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舞蹈
2008-07-30 00:07 来源: 海南省民族文化网 编辑: 林诗成 【字体:   打印
  黎族舞蹈是黎族人民在海南岛这个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中,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而形成的。黎族社会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经济生活、劳动生产、反抗斗争等等,都可以从舞蹈这个角度上得到一定的展现。在黎族传统舞蹈中,所反映的内容和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有祈神求福、驱魔祛病、生产劳动、社交娱乐、婚恋生育、丰收节庆、英勇斗争等,它们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从其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性质看,黎族传统舞蹈可以分为五大类型:宗教祭祀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娱乐喜庆舞蹈、生产劳动舞蹈和英勇斗争舞蹈。
打柴舞
  1.宗教祭祀舞蹈
  舞蹈的起源都有一个共性,即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其形成的初始,总是与宗教、巫术密不可分的。
  在黎族社会中,每当人们发生各种病痛,都认为是鬼在作怪,有病就必救治,救治就必驱鬼除魔,驱鬼除魔就必举行各种宗教祭祀仪式。人们认为只有宗教职业者—“道公”、“娘母”才能担负起驱鬼除魔的责任。因为宗教职业者是人与神、人与鬼沟通的媒介。在举行宗教仪式时,“道公”、“娘母”头戴帛巾或帽,手持法具,脸着面具,身穿巫衣,以舞蹈和诵经来表现巫术的内容,手舞足蹈,又念又跳,为患者解除病痛,为病家消灾解难。
  在乐东、东方、昌江等市县属黎族哈方言“罗活”土语的黎族村寨中,每逢家中有人做恶梦或生病,必请“道公”、“娘母”来作法,跳《捉鬼舞》。当地黎族群众认为作恶梦或病魔缠身,都是恶鬼在作祟,摄去人的灵魂所致。所以,家人要请来“道公”或“娘母”,宰杀牲畜,设起祭坛,先在坛面上铺好芭蕉叶,摆上3行碗,每行各摆放5个或7个碗;盛上未放盐巴的牲畜肉、饭菜及酒;筷子竖起插入碗中;然后将编成小梯子的芭蕉梗,从坛面吊挂至地下,病人衣物则置于坛下。“道公”左手持一支铁箭,右手拿一把刀或红藤叶,在锣鼓声中,边念咒语边表演捉鬼、赶鬼、招魂等动作,围着祭坛边歌边舞。最后将铁箭在病者身上拨动,意在驱赶缠在病者身上的“鬼魂”,为病人请神消灾。
  在三亚、陵水、乐东、东方等市县黎族哈方言“哈应”土语的黎族群众中,他们认为人具有两重性:肉体和灵魂。人死后只是肉体的消亡,而灵魂却是永存的,而且与阳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人死后,死者的灵魂既可保护家人,又可作祟家人。因此,这些地方流行人死后停棺7天、l2天、2O天甚至几个月不等(视经济条件决定)的习俗。待举行隆重的“作斋”仪式,为死者超度亡灵后,才将死者抬到家族墓地埋葬。“作斋”时,跳的是《五风舞》。所谓“五风”即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这里的黎族群众认为人死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其灵魂仍游荡于荒郊僻野,无法归宗,跳《五风舞》,就是为其招亡魂。舞时,首先在香案四周设神位,然后“道公”带5个表演者绕着神位起舞。在锣、鼓、镲等乐器伴奏下,先逆时针方向绕神位走,走完一圈又顺时针方向走,时左时右,场面严肃又热烈。
传统文艺表演
