年2月16日)



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廖宝祺: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举办的海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打造自由贸易港科创新高地”专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海南将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打造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双高地,并专章部署2023年要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工作。

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三亚崖州区南滨农场,走进红旗队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置身于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南繁基地,举行专场新闻发布会,共话打造自贸港科创新高地的美好蓝图。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发布人,他们分别是: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王贤先生;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副局长周松涛先生;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长张如生先生;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首席顾问刘心成先生;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运营中心总经理张孟玉先生;党的二十大代表、省委宣讲团成员、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规划发展部负责人杨新泉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自由贸易港科创新高地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党的二十大代表杨新泉先生就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一个简短的宣讲。

党的二十大代表、省委宣讲团成员、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规划发展部负责人杨新泉: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参加“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并向大家介绍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种业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党的二十大对科技创新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必须坚持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自由贸易港科创高地的强大动力,着力构建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各方人才,让各种创新要素充分涌流、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要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谋划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集聚高水平科技创新要素资源,推动自由贸易港科创高地高质量发展。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二十大报告将科技、教育、人才进行了统筹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两次提到了粮食安全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粮食问题的高度关注,为新时代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种业人来说,我们要落实好“藏粮于技”战略, 加强现代化种业科技支撑,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通过科技创新保障种源自主可控,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去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实验室考察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为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海南时的讲话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目前各项制度基本完善,团队建设不断壮大,科研人才集聚效应初显,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基地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科研工作初显成效,并顺利挂牌成为国家实验室。

实验室聚焦种子创新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瞄准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围绕种子创新与种业全链条布局,通过统筹整合崖州湾现有科技创新资源和国内优势力量,打造种子精准分子设计创新平台,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创制革命性新品种,建立种业创新高地,引领国际生物育种创新发展,形成以海南为中心,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种子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产业安全的重要科技战略力量。在创新性地推动种业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根据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和种业科技卡脖子技术问题,采用“揭榜挂帅”、自主部署等方式进行攻关。已有76个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种业科技领域顶尖科研团队集聚实验室,开展种业核心技术攻关。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种业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想指引和确立了行动指南。我们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培育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实验室始终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育种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种业技术攻关,加强种业基础科学研究,强化前沿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开展优异品种精准设计与培育,推进核心种源自主可控,推动种子繁育技术创新。我们也将会在机制体制上锐意创新,更好地推行“揭榜挂帅”制度,破除科研创新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弊端,探索农业领域国家新型科技创新模式,为“南繁硅谷”插上中国种子创新的“芯片”,为种业发展加速加码。实验室将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面提升我国种子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南繁硅谷”建设,精心打造自由贸易港种业科创高地,全力以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

廖宝祺:

谢谢杨新泉先生的精彩宣讲。接下来,有请王贤先生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加快海南创新型省份建设,更好服务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进行主发布。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王贤: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词。海南自贸港建设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自贸港建设的关键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强省战略,提出海南科技创新逻辑和核心目标,推进以超常规手段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海南科技创新工作实现了提速增质。

一是发展动能不断增强。高质量推进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三年行动,全社会研发投入保持快速增长,增长近五成,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0家,营业收入达到1258亿元;根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显示,海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首次进入全国第二梯队;首次获得科技部公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成效明显的督查激励省份。

二是“1+2+5”科创平台取得新突破。崖州湾实验室挂牌运行,海洋国家实验室海南基地纳入建设方案,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实体化运作,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挂牌成立,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获批建设,推动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初步成形,“陆海空”科创高地正在建立起成体系的高能级创新平台。

三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省科研院所和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量质齐升,并获得杰青、优青、重点、重大等高水平项目。首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部省联动项目,首次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企业牵头项目首次获得了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企业牵头的项目获得省科技奖励创历年新高。

四是开放创新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坚持开放创新,建立起海南开放创新合作机制,与上海、浙江、四川等7省市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海南作为主宾省深度参与2022浦江创新论坛,并首次大规模在主宾省举办系列分论坛。构建国际科技合作“1+3”制度管理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党的二十大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吹响新征程的号角。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聚焦科技自立自强,遵循海南科技创新逻辑,全力实现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三年行动顺利收官,为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将重点推进五个方面具体工作。

