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建议
题  目: 关于进一步做大海南黑猪种业产业的建议
领衔代表: 陈小燕 代 表 团: 定安
承办单位及答复
主办单位 会办单位 分办单位 交办日期
省农业农村厅      2021-02-26
 
承办单位 答复日期 答复内容
省农业农村厅
2021-05-24 15:05:48
详细查看
关闭

琼农议字〔2021〕37号 分类:B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海南省六届人大

第四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

第642236号办理情况的答复

陈小燕代表:

您在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大海南黑猪种业产业”的建议(第642236号),省人大常委会在会议后交由我单位进行办理。经认真研究和深入调查分析,我厅提出了有关办理措施和意见。现答复如下。

海南猪(包括屯昌猪、定安猪、临高猪、文昌猪4个类群)、五指山猪等海南黑体色的生猪统称为海南黑猪,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的特点,主要分布在文昌、临高、屯昌、五指山和定安。种业既是畜牧科技制高点,又是畜牧产业的重要支撑。搞好黑猪(海南猪)产业建设,对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和产业竞争力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市场对海南黑猪需求量不断上升,近年来海南省通过加大项目扶持,规范行业管理,创新技术手段,不断完善种黑猪种苗场建设,提升黑猪亲本质量、增强优良种黑猪制种供种能力,有效推动了黑猪种业的发展,在畜牧业发展强劲势头的引领下,取得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海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志》与《海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收录的畜禽地方遗传资源包括五指山猪、海南猪、雷琼牛、海南黑山羊、文昌鸡、定安鹅、嘉积鸭等16个品种(类群)。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9个,分别是五指山猪、海南猪、墩头猪(两广小花猪)、雷琼牛、兴隆水牛、海南黑山羊(雷州山羊)、文昌鸡、定安鹅、嘉积鸭(中国番鸭);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4年修订)6个,分别是五指山猪、海南猪(屯昌猪)、雷琼牛、雷州山羊、文昌鸡、中蜂。

(一)黑猪生产能力逐步提高。2020年,海南省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59.58亿元,较2019年(300.85亿元)增加19.52%,较2015年(246.35亿元)增长45.96%。2020年肉类总产量57.48万吨,同比减少14.29%,猪出栏量达264.80万头,同比增长67.97%。非洲猪瘟前,我省黑猪存栏量约为130万头,占生猪存栏总量的30%;由于黑猪养殖主要以中小养殖场(户)居多,受非洲猪瘟影响较大,复产率不高,目前黑猪存栏量约为56万头,占生猪存栏总量的20%。

(二)黑猪繁育体系不断完善。全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黑猪良种推广率持续提升,黑猪产业科技支撑体系日趋健全。到2020年底,有国家级生猪保种场2家,新建改建猪良种繁育场100家,充分发挥保种场、繁育场的作用,提高供种能力和种质质量。海南省不断加强南繁育种区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监测、监控机构能力建设,逐步建立起南繁育种区生态安全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监测、评估及预警体系。

(三)黑猪产业化经营加速推进。全省黑猪产业“产加销”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一大批“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企业+基地”等形式多样、互惠双赢、利益共享的生产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促进、产加销相衔接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全省规模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壮大,畜产品由单一的生产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方向发展。全省大型规模畜产品加工企业有6家,餐饮、超市、农贸市场畜产品销售顺畅,涌现出罗牛山、海南瑞今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

(四)疫病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建立了兽医管理、动物防疫技术支撑、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情监测、动物防疫屏障、无疫区法规的六大体系,强化无疫区动物防疫屏障体系、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和突发疫情应急体系建设,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全省采取强化措施,预防、控制和净化省内动物疫情,防堵省外疫情传入,实现口蹄疫、蓝耳病等重点疫病的免疫率达100%。

(五)生态治理取得新成效。全省以区域环境容量为依据,深入实施黑猪养殖污染分类管控,有序推进黑猪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落实划定的畜牧业禁养区及适养区发展布局,禁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全部关停或搬迁,坚决关停治理不达标的畜禽养殖场。实施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改造,出台《海南省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扩面整治,通过有机肥加工、沼气发酵等模式实现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截止2020年底,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7.65%,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98.81%。

总体上看,全省黑猪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黑猪产品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黑猪产业与生态循环有机结合,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及外来游客的黑猪产品消费需求,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二、主要做法

(一)保护和开发利用海南猪遗传资源。目前,全省建有国家级五指山猪保种场1个,保有纯种五指山猪82头,其中种猪33头、公猪12;国家级海南(屯昌)猪保种场1个,建立了由10个血缘,30头公猪和122头母猪组成的保种核心群。组织符合条件的黑猪种质资源保护单位进行省级保种场申请,今年4月经现场审核,初步确定定安猪省级保种场名单,在公示后将正式挂牌,开启省级保种体系建设。非洲猪瘟疫情期间,及时开展地方猪抢救性保种工作,筑起海南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最后一道防线。采集五指山猪、海南猪、墩头猪耳组织和精液,已成功冻存耳组织175份、制作体细胞211份、制作冻精246枚。以屯昌猪、定安猪为主的杂交开发利用成效显著,成功打造了“屯昌黑猪”、“定安黑猪”地理标志产品。