  源于原始巫舞的傩舞,明清时也随着道教一起传入了黎族地区。傩舞主要流行于白沙、保亭、琼中和三亚等市县。跳傩舞时,扮演主角的是“道公”,由少则几个人多则二三十人来配合,所有扮演者均戴上面具。“道公”请两个人来当助手,他们身穿黑色或灰色长袍,腰束黑色带,头缠素布;“道公”还腰佩匕首,额上插三支雉尾,助手额头则插一支雉尾,一人手拿弯弓,一人手持箭支;剩下的人皆扮演各种“恶鬼”,他们一律身穿黑色长袍,所戴面具尖头大耳、青面獠牙、阔口大鼻,个个面目狰狞,阴森可怕。在摆好各种祭品后,“道公”开始作法,口念咒语,大意为:现在的妖魔鬼怪把瘟疫病痛带给了本村或某家,请上天速派天兵天将前来帮助驱赶鬼魔,消灾除难,保护村人平安。念完后,“道公”将筊杯扔于坛面,证实天兵天将已请到,接着“道公”抽出尖刀,二位助手张弓搭箭,高举箭支,齐声喝令“恶鬼”现形。此时扮演“恶鬼”的人纷纷登坛,他们高举张开双手,随着鼓钹声前后左右跳跃,口作怪声,而“道公”则挥舞尖刀,指天拍地,左刺右戳,用力跺脚,不停地吆喝和念咒。经过几个回合的搏斗,“道公”下令天兵天将出击,围观的观众也随着大声呐喊助威,“恶鬼”被逼边跳边退,人们步步紧逼,“恶鬼”终于被逐出了村子,“道公”随即将祭品泼向“恶鬼”,一切妖魔鬼怪就这样被赶走,所有扮演者所戴的面具也集中丢于村外的路边烧掉。
  黎族宗教祭祀舞蹈多与驱鬼除魔、超度亡灵有关。不论是人本身的生老病死还是居家旅行、生产劳动等都离不开宗教祭祀舞蹈。这种舞蹈一般都是在晚上进行,舞者多为宗教职业者。由于渲染的是人、鬼、神三界的关系,因而整个场面气氛极为凝重肃穆,舞者十分虔诚投入,配上古朴的舞蹈动作、低沉的音乐和颤抖的念经声音,使围观者也仿佛跟鬼神进行了一次生与死的较量。黎族社会在宗教信仰上基本处于原始宗教阶段,这种信仰反映到舞蹈,使黎族舞蹈更具浓厚的迷信色彩和远古巫风特点,众多的黎族宗教祭祀舞蹈便是如此。
  2.生活习俗舞蹈
  黎族作为海南岛的最早居民,在海南岛这种自然环境条件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都有吉、凶、福、祸。所以黎族人民在日常的生活劳动中,形成了各种生活习俗,诸如生产劳动、建屋迁宅、婚姻、生儿育女等,都非常注重节令时辰,而且每当行动前都要举行一定的祈祷仪式,以期盼一切平安顺利,不出意外。
  在黎族“合亩”制地区(今五指山市),流行着逢农历三月、七月和十月做“牛日”的习俗。黎族有自己本民族的历法,l2天为一周期,每天以一种动物命名,类似汉族的十二地支。“牛日”被认为是“福日”、“良日”、“吉日”。所以每到“牛日”,必跳《祝福舞》。在春意浓浓的三月份的第一个“牛日”,要为牛跳《祝福舞》,祝愿牛群肥壮多子;在骄阳似火的七月份夏季晚稻插秧的第一个“牛日”,要为“稻”跳《祝福舞》,祈求禾苗茁壮、五谷丰登;在收获季节的金秋十月的第一个“牛日”,要为“人”跳《祝福舞》,期盼全寨大小平安、人丁兴旺。每当举行这种仪式之日,全寨人都集中在亩头家中杀猪摆酒设宴,跳《祝福舞》。首先由众人轮番敲打锣鼓,然后身穿盛装的亩头夫妇,饮用曾洗过“宝石”(相传祖先传下来的一种石器,是福魂的象征)的“福酒”,继而起舞。舞时,亩头手拿蘸着“福酒”的两枝红藤叶,从门口至屋内来回走动,并不停地摇动着红藤叶,其妻则捧酒紧随其后,以示引“福”入屋,接着向众人洒“福酒”,以示“福气”上身。亩头夫妇舞毕,寨人齐上阵,男者身着青、蓝、绿色的长袍于屋内至门口来回招手甩袖,左右摆动;女者则手捧酒碗,跟着男者后面边舞边敬“福酒”。不论男女,舞者身腰都平稳挺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时进时退地踩小步,口中不停地齐声呐喊,直至通宵达旦。这种舞蹈舞姿粗犷古朴,原始舞蹈气息极浓。
