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推行绿色殡葬情况暨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2-03-29 22:58 来源: 海南省新闻办公室 【字体:   打印

海南省推行绿色殡葬情况
暨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2年3月29日)



  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四级调研员茹英英:各位媒体朋友大家辛苦了!欢迎参加今天下午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下周就是清明节了,这场发布会跟清明祭扫活动息息相关,出席这场发布会的有:海南省民政厅副厅长陈月花、海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邱天华。接下来,首先请省民政厅副厅长陈月花介绍有关情况。


  海南省民政厅副厅长陈月花: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海南省民政厅,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全省民政社会事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深化殡葬改革,推行绿色殡葬,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举措。2019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推行绿色殡葬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以来,我省建立统一领导协调机制,兴起绿色低碳文明祭扫,形成了逐步实行火葬,全面推行生态安葬的殡葬改革路子。在各市县、有关部门相互配合、有效推进下,我省加殡葬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殡葬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文明节俭、节地生态的殡葬理念不断深入,人民群众殡葬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有效解决。

  一是补齐民生短板,推进设施建设。全省共有殡仪馆2个,骨灰堂2个,在建殡仪馆1个。公墓82个,其中公益性公墓73个,经营性公墓9个,公墓总占地面积1.7万亩,墓位87.1万个,剩余墓位42.7万个,市县级公益性公墓覆盖率达到80%,基本满足群众安葬需求。2021年,全省共投入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经费2.3亿元,其中,白沙县金福陵园公益性公墓、屯昌县横岭公墓二期、琼海市长青园公益性公墓、万宁市和乐镇公益性公墓一期等4个公益性公墓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推行丧俗改革。立足我省殡葬改革工作实际,坚定不移推行火葬,海口市、三亚市全域划为火葬区,倡导遗体火化后骨灰采取格位存放及其他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的节地安葬方式。在暂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地区,新死亡人员进入公益性公墓安葬全部深埋不留坟头、墓碑小型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预约祭扫、网络祭扫、代祭服务、鲜花祭扫等低碳环保祭扫方式逐渐兴起,2021年,全省60余万人通过网上云祭扫、敬献鲜花、书写寄语等方式开展祭奠活动。

  三是坚持公益属性,全面建成惠民体系。全省18个市县(不含三沙市)制定出台惠民殡葬补贴政策,公益性公墓对辖区户籍死亡人员免费提供。2021年,全省共发放惠民殡葬补助资金760.5万元,初步实现了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深入整治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殡葬领域侵害群众利益行为。

  四是完善政策规定,殡葬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省和市县全部建立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协调制度,推行绿色殡葬纳入市县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考核内容,配备村(居)殡葬信息员3123名,建立村(居)红白理事会2117个,村(居)殡葬信息员覆盖率达到100%。制定出台省级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和推行绿色殡葬应急处置预案,发布了涵盖殡、葬、祭全过程的3个绿色殡葬省级标准。启用殡葬政务信息直报系统,录入殡葬信息23.9万条。

  殡葬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我省殡葬改革起步晚、设施建设欠账多,推行绿色殡葬面临着不少困难,但是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把这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功德无量的事业继续向前推,更好地解决群众的身后事,实现“逝有所安”。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茹英英:谢谢陈月花副厅长的介绍,接下来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欢迎大家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媒体机构,请举手示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刚才陈月花副厅长在情况介绍中提到,海南在全国率先发布了涵盖殡、葬、祭全过程省级绿色殡葬标准,能否详细介绍有关情况?

  陈月花:近年来,全省各市县、各部门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殡葬改革,大力推行绿色殡葬,建成一批节地生态安葬设施,遏制了殡葬领域旧风陋习,绿色文明祭扫方式得到初步推广。但由于殡葬风俗习惯存在差异,且缺少统一的标准规范,各市县推进效果参差不齐,影响全省绿色殡葬工作进程。为全面指导和规范全省殡仪服务、安葬、祭扫等活动,提高殡葬服务品质,我厅会同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研究编制,经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评审,发布了《殡仪服务规范》《安葬服务规范》《祭扫服务规范》3个地方标准。标准涵盖殡葬殡、葬、祭全过程。具有3个特点:

  一是科学规范。在实地调研以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标准结合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对殡、葬、祭进行科学规范。

  二是因地制宜。标准围绕海南推行绿色殡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兼顾全省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和特点,符合海南推行绿色殡葬实际。

  三是生态节地。标准从生态节地的角度出发,对骨灰节地型安葬、遗体节地型安葬、骨灰立体安葬、骨灰植树安葬、不保留骨灰安葬、遗体深埋不设墓碑安葬和其他形式生态安葬七种安葬方式,做出了具体规定。比如,安葬骨灰的墓位占地面积应小于0.6㎡,安葬遗体的单人墓位和双人墓位的占地面积,应分别小于3㎡和4㎡等规定。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请问省民政厅如何统筹做好清明祭扫和疫情防控工作?


