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9年)》政策解读
2025-03-07 09:22 来源: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 【字体:   打印

一、起草背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24年12月5日黎锦技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黎锦技艺保护发展进入新阶段,如何利用这有利契机进一步做好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使其成为撬动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项目,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5-2029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二、起草过程

为了编制《行动计划》,对全省黎锦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名录15年以来的保护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传承人交流,调研保护单位、合作社、高校、职业学校,听取意见和建议。多次征询省内外专家意见和发文征求相关省直单位以及相关市县的意见,以及与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等部门沟通,并反复论证修改完善。

三、亮点解读

《行动计划》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共分三部分,一是发展目标;二是主要任务;三是保障措施。主要任务包括五个方面:打造黎锦技艺保护传承国际范例(4条)、健全黎锦技艺保护传承体系(4条)、提升黎锦技艺保护传承水平(4条)、加强黎锦技艺产业化发展(4条)、扩大黎锦文化宣传传播(4条),共20条。

(一)发展目标

到2029年,我省黎锦技艺保护传承发展体系更加健全,保护传承水平全面提升,产业化发展更上台阶,国际国内传播更广泛更深入,成为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靓丽文化名片。

(二)主要任务

一是打造黎锦技艺保护传承国际范例。以黎锦技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讲好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族团结融合、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

二是健全黎锦技艺保护传承体系。加强黎锦技艺调查记录体系和黎锦技艺数字化保护工作以及黎锦技艺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建设。

三是加强非遗传承人才队伍建设。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纳入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评选,重点支持培养一批政治素质优良,扎根乡村、乐于奉献、服务群众的带头人。实施中国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强化传承教育实践载体建设。建设好国家级、省级黎锦技艺工作站,继续建设3-5个省级黎锦技艺传统工艺工作站。

四是加强黎锦技艺产业化发展。重点扶持10家以上非遗工坊做出特色,提高产品质量和销量。编制黎锦制作工艺规程,积极推进黎锦作品版权保护和交易工作,在全省建设2—3个黎锦技艺版权保护工作站。

五是扩大黎锦文化宣传传播。创建黎锦公共品牌,做好公共品牌视觉识别设计。加强公共品牌宣传推广,提升公众对黎锦认知度。加强黎锦文化的海外传播,支持黎锦企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参加巴黎时装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等国内外知名秀场。同时加强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开发黎锦技艺体验研学,实施“三进”计划(进景区进酒店进商圈),推出黎锦技艺研学课程和研学线路,在黎锦技艺保护市县建设4—5个省级黎锦技艺研学基地。

(三)保障措施

一是是加强规划引领,强化协调发展。黎锦技艺保护传承列入文化强省任务之一。要求黎锦技艺保护单位所在市县政府把黎锦技艺的保护发展列入“十五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制定行动计划。

二是完善政策支持,强化资金统筹。统筹利用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省级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事业专项资金、县级资金等相关资金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工作予以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黎锦技艺保护传承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移动版|电脑版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网站支持IPV6|无障碍阅读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