  另在“合亩”制地区,每到新年都必跳《年舞》,也称《平安舞》。每逢新年的正月初二,全村的男女都身穿民族服装,在辈份最高的长者带领下,举行庆贺新春仪式。人们杀猪宰鸡,摆好祭品,打起独木皮鼓,敲多个铜锣,随着锣鼓声,跳起欢快的舞蹈,表示辞旧迎新,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全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舞时舞者必须保持身体的平衡稳直,跟着锣鼓的节奏前进,双手在腰部的两侧前后摆动。每走到第三步时,双足并立,双膝向左右两侧时弯时立,不断的重复循环。整个舞蹈壮观、肃穆、凝重,反映了黎族人民对春天的到来会带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期望。
  在三亚、保亭、陵水等县市,还有专门为孩子所跳的祝福舞蹈《打碗舞》,属女性舞蹈。每当孩子生病或父母将外出时,母亲便请“娘母”们来跳。舞者一般二人以上,舞蹈动作有两种:一种是手捧花草;另一种是头顶一个碗,右手拿一根竹筷,敲打头上的碗。舞时排列成纵队,边歌边舞,舞步较慢。黎族群众认为,跳此舞可为孩子祈安求福,并使孩子得到祖宗神灵的保护,消灾除难,健康成长。
  在黎族的某些地方还流传“石祖”崇拜的遗风。黎族社会究竟何时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已无法考证,但是不可否定,这种过渡应是复杂而漫长的。男性为了在社会上占居主导地位,他们除了显示强壮有力以及在劳动中是主要劳力外,更引为自豪的是显示其对人类繁衍的重要性,黎族社会对男性生殖器崇拜由此而产生。黎族社会对男性生殖器崇拜,有静态和动态两种表现方式。静态为文物,如海南省民族博物馆里,收藏的“石祖”;保亭县甘什岭等地的村庄都有一个护村土地庙,一些土地庙里供奉的是石头雕的男阴。动态为舞蹈及舞具,在白沙县元门、细水等乡,在跳《老古舞》时,舞者在脖子上系着一条用稻草编成的有拇指大小、长20厘米左右的草绳,舞时舞者双手拿起草绳上下晃动,整个肢体动作尤如男女交欢,突出体现男性的强壮有力,渲染了男性在人类繁衍中的重要性。
  生活习俗舞蹈,由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戚戚相关,因此在黎族社会中也有一定的地位。从生活习俗舞蹈的形式和内容上看,它应该属于宗教祭祀舞蹈的延伸,是宗教祭祀舞逐步向娱乐喜庆舞蹈发展的一种过渡形式,朝着娱人多于娱神的方向发展。
  3.娱乐喜庆舞蹈
鸣锣庆丰收
  娱乐喜庆舞蹈,是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舞蹈。每当夜幕降临,黎族群众(特别是青年人)便成群结队,在家门前、晒谷场或林中、溪边,伴着欢快悦耳的歌声,清越透亮的哩咧(黎族竹管乐器)声,铿锵有力的锣鼓声,节奏强烈的竹木敲击声欢呼跳跃起来。人们欢歌笑语,手舞足蹈,汇成一支欢乐的交响曲,震撼山谷,激荡人心。娱乐喜庆舞蹈一般在农闲时进行,多出现在节庆、丰收、婚嫁、添丁等场合。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追念祖先、缅怀民族英雄和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传统节日。清晨,当太阳刚刚爬上山岗,身着盛装的青年男女,便不约而同地从方圆几十里外的村寨纷纷汇集到约会地点。约会点一般都设在比较平坦的山坳里,当男青年手执阳伞,三五成群来到约会点时,姑娘们每人手提着装满五香饭的竹筒也赶到,她们把竹筒往树杈上一挂,便迅速跑进树林中躲藏起来。这时带头的小伙子吹起一声响亮的口哨,姑娘们听到口哨后,便彼此呼喊着一下子蜂拥而出,但旋即又遁进树林躲藏起来。小伙子们把树林围住,先由一人唱歌发问,姑娘答后便一个个走了出来。这时,小伙子们打着伞,各自挑选自己的如意情人,姑娘也在羞涩之中物色自己的如意郎君。双方若情投意合,即可交换定情物,相互歌舞述情,尔后手携手走进树林,一边甜蜜地交谈,一边吃着姑娘带来的五香饭,直至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恋人们才恋恋不舍地分手回家。这便是黎族有名的舞蹈《踏青舞》。
