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面贯彻落实“4.13”重要讲话精神  > 回访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柯用春:守护好粮食生产“命根子”
2022-04-10 12:01 来源: 海南日报 【字体:   打印

  ■ 海南日报记者 李艳玫

  “能面对面向总书记汇报工作,我非常激动。”4月6日,一张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行走在田埂上的照片,再次把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柯用春的思绪带回2018年4月12日。

  那是个春光明媚、稻浪翻腾的午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亚,考察了位于海棠区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沿着田埂察看水稻长势,一路与农业科研技术专家交谈,了解超级杂交水稻和南繁优质水稻的产量、口感和推广情况。彼时任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的柯用春就在陪同总书记考察的队伍中。

  “我向总书记汇报,在每年水稻论坛举办期间,这里都会集中展示出好几百种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和先进高效的农业技术。总书记听后点点头,十分认可论坛的举办。”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柯用春记忆犹新。

  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要“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总书记的讲话激励鼓舞着大家,同时指明了努力方向,我感到工作责任更重了,动力也更足了。”柯用春说,4年来,工作岗位变了,职务变了,但他始终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牢记于心,落实于行。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我们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集中连片、设施完善、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柯用春介绍,三亚目前共建设高标准农田19.32万亩,其中南繁科研育种基地9.59万亩,基本实现南繁基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经提质改造后,农田在节约水、肥、药,以及增产提质等方面有极大改善,农田质量变高,农业效益也大幅提升。”

  柯用春说,三亚今年还探索采取“南繁+稻+绿肥”轮作等农业种植模式,加强南繁科研用地综合利用,在增加耕地土壤肥力的同时,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产出。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事情。”柯用春说,总书记的牵挂,就是农业科研人员和农业工作者的奋进动力,“我将朝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继续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好‘中国饭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报三亚4月9日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