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公报 -> 2001年 第1期 (2001-01-31出版)

【字体:   打印页面

  海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0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琼府〔2001〕11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海南省人民政府2001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

  二00一年一月二十二日

海南省人民政府2001年工作要点

  2000年,全省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战胜了超级台风、百年大水,基本实现了迎接新世纪的冲刺目标,为今年的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001年是新世纪起始之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对顺利完成“十五”计划,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意义重大。我们要抓紧落实省委关于“十五”计划《建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机遇,认真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为实现“十五”计划起好步、开好局。

  一、努力实现“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工作目标

  效益目标,既包括经济效益(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国有企业综合效益指数等),也包括社会效益(生态环境、社会稳定、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力争我省国民经济“十五”效益和2001年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切实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进步。全省各级政府要统一思想,同心协力,为实现效益工作目标努力奋斗。省政府各部门在启动和实施今年各项工作计划时,要充分体现这一目标的要求,努力付诸实践。

  二、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继续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我省农业经济的首要地位、基础地位和支柱产业地位不动摇。充分发挥“季节差、名优特、无公害”三重优势,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科技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快农产品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运销龙头企业,继续办好“冬交会”,扩大网上交易,不断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好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准备。进一步落实对农业的各项保护、扶持政策,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确保完成年度扶贫任务。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加快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工业。尽快制定和实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我省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主攻方向、推进步骤和具体扶持政策,使之成为我省新兴工业的主要增长点。发挥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在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等方面新上一批项目,扩大新增生产能力。按照优化资本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和优势互补的原则,改组改造现有企业,培育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退出市场机制,淘汰一批亏损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进一步完善工业振兴政策,扶持工业企业快速发展。

  加快发展海洋水产业。推进海洋渔业结构调整,实现近远海捕捞相结合,海洋捕捞与海水养殖相结合。组织社会资金新增和更新远海捕捞船只,发展深海远洋捕捞。加快发展高附加值海养种苗基地,扩大潜网养殖先进技术推广范围。加大水产品市场开拓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加快制定海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创新旅游产品,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充分利用免签证等优惠政策,积极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抓好旅游市场整顿,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努力提高节会服务质量和水平,发展我省会展产业。发展海洋旅游业,加快开发西部旅游。挖掘旅游消费潜力,带动餐饮、娱乐、体育健身、卫生保健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锲而不舍地抓好中部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制定和实施加快中部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年度工作计划。落实以工代娠、农业开发、扶贫开发等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对中部地区和民族市、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与中部市、县自身努力程度挂钩,越是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卓有成效的,越要加大支持力度,确保扶持资金发挥效益。继续落实支持中部开发和民族市、县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实施中部开发骨干项目,力争2001年完成海榆中线公路改造工程和保亭、通什、白沙三市、县的城市防洪工程,完成中部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加快中部和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强化中部开发的科技和智力支持。

  三、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多渠道吸引社会投资。选择部分条件好的在建项目,尽量多地争取国债资金和国外贷款。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扩大民间投资,多形式地吸引外来资金,着力改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服务环境,放宽市场准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按照保重点、保收尾的原则,集中财力,加快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地建设好一批重点工程和骨干项目。严格投资管理,加大重大项目稽查力度,加大投资风险约束和质量监管。

  积极稳妥地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城镇建设投资。继续实施“百镇建设计划”,重点抓好25个示范镇、特别是国家支持的7个重点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科学规划,突出特色,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好,使之成为小城镇建设的示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镇建设。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鼓励个人购地建房。在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要重点加快中心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建设步伐。

  加快处置积压房地产,扩大住房消费处置积压房地产不能打持久战,2001年必须取得决定性成果。坚持依法行政、特事特办、多支持少责难的原则,抓住国家在海南试点的机遇,卸下这一历史包袱以图新的发展:大胆探索各种形式的强行处置办法,努力突破“半拉子”工程这个处置难点。海口、三亚、琼山等市、县政府要继续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排出全年处置工作进度表,用“倒计时”的方法催办督办,务求速战速胜。积极做好积压商品房的消化工作,完善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促销活动,不断扩大住房消费。

  四、推进各项改革,增创体制优势

  巩固和扩大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成果。大力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股份有限公司、债转股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规范运作。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推进企业兼并和重组。推广商贸企业改革经验,加大对工业、建筑、交通等各个行业国有资本的改革力度,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和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坚决予以破产,建立企业市场退出机制。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彻底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大力推进农垦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政企分开,分离农垦办社会的职能,组建农垦集团公司,打破农垦行政化的生产经营模式,赋予农场及下属企海南省人民政府文手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新的农垦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农垦以自营和国营为代表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推进长期作物的民营化进程,逐步形成以职工家庭为基础,专业化公司为龙头,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生产经营模式。采取部分转让资本权益,内部职工持股,集团企业相互持股,向社会募集资金,引进外资等多种形式,推进国有农场的公司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加快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省级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加快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精简冗员,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快事业单位转型改革,确保今年上半年完成省属科研院所的转制、改制、撤销和合并重组工作,力争中央和地方双重管理科研院所作为第二批改革单位在今年内完成改制工作。切实抓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撤并部分乡镇,裁减部分人员,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和财政负担。