(二)全力推进资源化利用促进产业转型。一是成立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保供给和保环境并重,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协调成立以刘平治副省长为组长、许云厅长为副组长的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全省自查,组织各市县签订责任书、开展自查报告、进行环评验收和核查,加大中央资源化利用项目配套支持力度。二是开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实施黑猪养殖场环保设施改造行动,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指导全省黑猪规模养殖场以“三改两分”为重点,进行环保设施改造,“三改”即: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改平面养殖为高床养殖,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两分”即固液分离,雨污分流。三是开展黑猪生产废弃物资源利用考核工作。出台《海南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

(三)以项目为抓手,推动黑猪产业发展。一是实施黑猪规模养殖场环保改造。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生态循环农业专项资金等,做好黑猪规模养殖场升级改造。二是实施“菜篮子”项目,促进黑猪产品供给。三是发展黑猪产业项目,加快黑猪标准化养殖场创建,提高黑猪粪污综合利用率。四是实施黑猪种猪场和规模猪场贷款贴息,从省外引入能繁母猪和仔猪补贴等政策,促进生猪恢复生产。五是抓好儋州市等市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

(四)大力发展黑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落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市场供应的若干意见》(琼府办〔2019〕28号),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活动,着力提升生猪标准化水平。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养殖小区+农户(贫困户)”模式,以“五带动全覆盖”推进生猪规模养殖,提高生猪规模化水平。推广龙头企业五个统一(“统一栏舍标准、统一供应种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指导防疫、统一回收产品”)的模式,打造生猪联合体,带动农户快速恢复生产。加快整合散养户,采取“劝退清理一批,改造升级一批,合作发展一批”的办法,近年来,屯昌县大力推进黑猪养殖小区模式,引导其退出村庄、退出庭院、退出散养。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黑猪遗传资源保护。组织开展黑猪遗传资源摸底和特种畜禽养殖调查,进一步规范、完善黑猪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推进数字化动态监测、信息化监督管理。加大对珍稀、濒危、特有黑猪遗传资源抢救性保种力度,因地制宜,实行活体保护与遗传材料冷冻保存相结合的保种方式,确保资源不丧失。充分发挥海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技术优势,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表型与基因型精准鉴定与评价,深度发掘优异种质、优异基因,强化育种创新基础,促进开发利用。加强五指山猪、海南猪等16个地方畜禽种质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推进已有的国家级、省级黑猪种质资源保种场(区、库)建设,新建一批高起点、规模大的畜禽原种场。充分发挥省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作用,建立保种场和专家组一对一的技术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创新组织管理和实施机制,鼓励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开展黑猪种质资源保护。协调推进国家动植物基因库和省畜禽种质资源鉴定评估中心项目建设。

(二)完善黑猪良种繁育体系。持续推进“育、引、繁、推”一体化发展,提高生猪良种繁育水平。协调市县政府对种猪生产企业,特别是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原(良)种猪场、扩繁场和地方猪保种场给予适当支持,提升种猪场产能,确保市场种猪供应。支持企业开展良种选育,加强生产性能测定,重点提升黑猪自主选育能力,组建生猪育种联盟,构建生猪育种平台。培优海南猪、五指山猪、墩头猪等地方特色猪种,实施产业化开发,做大做强地方特色生猪产业。鼓励企业从国内外引进良种良苗,更新核心育种群,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和恢复生猪生产需要。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推广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支持推广应用优良种猪和精液,促进生猪品种改良。

(三)做好黑猪良种联合攻关。以提升黑猪核心种源自给率、培育自主品种为目标,加强黑猪种业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品种创新和制度创新,创建资源共享、多元投入、获益分享、人才交流的联合攻关机制,搭建黑猪种业创新平台,支持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或创新型种业集团,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为支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畜禽良种创新体系,逐步建立基于全产业链的新型育种体系。支持建立国家畜禽遗传评估中心,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指导育种企业合理开展选种选配。加强瘦肉型猪本土化品种选育,适时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改良,培育一批优良黑猪新品种,提高核心种源自给率。

(四)加快优良黑猪品种推广。加强黑猪保种场(育种场)、良种繁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设良种扩繁推广基地,规范畜禽良种选育等工作。实施生猪良种补贴,对使用良种猪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能繁母猪养殖场(户)以及引进省外能繁母猪和仔猪进行适当补助,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提高生猪良种化水平。加强县级生猪人工授精站建设,完善县、乡级畜禽良种推广服务体系,强化冷链运输体系建设,提高人工授精服务站点社会化服务水平,打通良种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五)全力打造海南特色黑猪产业带。按照“总量控制、市县平衡;规模控制、适度集中”的原则发展生猪生产,确保青山绿水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展黑猪产业,打造以定安、屯昌、澄迈为中心的海南黑猪产业带,引导儋州、琼海和澄迈等传统畜牧大县优先发展黑猪产业,力争2022年达到年出栏200万头黑猪。引导定安、屯昌和西部各市县充分利用区域饲料资源、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等方面优势,做大做强定安黑猪、屯昌黑猪、五指山猪、临高乳猪、东方乳猪等地方品牌,打造特色优质高效畜牧业。引导东部、中部其余各市县调整优化养殖结构,尽快恢复高效环保型生猪养殖产能,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生猪养殖示范场。组织推进生猪全产业链信息化,推进养猪智能化,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六)构建完善海南黑猪全产业链。在海南猪保种与开发利用的基础上,逐渐打造从饲料、保种选育、养殖管理、屠宰及深加工、冷链物流、连锁销售为一体的海南黑猪高端品牌。推行全程可追溯系统,真正实现从养殖场到餐桌全程品质可控。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5月21日

抄 送: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联系单位及联系人: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陈耀华;

联系电话:0898-6533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