一是着力打造特色优势创新,开辟海南自贸港发展新领域。更高标准打造“1+2+5”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研发优势转换成产业优势。加快推进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依托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尽快形成承接国家科研攻关任务能力,争取更多的国家科技项目,鼓励本地科研院所、高校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攻关任务,延长创新链。在南繁种业领域,打造创新链、产业链全链条;在深海科技领域,建立起深海企业集群,具备产业规模;在航天科技领域,初步形成高技术企业创新圈,开辟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二是着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速扩容计划,2023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000家,种子企业、瞪羚企业、领军企业累计达150家,建立起高新技术企业“精英梯队”。支持企业设立内设研发机构、建设产业创新联合体等创新平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共建共享机制。健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机制,发挥科转基金的引导作用,扩大“琼科贷”资金池,提高企业受惠覆盖面。

三是着力健全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2%。推动海口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取得积极进展,建设好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三亚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崖州湾科技城升建国家高新区;推动儋州开展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洋浦开发区设立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推动澄迈等市县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海南生态软件园建设区块链创新平台;形成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的全方位发展格局。

四是着力构建开放创新体系,形成高水平开放创新新生态。坚持以开放促创新,推动与7省市在重点领域落地一批合作项目,建立起对口省市与更多园区、市县 “一对一”的帮扶机制。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实施海南自贸港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深入开展同纬度优稀水果引进国际科技合作,推进中拉可持续粮食创新中国中心建设,积极争取农业等领域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大与港澳、东盟、“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力度。发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大力开展科技招商,初步形成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开展精准招商机制。推动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创新发展。

五是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塑造海南科技发展新优势。出台《海南自贸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推广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推进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建设,出台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办法和标准,建设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建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管理制度,探索外籍科学家领衔承担省科技项目,推广科研项目经费跨境支付。推动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两证合一”。实施科技人才创新项目和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项目生成机制,扩大科研经费“包干制”范围,探索更加符合科研规律和产业发展特点的财政投入和监管机制。构建体现自贸港优势、承载国家战略、具有海南特点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谢谢大家!

廖宝祺:

谢谢王贤先生的精彩发布。接下来,我们进入答记者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代表的媒体机构。现在开始提问。请举手示意。

人民网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请介绍一下目前南繁、深海产业链完善情况,以及如何做好崖州湾科技城入驻科研单位、企业的产业资源要素保障。谢谢。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副局长周松涛: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崖州湾科技城坚持以科研集聚提升南繁、深海产业核心竞争力,倾力打造科研创新集聚高地,把科研集聚“关键变量”逐步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实现多个“从0到1”的突破、“从1到N”的跨越。

目前,崖州湾科技城已构建从“基础科研、成果转化到企业孵化”的良性产业循环。在种业创新领域,引进中国种子集团、隆平生物、大北农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种业龙头企业,夯实“南繁硅谷”主要载体,打通“检测前端、田间服务、实验室管理、成果转化、经营创收”的种业全产业链条。在深海科技领域,锚定打造国际深海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推动中国船舶集团、招商局集团、哈电集团等多家深海产业龙头企业入驻园区,促进深海产业企业集聚发展,形成海洋科技产业链条。截至2023年1月,科技城园区累计注册企业9026家,其中涉农、涉海类企业2334家。

为做好南繁、深海产业资源保障,促进创新活力相竞迸发,崖州湾科技城牢扣以下四个关键要素:

一是完善科研服务配套保障。在种业创新领域,南繁种业科技众创中心等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已投入使用,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种业创新中心、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等种业科研基础设施和关键共性平台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在深海科技领域,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南海地质科技创新基地、深海化合物资源中心、浙江大学(海南)先进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等产业创新共享载体正在加快建设。其中今年9月份之前我们的深海公共平台总投30多个亿的大型平台就会全面投入运营,同时我们也计划将它委托给专业机构,就是我们的深海技术创新中心来进行统一运营管理,另外我们的深海化合物中心今年的3月份就要投入实际应用,现在已经引入了33家生物医药、生命科学板块的深海原研药开发、美妆品开发等相关企业入驻。同时我们的南山港科考母港已初见雏形,2022年累计完成225航次科考船服务,同比增长139%。建设南山港是我们崖州湾科技城为了贯彻党中央海洋强国战略,是一个重大创举,把一个传统的货物港逐渐改变成一个科考母港,在这个过程中,崖州湾科技城每年投入数千万资金进行补贴,因为在前期需要一个集聚的过程。现在南山港已经打造了两条科考船停泊泊位,同时另外一条泊位正在建设中,还有一个专业的维修维保泊位,建成以后可以同时停靠数艘科考船。

二是创新开展科研课题任务攻关。推动中种集团等种业企业与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联合实施“揭榜挂帅”项目,围绕企业需求开展种业创新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积极打造产学研协同发展链条。设立崖州湾精英人才科技专项,聚焦深海科技、热带农业与现代种业等科技城核心科研领域,支持园区科技人才开展具有一定研究基础且有明确应用场景的应用研究,助力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

