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公报 -> 2000年 第8期 (2000-08-31出版)

【字体:   打印页面

杜青林书记和汪啸风省长

在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杜青林同志的讲话

(2000年8月22日根据录音整理)

  刚才,啸风同志对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我省中部地区各个市县加快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对下一步我们所面临的任务和形势以及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都作了全面的部署。啸风同志这个讲话不仅对中部地区做好当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部地区编制好“十五”计划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希望到会的同志回去以后,组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认真传达啸风同志的讲话,并把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情况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报告。一定要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真正使我们这次会议成为加速中部地区发展的一个起点。

  下面,我就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的问题讲几点意见:

  第一,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省委、省政府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的重大决策,这充分体现了小平同志关于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完全符合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这个决策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一般的举措,而是一个重大的决策,事关全省发展的大局。对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的认识,应该始于我们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融人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要充分认识到,没有中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中部地区的现代化,也就不会有全省的现代化。

  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我们不仅要把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作为做好当前工作的重点,而且要纳人全省的“十五”计划。中部地区开发的目标是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达到全省经济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具体就是,要缩小中部地区与全省之间的差距,优化中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促进中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增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力和后劲,进而实现全省经济的共同繁荣。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方面、哪一条战线、哪一个部门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因此,我们要增强做好这方面工作的政治责任感,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推进中部地区的开发,力求使中部地区各项工作都步人一个新的台阶。各部门、各方面都要为加速中部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

  第二.中部地区开发必须弘扬富民这个主旋律。

  实施中部地区开发的战略目标要定位于富民。富民是我们加速中部地区开发的根本出发点,是首要任务,是必须高扬的主旋律。实现富民强县的具体目标有这样几点:一是增加中部地区人民群众的收入;二是改善中部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提高中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四是要提高中部地区的文明程度。概括来说,就是要使中部地区人均GDP能够接近或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这个目标是比较高的,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实现得了的,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奋斗。

  中部地区的开发建设,要坚持富民为本。当前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向贫困宣战。要向精神贫困宣战,向知识贫困宣战,向人才贫困宣战,向经济贫困宣战。中部地区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设法使人民群众站立起来,走自己发展之路。一定要把中部地区人民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行动起来,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三.要增强中部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

  中部地区的发展要得到外部的支持,省委、省政府要加强中部地区开发建设的领导,各行各业要重视中部地区的发展,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增强中部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这是我们加速中部地区开发的基点,中部地区市县领导班子尤其要很好地把握这一点。增强造血功能,中部经济开发要有新的思路,实现几个转变:一是中部地区的开发要由以资源导向为主向以市场导向为主转变;二是要由单一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向资源的综合开发转变;三是要由粗放的耕作向精细的管理转变;四是要由只重视经济增长的速度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转变。

  增强造血功能,还要开辟新的开发领域,要靠就地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深度加工与开发,构建开发的产业链,获取更高的开发附加值。换句话说,中部地区的开发不能满足于资源、原料的输出。

  增强中部地区的造血功能,还要实行新的开发举措,为此要坚持这样几点:一是发挥比较优势与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举;二是区域开发与小城镇的发展并重;三是重点开发与分步实施并行;四是政府手段与市场手段并用。

  第四.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必须着眼于建设。

  总的要求是,要切实解决中部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的优势不优、特色不特、强项不强、亮点不亮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使优势能够优起来,特色能够特起来,强项能够强起来,亮点能够亮起来。为此,我们应该实施和推进五大建设:

  一是培育特色经济,推进区域经济建设。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方向,特色就是形象,特色就是效益。特色经济就是比较优势强、市场竞争力强、个性特别鲜明的经济。特色经济的突出标志是主导产业,没有主导产业,要想形成特色经济是不可能的。特色经济的培育,必须抓好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坚持这条主线要体现在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在各个领域。这条主线的核心是产业升级,目的是提高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由速度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二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点至关重要,一定要抓好。要抓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搞好道路建设,做到畅通无阻;保证生产和生活用电;逐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要实施“山川秀美”工程,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对全省具有重要意义。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覆盖率,与此同时要优化树种结构,提高优质树种覆盖率,实现森林合理的布局,防止水土流失。要解决城镇、乡村的脏乱差问题,做到美化、绿化、净化。此外,还要坚持发展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要大力推广利用清洁能源,在山区、偏僻地方发展沼气,可抓一批示范户。沼气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作用不亚于茅草房的改造,一举多得。