  海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邱天华: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在这缅怀先人、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我们民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统筹协调好祭扫服务的各项工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全、文明、绿色的清明节。下面,我就做好今年清明节期间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安排通报如下:

  3月16日,我厅印发了2022年清明祭扫工作通知,要求各市县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清明节期间文明祭扫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祭扫工作机制,强化民政与宣传、公安、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应急管理、市场监管、林业等部门的协作,统筹做好今年清明节祭扫服务管理工作,确保实现平安清明、文明祭扫目标。

  一是科学统筹制定祭扫方案。省民政厅积极指导各市县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加强对清明节期间疫情形势预判和风险评估,结合疫情风险等级划分调整情况,研究制定清明节祭扫工作方案,明确祭扫服务有关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避免简单化、一刀切。督促市县民政部门依托当地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强化统一指挥、统筹谋划、督导检查,把疫情防控、祭扫服务、防火安全、交通疏导、宣传引导等工作落实到位。

  二是提前排查祭扫风险隐患。在全省组织开展祭扫安全专项检查,压实殡葬服务机构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做到排查无遗漏、无死角、无盲区,整改迅速、坚决、到位。各殡葬服务机构全面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特别是加强消防安全工作,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严格火源管控,严禁明火烧纸钱或燃放爆竹,农村公益性墓地及传统安葬点,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由各乡镇及村(社区)安排专人负责祭扫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日前,省民政厅已经组织人员,分四个组,对全省重点祭扫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情况进行调研检查。

  三是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清明节期间,全省殡葬服务机构将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并严格落实祭扫场所清洁消毒、祭扫人员体温检测、口罩佩戴、员工健康检测、疫苗接种等防护防控措施。同时,我们还将从方便群众祭扫出发,指导各殡葬服务单位适当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手段,努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温馨的殡葬服务,不断提高公众满意度。

  四是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清明节期间,将采取“线上线下”模式,营造浓厚文明祭祀氛围,让文明祭祀与疫情防控理念深入人心。线上,利用抖音、微信、动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发出“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以家庭追思、网上祭奠等形式寄托哀思;线下,通过宣传栏、宣传标语、馆内广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宣传,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引导群众文明祭扫。

  五是强化应急值班值守。清明节期间,在省民政厅设立省清明节工作办公室,安排专人值班值守,统筹协调地方清明节祭扫工作。各市县民政部门也将建立清明节应急保障机制,落实领导带班值守、带队督查、信息零报告等制度,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理能力。


  海南日报记者:能否简要介绍海南今后的殡葬改革方向和工作重点?

  陈月花:殡葬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社会习俗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推行绿色殡葬,是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举措,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我厅在谋篇布局民政“十四五”规划时,将其列为一项重要内容,高标准、高质量统筹协调推行,为建设海南自贸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一是建立高位推进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殡葬联席会议领导协调作用,明确部门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殡葬改革工作合力。推进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违规违法殡葬建设经营行为。

  二是因地制宜统筹协调推进。坚持实行火葬与改革土葬“两条腿”走路,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划定和调整火葬区、土葬改革区,分类制定具体推进措施。对于火葬区,推行遗体火化和骨灰集中安葬(安放);对于土葬改革区,在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的同时,推行遗体深埋不留坟头,墓碑小型化或不留墓碑、植草绿化的生态安葬。

  三是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分步骤统筹推进殡仪馆和公益性公墓建设,在实现市县级公益性公墓全覆盖的基础上,推进乡镇公益性公墓建设,满足群众就近安葬需求,确保殡葬基础设施与群众殡葬服务需求相匹配、与殡葬改革要求相适应。

  四是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殡葬法制建设,启动《海南省殡葬管理条例》前期调研工作。制定《海南省公益性公墓收费指导意见》《公益性公墓建设奖补制度》等政策规定。


  海南特区报记者:都说推行殡葬改革是天下第一难事,请问难在哪里,省民政厅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邱天华: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重要社会改革。广大群众是殡葬改革的主体,全面推行殡葬改革之难,难在如何做好广大群众的思想工作,从而转变落后陈旧的丧葬观念。实践证明,只有赢得群众支持,改革才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省民政厅高度重视群众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把殡葬改革纳入乡村振兴中心工作,大力倡导移风易俗,连续3年联合省委宣传部开展殡葬改革宣传工作,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规范殡葬活动,推行绿色殡葬”,重点宣传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宣传生态节地安葬。大力宣传火葬区死亡人员按规定推行遗体火化,提倡遗体火化后的骨灰采取格位存放及其他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的绿色生态安葬方式。土葬改革区全面推行标准墓碑或不留碑、不留坟头等安葬方式。传承发扬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深埋不留坟头生态葬法。

  二是宣传低碳文明祭扫。引导群众将追思缅怀逝者与弘扬优良家教家风有机结合起来,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来。推广敬献鲜花、绿化植树、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网上纪念、集体公祭、错峰祭扫等多种祭祀纪念方式,树立文明殡葬新风。

  三是宣传先进殡葬文化。发挥殡葬服务机构、城乡社区等为重要宣传阵地,宣传抵制大操大办、薄养厚葬、人情攀比等丧事陈规陋习,切实减轻群众治丧负担,助力乡村振兴。

  借此机会,诚恳希望广大媒体主动挖掘基层一线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充分展示新时期殡葬行业精神面貌和职工风采,大家共同携手为全省殡葬改革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茹英英: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们,能够把我省推行绿色殡葬和清明节祭扫工作的有关情况和要求进一步全面宣传出去,确保做好清明节祭扫和疫情防控的工作,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