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公报 -> 2004年 第2期 (2004-01-31出版)

【字体:   打印页面

代省长卫留成同志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3年12月26日)

  这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部署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会议。省委书记汪啸风同志将作重要讲话,全面分析当前形势,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把握的重要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根据省委常委会讨论的精神,就今年经济工作的情况和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讲几点意见。

  一、今年我省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基本估计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心同德,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夺取了抗击非典和经济建设的双胜利,全省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经济增长加快,效益明显改善。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大力引进岛外需求,千方百计增加出口,形成了投资、消费、出口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初步预计,今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6亿元,比去年增长22.4%左右。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工业投资的比重扩大到33%。东方1-1气田、洋浦电厂油改气、富岛化肥二期、海汽扩产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形成了新增生产能力;洋浦港二期、世纪大桥等重点工程顺利建成,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金光60万吨纸浆项目顺利推进,60万吨甲醇项目正式开工。消费品市场渐趋活跃,住房、汽车、通讯等消费热点升温。外贸出口止跌回升。金融总量稳步增长。11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19%;各项贷款余额达到877亿元,同比增长18%。扩大需求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初步预计,今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可达697亿元,比去年增长10.5%左右,这将是自1995年以来的首次突破两位数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初步预计,今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可达61.6亿元,同口径增长14.7%左右。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农业在结构调整中继续稳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比重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海洋渔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优势水产品规模扩大,水产品加工能力比去年翻一番,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在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市场扩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初步预计,今年全省农业增加值可达257亿元,增长9%左右。工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工业产品结构,汽车、制药、化肥、饲料、电力等行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初步预计,今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完成121亿元,增长23%左右,在GDP中的比重比去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旅游业摆脱“非典”严重影响,实现恢复性增长。

  (三)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经济发展动力逐步增强。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制定并开始实施《中共海南省委关于海南经济特区体制创新的若干意见》,全省改革开放进入了以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为目标的新的历史阶段。坚持“以存量换增量”和“优质资产优先重组”的思路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引进优质重大战略投资者重组国有企业取得新的突破省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取消或调整年审(年检)项目15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29项。深入开展行政优质服务活动,经济发展环境逐步改善。以旅游市场、食品药品市场为重点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处置积压房地产工作继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基本做到按时足额发放。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展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初步预计,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约5.8亿美元,比去年增长13.3%左右成功举办了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年会、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第四届海南岛欢乐节等活动,海南的国际知名度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第三、第四、第五航权开放试点工作,海南以开放促发展又一次赢得了一个重大历史契机。

  (四)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初步预计,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7250元,比去年增长6.2%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2610元,增长7.6%左右。1-11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7.5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约2.96万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绩。面对非典疫情,采取果断措施,群策群力,科学防治,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部分行业和企业减免税费和基金1.3亿元,努力把非典对经济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赢得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海南成为没有发生非典疫情的五个省份之一。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省建设力度加大,全省大气、水体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健康岛”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当前我省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1)经济发展活力相对不足,社会生产力发展仍面临着体制性障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阻碍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2)支撑财力增长的基础很薄弱,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很突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比重仍然过小。(3)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旺,外贸出口增长乏力。(4)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农村教育落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结构性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5)就业压力继续加大,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6)投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些地方市场秩序混乱,投资者投诉、土地纠纷等问题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社会治安问题仍然突出。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200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准确把握现阶段海南经济发展的态势,增强推进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是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前提。从总体上判断,目前海南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的地位不相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GDP人均水平相对较低经过经济泡沫的折腾,我省经济增速在1995年跌至谷底,直到1998年才一开始缓慢恢复性增长。1998年至2002年,我省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8.3%、 8.6%、8.8% 、8.9%、9.3%,而历史同期,全国大多数省份为两位数增长。预计今年我省GDP增长10.5%左右,而今年全国只有少数几个省份增速低于10% 。 2002年,海南人均GDP为807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8184元低 113元。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较差。2002年,海南三次产业比重为36.6:23.4:40,第二产业比重在全国仅高于西藏。到2002年底,全省经营性国有企业(不包括中央和外来投资、农垦、非银行金融企业)1399家,资产总额856亿元,负债总额62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2.8%,所有者权益232亿元,其中的不良资产及潜亏挂账达116亿元,近一半的国有企业资不抵债,77%的国有企业亏损三是海南城乡居民收入相对较低,消费增长受到制约2002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23元,比全国的7703元低880元,比西部12个省市区平均水平6675元仅高148元。去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42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2476元低53元。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同时,还要树立信心,增强抢抓机遇的紧迫感和加快发展的使命感。目前,我省经济经过前几年的平缓增长后,有可能进入一个稳定的较快增长时期。如果今后几年能保护GDP年均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的速度,到本届政府任期结束时,全省GDP、地方财政收入将分别突破1000亿元、1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也将发生质的变化,为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奠定非常好的基础。只要我们不折腾,不大起大落,扎扎实实做工作,这是可能实现的。我们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

