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提案
案  由: 优化城市公交 打造低碳交通 促国际旅游岛建设
提 案 者:
承办单位及答复
主办单位 会办 交办日期
    2011-05-03
 
承办单位答复 答复日期 答复内容
海口市
2011年8月4日
详细查看
关闭
优化城市公交 打造低碳交通 促国际旅游岛建设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对政协海南省五届四次会议
    第0156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海南省委员会:
    贵委《优化城市公交 打造低碳交通 促国际旅游岛建设》(第0156号提案)收悉。感谢贵委对我市公共交通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2008年,我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制定了《中共海口市委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决定》。该《决定》明确了我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以及措施,是目前和今后我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指导性文件。2008年我市编制了《海口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目前已完成制订《海口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该规划已形成评审稿。上述两项规划的制订,将为我市公共交通建设和管理,提供规划指导和规范。
    一、加快发展城市公交
    (一)建设4种城市综合公交系统
    1、加快发展常规公交。依据规划和城市发展需要,我市将加快常规公交发展速度。目前我市常规公交车辆1050辆,
    到“十二五”末期,发展到1600辆,2011年内新增常规公交运力200辆以上。
    2、发展地面轨道交通。到2020年,我市将建设4条市内轨道交通线。1号线起点为海口火车站,采用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终点为美兰机场,全长45公里,其中火车站至新埠桥段,已列入我市“十二五”规划启动和加快建设。2号线起点海口火车站,终点为东寨港,将穿越龙昆路高架桥,全长39公里。3号线即东环铁路海口段,充分利用东环铁路的剩余运力,为海口市及周边城镇服务,线路在海口市境内全长26公里。4号线为市内轻轨交通,起点新埠岛滨海公园,终点为秀英公交南站,全长20公里。
    3、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全市建设一横三纵BRT线路。其中BRT1号线和2号线将作为轻轨交通2号线和4号线的过渡。BRT3号线起点海甸岛换乘枢纽,终点为秀英公交南站,线路全长17公里;BRT4号线起点海甸岛换乘枢纽,终点为美兰机场,线路全长24公里。
    4、发展社区微型公交。采用中、小型车辆,在市区道路狭窄的区域营运,解决市民最后1公里的送达问题。
    (二)科学合理设置和调整公交线路
    1、编制我市公交线网布局和现有公交线路调整规划。最近,我市邀请国内专家、教授对我市公交线网进行深入调查,经过反复论证和听取各方意见,制订了我市公交线网规划和公交线路调整规划,为我市今后公交线网布局和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2、开展“海口公交线路调整市民意见征集活动”。今年5月15日至6月15日开展此项活动以来,已收集市民建议和意见301条。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拟调整公交线路13条,新开辟线路6条。
    3、开辟新线路和调整线路安排。今年以来,已开辟公交新线和调整线路各2条,年内拟再开辟新线2—3条,调线路7条至10条。明年拟开辟新线4—5条,并根据公交规划和市民意见,以及打通断头路情况,调整线路10条左右。线路调整总的原则是方便市民出行,减少绕弯,减少重叠,缩短里程,增加覆盖面。
    (三)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公交车辆
    1、目前,我市1050辆公交车中,天然气车已占60%,计划到2012年底前,将目前在用的柴油公交车,全部置换为天然气公交车。今后,我市将一律不投放柴油公交车。
    2、我市出租车已全部实现油、气双燃新车型,车辆发动机用气比例占全部燃料90%以上。今年底前,我市将投放100辆纯电动出租车和50辆纯电动公交车,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给我市新能源试验城市的任务。
    3、天然气公交车辆增加后,现有9个市内加气站明显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拟启动全市26个加气、油两用站的建设工作,同时在7个公交场站内设加气、加油站,解决公交就近加气问题。
    (四)加快公交基础设施
    1、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公交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决定启动长流起步区等7个公交场站建设工作,目前,2个场站用地已落实,计划年内建成使用。其余5个场站用地正在落实之中,有关部门正在加快这方面的工作。公交候车亭建设近年来也加快了步伐,近3年来,市政府投资新建公交站亭106座,利用社会资金改造新建26座,2011年内计划新建或改造66座公交候车亭,到今年底全市基本达到公交车停靠有站,乘客候车有亭的目标。同时年内将完成位置设置不合理公交站点的调整工作。
    2、府城地区公交站亭建设滞后的状况,我市将根据这一地区的道路等情况,组织专题调研,尽快拿出可行方案,逐步加以解决。
    (五)政府加大了对公交的财政投入
    1、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我市7个公交场站的建设费用1.1亿元全部由市财政负担,公交候车亭建设政府近3年已投入1050万元,市政府出资购买20辆公交车作为储备机动运力使用。
    2、对公交企业补贴方面,对公交企业执行对特殊人群免票、半票政策的福利性补贴已形成制度,每年发放1次,2010年发放945万元,今后每年递增5%;拨款2011年拨款1500万元对国有2家公交企业的5条冷线,实施了冷线补贴;对公交企业低票价亏损补贴工作的成本监审等前期工作已完成,不久将出台有补贴制度。
    3、至于提案提及的“将燃气车纳入补贴范围一事,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燃气车纳入新能源车补贴范围的补贴政策,因此,市财政部门还未能对我市的燃气公交车实行补贴。
    (六)提高公交行业的科技含量
    1、目前我市出租车已全部安装和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公交IC卡系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公交车实现了电子语音报站、车内电子监控;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全市出租车、公交车监控中心。
    2、下步我市将在所有公交车上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公交企业将建设智能调度中心;建设电子站牌系统,提高公交车营运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方便市民乘车。
    (七)稳定公交车司机队伍