三是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能力。统筹保障三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常态化运营,面向海洋和现代化农业产业领域开启专利审查“绿色通道”,首件种业领域快速预审发明专利仅57天获授权。积极推进海南自贸港农业植物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办事窗口落户科技城,挂牌成立海南首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出台《建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建设的若干扶持措施》,强化“海陆空”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服务能力。

四是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生态。聚焦制度集成创新,推动自贸港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落地自贸港首单以事业单位为享惠主体的“零关税”自用生产设备进口业务,累计协助8家事业单位和16家企业主体获得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资质,已顺利进口数百批“零关税”设备,累计总货值近6亿元,大大降低南繁、深海科研成本。

海南特区报记者:

请问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在创新驱动航天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长张如生:

“建设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是党中央赋予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历史使命,也是海南省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文昌国际航天城成立以来,我们聚焦航天主业,以加速建设航天强国为目标,坚持开放融合、科技引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布航天城科技创新若干措施与实施细则,加速科技创新奖励政策落地,积极推动“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和“航天+”产业创新发展。

第一,加速建设国际商业发射场,带动运载火箭产业创新。作为我国唯一的商业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发射场建设和运营是航天强国战略的重要部署,是商业航天发展的示范,更是进一步开放的试点。依托发射场优势,推动火箭“出厂即发射”的流程优化和产业链整合创新,支持航天运输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和试验验证,吸引中下游产业聚集。

第二,完善航天产业科技创新公共平台,支持“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的协同创新。运载火箭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明年将投入使用,具备中型液体火箭总装测试能力。卫星研发大楼已启动建设、卫星总装测试厂房近期完成封顶,汇聚商业卫星总装试验业务,带动关键部组件研制生产和进出口业务落地,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综合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国家航天局支持下,建设卫星综合数据应用公共平台,结合即将投入运营的航天超算中心,探索面向全球的“所见即可用”卫星数据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卫星数据国际应用、海外数据国内应用、国际协作开发应用与数据共享服务。

第三,建设运行新型研发机构,完善产业创新生态。文昌国际航天城坚持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支撑航天新兴领域拓展,构建产业创新生态,加速航天成果产业化进程。海南卫星数据与应用研究中心承担“国家航天局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中心”和“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数据与应用中心(中国)”的主要业务,组织实施政府间卫星数据与应用合作项目,打造我国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的主渠道、国际卫星数据与应用服务集散地;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统筹海南省航天资源,研究航天科技发展战略和前瞻性政策,引领航天新兴领域应用场景创新,完善“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推进“航天+”产业创新发展,促进航天领域创新成果集成和产业化;西北工业大学文昌卫星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落地国家级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聚焦航天新兴领域国际合作和技术研发,开展卫星研制、运营、服务及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孵化产业增长点。

第四,强化院校合作,保障产业创新人力资源。加强与国内外高校进行航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俄罗斯国立海南莫斯科动力大学落地文昌国际航天城,今年将实现过渡性办学,开展国际化航天研究生学历教育;积极推动与航天工程大学合作招生,开展航天专业人才培养。与西工大、哈工大等航天领域高校就设立实训基地达成合作意向;扩大文昌职业教育学校办学规模,与航天企业联合定向培养航天专业技能人才。我们将加快政策落地,推动全域航天城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搭建公共平台,完善创新生态,建设成果转化基地,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互动,着力打造开放型、国际化、创新融合的世界级航天城。

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请问中科院深海所在推进我国深海科技进步方面有哪些最新成果?2023年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谢谢。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首席顾问刘心成:

2018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深海所时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加快发展深海科技事业,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全面发展。2020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奋斗者”号海试成功的贺信中说:“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党的二十大对建设海洋强国做出再部署,给予我们极大鼓舞和鞭策。

去年以来,深海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深海科技创新取得新的突破。一是“两器两船”实现常态化高效运行。两艘载人潜水器全年下潜175次,超过110潜次的年度计划目标,其中“深海勇士”号100潜次,“奋斗者”号75潜次,四次超过万米深度,下潜次数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两艘科考船出海442天,超过原定全年出海360天的计划目标,总航程42673海里。二是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在海洋脊椎动物、深海/深渊地质与环境、极端环境模拟实验研究等取得重要进展,“深海谱系化着陆器研发与科学应用”项目获得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三是中科院“4·12重大科技专项”取得新进展。深海原位实验站与海底无人基站在1500米海底联合稳定运行40多天。四是首次组织实施中国-新西兰联合深潜科考航次并取得丰硕成果。“探索一号”船携带“奋斗者”号远赴南太平洋,与新西兰水和大气研究所联合进行克马德克万米深渊科学考察任务,提升了我国在深渊科考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今年,深海所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布局新的学科建设。根据深海科技发展需求,筹建数学与计算科学和网信/深海软件测评两个研究室。继续扩大潜航员队伍,今年拟达到24人规模。