  明年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是,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紊,整体环境继续趋好。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可能性增大,全球经济和贸易出现增长趋势,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据国际有关组织预测,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左右。但世界经济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从国内环境看,国家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明年我国经济仍将继续在新的上升轨道上稳定运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必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同时,国家将采取适度的宏观调控政策,遏制某些行业和地区的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的适度调整,也将波及和影响我省。从省内环境看,我省经济自主增长机制逐步形成,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今年竣工投产的一批项目将是明年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已落户我省的大公司、金融机构将继续扩大在海南的投资,另有一批大企业表示了、来琼投资的意向。开放第三、第四、第五航权试点为我省加快开放、加快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同时,也有不少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要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克服困难,做好工作。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年我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经济体制创新;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全省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2004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7.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省委、省政府提出经济增长预期月标为10%左右,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过去几年的稳定增长为海南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三是省委、省政府经济发展的思路清晰,政策稳定。四是我省经济加快增长的动力进一步增强。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是投资拉动和工业的快速增长,明年我省投资力度将会继续加大,仍有一批大型项目开工和投产,工业快速增长的态势有望继续保持;农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旅游业有望出现恢复性加快增长;消费需求出现明显回升迹象,出口需求增长缓慢的状况可望得到改善。基于以上判断,明年全省GDP增长10%左右、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2%左右的预期目标是比较实事求是、可以实现的。确立这样的预期目标,有利于保持当前经济持纷决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有利于保护好、发挥好、引导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有利于“十五”计划的顺利实现,有利于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海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海南发展的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采取更加有力的综合性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一是充分发挥我省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实行农户养殖和企业化养殖相结合,重点发展规模化养猪业和养鸡业,积极扩大文昌鸡、临高乳猪、东山羊、加积鸭等具有地方品牌优势的畜禽产品生产。加快发展畜牧加工业和饲料加工业,尽快实现畜禽产品岛内自给,同时引进大公司实行现代化大规模养殖,争取实现畜产品出口。二是充分发挥我省海洋渔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地发展海洋渔业。进一步优化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更新改造大马力渔船,增强外海生产能力,扩大国际市场需求较旺的海淡水养殖优势品种的养殖规模,进一步增强水产品出口加J能力,实现我省海洋渔业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三是加快发展有海南特色的林业经济。以培育森林资源为基础,处理好造林育林、森林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以发展精深加工为带动,加快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四是继续调整优化种植业品种结构。进一步扩大适销对路的冬季瓜菜、热带水果和热带经济作物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的集中布局,建立名优瓜果菜和_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五是发展优质、生态、安全农业。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农业新技术,提高瓜果菜和粮食单产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比重。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推广沼-猪-渔(瓜果菜、热作)生态种植养殖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实施“种业工程”,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良种研究、繁育和供应基地。六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制订和实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和引进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扩大海南农产品国内分销市场,继续办好“冬交会”,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鼓励工商企业参与农产品加工和运销。

  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重点解决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我省贫困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工程性缺水、交通不畅、山区人畜饮水困难、居住条科差、农村教育落后等问题,己成为制约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省委、省政府决定,明年要将中央财政下拨和省财政安排的支农资金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以及新增国债资金,大部分用于我省中部1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县;把中部开发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按照“三个集中”的扶贫工作新思路,集中不同来源和渠道的扶贫资金和支农资金,集中向中部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集中用于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兴建和改造县际和乡村公路、发展农村沼气、改造茅草房、实施搬迁式扶贫;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全省财政新增加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支出,也主要用于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

  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落实中央既定的取消农业特产税和逐步降低农业税率的政策,通过改革确保农民得到实惠,确保减轻农民负担。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和“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逐步改革城乡户口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依法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对进入农村非农产业、进城务工和征地搬迁的农民,实行不改变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留根”政策;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建立符合农民利益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妥善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问题。

  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加快海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要面向市场,立足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培育特色产业。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抓起,逐步形成市县各具特色的板块经济、形成海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发展特色县域经济,要扫除一切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废除一切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歧视性政策,在政策扶持、市场准入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一视同仁,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特色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坚持引进外资与引进内资并举、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并重,借助外力促发展。力争经过三到五年的不懈努力,使全省的县域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经济整体活力明显增强,县级财政状况明显好转。

