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五指山市财政局:
为加强我省市县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管理效能,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琼府办〔2011〕184号)有关规定,我厅制定了《2012年度市县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局,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省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处(联系电话:68531775;传真:68538793)。
(此页无正文)
海南省财政厅
2013年10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2012年度市县财政支出管理
绩效综合评价实施方案
按照财政部要求,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市县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工作,根据市县财政支出特点和有关绩效评价操作规范,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目的
通过对市县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的综合评价,探索构建符合我省省情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我省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强化市县财政支出管理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丰富财政管理手段,着力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二、评价对象
三亚、五指山市财政局。
三、评价内容及标准
评价内容主要是2012年度市县财政支出管理情况,具体包括重点支出保障程度、财政供养人员控制和财政管理水平三个方面,评价得分采用百分制。
(一)重点支出保障程度(60分)
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等六项重点支出为评价内容,通过总体保障评价和分项保障评价两种方式测算并汇总得分。
1. 总体保障评价(20分)
对市县财政六项重点支出的总和占其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进行考核,评价各市县财政保障重点支出的努力程度和整体效果。
计算某县得分的步骤:
第一步:根据各市县的人均财政支出状况(人均财政支出按总人口计算)进行分档。
第二步:计算某市(县)六项重点支出占比与所在档重点支出平均占比的差。
第三步:计算某市(县)得分。重点支出占比超过所在档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及以上的,得满分;重点支出占比低于所在档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及以上的,得0分;重点支出占比在两者之间的,在0分和20分之间计算确定。
得分=[某市(县)重点支出占比差-min(所在档重点支出占比差)]÷[max(所在档重点支出占比差)-min(所在档重点支出占比差)]×20。
2. 分项保障评价(40分)
评价各市县财政对各项重点支出的保障程度。六项重点支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
(1)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三项支出
主要考核各市县上述三项重点支出的保障率,即将市(县)某项重点支出的实际支出与该项标准支出进行比较,评价各项重点支出的保障程度和年度间改进情况,分静态和动态评价。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三项支出分值分别为10分、6分、3分。其中,各项支出的静态评价得分占各项分值的70%,动态评价得分占30%。
(2)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三项支出
主要考核市(县)上述三项重点支出占其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分静态和动态评价。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三项支出分值分别为8分、4分、9分。其中,各项支出的静态评价得分占各项分值的70%,动态评价得分占30%。
(二)财政供养人员控制(20分)
以标准在职财政供养人员数为评价标准,评价市(县)级财政实际在职供养人员数的控制情况。
1. 标准在职财政供养人员数
按照总人口(以统计局核算口径为准)因素计算确定标准在职财政供养人员数。
某市(县)标准在职财政供养人员数=某市(县)按总人口因素分档计算的标准人员数。
2. 解释说明:
某市(县)按总人口因素分档计算的标准人员数:以海南省当前的财政供给单位人员与当前总人口的比(具体数值由海南省财政厅测算后下发各市县,经测算2010-2012年的数值分别为0.035280,0.035877,0.036301)乘以市县总人口。(单位:万人)
3. 得分计算
第一步:实际在职财政供养人员数低于或等于标准人员数的,得满分。
第二步:实际在职财政供养人员数高于标准人员数的,以超出率为评价指标,超出率高于或等于50%的,得0分;超出率低于50%的,在0分和满分之间计算确定。
得分=[ max(超出率)-某市(县)超出率]÷[max(超出率)-min(超出率)]×20。
(三)财政管理水平(20分)
以预算收支平衡、总预算暂存暂付款、债务风险、年终结转为主要评价内容,评价市(县)级财政在上述几方面的管理水平。
1. 预算收支平衡(6分)
预算净结余大于或等于零的,得满分;预算净结余小于零的,得0分。
2. 总预算暂存暂付款(2分)
以总预算暂存款、暂付款期末余额占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率分别进行评价,每项各为1分。暂存款、暂付款比率低于或等于零的按照1分计算,高于或等于50%的按照0分计算。在两者之间的,在0分和1分之间计算确定。
3. 债务风险(8分)
债务风险得分根据债务风险程度指标分档确定,指标主要有债务率和偿债率。
