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于海南发展休闲渔业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海洋经济的关注。您的建议与国际旅游岛建设密切相关,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也是我厅“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休闲渔业已纳入我省 “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将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其快速发展。
为理清我省休闲渔业发展思路,我厅已经召开几次专题会议就我省休闲渔业发展进行讨论,形成发展休闲渔业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的,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资源和环境优势,积极挖掘海洋与渔业文化,通过科学规划布局、规范管理、政策扶持、资金整合、示范带动,大力发展具有海南特色的休闲渔业,使我省渔业产业链不断拉长,渔业发展方式不断转变,逐步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具体思路如下: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做好规划是发展休闲的前提,规划做好了才能按时序整体推进,防止一哄而上,避免重复投资。因此,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国际旅游岛规划纲要,结合我省旅游业发展规划布局、渔业自然资源和渔业渔村人文资源特色,科学编制海南休闲渔业专项规划,规划要充分体现海南各地休闲渔业特色,合理布局休闲渔业发展空间,做到丰富多彩又井然有序。近期要尽快制定休闲渔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开展规划前期调研工作,争取年内完成休闲渔业专项规划。
二、制定休闲渔业有关管理办法。要根据休闲渔业发展需要,及时制定休闲渔业相关管理办法,使休闲渔业朝着规范有序的良性方向发展。一是制定休闲渔业管理办法,办法要明确休闲渔业的定义、范围、经营主体、管理主体、涉及的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等,特别是要明确各级渔业主管部门为休闲渔业的管理部门,从事休闲渔业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向注册地县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以利于监管。二是制定休闲渔船管理规定,明确休闲渔船的定义、活动区域、管理主体及相应的管理职责、经营主体的资格条件、从业人员资格条件、休闲渔船安全标准、船舶登记、检验等,以加强休闲渔业船舶的监督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三是委托中介组织或行业协会制定休闲渔业相关的行业标准、安全制度、操作规范等。
三、争取出台促进休闲渔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开展休闲渔业政策性调研,制定促进休闲渔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一是财政扶持政策,积极与省财政厅沟通协调,开展联合调研,研究制定休闲渔业财政扶持政策,争取省财政对休闲渔业发展给予扶持,针对不同的休闲渔业类型,按不同标准进行补贴。如对捕捞渔民转产从事休闲渔业、利用捕捞渔船改造或新造新型现代休闲渔业的扶持政策。二是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与省税务部门沟通协调,开展联合调研,研究制定休闲渔业税收优惠政策,争取将休闲渔业当作现代都市农业的一种形式,仍享受农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有关的税费要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缓则缓。三是用海优惠政策,鉴于目前我省休闲渔业处于起步阶段,应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给予休闲渔业免交海域使用金的优惠政策。四是用电优惠政策,积极与电力部门沟通协调,争取休闲渔业用电按农业用电标准收费。五是信贷优惠政策,与财政部门沟通,争取给予休闲渔业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同时与省农信社沟通,争取农村小额贷款向休闲渔业倾斜。
四、整合资金投入休闲渔业。资金投入是产业发展的保证,我们要从多方面整合资金投入休闲渔业,促进休闲渔业快速发展。一是整合海洋与渔业项目资金,在策划海洋渔业项目建设的同时,兼顾发展休闲渔业。目前应与我省海洋国家公园建设相结合,在海洋国家公园建设范围,划定部分区域发展休闲渔业,使海洋公园与休闲渔业良性互动发展;与我省渔港建设相结合,在渔港建设范围,划定部分区域发展休闲渔业,作为渔港项目的配套,促使渔港多功能利用,使渔港成为休闲渔业的依托,休闲渔业成为繁荣渔港经济的补充;与现代渔业项目建设相结合,在兴建现代渔业养殖基地时,因地制宜,养钓结合,规划一些游钓和观赏项目,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增加效益;与海洋牧场建设相结合,在建设人工鱼礁时,充分考虑利用人工鱼礁发展休闲渔业。二是整合省财政和市县财政资金,在省财政安排资金支持休闲渔业项目时,要求市县财政也要安排资金支持该项目。三是整合财政和社会资金,在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投入休闲渔业的同时,利用我厅与省农发行、农信社共同建立的投融资平台,牵线搭桥为休闲渔业发展提供金融贷款,并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民间资金采取多种形式投入休闲渔业。
五、开发体现海南特色的休闲渔业产品。充分利用海南丰富的渔业资源、深厚的渔村文化、多样的渔业生产方式,开发各具特色的休闲渔业产品。一是休闲垂钓,利用渔港、渔船和有条件的水产养殖基地,按安全标准改造、装饰为休闲渔船和钓鱼台,发展休闲垂钓渔业。二是渔业生产体验,利用渔区的渔船、渔具设备和专业渔民的技能,渔港、渔业设施和村舍等条件,开发让游客直接参与的张网、流网、拖虾、笼捕、海钓等渔业生产体验型休闲渔业。三是水族欣赏,充分利用海南良好气候和水质条件,大力开发多样化较具观赏价值的观赏鱼,发展水族欣赏渔业。四是水产特色餐饮,充分利用海南丰富的水产品,开发各种特色海鲜,让游客品尝鲜美海鲜,发展水产特色餐饮业,形成海鲜餐饮一条街。五是特色水产购物,充分利用海南丰富的水产品,开发各种小包装旅游水产品,供游客选购携带,形成水产购物一条街。六是渔业科普欣赏,结合海洋博物馆建设,开发以表演、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为一体渔业科普欣赏型休闲渔业。
六、建设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目前我省休闲渔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做好示范带动对休闲渔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根据我省各地渔业资源特色和渔业发展情况,在我省东、南、西、北、中各选择若干个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按照规范化建设、市场化运作、生态化经营、安全化管理的原则,建设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目前海口的东塞港、琼海的青葛港、临高的后水湾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儋州峨蔓的龙门激浪、乐东的岭头港等,具备休闲渔业发展的良好条件,先期应选择这些地点,进行策划和设计,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扶持,建成高标准的休闲渔业示范点,使之尽快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经过3—5年的培育扶持,在全省建成20个区域优势突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产业融合度高,资源整合效益好的省级示范基地,使之成为休闲渔业产业发展的中坚和样板。逐步打造全省休闲渔业旅游线路,使各示范基地串成一线,浑然一体,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七、成立休闲渔业协会。休闲渔业的优点是经营方式灵活多样,但其缺点是容易造成小规模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管理难度大。通过成立休闲渔业协会,提高休闲渔业的组织化程度,将小规模分散经营有机连结起来,增强抗风险能力,便于协调和管理,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防止恶性竞争。休闲渔业协会主要发挥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制定休闲渔业相关的行业标准、安全制度、操作规范等,形成休闲渔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二是开展市场需求调研,根据需求情况开发休闲渔业产品。三是策划包装休闲渔业整体形象,打造休闲渔业品牌,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和品牌效应来吸引消费者,开创广阔的市场前景。四是对从事者进行休闲渔业职业培训,使他们具备渔业知识、法律常识、卫生知识、旅游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提升休闲渔业从业人员素质。五是积极招商引资,争取世界渔业大公司及大的跨国集团到我省从事休闲渔业开发,引进休闲渔业发展新理念。六是策划开发休闲渔业产品,包装休闲渔业的整体形象,打造休闲渔业品牌,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和品牌效应来吸引消费者,开创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