二是加强深渊科考国际交流。在我所发起的“全球深渊深潜研究计划”框架下,与有关国家联合开展更多深渊深潜科考活动,为推进人类地球深渊科学研究做出更多中国贡献。

三是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所牵头申报“国际深海海底无人智能科学实验站科学应用”的研究,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四是进一步加强深海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加强深海探测、联合作业技术和协同研究,提升载人/无人潜水器执行多样化作业的能力,力争在深海应急和考古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种集团自迁入三亚南繁科技城以来,以南繁育种为代表的高效农业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下一步有哪些具体计划?谢谢。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运营中心总经理张孟玉:

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也谢谢各位关注种业振兴。种子作为“国之大者”,关乎到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到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不久前发布的2023年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2021年10月9日,中种集团完成总部工商变更迁入注册,顺利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取得工商营业执照,这标志着首家种业央企正式落户海南。

一年多来,中种集团在中国中化集团党组和先正达集团中国党委领导下,在海南省委、省政府,三亚市委、市政府支持下,以及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的指导下,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协同内外部资源,落实“南繁硅谷”部署,助力海南种业发展。一是完成了1500亩育种基地的高标准规划建设,为未来出好品种、大品种打基础;二是开展水稻商业化育种试点项目,提升海南育种创新能力;三是利用海南区位优势,建设种子生产供应中心,推动制种大县建设;四是延伸产业链,助力“海南好米”品牌创建,实现海南消费者对高质大米的美好向往。

在长远发展领域,中种集团结合海南种业发展“145”规划和“南繁硅谷”建设规划,结合自身发展,制定了“两链一圈一基地”中种海南战略发展规划,重点推进多项关键举措。

一是赋能创新链,包括共建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运营CRO平台。在共建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方面,2022年7月3日,中种集团与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联合揭榜挂帅项目;8月30日,针对产业端需求,三方联合发布了2022年度“揭榜挂帅”重大技术需求榜单,覆盖玉米、大豆、水稻和蔬菜的20个榜单方向,一个月内就收到来自全国科研单位的80余份申报书,经过初审、专家评审、联合委员会决议,最终评选出20个项目予以立项。2023年2月13日举办了联合“揭榜挂帅”项目签约仪式和培训会议。这是中种集团在围绕种业亟需攻关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市场主导品种、探索协同创新模式、开辟成果产业化路径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加快探索“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科企合作的新模式,将成为未来我国科企创新的新标杆。在共建CRO平台方面,在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的支持下,中种集团积极参与建设南繁种业研发外包服务公共平台(CRO)。计划近期协同管理局完成基因分型和品质分析技术服务两个平台实验室的基建和仪器设备购置。今年初组建运营团队,构建管理体系和技术服务流程。中种集团主动担当,共建种业CRO平台,积极参与海南省自由贸易港南繁种业检验检测联盟,将进一步完善育种创新链,促进种业产业链良性发展。

二是引领产业链,积极引入部分核心企业以及战略合作伙伴,分别在玉米、水稻、热带果蔬领域做大产业并辐射带动全国。

三是构建生态圈,通过创建数字化品种监管维权平台、搭建种业“走出去”服务平台、组建种业政策研究智库,促进种业的环境净化和高质量发展。

四是共创大基地,通过共同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有效提高自贸港研发创新能力。

不久前的2月11日,中国中化集团董事长李凡荣同志专程来到海南三亚调研考察了中种集团南繁育种基地,并考察了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勉励中种集团全体员工要不辱使命、加倍努力,扎实推进中种海南战略的实施,为自贸港种业发展和种业振兴作出中种贡献!谢谢大家!

廖宝祺:

谢谢张孟玉先生的回答。今天现场答记者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如果各位记者朋友还想了解更多的情况,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和我们省新闻办的工作人员联系。

今天的发布会,党的二十大代表杨新泉先生就党的二十大精神给大家作了一个精彩简短的宣讲,其他5位发布人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就打造自贸港科创新高地有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读。希望记者朋友们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本场发布会及后续的宣传报道。同时也希望各位记者朋友持续关注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再次感谢6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积极参与,同时感谢所有为本专场发布会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大家辛苦了!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