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  >  2025年海南省全国科普月活动  >  科学教育

海口首个“全国科普月”描绘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新图景

来源:海口网 发布日期: 2025-09-15 16:05 【字体: 小   中   大

海口首个“全国科普月”描绘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新图景
共赴科学之约 探寻科学之光

这个9月,全国进入“科普时间”。从9月1日起,我们迎来了首个“全国科普月”。

原“全国科普日”正式升级为“全国科普月”,这标志着我国科普工作迈入了制度化、常态化、全民化的新阶段。

“这些科技产品真丰富啊!”“真是大开眼界,学到了好多新知识。”……9月14日上午,海南省博物馆内惊叹与交流声此起彼伏,2025年海口市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在这里精彩启幕,科技展品琳琅满目,现场气氛热烈。

今年9月起,海口通过形式多样的公益科普活动,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共赴科学之约,探寻科学之光——这场全民科学盛宴,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到城市街巷、乡村田野、校园课堂与数字云端。


9月14日,在2025年海口市首个“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暨第二届海口市中小学科技节活动上,青少年学生体验“掌上火焰”实验。记者 孙士杰 摄

形式丰富多样 提供多元研学选择

9月13日下午,在海口热带农业科技博览园举办的“土壤的奇妙世界”专家公益讲座,对很多参加活动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是一次奇妙的科学之旅。主讲老师王楚涵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为现场学生讲解土壤知识。大屏幕上不断切换各种土壤图片,配合她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9月13日,在海口热带农业科技博览园,青少年学生正在参加“土壤的奇妙世界”专家公益讲座。记者 孙士杰 摄

据了解,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海口热带农业科技博览园将立足热带农业特色,充分整合园区资源与科技人才优势,持续开展不同主题的“热科学堂”专家公益讲座系列活动,邀请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讲座,助力提升我市全民科学素质。

9月7日,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在海口万象城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熊猫与水獭主题科普活动,吸引众多家庭参与。现场设有形式多样的熊猫打卡装置,生动展现大熊猫的活泼形态;互动区域“毛毛探索站”配备多台显微镜,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熊猫毛发的细微结构;“自然声音馆”展架前,小朋友们戴耳机通过录音辨识大熊猫啃竹子、吃竹笋等多种环境下的声音。


9月7日,在海口万象城,青少年学生正在参加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举办的熊猫与水獭主题科普活动。记者 孙士杰 摄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熊猫爱吃什么吗?”“来用手触摸一下,这是大熊猫的骨骼模型。”……活动中,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研学指导师曾凡凯以生动易懂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并配合实物模具的展示,让科普知识变得更直观、更有趣。

“我们经常带孩子参加各类科普活动,7岁正是对自然和动物充满好奇的年纪,希望让他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参与活动的家长周颖带着儿子逐一体验各种互动项目,孩子脸上满是探索的兴奋,“这样的科普活动比单纯说教更有意义,以后我们会继续支持孩子参与。”

曾凡凯介绍,随着公众科学素养不断提高,主动参与科普活动的市民越来越多。“我们的科普活动主要面向中小学生,未来还将在动物园开展更多样的科普研学活动,帮助孩子们将课本中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认知,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覆盖广泛人群 形成全民科普氛围

9月14日,2025年海口市首个“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暨第二届海口市中小学科技节在省博物馆举行。灵动敏捷的机器狗展位前,围满了伸手互动的小朋友和举着手机记录的家长;骑单车发电装置旁,青少年们争相蹬车比拼发电量,一旁的成年人也好奇地询问原理。新颖有趣的体验形式让现场欢笑与惊叹声不断。


9月14日,在2025年海口市首个“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暨第二届海口市中小学科技节活动上,青少年学生和宇树机器狗互动。记者 孙士杰 摄


9月14日,在2025年海口市首个“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暨第二届海口市中小学科技节活动上,青少年学生观看空气炮实验。记者 孙士杰 摄

“急救知识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应该掌握,我现在给大家演示。”海口科技馆展台前的AED设备体验区人气高涨,不仅有穿校服的青少年认真聆听操作步骤,带孩子的家长也纷纷加入,在科技辅导员刘丽的指导下模拟急救流程,现场学习氛围浓厚而活跃。

“它为什么有壳呀?”“这个海龟叫什么名字?”在海南师范大学海龟救助与保护科普基地展台前,小朋友们指着画册里形态各异的海龟提出各种问题,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大三学生谢清笑耐心地一一解答。“希望借助这次机会,让更多人了解海龟保护的重要性。”谢清笑说。

在海南师范大学古籍修复技艺科普教育基地展台,大家排起长队等待体验雕版印刷,小心翼翼地跟着工作人员学习上墨、敷纸、按压。不一会儿,印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图纸陆续完成。“这种老手艺蕴含了古人源远流长的智慧,应该好好传承下来。”张雅琼带着孩子一起体验完后,深深感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海南石斛科普教育基地展台前,各类石斛制品与展示石斛生长过程的透明盆景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不少年轻人认真咨询石斛面膜、石斛猫须草的功效与用法。“火山石斛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大家还可以来秀英区石山镇实地体验。”工作人员王朝热情地介绍。

王朝告诉记者,火山石独特的多孔结构为石斛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在海口火山石斛园,青少年们可以见证奇妙的共生现象,了解石斛在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生存智慧,开启自然科学探索的大门,还可以亲手参与种苗移栽,感受生命在指尖的延续。

整合多方资源 激发群众探索热情

9月13日,走进海口市科技馆,消防体验馆、应急科普馆、生命与健康馆、航天科普馆、数字科技与元宇宙馆及海洋国防科普馆六大展区功能完备,展板解读、模型演示、实物互动体验等多元科普形式有机融合,让参观者仿佛踏入了一个沉浸式的“科技新世界”。

当天,元想科学社第100期主题活动在市科技馆同步开展。现场,青少年们专注聆听专家带来的科普讲解,在趣味知识分享中拓宽视野;随后,大家动手参与动力飞机DIY制作,在实践中解锁科学原理,最终将组装完成的动力飞机成功放飞。

9月6日,“2025椰城少年科学探秘之旅”第八场公益科普研学活动走进远望无人机基地,开启一场关于无人机的探秘之旅。大家共同了解无人机的飞行原理、应用领域等知识,探索精彩的“飞行密码”。

活动中,大家来到无人机展示区,近距离观察各式各样的无人机。从小巧灵活的多旋翼无人机,到能执行复杂任务的固定翼无人机,琳琅满目的机型让他们大开眼界。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他们触摸无人机机身,感受其精密构造,对无人机的兴趣愈发浓厚。

据了解,“2025椰城少年科学探秘之旅”活动以市科技馆为主阵地,联合高校、企业和科普教育基地等力量,招募中小学生免费参加研学活动。近年来,海口不断探索创新科普方式和方法,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科普新格局。下一步还将推出“研学地图”“科普积分”等创新机制,打造“科普研学季”“研学日记”等特色品牌。

“我们将继续大力开展系列科普活动,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海口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李小云介绍,未来将通过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推动形成人人科普、科普人人的社会风尚,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促进海南自贸港新时代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记者:曾昭娴 孙士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移动版|电脑版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网站支持IPV6|无障碍阅读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