  四是要走科教振兴之路,推进人才队伍的建设。中部地区的发展一定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最为简捷的办法是实行“拿来主义”,引进新的优良品种,引进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搞好消化,进行推广。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措施,学习科学技术。要千方百计使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到户。要实施好人才工程,提高劳动力素质,保护我们的人才资源,特别要培养好我们的技术骨干。继续办好小康班,办好9十1培训班。最近我们又组织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技术骨干专修班”。专修班学员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都是该地区优秀的青年、技术推广站的骨干和村级后备干部。专修班的课程30%是理论课,70%是实践课,学完后每个学员拿出开发计划、开发设想,回去后获得乡镇政府的认同,我们再进行协调和支持。如果坚持这样做下去,经过几年努力,就能为农村培养一大批后备力量和技术骨干。要组织好人才培训工程,抓好基础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在科技振兴过程中,我们还要坚持能人效应,吸引一些能人到中部地区来,包括专职的、兼职的,内部的、外部的,省内的、省外的,在职的、离退休的。

  五是以“三个代表”为指针,推进党的建设。中部地区开发建设,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中部地区开发一定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政组织要把中部地区开发纳人重要日程,认真研究本地区开发的近期和“十五”目标。要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具体措施,绝不能从原则到原则。要配备过硬的党的领导班子,其中包括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切实解决好基层党组织松散瘫痪问题。要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我们的基层组织建设好。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城乡社会秩序,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为中部地区开发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服务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为人民群众做出表率。要身体力行,真抓实干,为中部地区各族人民群众的富裕、幸福多做好事、实事,为加速中部地区的发展建功立业。

汪啸风同志的讲话

(2000年8月22日)

  省委、省政府在琼中召开座谈会,紧紧扣住加快中部地区发展这一主题,检查迎接新世纪冲刺目标的落实情况,部署今后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的一些准备工作。明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我建议专门就加快中部地区发展作一个计划,叫“海南省中部地区百年第一春行动计划”,这个计划要做好、做实。刚才,中部地区6个市县交流了加快本地经济发展的经验,省直有关部门也介绍了贯彻省委、省政府决定的一些作法,刘琦同志就中部地区开发实施情况作了小结。特别是学萍同志作了一个简单的发人深省的发言,他认为加快中部地区开发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海南中部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行动。杜书记还要就加快中部地区发展问题作重要指示。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省贯彻省委、省政府决定的基本情况和经验

  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是与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相吻合的,也完全符合我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青林同志曾多次深人中部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也分别带领工作组深人中部地区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决策意见。省委、省政府还专门制定了《2000年加快我省中部地区发展的实施意见》。省财政厅、省发展计划厅等部门今年共安排给中部地区资金1.56亿元;省交通厅、省农业厅、省教育厅、省人事劳动保障厅、省林业局和省水利局等有关部门都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能,提出和实施了许多支持中部地区发展具体措施。沿海各市县在支持中部地区开发中也作了大量工作。目前中部地区已经在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封山育林、农电改造、教师住房、广播电视站点建设等方面完成了较大投资,一批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

  中部地区各市县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中部地区开发的战略决策,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广泛动员群众,立足本地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加快发展步伐。我们高兴地看到中部地区开发已取得初步成效,并形成了一些好的作法和经验。

  第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从6个县市的情况看,都进行了层层的发动。大家走出去、请进来,相互学习和启发。琼中县的同志讲,县委、县政府几上高州进行学习,后来乡镇领导也去了,乡镇领导回来后说最好还要叫农民去看一看。白沙县则组织部门和乡镇领导到本省的一些先进市县参观学习。这样做作用不小,出去走一趟,回来的感受大不一样。

