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公报 -> 2003年 第6期 (2003-03-31出版)

【字体:   打印页面

  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委、省政府对2002年为民办实事工作总结》的通知

  琼厅字〔2003〕9号

各市、县、自治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门,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现将《省委、省政府2002年为民办实事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对照、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一些还在实施中的事项,各责任单位要抓紧落实,尽快兑现承诺。

  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3年3月20日


  省委、省政府2002年为民办实事工作总结

  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02年14件为民办实事事项,各责任单位领导重视,协调配合,通力协作,认真扎实地抓好各个项目的落实工作,截止2002年12月31日,确定的14件事项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

  一、基本情况

  (一)落实“两个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取得进展,下岗职工100%领到了基本生活费。截止2002年12月底,全省共筹集资金4594.86万元,其中财政拨付3354.68万元,企业自筹801.06万元,社会筹集439.12万元,为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和代缴社会保险费,下岗职工全额领取基本生活费的比例和为下岗职工代缴社会保险费的比例均达到100%。全年全省有12850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分流再就业,分流再就业率为63%。此外,全省组织开展了慰问国有企业困难职工和困难离退休人员活动,筹集慰问金661万元,慰问困难职工和困难离退休人员4.34万人。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截止2002年12月底,全省应发企业基本养老金总额为139952万元,实发养老金为121915万元,足额发放率为85%。全省(除农垦系统外)各市县养老金基本实现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完成了既定任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02年,全省应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08.2万人,实际参保76.7万人,企业离退休人数26.8万人,参保率(覆盖率)为95.7%,超额完成厂工作目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1.29万人(不含农垦),医疗保险覆盖率为70.3%,完成年度任务的88%;截止2002年12月底,全省已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8.7万人,发放保障金累计达4972万元。

  (二)开展食品、药品打假活动全面检查生产和消费市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百日”打假第三、第四次统一联合行动及“餐桌上安全”、“突出行动周”等食品专项打假活动,重点对食品生产加工点、专业批发市场及经销点进行清理,查获米、面、食用油、酒、饮料、果冻、月饼等假冒伪劣食品39.5万公斤,货值387万元,查处不能提供检验检疫证明的进口肉类食品506箱共54O3公斤,吊销卫生许可证185个,取缔生产加工黑窝点184个。加大对水产品市场的检查,对市场上有人用“敌敌畏”、“福尔马林”等农药制作、出售成鱼行为进行坚决查处。深入开展“购物放心一条街”、“购物放心店”活动,帮助罗牛山食品营销公司属下的海府、海甸、海秀等连锁店办成无公害农产品购物放心示范店,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安全米”、“无毒菜”。开展假冒伪劣种子等农资品市场打假专项治理整顿工作,取缔无证经营户56家,查获假冒伪劣种子1.92万公斤、假冒伪劣肥料113.15万公斤、劣质农药2.45万公斤、不合格兽药1346包、伪劣农机配件560多件。继续整顿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没收假冒伪劣药品货值260多万元,取缔无证经营药品户25家,查处制售假药窝点25个,监督企业销毁失效药品货值近1200万元,没收无证经营医疗器械78种、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5种,货值2.3万元。

  (三)抓好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与教育扶助,截止2002年12月底,全省有638所中小学校的危房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施工面积23.7万平方米,已竣工面积20万平方米,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多渠道筹集资金4000万元,新建教职工住房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80%。继续办好“小康班”、农村技术骨干专修班、“9+1”农业职教培训班和“9+1”渔业职教培训班。“小康班”全年招收学员440名,其中中专班400名,大专班40名,招收范围由原来的12个市县、45个乡镇,扩大到16个市县、159个乡镇;在6个民族自治县及五指山、屯昌、定安等市县的职业中学举办的“9+1”农业职教培训班,共有4576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和农村青年参加了培训;12个市县的门所中学举办了“9+1”渔业职教培训班,培训学员1507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举办的第三期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青年技术骨干专修班,现有学员76人。另外,450名2002届“小康班”学员和63名第二期农村技术骨干专修班学员已学成毕业。

