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疾控发布远离虫媒传染病防护指南
户外着装需注意 家中盆罐勿积水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珂)暑假,外出游玩、亲近大自然是很多朋友的选择,然而夏季户外的蚊虫、潜藏在草丛的蜱虫等虫媒的叮咬概率增多,可能引发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莱姆病、恙虫病等虫媒传染病。省疾控近日发布常见的虫媒传染病科学防护指南,希望大家健康出游。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流感等疾病相似,容易被忽视。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因此,如有蚊虫叮咬史,尤其是近2周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区旅居史,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
蜱虫叮咬本身可能只引起局部轻微红肿、瘙痒、疼痛。但一旦感染了蜱传疾病,通常在叮咬后数天至数周内(潜伏期不等)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发热(最常见);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畏寒、寒战;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如莱姆病的游走性红斑、斑点热群的瘀点疹等);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抽搐、呼吸困难、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少尿、肝脾肿大等。
防控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需注意:
家里的花瓶、花盆托盘、水桶等,别让积水长时间留存,做到“翻盆倒罐”
阳台、屋顶的杂物及时清理,避免积水形成
外出穿长袖长裤,尽量选择浅色衣物,减少蚊虫“锁定”;在裸露皮肤涂抹合格的驱蚊产品
家中安装纱门纱窗,睡觉用蚊帐,从物理层面把伊蚊挡在外面
防蜱虫叮咬请记住这些防护措施:
清理庭院、菜园周围的杂草、灌木丛、落叶,减少蜱虫栖息地
避免在蜱虫高密度区域时间坐卧停留
处理家中宠物身上的蜱虫,可使用兽医推荐的驱蜱产品
进入草地、树林等环境时,穿浅色的长袖衣裤,将裤腿塞进袜子或靴筒里,戴帽子
户外活动后,务必仔细检查全身皮肤,同时检查衣物、背包、宠物身体是否有蜱虫附着
相关稿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