  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切实做到“两个确保”。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大失业、医疗保险改革力度,扩大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费征缴率。按照确保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重点推动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及城镇自由职业者参加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确保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

  积极推进高校、医院和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将后勤服务业推向市场,鼓励更多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创办、承包经营后勤服务业,增加社会的投人,拓展高校、医院和机关后勤部门的社会化服务能力。

  五、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认真做好加入WTO的各项准备。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法人代表学习研究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学会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和过渡政策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国际贸易和法律的专门人才。

  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适应我国加人WTO新形势,大力推进从区域开放向产业开放的转变,加大对热带高效农业、海岛旅游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海洋产业等方面的对外开放,大胆有序地推进服务业开放。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直接利用外资的新方式,争取国外跨国公司来琼投资。建立招商项目库,制定我省“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进行境外投资,开展加工贸易,合作开发资源,将我省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外扩展,带动产品、设备、技术出口。

  扩大进出口贸易,努力增加出口需求。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育地方出口产品为主、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战略,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争取2001年实现我省进出口贸易增长与全省GDP增长同步。在国有商贸企业改革的基础上,组建若干家具有一定规模,集贸、技、工、农于一体的外贸大企业集团,积极培育新的外经贸经营主体,努力形成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一起上的格局。深人调查研究,找准本省出口商品转口出关的症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尽快制定一套扩大我省进出口贸易的工作意见,包括培育地方出口产品、壮大外贸企业队伍、发展“走出去”企业等,努力扩大出口需求,拉动我省经济快速发展。

  全面实施项目推进战略,加快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按照发展大工业、培育大市场、建设大港口、推进城市化的新思路,全面实施项目推进战略,加大洋浦面粉加工厂、金海纸浆厂、光纤光缆厂、天然气发电厂等大型项目的推进力度,夯实洋浦发展的产业基础。努力引进有规模上档次的新项目,积极发展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繁荣区内经济。以推进引水供水工程、兴贸活市工程、旅游精品工程、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居民安置工程为着力点,加快洋浦新城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

  六、努力做好财政金融工作

  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实现全省地方财政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的目标。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惩治腐败”的治税方针,严格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应优尽优”。建立税收征管的制约和激励机制,加强税务部门的计算机网络建设,运用高科技手段强化税收征管。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强化财政监督职能。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度减少财政对经营性领域的投人,集中用于公职人员工资、政权机关正常运转和财政负担的社保资金的支出,保证农业、教育、科技等支出的法定增长,支持民族地区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改革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以编制部门预算、综合预算、零基数预算为手段,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系统为支撑,逐步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分离和相互制约的预算管理体系。改革财政资金缴付方式,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会计委派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力度,依法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地运行和使用。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借鉴琼海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税费改革试点经验,抓紧研究制定全省农村税费改革方案,确保6月1日起正式实施。积极稳妥地做好信托公司的停业整顿工作。努力争取国务院及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支持,充分准备、精心组织,最大限度减少财政风险,最大限度化解信托风险,确保社会稳定。加强对国有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下属企业的管理,做好清产核资和资产保全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按照先清理后支付、先小额后大额、先本金后利息的原则,分期分批支付3家国有信托投资公司个人存款。加大追收债权工作力度。在做好证券营业部剥离工作的基础上,筹建综合类证券公司。认真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七、实施科教兴琼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推动科技创新。实施重大高新技术工程项目,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加速信息化进程,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工业水平,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培育热带动植物新品种的步伐,推广集约化耕作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等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在旅游、商贸、交通等第三产业领域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化、网络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抓好人才培养和使用工作。加大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大胆试验年薪、期权股份等分配制度,对拥有一流成果、作出特殊贡献的人才给予重酬。加速各类人才的培养,加强基础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使之成为全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基地。

  抓好生态省建设,创造一流的环境。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生态产业,创造良好的生态产业投资环境,逐步提高生态经济的比重。加强旅游景区的生态规划,提升旅游品位。推广生态住宅示范小区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发〔2000〕8号),抓紧抓好计划生育的基层基础工作。

  八、继续开展联手扶贫和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活动

  编制和实施全省年度扶贫工作计划,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实事求是地调整贫困乡镇扶持重点。我省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集中社会力量扶贫办法,如省直单位及发达市、县在贫困地区建立联系点、军民警民联手扶贫、中央驻琼单位和大中型企业与贫困乡镇挂钩联手扶贫、推广新型沼气技术、汽车流动医院送医送药下乡等,都要继续坚持并力求取得实效。省委、省政府2000年承诺的为民办好事实事的项目要逐一检查清理并向社会公布,2001年要继续开展这项活动,及早确定内容,落实承办单位。

  九、全力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

  稳定是大局,没有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改革发展一切无从谈起;稳定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目前影响我省社会稳定的隐患不少。特别是信托投资公司兑付个人债务问题、土地纠纷问题、传销活动猖撅问题、“法轮功”分子违法活动问题、防火和交通安全问题等,我们都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特别是处理“法轮功”邪教组织非法活动,各级政府一定要明确主要责任人。有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若干处置群众性事件的工作预案,一旦出现苗头,就要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决不能因处置不当而酿成大的事端。要在全省广泛开展消防和交通安全大检查,消除不安全的隐患,有效防范重大恶性安全事故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