  在丰富多彩的黎族舞蹈中,《猴子舞》也是一种娱乐性很强的民间舞蹈,最有浓厚的远古遗风,有极高的观赏性,一般在节日、娱乐、婚庆时跳。《猴子舞》的表演形式有单人跳、双人跳、四人跳三种,均为男性表演。表演时要身着民族服装,头上扎长70厘米、宽15厘米的黑边白头帕,再插上三根羽毛,下身穿牛鼻裤(俗称包卵布),打赤脚。单人跳时,舞者扮猴子,于木鼓面上自己跳。双人跳时,一人扮“猴”,另一人男扮女妆,“猴” 者徒手蹦蹦跳跳于鼓面上;“女” 者则手持30厘米左右长的“钱铃”棍,绕着木鼓时而转身、时而下蹲、时而跳跃,“钱铃”棍则不停地在自己的肘、肩、胯、膝、脚等部位轻轻拍打。4人跳时,一人依然扮“猴”,于木鼓面上跳,另一人则击鼓并和余下的两人一起,踩着所击的鼓点绕木鼓而舞。4人均学着猴子的各种动作,做出逗人发笑的举动来,诙谐而有趣,极力显示出猴子的灵性,场面轻松欢快。
  《打柴舞》是黎族民间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舞蹈。每当在农闲或收获季节的晚上,人们便在地坪上间隔约2米左右平行摆放着两根碗口大、约4米长的圆木,圆木上再横架着若干相对比较细的木棍或竹竿,由几对人在两根圆木的外侧相对而蹲,双手各握着棍端或竹端,然后有节奏地在圆木上铿锵有力地分合拍击,并演绎出多种多样让人眼花缭乱的花样来,由慢到快,时低时高。男女舞者则随着节奏的快慢轻巧穿梭跳跃其中,每当舞者顺利从木杆或竹竿上跳过,手执棍端或竹端的拍击者会齐声高呼,动作惊险有力,情绪活泼爽朗,气氛热烈诙谐,木竹的撞击声和人们的欢笑声。
  娱乐喜庆舞蹈是广大黎族人民非常喜爱的舞蹈之一,它成了黎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黎族娱乐喜庆舞蹈,它应该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劳动生活中发展而成的舞蹈,二是由宗教祭祀发展而成,变娱神为娱人的舞蹈。
  4.生产劳动舞蹈
  舞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戚戚相关,自古以来劳动和劳动对象始终是舞蹈表现的主要内容之一。生产劳动舞蹈在黎族中倍受喜爱,因为生产劳动舞蹈体现的主要是人们的劳动场面,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和自我发挥的机会,它无论在取材方面还是在表现形式方面,都来得更加自由,可以不受年龄和地理环境的限制。
  收获季节,早谷登场,家家舂新米,户户尝新饭。每当晚饭后,黎族村寨的男女老少欢聚一起,点燃熊熊篝火,姑娘们则围在木臼旁,每组4人或6人,每人手握约l.5米长的木杵,绕着木臼很有节奏地敲击木臼。当其中一对往臼里用力舂时,另一对便举木杵撞击臼边,她们配合默契,转动的身躯与撞击发出的声音节奏溶为一体,时而强时而弱,时而快时而慢,表演花样变化多样,场面热烈奔放。木杵和木臼的撞击声、敲击声,清脆悦耳,可以传出二三里外,故有黎族“摇滚”之美称。这便是黎族有名的《舂米舞》。跳《舂米舞》时,姑娘们那忙碌而优雅的舂米动作,不时衬托出女性特有的美,让人遐想不断,产生美感,是一种劳动和美的有机统一的舞蹈。
  在乐东、昌江、东方、五指山等市县流行的《赶鸟舞》,也是一种生产劳动舞蹈。相传很早以前,每当人们将稻谷收割后放谷场或谷架上晾晒时,山鸟、家禽便常出来偷吃。为了保护粮食,人们便从山上砍来一种薄皮的山竹,将其两端破开成扫帚状,在拍打时可发出“沙沙”的响声,以此响声赶走前来偷吃谷子的山鸟。后来这种劳动生产方式便逐渐演变成为黎族民间舞蹈之一。跳此舞时人数不限,每人右手各执一根l米长的竹子(两端均已破成条状约30厘米长),在音乐的伴奏下,舞者不停地将竹子轻轻击在左手掌、肘、肩、背、胯、脚等部位上,整个身段也跟随着不停地蹦、跳、摆、转,场面热烈而有趣。此舞难度不大,只要你手里有竹子,都可参与跳。
