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并公布海南省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规范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对2005年至2012年我省公布的4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进行了清理和调整。省政府同意调整后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72项),现予以公布。原公布的海南省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名录同时废止。
各市县、各单位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的保护理念,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
海南省人民政府
2012年11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共计72项)
一、民间文学(共计 5 项)
序 号 |
编 号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1 |
I-1 |
琼侨歌谣 |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2 |
I-2 |
黎族民间故事 |
三亚市群众艺术馆、五指山市文化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馆、白沙黎族自治县文化馆、乐东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
3 |
I-3 |
海螺姑娘传说 |
三亚市群众艺术馆 |
4 |
I-4 |
海南谚语(临高渔谚) |
临高县文化馆 |
5 |
I-5 |
黎从六之歌 |
定安县文化馆 |
二、传统音乐(共计12项)
序 号 |
编 号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6 |
Ⅱ-1 |
儋州调声 |
儋州市文化馆 |
7 |
Ⅱ-2 |
崖州民歌 |
三亚市群众艺术馆、乐东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
8 |
Ⅱ-3 |
黎族民歌(琼中黎族民歌) |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
9 |
Ⅱ-4 |
海南八音器乐 |
海口市美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局 |
10 |
Ⅱ-5 |
黎族竹木器乐 |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五指山市文化馆 |
11 |
Ⅱ-6 |
海南军歌 |
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
12 |
Ⅱ-7 |
海南斋醮科仪音乐 |
定安县文化馆 |
13 |
Ⅱ-8 |
儋州山歌 |
儋州市文化馆 |
14 |
Ⅱ-9 |
临高渔歌 |
临高县文化馆 |
15 |
Ⅱ-10 |
疍歌 |
三亚市群众艺术馆、陵水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
16 |
Ⅱ-11 |
黎族赛方言长调 |
陵水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
17 |
Ⅱ-12 |
海南苗族民歌 |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
三、传统舞蹈(共计11项)
序 号 |
编 号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18 |
Ⅲ-1 |
黎族打柴舞 |
三亚市群众艺术馆 |
19 |
Ⅲ-2 |
黎族钱铃双刀舞(琼中咚铃伽,陵水钱铃双刀舞) |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陵水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
20 |
Ⅲ-3 |
盅盘舞(文昌盅盘舞) |
文昌市文化馆 |
21 |
Ⅲ-4 |
海南苗族招龙舞 |
五指山市文化馆 |
22 |
Ⅲ-5 |
黎族舂米舞 |
五指山市文化馆 |
23 |
Ⅲ-6 |
黎族共同舞 |
五指山市文化馆 |
24 |
Ⅲ-7 |
海南苗族盘皇舞 |
五指山市文化馆、三亚市群众艺术馆 |
25 |
Ⅲ-8 |
黎族面具舞 |
东方市文化馆 |
26 |
Ⅲ-9 |
黎族老古舞 |
白沙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
27 |
Ⅲ-10 |
海南虎舞 |
海口市群众艺术馆 |
28 |
Ⅲ-11 |
海南麒麟舞 |
海口市群众艺术馆 |
四、传统戏剧(共计4项)
序 号 |
编 号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29 |
Ⅳ-1 |
琼剧 |
海南省琼剧院、海口市群众艺术馆、定安县文化馆 |
30 |
Ⅳ-2 |
临高人偶戏 |
临高县文化馆 |
31 |
Ⅳ-3 |
海南公仔戏(文昌公仔戏,三江公仔戏) |
文昌市文化馆、海口市美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发展局 |
32 |
Ⅳ-4 |
海南斋戏 |
海口市群众艺术馆 |
五、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1项)
序 号 |
编 号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33 |
Ⅵ-1 |
黎族传统体育和游艺(如拉乌龟、赶狗归坡等) |
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
六、传统美术(共计5项)
序 号 |
编 号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34 |
Ⅶ-1 |