(1)若当年债务率低于80%以下的市县,得满分;当年债务负担率高于100%的得零分。若当年债务率处于80%-100%之间的,在0和满分之间计算。
(2)若当年偿债率高于20%的市(县),得零分;当年偿债率低于20%的,在0和满分之间计算。
(3)总得分=债务率得分+偿债率得分。
4. 年终结转(4分)
以当年年终结转结余总额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算的比率,即年终结转率进行考核,低于或等于0的,得满分;高于或等于50%的,得0分;在两者之间的,在0分和满分之间计算确定。
四、职责分工
(一)省财政厅负责组织、统筹和协调绩效评价实施工作,审核绩效评价实施方案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汇总形成绩效综合评价报告。
(二)由省财政厅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成立评价工作小组,在省财政厅的统一组织指导下,拟定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赴评价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开展面访调查,核实分析基础资料,对照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打分,撰写绩效评价报告。
(三)相关市县财政局配合评价工作小组开展绩效综合评价工作,协助做好评价所需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四)相关市县财政局根据评价工作要求,负责采集、整理和提供项目基础数据资料,并配合评价工作小组做好项目资料核查和实地勘查工作。
五、评价指标和评定方法
(一)评价指标
在对相关市县财政局资料了解、分析的基础上,评价工作小组拟定市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定方法
1. 评价得分
项目评价得分=目标完成程度评价得分+组织管理水平评价得分
2. 绩效级别评定方法
本次绩效级别分为4个等级:
得分90分(含)以上,绩效级别评定为优秀;
得分80-89分,绩效级别评定为良好;
得分70-79分,绩效级别评定为一般;
得分70分以下,绩效级别评定为较差。
六、评价工作程序及具体要求
按照绩效评价工作流程,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报告撰写阶段三个步骤具体实施:
(一)准备阶段(2013年10月16日至18日)
成立市县绩效综合评价小组,拟定绩效综合评价实施方案,设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实施阶段(2012年10月18日至10月30日)
1. 下发绩效评价实施方案。10月18日前,省财政厅印发市县绩效综合评价实施方案,对相关市县财政支出开展绩效综合评价进行具体部署。
2. 收集整理资料。依据财政支出管理评价体系收集相关数据,相关市县于10月22日前报送省财政厅,并查阅、整理相关材料,在实地勘查时提交给绩效综合评价工作小组。
3. 开展实地勘查和绩效初评。10月30日前,评价工作小组前往相关市县财政局进行检查,听取市县政府和财政局关于财政支出管理的座谈会,查阅、核实有关数据资料,开展调查,实施分析评价,初步形成市县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报告。
(三)报告撰写阶段(2013年11月1日至5日)
评价工作小组根据检查核实情况,对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形成绩效综合评价报告初稿并征求市县财政局的意见,于11月5日前将报告终稿报送省财政厅。11月20日前,省财政厅将根据各方意见修改后的绩效综合评价报告上报省政府。
七、其他事项
评价数据来源于各地财政总决算、地方财政分析评价系统、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及其它统计数据。
附件:市县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内容表
附件
市县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报告
封面格式
XXX市(县)财政支出管理绩效 综合评价报告 XX年XX月 |
市县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内容表
评价内容 |
分值 |
评价标准概要 |
分值合计 |
100 |
|
一、重点支出保障程度 (一)总体保障评价(20分) (二)分项保障评价(40分) 1、教育(10分) 2、医疗卫生(6分) 3、文化体育与传媒(3分) 4、社会保障和就业(8分) 5、节能环保(4分) 6、农林水事务(9分) |
60 |
以6项重点支出为评价内容,评价市(县)财政对重点支出的保障程度和重视程度。 以市(县)财政6项重点支出的总和占其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评价内容,以分档的市(县)重点支出平均占比水平为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传媒三项支出主要考核市(县)重点支出的保障率,即将市(县)某项重点支出的实际支出与该项标准支出进行比较,分静态和动态评价。 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农林水事务三项支出主要考核市(县)重点支出占该市(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分静态和动态评价。 |
二、财政供养人员控制 |
20 |
以标准在职财政供养人数为评价标准,评价市(县)实际在职财政供养人数的控制情况。低于或等于标准的得满分,超出标准50%以上的得0分,超出标准在50%以下的按一定公式计算得分。 |
三、财政管理水平 (一)预算收支平衡(6分) (二)总预算暂存暂付款(2分) (三)债务风险(8分) (四)年终结转(4分) |
20 |
以预算收支平衡、总预算暂存暂付款、债务风险、年终结转为主要评价内容,评价市(县)财政在上述几方面的管理水平。 预算净结余大于或等于零的得满分,预算净结余小于零的得0分。 以总预算暂存款、暂付款期末余额占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率分别进行评价,每项各占1分。 根据债务风险程度指标分档确定。 以年终结转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率进行评价。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