  《钱串舞》,也是一种很有特点的生产劳动舞蹈。相传黎族先民在山上种的“山栏”稻丰收了,人们收割完“山栏”稻后,因挑“山栏”稻下山而产生此舞。此舞主要流行于乐东、保亭等县,表演时,舞者所用的道具为“钱串”棍、烟筒、葵叶扇、大草帽等。“钱串”棍是用六、七厘米长的山竹制成,代表扁担,在竹的两端各系上一节铜钱,代表“山栏”稻,而舞时舞者身体摇摆的动作则代表着挑上丰收的“山栏”稻,走在崎岖的山路间。此舞由4男l女表演,右2个男子手上各持“钱串”棍,左2个男子一位手拿烟筒,另一位腰佩刀篓、手拿山葵叶大扇,而女子则戴着一顶大草帽,男在前走女随其后,持“钱串”棍者跳跃着互相对打,并灵巧地用棍拍击着自己的左右肩膀及腰侧和四肢,拿烟筒者和葵叶扇者则扭着腰肢,做出各种动作,紧追在后的女子则由于身穿长筒裙而常被缠住脚,总是追不上男子汉们,弄得满头大汗,惹人发笑。此舞场面有趣而热烈,富有劳动生活气息。
  五、英勇斗争舞蹈
  公元前110年,西汉第一次在海南岛上设立郡县。与此同时,也拉开了黎族及其先民与封建统治政权反抗斗争的序幕。黎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持续达2OOO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黎族人民获得翻身解放,黎族人民当家做主。多年的反抗斗争,对整个黎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勇斗争舞蹈的形成,只不过是这种影响的必然结果之一。
  《钱铃双刀舞》就是一部反映黎族人民反抗斗争的舞蹈。主要流传于乐东、三亚、陵水、东方等市县。表演时,由两名男青年身穿传统服装,头缠红巾,一人双手各执尖刀,一人手握“钱铃”棍,两人相互对打。持刀者对着持棍者的各个部位猛刺,而持棍者则前后左右招架,双方周旋灵巧,动作刚劲、矫健。刀和棍的撞击发出的声音,铿锵有力,扣人心弦,场面热烈悲壮,表现了一种临危不惧,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打曲舞》也是反映黎族人民反抗斗争的舞蹈,表现形式和内容与《钱铃双刀舞》基本相同。不同点是《打曲舞》场面宏大,可多人参舞。表演时,表演者中有持刀的、有持棍的、有持扇的、有持烟筒的,他们相互穿插打斗,动作强劲有力,场面大但有条不紊,剧烈而又悲壮,给人以很大的震撼。它反映了古代黎族人民反抗斗争的剧烈程度,既有在前方作战的持刀持棍者,又有在后方管理后勤工作的持扇持烟筒者。因此,这种舞蹈真正体现了战争的场面。
  黎族英勇斗争舞蹈,随着历史的发展,战争的内容渐渐淡化,代之而起的是形成娱乐性的舞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勇斗争舞蹈经改编再创作,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最后演变成一种艺术化的体育竞技活动,人们都喜欢在节日或办喜事时表演。
  黎族人民性格豪爽,能歌善舞,无论是欢度传统节日,举行宗教仪式,还是结婚、建房和农闲娱乐,都必须摆酒设宴,敲锣打鼓,欢跳传统舞蹈。这应该是黎族舞蹈长盛不衰的原故。黎族舞蹈源于黎族人民生产生活,经加工提炼而形成,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集打击乐、歌声、动作为一体,因而深得黎族人民的喜爱。黎族舞蹈通过人物的动态形象,结合音乐旋律,向世人展示了黎族人民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反映了黎族人民热爱和平、渴望美好生活的思想境界,是中国乃至世界舞蹈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著名的舞蹈家陈翘,在挖掘整理黎族民间传统舞蹈艺术中,推陈出新创作了《三月三》、《草笠舞》、《舂米舞》、《半边裙》、《喜送粮》、《拾螺》、《打柴舞》和大型歌舞剧《龙子情》等。这些舞蹈极富民族生活气息,深受国内外观众欢迎。
责任编辑:杨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