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建议
题  目: 关于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健康美食文化的建议
领衔代表: 林忠岭;杜良璋;王绍兵;毛和顺;林月华;陈妹;陈春林;吴开茂;王绥雄;郑作东;厉春; 代 表 团: 海口代表团;
承办单位及答复
主办单位 会办 交办日期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农业厅;    2017-04-01
 
承办单位 答复日期 答复内容
农业厅
2017年7月10日
详细查看
关闭
海南省农业厅关于海南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第552156号办理情况的答复
(B类)
林忠岭代表 :
    您在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健康美食文化”的建议(第552156号),省人大常委会在会议后交由我单位进行办理。经我厅认真研究,深入调查分析,提出了有关办理措施和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种植(养殖)业的监管。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把海南建设成全国人民的“果盘子”、“菜篮子”目标,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狠抓检测、执法、监管,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标本兼治,推进绿色生产、安全消费,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在较高水平,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99.46%、99.63%、99.86%、99.2%,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重大动物疫情。全省各级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属地责任落实。注意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属地责任意识,把质量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落实监管责任。各市县成立了领导小组,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考核目标,并与乡镇政府签订了责任书。注重监管模式创新,三亚、陵水等市县冬季瓜菜质量安全实行部门、乡镇、农场、村组干部和安监员等四级网格管理,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瓜菜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同时,认真落实质量安全事件责任追究机制,将每个种植基地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乡镇、农场、村组干部和安监员,较好地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抓标准化生产。大力抓好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园区)建设工作,鼓励市县扩大果菜标准园创建规模,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有条件的市县整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管理,用品牌产品引领农业标准化生产。文昌、三亚等市县积极实施莲雾、文昌鸡等海南名牌农立品标准,推进品牌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化包装、品牌化营销。2016年,全省新制定10个海南名牌农产品标准,总数达30个;新评选认定34个海南名牌农产品,总数达63个。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38家70个产品。累计共有274个企业542个产品被批准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三亚芒果、琼中绿橙、五指山红茶、屯昌黑猪、多文空心菜、永兴荔枝、永兴黄皮、琼海番石榴等13个产品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三)抓综合执法监管。做好执法监管,重点抓好专项整治和日常执法监管。连续开展投入品专项整治。以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为重点,强化农药监督管理,严查、严打蔬菜用药中非法添加禁用农药行为。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和技术指导。以抗生素残留、“瘦肉精”、兽用抗菌药查处为重点,狠抓肉蛋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对地下“黑窝点”的清查治理,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制假售假农药、兽药、化肥等违法违规行为。2016年全省全年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9824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和养殖企业12335家,查处违法案件76件,行政处罚411641元。“瘦肉精”基本杜绝,禁用农兽药得到较好控制。
    (四)抓监测检测评估。明确各层级监测工作定位,制定全省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统一分析会商和综合研判,统一发布监测结果。积极推进风险评估,把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各有侧重,整体提升了预警和防控能力。2016年共检测蔬菜水果176万个样品,蔬菜合格率99.46%、水果合格率99.63%。检疫畜禽8000多万头(羽、只),合格率99.86%。产品质量安全稳中向好,稳中有进。
    (五)抓应急处置。加强舆情监测,针对各种隐患苗头,迅速反应,防止事态扩散和发酵。尤其针对一些热点敏感问题,我们组织专家进行科普解读,正确引导舆论,防止一般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万宁市较好地处置了疑似“西瓜事件”。注重加强对假检测或不检测开据合格单等违法违规行为摸底排查,将规模养殖场、种植基地、收购市场等全部纳入监测范围,进一步增强了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澄迈、东方等市县强化风险排查整治,开展西瓜、苦瓜、豇豆等风险隐患排查和生产过程督导检查,较好地保证了农产品质量。
    (六)抓追溯管理。在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过程中,我们注重提高监管效率,加强源头监控,界定责任主体,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消费环节。建设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平台,实现检测报告单二维码管理;县级农产品质检中心(站)基本完成、乡镇(区域)级农产品质检站(点)逐步完善。各市县将检测重心放到生产环节上,建立了冬季瓜菜生产大田监测制度,例行监测品种扩大到91种产品。开展了追溯管理试点,基本实现了从基地到市场的全链条质量跟踪,建设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2016年,秀英港、南港、海秀港检查站共发现585辆车没有持农残检测合格报告单,所有无证车辆一律责令返回原产地补检。对不合格样品,全部责成产地农业部门监督销毁。
    (七)抓队伍建设。一是充实人员队伍,强化手段条件,确保“有机构履职、有人员负责、有能力干事”。二是补齐市县一级缺口,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行为规范,探索建立乡镇监管员持证上岗制,健全了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机制。三是加强岗位练兵和技术培训,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强体系建设。加快质检体系建设项目建设和资质认定与考核,落实人员和运转经费。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更新配备了快速检测仪器、流动抽样检测车等相关设备。全省共建设1家省级农产品检测机构,18个市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204个乡镇(区域)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站(中心)。13个市县通过聘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等方式,建设村级瓜菜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八)抓安全县创建。2016年,琼海、澄迈通过严格考评,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指导陵水、东方等有条件的市县加快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制定指导性意见及管理办法,完善机构机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督促指导试点县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真正做到生产标准化、发展绿色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监管法制化,率先实现网格化监管体系全建立、率先实现规模基地标准化生产全覆盖、率先实现从田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率先实现主要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率先实现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全建立。
    二、关于加大对饮食经营业,特别是镇(村)饮食店的监管力度。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直按照“四个最严”标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采取“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并举,努力提升餐饮业尤其是乡镇(农村)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标准化、清单式管理全面提高餐饮食品日常监管水平。一是建立并不断更新餐饮监管对象数据库,做到了底数清晰;二是全覆盖推进量化分级评定、加大从业人员上岗培训;三是对食品摊贩监管空白进行立法,制订实施了《海南省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四是实行关键点控制,针对不同业态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分别制订易懂易行的“必做清单”“禁做清单”,使各环节操作规范变得具体有效;五是对餐饮环节定期抽检巡查,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清除不合格产品。
    (二)着力加强乡镇(农村)餐饮业监管。一是进行宣传培训,通俗易懂的讲解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并进行现场操作监督指导;二是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并于每年年底督查,对农村食品经营行为进行全过程监管、风险隐患排查;三是根据省政府“美丽海南百千工程”建设规划,对特色小镇、美丽村庄的餐饮店进行研究,制订了《“美丽海南百千工程”餐饮食品经营单位建设标准》;四是为保障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印发了《海南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农村集体聚餐厨师长“必做清单”和“禁做清单”。
    (三)机器换人、信息公开,助力全民监管。一是推进了“透明厨房”建设,将重点餐饮经营单位后厨视频监控接入“透明厨房”平台,实时查看各环节硬件环境及操作过程,目前已接入123家;二是建成了国内首个“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网”,公布了2014年以来省内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违法案件信息,其中食品类案件达3054个。机器助力及信息公开为消费者选购产品提供参考,为公众参与监督提供便捷渠道。
    三、关于制定相关政策,重点扶持生态、环保、绿色种养殖业。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我省省委、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农业打造成为“王牌”产业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起得了较好的成效。2016年,农药施用量首次实现零增长,化肥施用量增幅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畜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加快划定,200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完成环保改造,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从30%提高到42.5%,农业部与省政府签署生态循环农业备忘录,支持海南创健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今后,我省各级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要实施以下五大行动:
    (一)实施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行动。完成294家规模养殖场环境污染达标改造,扶持建设4家区域有机肥加工中心,加快实施11个农村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5个畜禽废弃物处理综合利用示范点和5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二)实施田间清洁行动。按照“控制增量、消化存量”的要求,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新增琼海、屯昌、东方3个农业投入品田间废弃物试点市县,推广易回收0.01毫米以上加厚地膜1.5万亩次,力争全省回收废旧农膜4000吨、废弃农药包装物550吨。
    (三)实施化肥农药减施行动。依法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销售、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行为。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商品有机肥等节肥新技术,推广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建立一批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果菜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确保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和化肥施用量增幅下降。
    (四)实施重大植物疫情监测防控行动。加强科技攻关,积极探索有效预防香蕉枯萎病、柑桔黄龙病、槟榔黄化病以及红火蚁防治综合性措施,力争香蕉枯萎病发生率下降5%以上、有效控制红火蚁蔓延趋势;举办防治培训班,培训农民1000人次以上。
    (五)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制定全省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处理利用实施方案,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90万亩次、秸秆机耕还田100万亩次,生产青贮饲料3万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此外,还要强化“无疫区”建设管理。扎实开展春秋季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强制免疫病应免率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努力确保全省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全面推行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强化畜禽入岛的监管,确保全年无输入性重大动物疫情。加强耕地质量保护。推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指导市县控制和减缓农用地土壤酸化,开展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农用地种植结构调整。
    四、关于全力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健康美食文化。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继续依法推进餐饮食品经营单位日常监督检查和量化分级评定全覆盖,规范经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全面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助力国际旅游岛打造健康安全的特色美食文化。
省食药监局
2017年7月13日
详细查看
关闭
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552156号建议会办意见的函
(B类)
琼食药监餐饮函〔2017〕31号
   