  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仃发展本地经济的思路和措施。大家对发展特色经济的认识逐步明确,思路也越来越开阔了。琼中下决心建水果大县,白沙县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的整体构想。定安县依托海口发展城郊型经济,提出了发展淡季瓜菜的思路。保亭县、通什市、屯昌县都做出了产业结构调整计划。中部地区各市县还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如琼中县制定了山下抓“两改”,山上抓巩固的措施。山下抓两改,就是实行作物改制和水田改种,腾出更多的时间让水田改种生姜、瓜菜、果蔗等短期高效经济作物;山上抓巩固,就是把山上已种的橡胶、水果等中、长期作物管理好,尽快发挥效益。这些思路和措施,都是实事求是的,对加快本地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第三,立足本地资源,加大改革力度,吸引社会投资。中部地区对社会投资有没有吸引力呢?对昨天的两个现场仔细一分析,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琼中县城北部居民开发区,就是本县农机公司机耕队自己来开发的,没有花很多现金,但现在已经卖出的土地,收款75万元,下一步马上就会有一批投资者在区内建房子。吸引社会投资,鼓励城乡居民购地建房,琼中县能干成,其他5个市县也能干成。橡胶籽油厂是今年“三月三招商会”提出来的,下半年可以投产。通什市亏损面达100%的9家国有小企业全部放开,吸引社会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保亭县坚持政府规划引导,利用社会投资,加大七仙岭温泉度假区的开发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因此,只要扎扎实实地干,中部地区还是有许多招商引资的机会。

  第四,典型示范,重职业培训,走科技扶贫之路。中部地区各市县针对本地区观念落后、缺乏人才,特别是缺乏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才的实际情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农村适用技术人才的带头人,通过典型示范,走科技兴农之路。琼中县充分利用党校和职业中学现有条件,组成三级培训网,开展以党员、基层干部和专业户为重点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逐步向全县铺开。将来还可以利用党校的远程教育网,连到有关的培训点。琼中县正在建设湾岭和黎母山镇的农业综合服务站,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办好农业技术培训学校,以达到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白沙县充分发挥专业户示范基地的培训服务作用,办好职业中学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已在全县掀起了学习技术的热潮。

  第五,多方扶植,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部地区开发,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必须解决。省直厅局、沿海发达市县通过对口扶贫,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中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人。省计划厅、省财政厅多方筹集资金,重点扶持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省交通厅行动最快,先后制定了中部地区公路建设计划,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国债及国内外贷款等资金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加快中部路网建设,现已完成了陵水到保亭的公路改造工程。省水利局制定了加快中部地区水利建设的目标和措施,从资金投人、水源工程建设、加快灌区配套和田洋整治等方面提出许多支持中部开发的具体措施和任务。省农业厅全面组织了百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百万农民的培训计划,在中部地区进行重点扶持。省计划厅、省经贸厅、省电力公司组织实施中部地区的农网改造,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的几点意见

  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和2000年的实施意见,对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作了全面部署,全省各级各部门尤其是中部地区市县党委和政府要继续认真贯彻,狠抓落实。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在我国即将加人WTO、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形势下提出来的。全省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是实现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途径。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支出压力较大;中部各市县的发展思路还不够开阔,领导层的紧迫感有待加强,群众还没有充分发动起来;社会各方面、省直各单位的支持力度和联手扶贫的措施有待加强。省委、省政府已经成立了加快中部地区发展领导小组,跟踪协调和督促检查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各厅局要结合本部门实际,尽快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措施。有关市县要把扶持中部地区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早见成效。

