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古窑发现省油灯
2021-02-22 00:02 来源: 海南日报 【字体:   打印


美杨窑酱绿釉小碟。资料图片

文\特约撰稿 刘亭亭

俗话常说“某某不是省油的灯”,这“省油的灯”在历史上还真有其物,最近在儋州碗窑村窑就发现了一件瓷质省油灯。从海南的古代文献来看,有关本地古陶瓷烧造的记载并不多,省油灯这种相对少见的陶瓷器形更是无从查起。那么发现的这件瓷器为何被确认为省油灯,又是否为海南本地窑址烧造的呢?


儋州碗窑村窑址发现的青白釉省油灯。刘亭亭摄

何为省油灯

2020年12月25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古陶瓷鉴定培训班学员们在儋州市碗窑村古窑址考察的过程中,琼海市博物馆的何声乐老师在窑址边缘区域采集到一件青白釉瓷器,一旁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云南管理处的李明铖老师指出,这件瓷器与其在四川博物院见到的邛窑省油灯很相似。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后确认,这件瓷器正如李明铖所说,为一件青白釉省油灯。

这件省油灯为白胎,胎质细腻,整体施以青白釉,足部无釉,釉色白中泛青,积釉的地方呈现出较深的湖绿色。从上部残存的器形来看,为浅腹的圆形小碟,碟心有一圆孔,下部与高足杯相粘接,高足杯上部一侧有流,高足一侧有一圆洞,高足实心,下部外撇,足底亦有两圆洞。结合原有的考古调查资料并向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明忠等老师确认,省油灯的发现在海南尚属首次。

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便有省油灯的记录:“今汉嘉有之,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陆游的这段记录,将省油灯的省油原理讲了出来:省油灯的灯盏里设有夹层,盏上部的碟中注油,腹部夹层边上开个小洞(有些是做成流口),通过小洞或流口将冷水注入,当油灯被点燃后,夹层内的冷水可以降低油燃烧产生的温度,减少油脂的蒸发,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老学庵笔记》中的“汉嘉”即现在的四川芦山县,而《陆放翁全集·斋居纪事》还记有:“照书烛必令粗而短,勿过一尺。粗则耐,短则近。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有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此文中也指出蜀地即四川瓷盏可省油过半。从已有的考古资料来看,四川确实出土了不少唐宋时期烧造的省油灯,此地的邛窑被认为是全国最早烧造省油灯的窑址。此外,湖南长沙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和一些北方窑址等也都烧造过省油灯,时间上从唐代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器形除都有夹层外,上部的浅腹内有些还有灯柱或拱形钮,有些进水的流还高于上部盛油的浅盘。不过儋州碗窑村窑发现的这件青白釉省油灯与四川等地常见的省油灯相比,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都有所不同,一侧类似壶嘴的流部也独具特点。


美杨窑青白釉壶。资料图片

省油灯来自何处?

灯盏是海南古窑址中常见的瓷器品种,在碗窑村窑址以及澄迈的福安窑址、美杨窑址中都有大量烧造,但这件青白釉省油灯的造型和釉色却与以前发现的灯盏都有较大差异。这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这件省油灯是否为外来品呢?

笔者在进行海南古窑址的调查过程中,在不少本地窑址中发现有外来瓷器的踪迹,其中尤以福建青瓷和浙江龙泉青瓷最为常见。浙江龙泉主要以烧造青瓷为主,福建除却青瓷外,还有相当多的窑址烧造青白瓷,再考虑到海南本土有不少福建移民,所以这件省油灯为福建窑址烧造后辗转至海南的可能性很大。为此我将这件省油灯的照片发给了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所的余慧君老师,余慧君老师看过照片后表示,在福建闽北的建窑和大口窑确实发现过省油灯。建窑发现的省油灯为夹层的建盏造型,釉色与建盏一致多为黑釉。大口窑的省油灯倒是与碗窑村的这件一样都为高足和青白釉色,不过大口窑省油灯的一侧无流,类似于常见的“诸葛碗”,从腹部看不出夹层存在,碗窑村窑的省油灯则明显是上部的小碟和下部的高足杯粘连在一起做成的夹层。