  四、继续推进生态省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基本国策。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热带资源是极其宝贵的。要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积极探索依靠生态环境建设增创新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明年工作重点:一是尽快修订生态省建设规划。认真总结4年来生态省建设的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立足省情,着眼发展,与时俱进,抓紧修编《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科学确定生态省建设新的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并使之与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相衔接。在此基础上,认真制订和实施2004年生态省建设年度计划。二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以造林绿化为重点,管好现有林、扩大新造林。实施城边、路边、海边三边造林工程和天然林护育工程,把纸浆林、果林、生态公益林建设与退耕还林工程结合起来,继续开展“百万人绿化宝岛”行动,提高森林覆盖率,争取2004年末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5%。加强海防林、红树林和珊瑚礁的保护,维护全岛海岸生态安全。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和监控为度,进一步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抓好城乡环境整治,治理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噪音污染,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要抓好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防范决策失误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法坚决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三是努力打造海南生态城镇风格。要把海南岛作为一个大花园来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城镇建设,形成水城、林城、花城“三城”烘托的生态城镇特色;改城镇房屋建筑布局,形成低人口密度、低建筑密度、低容积率的“三低”城镇构造特色;加强城镇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形成经济文明、文化文明、健康文明的“三文明”城镇经济人文特色;量力而行、时序推进,形成先规划后建设、先搞基础设施后建设、先造环境后建设的“三先”城镇发展特色。继续抓好文明生态村建设。

  海南拥有全国一流的旅游资源,但并没有形成一流的旅游经济,要做好发展旅游产业这篇大文章。围绕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努力推进旅游方式由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为主转变、旅游客源由国内游客占绝大多数向国际游客大幅增长的转变、旅游产品由低档次消费向中高档次消,费转变、旅游开发由不注重规划的低水平开发向严规划的高水准开发转变。明年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是,抓紧颁布实施我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市县和重点旅游景区搞好规划和建设,制止旅游资源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抓好重点旅游景区景点骨干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利用热带雨林和原始森林等生态资源,开发七仙岭、五指山等重点生态旅游区。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办好中国海南岛欢乐节等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加大对港澳台、韩国、日本、俄罗斯和欧美等客源市场的促销力度,巩固和开拓国内国际客源市场。明年,全省要力争实现接待游客人数增长10%、旅游收入增长11%的目标。同时,扩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争取国内外的旅游会议和其它重要活动在海南举行,重点引进国际知名的旅行社、酒店集团参与我省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提高旅游业发展档次,更多地吸引国际游客。加大旅游市场整顿力度,创造规范有序、服务优良的旅游市场环境。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海南特色的会展、节庆、演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体育等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继续策划举办好有影响、有效益的重大文化体育赛事。抓住航权开放机遇,规划发展航空物流业。

  五、坚持“三不”原则,加快发展新兴工业

  在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不”原则前提下,加快发展新兴工业,是实现海南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海南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海南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根本出路,这已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共识。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切实有效地保护好海南独一无二的热带生态环境,是海南人民的历史使命,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海南发展其它任何事业的前提条件。在坚持“三不”原则前提下发展新兴工业,与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并不矛盾。相反的,工业发展了,财政富裕了,还可以更加有效地支持生态建设。而且,海南发展工业早已得到中央的认可和批准,金光百万吨纸浆、中海油东方富岛130万吨化肥、600万吨炼油等大型项目均早已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实践证明,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完全可以做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关键是政府在支持工业发展的同时,坚持实行严格的环保政策。