  (四)抓好联手扶贫。一年来,有134个省直单位的500多名干部轮流常驻47个帮扶乡镇开展扶贫工作,投入资金4000万元,扶持种植和管理各种经济作物3万亩,饲养牛、猪、羊2.05万头,“三鸟”10万只,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年度任务。在我省中部地区新增养殖南美白对虾900亩,新增红宝石罗非鱼养殖150亩、攀鲈养殖50亩,完成年度任务的111%。实施“巾帼少生快富工程”,投入资金186.53万元,扶助计划生育的贫困母亲家庭689名(户),惠及人口达3445人,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64%。

  (五)实施农村电网二期改造工程。农网二期改造工程年内计划投资11亿元,后经省委、省政府同意,调整为6亿元。截止2002年12月底,该工程累计投资6.016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已完成的实物工程包括: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座,改造变电站2座,新增主变容量40兆伏安,新建和改造线路52.8公里;新建、改扩建35千伏变电站22座,新增主变容量72.25兆伏安、线路43.9公里;新增10千伏线路3648.9公里、低压线路4716.98公里,更换高耗能变压器1543台;安装电能表23.27万只,改造农电用户30.02万户。

  (六)改水改厕和民房改造。全省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成效明显。截止2002年12月底,全省新建卫生户厕3.19万户,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15.11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6.5%和151.1%。一年来,民族地区完成茅草房改造1.005万户,建成砖瓦房和平顶房面积70.35万平方米,受益人口5.23万人,完成计划改造任务的11.5%。

  (七)抓好沼气推广应用。截止2002年12月底,全省推广建设农村小型、高效“三结合”沼气池2.8万户,受益群众达15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73%。

  (八)搞好文化广电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全省广播电视收视质量。截止2002年12月底,新增有线电视用户3.28万户,完成年度任务的109.3%。投入资金1.8亿元,建成全岛三纵两横光缆干线网,主干线总长度2200公里,支干线总长度1800公里,联通全省18个市县、洋浦经济开发区及100多个主要乡镇、农场。全省2.5GSDH传输系统于10月28日开通,并与国家广电光缆干线网联网,达到传送100套以上广播电视节目的能力。

  (九)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安排及配套资金804万元,在琼山、琼海、定安、万宁、澄迈、昌江、东方等市县低洼易浸地区,建设防洪楼37栋,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194%。继续实施“万井抗旱”工程,截止2002年12月底,全省共投入抗旱打井资金1025万元,其中省投入资金457万元,市县投入资金278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90万元,完成抗旱打井4012眼,解决浇灌面积3.2万亩。在中部山区、西部玄武岩地区和沿海人畜饮水难地区兴建饮水工程50宗,受益人口4.28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2%。

  (十)加快中部山区乡村公路改造。投入资金7100万元,新建改建陵水、保亭、琼中、五指山等中部山区市县及国定贫困县乡村公路210公里,完成年度任务的105%。

  (十一)继续开展“进科技下乡活动”,加强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开展送科技活动。截止2002年12月底,全省参加科技下乡的领导干部1322人次、科技人员4552人次;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4000多期,共培训农民93.8万人次;举办科技电视讲座310场,参加培训的人员达2.3万人次;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有8000人获得“绿色证书”,熟练掌握l-2门农业实用技术;科技咨询15万人次;赠送发放科技、农业实用技术书籍和光盘等资料24.4万本(份)。

  (十二)继续开展“进文化下乡”活动。截止2002年12月底,全省向中部山区和老少边穷地区送书223万册,完成年度任务的111.5%;送戏下乡850场,观众达百万人次;送电影下乡1500场,超出年度任务400多场,观众达80多万人次。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在21世纪,l村1月放1场电影),为5个贫困县提供61个拷贝(24个科教片、37个故事片)和65套放映设备。

