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海关所属文昌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陈莉:
优化对企服务,加速政策红利释放
我是海口海关一线业务关员陈莉,非常荣幸参与推动海南自贸港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落地见效,见证政策加力扩围实施,首单变N单,释放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政策能给企业多少真金白银,这是企业最关心的焦点,也是海关关员政策宣传的重点。以海南一龄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首单为例,企业申报的压缩式低温理疗箱,货值358万元,减免进口关税9%、进口环节增值税13%,减免税款合计约83万元。
让政策“直达”企业,还需要精准服务。我和同事们坚持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全流程服务,积极推动政策落地实施,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如,通过“关长送政策上门”、为企送“服务包”等形式,深入企业、重点园区开展政策宣讲,“一对一”“面对面”答疑解惑。
在和企业交流中,我也发现部分企业对商品归类、申报流程等问题了解不足,这可能影响企业享惠的时效。对此,文昌海关及时设立“关企协调员”,推出“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措施,并指导企业申请海关归类预裁定,进一步用好用足政策。
我深切感受到,关企同向发力,才能高效打通政策落地“最后100米”,让政策红利持续惠及企业。清晰记得,自“首单”设备通关放行以来,海南一龄医疗已累计进口47台(套)设备,涵盖了来自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运动分析仪、镜像康复仪、脊柱曲度测量仪等医疗设备,货值总计达3780.6万元,共计减免税款589.8万元,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自贸港“力度”。
政策实施4年多了,应用的“广度”也在不断增加。覆盖行业从最初的医疗健康、高新技术产业扩大到了制造业、航空维修及保税加工等,政策红利释放明显,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竞争力大幅增强。
服务企业,一直在路上。我和同事们还将聚焦政策实施效能,着力在政策制度、业务流程、系统功能、机制保障等方面加大政策推广力度,不断强化业务指导、优化监管服务模式,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加强自贸港产业集聚,让政策优势切实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整理/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
相关稿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