  全省各市县、各部门要积极响应省委迎接新世纪冲刺的号召,进一步增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是我省完成国家“八七”扶贫计划,在本世纪实现脱贫目标,不把贫困带人二十一世纪的客观要求。当前必须进一步突出重点,争取今年后四个月抓出明显的成效来。如少数民族地区民房改造、中部农村电网改造、中部公路改造、国有企业改革、市县党政机构改革和基层党支部建设等基础工程必须有新的突破。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时间的紧迫性和任务的艰巨性。省直各联手扶贫单位要在改变贫困乡镇生产生活条件上见实效,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看得见,确实得到实惠。市县要把工作落实到基层,真正树立起致富奔小康的坚定信念。各部门、各市县不仅要保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扶贫攻坚措施得到实施,而且还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中部地区各市县要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定精神和实施意见,制定本市县发展的具体思路、近期目标和工作措施。要克服畏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勤奋工作,层层落实。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发展特色经济,不要过多地研究概念,无非就是规模上有特色、品种上有特色、质量上有特色和效益上有特色。农民要增收、财政要增收,没有这两个增收,显然谈不上特色。中部地区要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高效农业、资源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首先要保证农民拥有足够的土地,争取“十五”期间中部地区农村人均拥有2亩耕地、4亩经济林地。这2亩耕地不完全是水稻田,种菠萝、种香蕉的地都算是耕地;;4亩经济林包括用材林、水果林和热作林等。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耕地、经济林年年都要有增加;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农转非、小城镇建设来减少农村人口。琼中的“两改”措施值得推广。没有大规模的改制改种,种植业不可能有跳跃式的发展。在现有的作物上提高单产也可以,但速度上不去。东方抱板镇改制改种第一年的人均收入就增加600元,主要靠种香蕉。这个思路一定要明确,要解放思想,通过示范大胆推广,但不能搞强迫命令,强迫命令万万使不得。要加大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一是扩大传统名优产品生产规模,运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提高粮食、甘蔗、木薯、茶叶、药材等产品产量、品质和效益。二是开发旺销产品,发展热带水果、花卉、野菜、牧草等具有山区特色的高效农产品。三是挖掘本地优质名牌土特产生产潜力,扩大生产规模。要认真学习文昌市大力发展名牌产品“文昌鸡”和乐东县发展香蕉产业的先进经验,努力培育发展自己的名牌产品。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林草场资源,加快养牛、羊、鹅等林、草、牧结合的生态型养殖业。要尽快地落实琼中的种公牛场和通什、保亭等6个种母牛场的建设。完成牧草示范基地和改良草地的建设任务,加快畜禽防疫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和资源利用为主的特色工业。至中同志跑了全国的菜市场,海南的竹筐子不标准,有的装30斤,有的装20斤,运销户提了很多的意见,很多竹筐子是从广东进来的。中部地区可以利用山区竹子资源优势,加工成标准的竹筐子,这也是工业,是立足本地资源的粗加工,发展起来容易。中部地区要按照市场规律,发展特色工业,多想门路。要加快现有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改造步伐。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里的有关政策,放活国有中小企业。尤其是对通什海南制药厂、琼中五指山制药厂、保亭酒厂、白沙陶瓷厂和糖厂、屯昌陶瓷厂、定安凉果厂和光盘厂等重点企业,要尽快制定脱困方案,“能股则股,能转则转,应关则关”。特别是一些早该淘汰的国有企业应尽决退出市场或退出国有经济圈子。我们要专门研究退出市场的机制。对那些破坏资源、技术落后、亏损严重的企业要坚决关闭。要围绕资源优势,以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企业家到中部地区兴办资源加工项目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工艺品等旅游产品生产项目,综合开发利用山区生物、矿产、水力资源,培育龙头企业。

  努力振兴中部地区旅游业。省委、省政府特别关注中部地区发展旅游业,要抓住全省开展整顿旅游秩序,规范旅游市场活动的机会,推出中部特色旅游。省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中部地区各市县,抓紧制定中部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突出生态景观、黎苗风情、温泉疗养、观光农业等主题,进一步明确中部地区旅游远景目标、功能特色、景区布局、开发步骤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要把中部地区的旅游发展与三亚滨海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尽快形成三亚滨海风光、七仙岭温泉、五指山风光、通什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大旅游圈。开发出特色鲜明、具有名牌效应的旅游产品。加快五指山、七仙岭、百花岭、通什民族文化村、南丽湖等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交通、供电供水、通讯和接待条件。与此同时,中部地区各市县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企业和资金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和项目。