    一是增加公交车司机来源,我市已启动新司机直接培训和报考A1驾照工作;二是两大国有公交企业已采取社会青年与企业签订服务若干年协议,企业承担培训和考核费的做法,鼓励社会青年从事公交车驾驶工作;三是提高公交车司机待遇,去年以来,各公交企业普遍增加了司机待遇,目前各企业司机工资等待遇(不含社保部分)在2500元左右。今后,我市将增加对公交企业的补贴,逐步提高公交车司机的工薪待遇。
    二、关于设置公交专用车道的问题
    设置公交专用道,实行市区道路交通组织中的公交优先,对方便人民出行,缓解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确实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此外还可有效打击我市“摩的”、“非法营运车辆”猖獗的现象。公交专用道建设在《海口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正在编制的《海口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中均有安排。但由于历史原因,结合现在海口市的实际,设置公交专用道条件还存在一些困难。
    (一)公交专用道与道路沿途单位车辆进出的矛盾。按国内通常做法,公交专用道分有全天专用道和分时段专用道两种管制方式,作为公专用道期间,为了保证公交车的快速畅通,禁止其他机动车辆(执行任务的特种车辆除外)使用,由于海口市道路两侧建设用地地块普遍较小,非机动车道宽度也较小且大小不一,造成道路沿途开口较多,车辆进出频繁,建设公交专用道后,这些车辆的进出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二)公交专用道与交叉路口的矛盾。建设公交专用道后,如果没有合理解决公交车在交叉路口的优先通行问题,意义不大。而解决公交车在交叉路口的优先通行问题,要从空间和时间上给予优化,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由于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市在道路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时,对交叉路口的控制范围较小,造成交叉路口拓宽空间不足,在现有条件下无法满足交叉路口公交车优先的空间条件。
    (三)公交专用道与社会车辆的通行问题。我市道路建设基本按主干道路双向6车道、次干道路双向4车道的标准建设,目前尚能基本满足交通需求,划分出1条公交专用道后,剩余车道基本无法满足社会车辆通行需求,交通拥堵现象将进一步加剧。
    我市在实施公交优先发展决定,推行公交专用道建设工作中,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有关问题,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落实。也希望委员们利用自己工作岗位的有利资源,帮助我市在公交优先和公交专用道建设中继续出谋献策。
    三、关于电动车管理的问题
    (一)非机动车通行问题。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非机动车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同时,针对市区道路机非混行问题,交警部门根据调查情况初步设想:一是在一些有条件的道路,如金贸东路、海垦路进行试点,利用护栏进行机非隔离;二是在今后新建、改建、扩建市政道路工程中都要完善道路非机动车道建设;三是今后尝试在没有条件单独设置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施划非机动车道行驶引导线,引导非机动车按道行驶。
    (二)电动车管理问题。目前,《海口市电动车管理办法(草案)》已进入市人大审议阶段,该《草案》已对电动车登记管理、通行规定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市人大常委会已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在该法规出台前,我市将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关于非机动车的通行规定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管理。
    四、关于科学设置红绿灯、优化道路沿途开封口的问题
    (一)优化红绿灯交通信号配时。交警支队定期对全市交通流量进行分析、研判,根据整体交通特征及交通流量状况对交通信号配时不断做出调整、优化,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交通信号配时:一是在红绿灯配时工作上实行新的信号配时二级责任制:1、路面民警根据管片包干路段车流量定期向科技科提出红绿灯配时意见、建议。2、每天7:30至22:30安排专门值班人员针对路面交通流量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红绿灯配时;二是对外公布红绿灯24小时报障热线66796624,公开征询广大市民对红绿灯配时的意见、建议,以集思广益的形式优化红绿灯配时。通过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提高交叉路口通行效率,减少路口停车次数、停车等待时间,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确保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二)优化道路两侧护栏开封口。目前,交警部门已经组织人员对市区道路两侧的开口进行排查式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封堵主次干道路两侧影响交通开口的调研报告》,待核准资金等各方面条件到位后,将对有条件的道路两侧严重影响交通的开口实施分时、分段封堵。
    五、关于提升市民交通意识的问题
    我市一直重视交通安全的宣传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市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一是开展大型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今年来,先后开展了“开门评警、走进110”、“警营开放日”、“12345热线进社区系列活动” “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日”等宣传活动,还开展了“千名志愿者文明交通在行动”、“走文明路、开文明车、做文明市民”交通知识大奖赛和电视知识竞赛、“文明交通进企业”等主题宣传活动;二是深入250个行政村、102个社区、310个单位(其中运输企业101个人)、349个学校进行“五进”交通宣传工作;三是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交警部门与省市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新闻单位合作,联合出版了《交警直播室》、《老陶说交通》、《交通三人行》、《红绿灯》、《建设国际旅游岛 安全畅通文明行》等专刊(栏);四是印制《醉驾入刑法律知识宣传手册》《文明交通服务指南》、《文明出行》《文明交通市民倡议书》等各种宣传资料150万份向全市群众广泛发放,确保每家每户人手1份。
    专此回复。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联系人:黄武群,联系电话:68725177)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市财政局,市交通港航局,
    市规划局,市交警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