  基于以上认识,省委、省政府决定,制订和落实鼓励政策,加快发展新兴工业,坚定地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工业化水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力争到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比2002年翻一番,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0%左右,逐步拉长工业“短腿”。围绕这一目标,要进一步明确全省工业发展的目标、区域布局、产业重点、优惠政策,采取坚决措施,加快发展。一是实行工业集中布局。加快推进“西部工业走廊”建设,做大做强洋浦经济开发区、东方化工城、老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加快建设海口光电国际信息园、“海口药谷”等新兴专业园区。二是着力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海南资源优势,依托现有发展条件,大力发展油气化工、汽车制造、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浆纸、炼油等新的支柱产业。围绕支柱产业发展专业协作生产体系,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创造条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是实施大公司进入和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新的重点骨干企业。加快海上和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争2007年前海南岛周围海域石油产量翻一番,天然气再上岸巧亿立方米;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和天然气化工;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发展炼油和石油深加工项目,争取明年大型石油加工项目开工;确保60万吨纸浆项目明年10月建成投产,同时积极推动造纸项目开工;加强海汽集团与一汽、日本马自达的合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加速产品升级换代;采取得力措施,争取韩国三星光通讯项目明年开工。四是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实施盘活工业“半拉子”工程计划。对全省现有工业“半拉子”项目分类排队,列出清单,面向国内外公开征寻业主,加快重组盘活。五是尽快出台实施鼓励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重点是改革投融资体制,加快项目审批,充分发挥海南特区已有的税收优惠、进出口便利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全方位实行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优惠政策,重点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落户海南。同时,鼓励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有条件的市县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整体功能和效益。一是继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年要力争完成投资11亿元的1350公里农村公路改造任务,完善全省“三纵四横”公路网,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加强港航企业的资源整合和改造,利用海南的深水良港和区位优势,加快港航企业的发展。适应海南航权开放的要求,抓好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的扩建工程。二是加强电力规划与建设。首先是根据我省经济发展规划做好电力规划。同时处理好电力发展、管理与资源整合的关系。明年要争取洋浦电厂扩建第二台联合循环机组建成投产。在保证实现环保要求前提下,进一步推进海口电厂技改,做好清澜电厂改造的前期工作,积极引进国内能源公司参与海南电力设施和网络建设。继续抓好农村电网改造二期工程和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海南电网与华南电网联网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供电能力,确保电力供应安全。三是抓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业务的开发利用。四是加强水利建设。继续争取国家支持,明年争取启动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通过招商引资,盘活毛拉洞水库建设工程。继续抓好南渡江的防洪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在完成上年项目扫尾工作的基础上,兴建各类饮水工程1388宗,解决1209个村庄30.33万人的饮水困难。五是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海南文化公园、海南体育中心建设,启动省博物馆建设工程。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明年要启动全省城乡整体规划编制、修订工作,尽快完善全省城镇建设规划体系。依法健全城镇建设规划实施监督机制,提高执行规划的严肃性。二是加强城镇特别是重点城市和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灵活措施,多方筹措资金,重点抓好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等项目,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三是优化城镇布局,梯次推进城镇建设。海口市要抓好一大批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三亚市要围绕建成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目标,提高开发建设档次。按照增加中等城市数量,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的要求,加快檐州、琼海等中等骨干城市建设。继续推进“百镇建设计划”,搞好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集镇建设。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全省市区和县城供水工程。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严格执行建设用地集中供应和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制度,搞好城市建设的资本运营,以地生财,以城养城,滚动发展。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

  明年要按照省委四届四次全会的部署,抓紧制定各项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

  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和扩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明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将正式施行。这是规范政府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认真贯彻实施这部法律,对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要抓好《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和培训,深入领会这部法律的立法宗旨、精神实质和具体规定。要全面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许可,做到省政府应当下放的权力一律下放,省政府部门应当取消的收费一律取消,应当精简的审批一律精简。确保在《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前,把省政府依法保留的审批事项、收费项目、办事程序,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明年要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投资体制,扩大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形成以市场运作为主的社会投资增长机制。除国家明文具体限制的外,项目逐步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政府主要审批发展规划、土地使用、环境评估、某些资源利用许可手续和有关税收减免等手续,并实行限时审批和“阳光审批”,真正创造一个有利于吸引投资的环境。要继续推进机构改革。合理划分省和市县政府的管理权责,整合部门行政管理职能,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效能。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打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按照进而有为、退而有序、抓大做强、放小搞活的要求,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使我省国有企业活力不强、资本运营效益不高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明年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和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对国有企业授权经营和发展一批、重组改制一批、下放市县一批、拍卖转让一批、破产关闭一批。重点推进省属企业资产重组和国有股权转让。二是将党委和国家机关及其部门和履行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主办、管理的企业全部移交国资部门。理顺国资部门与接管企业的党务、人事、资产管理和经营责任关系。三是抓紧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责任制。建立与经营业绩挂钩的企业经营者业绩考评和考核体系,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调整不称职和改革不力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四是加强国资监管相关法规和制度建设。制定和实施我省国有资产产权转让规定和办法,设立海南产权交易所,制定交易规则,规范产权交易。实现国有产权和集体产权全部进场交易,坚决杜绝国有资产交易的暗箱操作。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垦改革。明年要在部分市县先行农垦基础教育划入地方管理的改革试点,探索农垦学校实行由地方教育部门统一行政管理、统一教学管理、统一教师工资发放,落实同等待遇的路子。争取国家支持,解决农垦社会保障、历史债务等问题,创造条件,尽快把农垦系统的各类社会保险纳入全省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财税体制,深化地方金融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巩固和扩大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和非税收入征缴管理改革成果,推进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工作。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向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就业再就业、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等方面倾斜,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和离退休费足额按时发放。狠抓增收节支工作,强化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狠刹奢侈浪费之风,清理查处机关私设“小金库”行为,规范财政财务管理。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通过改造、重组,整合金融机构,发展地方金融业。