    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海南省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第552156号建议会办意见的函
   
    海南省农业厅:
    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海口代表团《关于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健康美食文化的建议》(第552156号)就加强海南国际旅游岛餐饮业的监督力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局作为该提案的会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我局一直按照“四个最严”标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采取“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并举,努力提升餐饮业尤其是乡镇(农村)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以下是我局重点推进的工作:
    一、标准化、清单式管理全面提高餐饮食品日常监管水平。一是建立并不断更新餐饮监管对象数据库,做到了底数清晰;二是全覆盖推进量化分级评定、加大从业人员上岗培训;三是对食品摊贩监管空白进行立法,制订实施了《海南省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四是实行关键点控制,针对不同业态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分别制订易懂易行的“必做清单”“禁做清单”,使各环节操作规范变得具体有效;五是对餐饮环节定期抽检巡查,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清除不合格产品。
    二、着力加强乡镇(农村)餐饮业监管。一是进行宣传培训,通俗易懂的讲解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并进行现场操作监督指导;二是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并于每年年底督查,对农村食品经营行为进行全过程监管、风险隐患排查;三是根据省政府“美丽海南百千工程”建设规划,对特色小镇、美丽村庄的餐饮店进行研究,制订了《“美丽海南百千工程”餐饮食品经营单位建设标准》;四是为保障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印发了《海南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农村集体聚餐厨师长“必做清单”和“禁做清单”。
    三、机器换人、信息公开,助力全民监管。一是推进了“透明厨房”建设,将重点餐饮经营单位后厨视频监控接入“透明厨房”平台,实时查看各环节硬件环境及操作过程,目前已接入123家;二是建成了国内首个“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网”,公布了2014年以来省内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违法案件信息,其中食品类案件达3054个。机器助力及信息公开为消费者选购产品提供参考,为公众参与监督提供便捷渠道。
    今后,我局将继续依法推进餐饮食品经营单位日常监督检查和量化分级评定全覆盖,规范经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全面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助力国际旅游岛打造健康安全的特色美食文化。
   
   
   
    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7年5月26日
    (联系人:张欣,电话:668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