  (十三)继续开展“送医疗下乡”活动。组织“省汽车流动扶贫医院”,深入到老少边穷地区开设医疗点133个,参加巡回医疗的队员1037人次,其中副高以上技术职务人员501人,免费诊治群众2.08万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208%。此外,开展扶贫免费手术23台,抢救治疗危重病人83人次,接受健康教育和防病知识教育的群众3万人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800人次,赠送药品价值2.57万元,赠送仪器设备价值2.5万元,赠送医疗书籍448册。加强农村用药的监督管理工作,在琼海市、儋州市、保亭县进行建立农村药品配送中心的试点改革,进一步规范农村医疗机构与零售药店的药品供货渠道,理顺农村药品经营秩序。建立和完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完成100个乡镇计生服务所建设和完善工作,65个乡镇实现卫生、计生资源共享,并在卫生院内设置计生服务室。全省82%的乡镇已有计生服务机构,计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十四)抓好一批“文明生态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加大宣传和资金投放力度,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在我省农村深入开展,取得显著成效。截止2002年12月底,全省各地农村集体和村民群众共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筹措资金5843.2万元,占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总投入的40.8%;市县机关包点单位、外出干部、海外华侨等社会力量为文明生态村建设捐款3972.6万元,占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总投入的27.8%,全省已建成文明生态村1867个,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健全机构,层层落实项目责任。为切实完成为民办实事事项,各责任单位对所承担的任务都非常重视、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将项目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省民宗厅于2002年4月和9月分别召开了全省民族地区民房改造工作现场会和全省民族地区民房改造工作汇报会,研究和部署民房改造工作。各市县党委和政府切实加强领导,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民房改造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把民房改造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到村、到户,并与乡镇、村委会及农户层层签订民房改造责任状。实行民房改造联系点工作制度,规定市县班子领导成员各包一个乡镇、单位部门负责人各包一个村委会、乡镇干部各包一个村民小组、村委会干部各包一个农户,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民房改造工作机制。认真执行民房改造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把民房改造工作业绩列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有力地推动了民房改造工作进程。送医疗下乡活动中的“汽车流动扶贫医院”已经是第四次被省委、省政府列入为民办实事事项。为抓好该项工作,省卫生厅成立了下乡支农暨“汽车流动扶贫医院”领导小组,协调组织全省医疗下乡和“汽车流动扶贫医院”工作,并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汽车流动扶贫医院”,做好卫生支农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举行“汽车流动扶贫医院”活动周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市县卫生局和参加“汽车流动扶贫医院”的医疗单位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做到上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确保卫生下乡支农工作的深入展开。