海南椰雕 |
海口市龙华区文化馆、文昌市文化馆 |
35 |
Ⅶ-2 |
龙塘雕刻艺术 |
海口市琼山区文化馆 |
36 |
Ⅶ-3 |
传统炭画像工艺 |
澄迈县文化馆 |
37 |
Ⅶ-4 |
木雕(花瑰艺术) |
澄迈县文化馆 |
38 |
Ⅶ-5 |
海南贝雕 |
海南纨美实业有限公司 |
七、传统技艺(共计22项)
序 号 |
编 号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39 |
Ⅷ-1 |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含麻纺织、絣染、双面绣、龙被织造) |
五指山市文化馆、乐东黎族自治县文化馆、东方市文化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白沙黎族自治县文化馆、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陵水黎族自治县文化馆、三亚市群众艺术馆、海南省民族研究所 |
40 |
Ⅷ-2 |
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 |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
41 |
Ⅷ-3 |
黎族骨器制作技艺 |
白沙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
42 |
Ⅷ-4 |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泥条盘筑制陶技艺,黎族泥片贴筑制陶技艺) |
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馆、三亚市群众艺术馆、白沙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
43 |
Ⅷ-5 |
黎族钻木取火技艺 |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
44 |
Ⅷ-6 |
东坡笠制作技艺 |
琼海市文化馆 |
45 |
Ⅷ-7 |
黎族干栏建筑技艺 |
五指山市文化馆 |
46 |
Ⅷ-8 |
南海珍珠传统养殖技艺 |
陵水黎族自治县海陵珍珠养殖场 |
47 |
Ⅷ-9 |
海盐晒制技艺 |
儋州市文化馆 |
48 |
Ⅷ-10 |
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 |
东方市文化馆 |
49 |
Ⅷ-11 |
黎族藤竹编技艺 |
陵水黎族自治县藤竹工艺品有限公司、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乐东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
50 |
Ⅷ-12 |
黎族独木器具制作技艺 |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
51 |
Ⅷ-13 |
海南黄花梨家俱制作技艺 |
海口市群众艺术馆 |
52 |
Ⅷ-14 |
后安刀锻造技艺 |
万宁市文化馆 |
53 |
Ⅷ-15 |
椰胡制作技艺 |
琼海市文化馆 |
54 |
Ⅷ-16 |
黎锦纺染织绣工具制作技艺 |
琼中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 |
55 |
Ⅷ-17 |
土法制糖技艺 |
海口市群众艺术馆 |
56 |
Ⅷ-18 |
文昌鸡养殖与烹调技艺 |
文昌市文化馆 |
57 |
Ⅶ-19 |
海南苗族传统刺绣蜡染技艺 |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
58 |
Ⅷ-20 |
海南粉烹制技艺(海口海南粉烹制技艺,陵水酸粉烹制技艺) |
海口市群众艺术馆、陵水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
59 |
Ⅷ-21 |
鹿龟酒酿泡技艺 |
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60 |
Ⅷ-22 |
沉香造香技艺 |
屯昌县文化馆 |
八、传统医药(共计1项)
序 号 |
编 号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61 |
Ⅸ-1 |
黎族医药(骨伤疗法,蛇伤疗法) |
五指山市文化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海南省医药工业公司 |
九、民俗(共计10项)
序 号 |
编 号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62 |
Ⅹ-1 |
军坡节 |
海口市群众艺术馆、海口市龙华区文化馆、定安县文化馆、澄迈县文化馆、屯昌县文化馆 |
63 |
Ⅹ-2 |
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节 |
五指山市文化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
64 |
Ⅹ-3 |
黎族服饰 |
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海南省民族研究所 |
65 |
Ⅹ-4 |
府城元宵换花节 |
海口市琼山区文化馆 |
66 |
Ⅹ-5 |
黎族传统婚礼 |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
67 |
Ⅹ-6 |
黎族渡水腰舟习俗 |
白沙黎族自治县文化馆 |
68 |
Ⅹ-7 |
三亚回族传统婚礼 |
三亚市群众艺术馆 |
69 |
Ⅹ-8 |
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 |
琼海市文化馆 |
70 |
Ⅹ-9 |
天后祀奉 |
海口市妈祖文化交流协会 |
71 |
Ⅹ-10 |
海南春节习俗(鲤鱼灯闹春,乐城岛闹元宵) |
琼海市文化馆 |
十、其他(共计1项)
序 号 |
编 号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72 |
Ⅺ-1 |
南海航道更路经 |
文昌市文化馆、琼海市文化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