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关情况,引发全省各界热烈反响——
奋发有为推进全岛封关运作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南海潮涌,东风浩荡。听,梦想在召唤,时代在召唤——
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关情况。发布会宣布,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诸多成果成效及政策利好一一公布,引发全省各界热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增强做好封关运作准备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紧抓实各项工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如期顺利封关运作,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抓紧抓实各项工作
确保如期顺利封关运作
2020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5年多来,海南推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创新举措,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发展蹄疾步稳、蓬勃兴起,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也为启动全岛封关运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成型起势、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新阶段,全省党员干部信心满怀、斗志昂扬。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印发以来,累计制定出台了200多项配套政策文件,其中很多政策是开创性的。下一步,我们将科学谋划封关前后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常务副主任关继荣表示。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綦树利表示,该委将加快推动研究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第二批特别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持续压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提升海南自贸港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研究制定《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动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筹备召开“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海南)现场会”。
“我们开展封关运作软硬件建设攻坚,开展核心政策落地攻坚,开展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攻坚,一批重点项目投入使用,一批配套制度准备就绪。”海口海关党委书记、关长高瑞峰表示,海口海关将切实履行守好国门、促发展的职责使命,持续加大封关运作压力测试力度,按照“智慧监管、信用监管、顺势监管、协同监管”思路,着力打造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一流海关监管模式。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斌表示,将广泛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加紧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大样本、实战化压力测试,保障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在岛内流通税收政策、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禁限清单等各项开放政策落地实施;统筹推动封关前后“大招商、招大商”工作;持续推动商务领域高质量发展,积极研究推动离岛免税政策优化,加大招会招展力度,全力做好稳外资稳外贸工作;进一步探索商务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发挥开放平台叠加优势。
紧盯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开放发展新阶段的开始。展望新征程,海南如何乘势而上,奋力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全省工信部门将落实省委、省政府‘4532’部署,全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邓立松表示,将全力推进封关运作核心政策应用,深化加工增值政策应用攻坚,拓展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政策落地成效;全力落实“五向图强”战略部署;全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深化惠企政策“免申快享、免申即享”改革,深化中小企业梯度培育。
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杰表示,全省科技系统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以科技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五向图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提质增效,争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打造“科技开放合作、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三高地;加快完善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构建全面支持创新的良好生态,积极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在琼聚集、高效配置。
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园区是关键载体平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局长樊木表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将聚焦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生物育种技术、深海装备研制、深潜科考服务、海洋生物制造等领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聚力打造国际科研集聚区和全国种业深海科技产业创新示范区。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为。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蔡强表示,将优化政策供给,尽快印发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的配套文件,明确享惠主体确定程序等具体管理措施;强化资金保障,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突出绩效导向,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支持建设标志性、引领性项目;统筹发展与安全,聚焦重点领域潜在风险点,精准研判、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为自贸港如期顺利封关、实现高水平开放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省营商环境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任端平表示,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积极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聚焦经营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需求,积极构建常态化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服务体系,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持续优化涉外服务,切实降低经营主体综合营商成本,吸引更多企业走进海南、投资海南、扎根海南。
争当自贸港建设参与者
共享发展新机遇
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发布会上,一系列政策利好集中释放,让中外投资者倍感振奋。
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军平表示,海南控股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市场化转型为主线,以清廉海控创建为保障,持续提升机场投资建设运营、区域综合开发、商贸服务等“3+2”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智算产业、临空产业、新能源等新业务新模式,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面向“两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推动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取得新成效。
面对即将到来的全岛封关,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张玲玲充满期待。在她看来,“零关税”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将为企业打开原料采购的“新蓝海”。
欧绿保神州(海南)新能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春龙注意到,此次发布会可谓“干货满满”。“政策利好非常多,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自2019年进驻海南以来,德国欧绿保集团不断扩大在琼投资,不断从海南自贸港政策措施中获益,“下一步,我们将把握封关运作的历史机遇,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和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业务,实现更好发展。”
2022年3月2日,新叻海运有限公司旗下的“马跃”轮成为入籍“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的第33艘国际船舶。在海南运营三年多以来,该公司享受到免税超700万元的政策优惠。“我们选择海南,落地洋浦,看中的就是这里广阔的发展前景。”收看发布会直播后,该公司经理潘杰难掩兴奋,“未来,我们从海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机会更多了。”
信心更强了,底气更足了,干劲更大了,这是来自不同市县、不同领域的党员干部群众,看完发布会后一致的“观后感”。
“聆听完发布会,我深感重担在肩。”海口市副市长吕小蕾表示,接下来,她将持续跟踪企业政策享惠情况,服务好经营主体,助力培育打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聚焦海口“时尚消费活力之城”“魅力海岛人文之城”战略定位,招引国际演艺活动、国际体育赛事,推动“文体旅商展”融合发展。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青年干部,五指山市水满乡副乡长何琳琳同样备感责任重大。“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她表示,将和水满乡其他党员干部一起努力,服务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心入口服务基地、乡村振兴茶旅融合、毛纳村乡村旅游提升等重点项目建设,开拓更多黎苗文化体验项目,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封关运作是一项需长期持续推进的任务,我们将立足海南,对标自贸港对外开放的要求,优化专业学科结构,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自贸港建设输送优秀的新闻舆论人才;做好学科建设,加强对外交流,为自贸港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院长卿志军表示。(海南日报海口7月23日讯)
相关稿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