值得注意的是,从全国范围内已发表的省油灯资料来看,这种上部小碟和下部高足杯组合成省油灯夹层的做法仅见于碗窑村。那这件青白釉省油灯有无可能就是在本地窑址烧造的?从这件省油灯的发现地和器形、釉色等因素上去分析,确实有这种可能。首先碗窑村窑烧造的器形多种多样,常见的碗、盘、杯、壶、盆、罐、急须、瓷权、灯盏等都有,这些器形与省油灯一样,都属于常见的生活用品。虽说省油灯仅发现一件,“孤例不证”,但碗窑村窑址尚未进行过考古发掘,所以完全有烧造省油灯的可能性。

另外,虽然省油灯的造型与海南古窑址烧造的器形都不一致,但分开来看,上部的浅腹小碟和下部的高足杯造型在海南不少窑址中都发现有相似器物。如省油灯所在的碗窑村窑址、澄迈的福安窑址和美杨窑址都有小碟的发现,以美杨窑址较为完整的一件酱绿釉小碟来看,除却釉色外,与省油灯小碟的造型基本一样,从浅腹外部来看都有微折腹的现象。省油灯下部的高足杯则与福安窑、美杨窑等发现的高足灯盏形制类似,如美杨窑址的酱绿釉高足灯盏,上部为弧形浅腹,高足外撇,除却一侧无流,和酱绿釉小碟组合起来的造型与省油灯很是相像。酱绿釉小碟的用途暂不确定,从已发现的海南古窑址不同造型的灯盏来看,推测小碟本就是诸多灯盏的一种。将两种灯盏合成一件省油灯,有可能是海南古代窑工的首创。如果这种推论是史实的话,在海南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必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就是对碗窑村窑省油灯青白釉色的疑问,从海南古窑址已发表的灯盏资料来看,大部分以酱绿釉、酱褐釉等居多,与省油灯釉色明显不同。不过从已发掘的福安窑和其他几处窑址的调查来看,和酱绿釉灯盏一起发现的也有青白釉(青釉)的碗、瓶、罐、壶和盘等。尤其是福安窑出土的一件青白釉釉下绿彩的高足盘,高足造型和青白釉色与碗窑村窑的省油灯很是相像。而且从福安窑的考古发掘报告来看,酱绿釉瓷盏和青白釉釉下绿彩高足盘应属于同一时期烧造,所以省油灯烧造成青白色在窑业技术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美杨窑酱绿釉高足灯盏。资料图片

省油灯的年代

假设碗窑村窑的省油灯为本地产品,那它烧造于何时呢?从全国范围的省油灯资料来看,四川邛窑的省油灯主要烧造于唐代至宋代;长沙窑的省油灯也主要在唐代烧造;景德镇窑的省油灯青白釉色的主要烧造于宋代,青花瓷的常见于明代晚期;福建青白釉的省油灯也是在宋代烧造;龙泉窑的是在元代烧造。明清之际许多民窑烧造的省油灯无论是胎质和釉色都与早期的相差甚远,基本不见青白釉的品种出现。从已有的资料来看,青白釉省油灯常见于宋代,那碗窑村窑的省油灯也会那么早出现吗?

海南岛古窑址中只有福安窑进行了正式的考古发掘,根据横式阶级窑的形制和出土的洪化通宝铜钱(清康熙年间)等依据,福安窑的年代被定为清代。由于碗窑村窑烧造的器物与福安窑的大体相同,所以碗窑村窑一般认为是清代窑址,那这件发现于碗窑村窑的青白釉省油灯也为清代烧造?亦或原有观点对窑址年代的认识有误?限于现有的考古资料有限,这些疑问只能有待以后的考古发掘给出答案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

移动版|电脑版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网站支持IPV6|无障碍阅读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