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提案
案  由: 关于建立跨市县赤田水库饮用水水源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议
提 案 者: [委员] 郑金莲;
承办单位及答复
主办单位 会办 交办日期
省生态环境保护厅;  省财政厅;省水务厅;  2017-03-30
 
承办单位答复 答复日期 答复内容
省环保厅
2017年7月26日
详细查看
关闭
关于建立跨市县赤田水库饮用水水源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议
(B类)

 

 

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

对政协海南省第六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0314号提案的答复(B)

 

郑金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跨市县赤田水库饮用水水源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提案收悉。经我厅商省财政厅、省水务厅认真研究深入调查分析,提出了有关办理措施和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省政府高度重视赤田水库水源保护工作

为保护赤田水库饮用水水源的质量,2016年,省政府把保亭县三道污水处理厂工程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项目总投资5970万元,设计规模0.2万吨/日,建设管网12公里。同时,省水务厅积极申请中央及省级资金4770万元支持项目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效改善赤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障饮水安全。

二、关于设立跨市县生态环境保护补偿专项基金的问题

为落实生态补偿,省级财政已安排了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等多项生态补偿资金。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5号)有关清理整合专项、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的要求,省级财政不宜再设立跨市县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基金。

另外,我厅将积极协调保亭县环保、住建等部门按照各类专项资金的申报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申报中央和省级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PPP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

三、关于跨市县饮用水水源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

在省级层面,我省开展相关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研究,完成《海南省生态补偿机制框架设计》和《海南生态补偿立法研究报告框架》等专题研究,为完善我省生态补偿制度打下了基础。饮用水水源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一项重要内容,将纳入我省生态补偿总体框架之中。根据“谁保护,谁受益;谁受益、谁补偿”的生态补偿原则,建立水源保护生态补偿制度。补偿范围包括水源涵养区、水源保护区和下游受影响的一定区域。补偿对象包括补偿范围内居民以及保护区范围内的林地、园地、耕地等。补偿方式可采取资金补偿、政策补偿、技术补偿等。

目前,我厅正在组织起草《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和《海南省生态补偿条例》(草案),充分考虑了议案中的建议,并结合海南的实际情况,提出将保亭等中部山区市县作为生态补偿重点区域和居民民生性补偿范围,并对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等几个重点内容作出规定。在流域生态补偿领域,一是条例草案提出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府(以下简称市县政府)应当建立横向地区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鼓励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对口援助、产业支持、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对因保护生态环境而使发展受限的地区实施补偿。二是条例草案对区域补偿双方的补偿形式给出规定,流域上下游的市县政府可以通过签订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的方式或者由省政府指导和组织协商进行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市县政府签订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应当包括生态保护补偿范围、方式、生态保护补偿标准和金额、受偿义务、违约责任等内容,并报省级环保及财政部门备案。三是条例草案对流域补偿金的使用范围作出要求。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应当主要用于受偿市县的流域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流域周边居民搬迁补偿等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支出。四是条例草案对流域生态补偿的依据作出要求。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按照上下游交接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确定。上游交接断面的平均监测水质低于当年交接断面水质目标值的,由上游市县对下游市县进行补偿;上游交接断面的平均监测水质达到或优于当年交接断面水质目标值的,由下游市县对上游市县进行补偿。

四、关于跨市县饮用水水源联席机制和先行示范区的问题

根据财政部、环保部、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省内横向生态补偿的主体是市县政府为主,省级部门引导。保亭县和三亚市在赤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方面做了积极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建议由两市县自主协商,开展跨市县饮用用水水源保护联席机制探索和先行先试示范区建设,可选择采用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进行补偿,省级主管部门将给予积极指导和支持。

感谢您对赤田水库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对我厅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

               20177月4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