  八、采取得力措施,确保目标实现

  实现明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强化各项保障手段,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尽快形成加速经济增长的合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克服岛屿型经济局限的必然选择。2002年我省外贸依存度只有19.6%,大大低于全国56.8%的平均水平,吸引外资多年徘徊在4至5亿美元之间,不及全国总量的1%,不少市县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仍是空白。明年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千万不能一哄而上,华而不实。要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整合我省优势资源和优良资产,精心策划招商项目,积极筹备和办好省政府在香港等地举办的大型招商活动,提高招商的实效。省、市县和各级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都要层层建立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把招商引资的任务分解到直接责任部门和主要责任人,年终考核,落实奖惩措施。力争明年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公司有大的突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引进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抓紧抓实航权开放的试点工作,制定和实施境内外航空公司客、货运经停中转海南的优惠政策,争取先行开通泰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际航线;发挥侨乡优势,拓展博鳌效应,积极参与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加强琼台、琼港、琼澳经济合作,主动加入泛珠江三角洲等区域分工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出口,努力提高外贸依存度,重点扩大天然气、机电产品、水产品、化肥、木制家具等特色名优产品出口,明年要力争实现出口总额增长8%的目标;进一步完善进出口激励机制,落实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免、抵、退”税政策,优化检验检疫、税务、金融和运输服务,扩大贸易和投资的自由、便利程度,提高通关效率。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投资,高质量、高水平地建设好一批重点工程,形成新增生产能力和新的发展条件,这是实现明年各项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要明确投资方向和重点,突出新增生产能力,集中财力、物力和领导力量,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和骨干项目建设。明年要确保海汽三期、洋浦金海木浆厂、欣龙无纺二期、16万吨瓶级聚酯切片、南山文化旅游区二期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二期等项目按时竣工投产;抓好60万吨甲醇建设、美兰机场扩建工程、海南西南中沙渔业补给基地(一期)、县乡公路改造、海口港二期扩建等续建工程建设;积极创造条件,确保600万吨炼油项目开工建设。努力争取洋浦金海造纸厂、光通讯项目、海南洋浦粮食储备库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项目投资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慎重选择好投资开发项目的承建业主,对政府立项建设的项目严格实行项目业主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确保投资效益,坚决杜绝投资项目出现“半拉子”工程。建立部门领导协调责任制度,各市县主要领导按照属地原则,加大对相关项目负责协调力度。对于因工作不力,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的,要坚决追究责任。

  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秋序,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重点抓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等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商业欺诈、恶意逃废债务和使用虚假资信证明等违法行为,工商部门要严格执行注册资本金制度,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性、公平性。进一步规范旅游、房地产、食品、农资、文化等市场秩序,从严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大力推进“信用海南”建设,逐步健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信用体系。加快信用立法,尽快出台海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办法。强化政府信用意识,严格履行政府承诺。各级政府要说到做到,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诚信度。突出企业信用建设这一重点,由省工商部门牵头,逐步整合有关部门拥有的信息资源,明年重点推进企业信用数据库建设,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开通企业不良行为信息警示系统,不断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由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牵头,建立消费信贷、信用卡交易等为内容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规范发展社会信用中介机构。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稳定。认真贯彻全国公安会议精神,大力加强治安防范,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重点打击黑恶势力、严重暴力犯罪及“两抢”等危害群众安全的多发性犯罪。深入开展扫黄禁毒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进创建“无毒社区”工作。高度重视和做好信访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加快海南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一是要修订完善省政府各项工作制度,包括政府决定和行政首长批示落实报告制度、督办催办反馈制度、部门牵头协调制度、政绩考评考核制度,用制度管事管人,提高行政效率。二是治理文山会海,改进文风、会风和工作作风。尽可能减少文件,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必须发的文件提倡简短、朴实文风。尽可能减少会议,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开,必须召开的会议要充分准备,限时发言,提高会议效率。三是健全调查研究制度,深入基层和实际,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提倡少说多做,多办实事,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四是大力提倡执行文化,严明纪律,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做到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一旦形成决议就必须严格执行,执行中有问题可以反映,不允许既不反映又不执行。五是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务必继续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努力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继续实施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年度计划,常年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真正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惜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同志们,明年经济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做好明年工作也有很多的有利条件。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同心同德,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完成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