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对政协海南省五届三次会议
第0076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海南省委员会:
贵委《关于以传统地名命名海口市新建道路、桥梁、街巷的建议》(第0076号提案)收悉。十分感谢贵委对我市地名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心,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2002年1月11日,经市政府批准,对我市14条道路进行了更名,包括贵委提出的如:机场路更名为蓝天路,南航东、西路更名为西沙路、南沙路等。更名的起因是:2001年1月17日外地游客向市委主要领导写信对我市街道名称提出意见及建议,市委领导批示要对全市街道名称进行调研,对部分街道名称进行更名。
2001年4月,我市业务部门邀请国家地名专家和省地名专家组成调研组,用了15天时间,实地考察调研了我市主要街道,对我市街道名称逐一进行了论证。专家组论证结论是:从总体上看、海口市街道名称符合《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的要求,基本做到了含义健康,排列有序,但也存在着“名不副实”、“用词不当”等不规范的问题。根据专家组的建议和市领导意见,提出14条道路名称更名方案,包括贵委在提案中提到的机场路、南航路在内,经4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修改,对更改的道路名称逐条审定,经市政府批准后的街道名称向社会进行了公布。
二、贵委在提案中提出“海口市给新建设的道路、桥梁、街巷命名要谨慎,要广泛听取专家和市民意见,要为历史文化名城服务,特别要考虑传统地名的沿用,防止命名随意化”的意见很好。去年,我市长流起步区、大英山新城市中心区道路命名,其命名程序是:经我市民政局初步拟定命名方案,邀请我省多位地名专家充分论证,实地考察,反复斟酌,多层面征求意见后,形成命名方案,最后报市政府审批。长流起步区道路命名为长滨一路至长滨五路,采用“长”系列做为道路专名,主要鉴于该区域属于长流地区,指位明确,地域性强,能体现当地地名文化特征;大英山新城市中心区道路命名为大英山一路至大英山六路,采用“大英山”做为道路专名,主要鉴于大英山是传统地名,老百姓已熟悉,有利于传承历史,好找好记。
三、在今后地名管理工作中,我们将充分考虑贵委的意见,按照《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要求,对我市新建的道路、桥梁、街巷的命名,尽量使用传统地名,体现当地地理要素和历史文化特征,并按照“尊重历史、体现规划、通俗易懂、好找好记”的命名原则和采取规范化、科学化、系列化进行命名。
专此回复。
二○一○年六月十二日
(联系人:黄武群,联系电话:66500261)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市民政局。
(共印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