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三亚11月14日电(记者 曹马志 陈彬 李艳玫)一家中国的种业企业,如何为非洲农业发展贡献力量?“从2009年起,我们与中国农科院在非洲开展绿色超级稻研究推广,陆续在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培育出一系列适合当地的绿色超级稻品种。”11月14日,在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上,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琴讲述企业和非洲农业的“牵手”之路。
2020年8月,荃银高科携手盖茨基金选育出杂交水稻,开展本地化制种,培育了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张琴介绍,企业与非洲农业机构合作,成为世界银行西非减贫项目的种子供应商,承担了塞拉利昂农业技术项目,开展品种选育、技术示范、人员培训,受援农户粮食单产普遍提高了30%以上。
同时,荃银高科在非洲积极加大投资力度,开展了本土化杂交水稻、玉米新品种的研发推广,成为安哥拉农业部门政府招标采购的种子供应商。荃银高科还与安哥拉农业研究院合作,建立农业育种实验室,共同选育水稻玉米新品种,提升非洲育种水平。
为培养非洲本土化农业人才,荃银高科充分利用自身研发管理优势,在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开设荃银国际班,几年来为马拉维、肯尼亚、卢旺达等培养了一批农业技术与管理人才。
经过20余年的创新发展,荃银高科出口覆盖20多个国家与地区,2022年销售农作物种子1.5亿公斤,为粮食安全贡献了力量。
张琴表示,未来荃银高科将继续加大与非洲各国的科研机构合作,选育适合非洲种植的优良品质,加大非洲农业人才培养力度,助力非洲农业科技进步。探索以种业为核心的农业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更好促进非洲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相关稿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