  (三)吸引社会投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中部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和先进省市相比,和我省文昌等其它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中部地区各市县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思想要更解放一点,胆子要更大一点,思路要更开阔点。要突破所有制比例的限制,非公有制经济能发展多大就发展多大,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参与中部地区的国有企业的改造改组,要采取出售、出租和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大力引进非公有制经济成份,逐步实现中小企业以民营为主,大幅度增加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中部地区的开发和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政府资金主要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中部地区的投资环境。而发展经济,兴办企业,主要是靠社会投资。一是要切实更新观念,扩大投资领域。除了利用优惠政策,吸引社会投资创办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商贸等各类企业以外,还要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投资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招商引资要在“活”字上做文章,要根据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资源优势、地方民族特色,向海内外推出独特的招商项目。比如保亭的红毛丹、通什的树仔菜和中部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等都是具有发展前景、市场潜力大的项目,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内外推出。三是积极疏通和拓宽社会融资渠道。要采取措施打破所有制界限,消除各种歧视,对那些实力强、信誉好的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信贷支持。四是优化服务,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中部地区各市县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定期或不定期发布投资信息,推介产业政策、建设重点、行业布局等情况。使社会投资者拓宽思路,增强投资信心。要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保持企业的发展活力。政府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益,树立政府部门勤政、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要把打击“黄、赌、毒”与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琼中县创“三无”县的经验,值得全省推广。我们要注重处理投资者的投诉,帮助投资者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社会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强有力的投资保障。

  (四)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大扶持力度。确保目标实现

  中部开发要有骨干工程,要围绕特色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重点,做“大手笔”。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工程质量。中部地区的交通、水利、供电、通信、市政设施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都很落后,严重制约了生产发展能力的实现。现阶段要集中力量抓好已开工的重点工程的建设,确保高质量按时完工。对已列人计划尚未动工的项目,要抓紧研究方案,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对一些重点工程,要确定专人跟踪服务,定期检查督促。加快中部地区电网建设和改造任务,完善中部地区通信干线和支线网络,移动通信要覆盖主要旅游景点。中部地区公路改造必须突出重点,如海榆中线全程改造、陵水至大本线改造、白沙至南辰改造等,各市县要顾大局,支持集中财力保重点,不搞遍地开发。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上级财政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扶持中部地区发展的各项资金按时足额到位,适当扩大中部地区各市县政府统筹安排建设资金的决策权。坚持开发性扶贫的方针,继续扩大联手扶贫范围。中部地区各市县必须从一开始就要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做到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发展一个,成长一个。要把有限的资金管好、用好,集中使用,滚动发展,发挥最大效益。所有的扶持资金要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占用。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不要认为贫困县就不能抓城镇建设。乌石镇充分利用社会投资搞乡镇建设的实践证明贫困县也可以抓好小城镇建设。任何贫困县都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他们有钱购地建房。中部地区有一大批小城镇和农场所在地,要加强规划和管理,搞好小城镇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百镇建设计划”,抓紧在中部地区各市县选择1-2个有代表性的小城镇进行重点扶持,改善水、电、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立起具有当地特色的第三产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高效产业转移。鼓励有投资能力或有合法稳定收入的农民“农转非”,免收城镇增容费,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履行同等义务。在保持耕地总量平衡前提下,适当规划集镇非农建设用地,除法律规定可划拨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鼓励城乡居民到集镇购地建房,并在购房人户等给予方便。要运用市场机制,发挥社会投资作用,在政府引导下,走出一条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发展小城镇的新路子。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和扶持力度。提高中部地区劳动者素质是当务之急。首先是抓好教育。要加快中部地区的教育改革,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和规模,既要方便学生就近人学,又要提高办学效果。抓好“普九义务教育”,确保新一代劳动者起码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在此基础上,发展“9 + 1”教育。以后对口扶持教育的重点要放在普及初中教育环节上。抓好农民培训,每一个育种育苗基地都可以做为培训农民基地,培养出一批乡土生产经营人才和能工巧匠。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财政拿出些钱,免试人学,力争在2年内学到多项技能,培养出一大批经济适用人才。“小康班”招生要向中部地区倾斜,并逐年扩大招生规模。各市县也要办好自己的“小康班”,办好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省属中专学校要对口扶持中部地区市、县办好一所职业技术学校,要组织海口等地优秀教师到中部地区轮流帮教。其次是加快人才利用,引进和培养。要在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现有人才作用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引进各类人才参与中部地区的开发建设。组织优秀专家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人股、科技承包等形式参与中部地区的开发建设,鼓励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到中部地区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