  (二)加大宣传力度,为办实事事项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省文明办作为“文明生态村”建设工作的牵头单位,在认真做好生态村建设的指导。协调工作的同时,经常组织相关人员下到各个示范点进行广泛宣传和督促检查。同时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墙报等宣传工具,对文明生态村建设进行系列宣传、报道,营造创建氛围,激发创建热情。各市县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市县、乡镇和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市县还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到文昌、儋州等地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先进点参观学习。有的市县针对部分村民对创建活动存在的思想顾虑,充分发挥外出干部和村中老干部、老党员、退休老教师的带动作用,挨家逐户地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引导农民群众树立起“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群众从开始的“要我建”,变成了主动性的“我要建”,从而积极捐款捐物、投工投劳,满腔热情地参与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为了使民族地区民房改造工作取得成效,我省民族地区各市县针对少数群众思想中存在的种种落后观念和糊涂认识,如“建不建瓦房不要紧”、“要建房由政府搞”的等、靠、要思想和“建瓦房要遭殃”的迷信思想,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小农观念等,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他们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等工具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农村开展民房改造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召开民房改造工作现场会,学习和传达全省民房改造工作现场会的精神,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组织工作队深入黎村苗寨,积极引导群众改变落后的传统观念,树立新观念、新风尚,激发起群众的建房热情,有力地推进了民房改造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协调,通力合作,采取有力措施促进项目实施。在开展食品、药品打假专项活动中,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共同制定了《关于落实省委、省政府2002年为民办实事事项,开展食品药品打假活动的通知》,作了具体工作部署,使专项打假活动协调顺利地开展。为了整顿和规范医药市场经济秩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省卫生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在全省范围内进行6次药品行动大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为了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现低保对象应保尽保的目标,省民政厅积极与人事劳动保障、工会、监察等部门协调沟通,组成联合工作组对城市各辖区申报的“低保”对象进行逐户调查摸底,坚持“符合条件的一人不漏,不符合条件的一人不保”的原则,切实做好应保尽保工作,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四)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各项任务的完成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为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全省共筹集资金4594.8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354.68万元,企业自筹801.06万元,社会筹集439.12万元,用于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代缴社会保险费。2002年元旦、春节期间,全省组织开展慰问国有企业困难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活动,筹集慰问金661万元,慰问困难职工和离退休人员43.4万人。在实施“巾帼少生快富工程”中,省计划生育局、省妇联筹资186.53万元,扶助689名(户)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母亲发展种养业。为加快我省中部地区的发展,搞好中部地区的公路建设,省发展计划厅及时组织项目材料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并获得肯定。2002年国家计委下达我省农村公路改造国债投资500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8200万元,保证了我省山区乡村道路建设资金的落实到位。此外,省水利、民政部门多渠道筹集资金700多万元,在我省低洼易浸地区建设防洪接37栋,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各项为民办实事事项的落实。省人事劳动保障厅针对个别市县在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和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发了《关于开展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稽核和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核查工作的通知》,指导督促各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开展稽核工作,对有关市县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和基本养老金发放工作进行重点督查。同时配合税务部门督促和强化基金征缴,清理企业欠费,提高社会化发放率,用好中央和省财政补助资金,实行“两个确保”责任追究制度和养老金发放督查制度,切实做好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在防洪楼建设过程中,省、市县水利局、三防办经常派员下到工地督促检查,认真抓好防洪楼工程的选址、设计、建设施工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施工进度。省发展计划厅在实施农村活气推广应用工作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会同省农业厅分别派员赴有关市县对沼气推广应用进行督促检查,严格控制沼气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收费,千方百计地降低施工、设备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收费标准,减少建池造价,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存在问题

  (一)部分单位领导对为民办实事项目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思想上重视不够。在项目实施中,有些单位领导对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上有布置、没检查,不了解办实事事项的全过程,也没有指定专人具体跟踪督促事项的实施。部分市县领导认为办实事项目是省委、省政府的事情,与市县本身关系不大,工作措施不到位,政策不落实。此外,一些责任单位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汇报和工作总结不够重视,未能及时、全面汇报有关实施情况。

  (二)资金到位不及时。去年上半年,尽管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得到保证,但还是面临着资金短缺困难。扣除中央补贴款后,1-9月份,全省23个统筹地区已有22个地区出现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加上各市县财政困难,去年调整增加了基本养老金基数,使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压力增大。农垦系统的养老金缺口逐年增大,也将影响着我省的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在改水改厕工作中,一些市县对改水改厕工作补助太少,省财政的补助资金下拨市县后,往往未能及时落实到实施单位。如省财政改水改厕补助资金8月份就下拨到市县,但目前仍有8个市县未将经费落实到实施单位,给项目的实施带来一定困难。

  (三)工作进展不平衡。我省民房改造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还存在着进展不平衡问题,一些市县民房改造工作做得较好,有些市县工作较为被动,配套措施不到位,未能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加上现存的茅草房主要集中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群众经济基础薄弱,思想观念落后,“硬骨头”多,改造难度大。我省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已开展多年,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及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的农村家庭已建起卫生户厕,未建户厕的农村多处在偏僻山区,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在建设乡村公路过程中存在“修路难养更难”的问题。近年来我省投入中部山区乡村公路及桥涵的建设项目不少,但由于资金及配套设施跟不上,建设的乡村公路多为等外级公路,耐久性差,易遭自然灾害破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