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1996-02-07 15:06 来源: 海南日报 【字体:   打印

关于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
——1996年2月6日在海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海南省省长 阮崇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海南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制定“九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基础

过去的5年,是海南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胜利完成和超额完成了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为“九五”期间和21世纪头10年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大为增强。199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3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1.3倍,年平均增长18.5%,超过了“八五”计划年平均增长16%的要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92年赶上全国平均水平,1995年达5264元。农业连续5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热作农业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制糖、食品、橡胶工业通过更新改造得到发展和提高,新兴的汽车、摩托车、纺织、医药、轧钢等工业迅速崛起,还有一批大中型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旅游、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各市县经济不同程度地发展壮大。“八五”期间,特别是后3年,我省按照把海南优势与国家需要相结合的原则,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形成新的产业基础。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从1990年的44.9:19.6:35.5变为1995年的35.3:23.8:40.9,三次产业的排序由“一、三、二”变为“三、一、二”。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结构转换。各市县因地制宜,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区域经济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八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36亿元,其中,用于水利、电力、交通、邮电通信、市政等主要基础设施的投资达142亿元,占基本建设投资的34.4%。5年来,相继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38万亩,新增有效库容14亿立方米,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29万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76万千瓦,新建、改造公路491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68公里,建成了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扩建了海口机场,新增民用航空航线36条,全省万吨级深水泊位从5个增加到13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980万吨,新增长途电话电路8500路,电话交换机容量43万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5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在深化企业改革、培育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保障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国有资产实行委托运营和授权管理;按照宽登记、严管理的原则,实行企业法人直接核准登记制;不分预算内外,不分所有制性质,不分投资来源,各类企业平等竞争;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对国有企业经理(厂长)实行聘任制。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完善价格体系,基本形成了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用立法形式积极推进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坚持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结合,加快立法步伐,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规体系框架。

――全方位外引内联的开放格局已经形成。5年来,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扩大,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19.2%,接待中外旅游者人数年平均增长23.4%,旅游外汇收入年平均增长24.4%。外引内联不断发展,开拓了国内外经济技术协作的新途径。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7.6亿美元,向国外提供了物资援助,援建了一些项目,并设立了海外企业;内联规模继续扩大,总体水平提高,内联企业达1万多家,实际投入资金350多亿元,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生长点。建立了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保税区、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和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先后与美国的夏威夷州、韩国的济州道建立了友好关系。

――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和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环境保护取得新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990年的1575元提高到1995年的43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96元提高到1552元。

“八五”期间,我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们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立足点。

今后 15年的主要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要求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及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建议》,考虑到与我省“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以及历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的衔接,《纲要(草案)》提出2000年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务院对海南提出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翻两番,人均经济总量和整体经济素质达到国内发达地区水平;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提前达到小康水平;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上述目标实现以后,海南省将成为我国新兴的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新兴工业、热带农业和旅游业将成为海南三足鼎立的产业基石。我们的经济实力将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将大大提高。

上述目标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通过努力也是可以达到的。根据这个目标,“九五”期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应达到15%左右。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团结一致,努力奋斗,这个发展速度是可以实现的。一是我省经济总量较小,增加的绝对量并不大。二是农业方面,我省自然条件好,发展潜力大,“九五”期间将有一批农业生产基地、水利工程、农产品交易中心以及化肥生产等骨干项目发挥效益,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预计全省农业可以接近“八五”期间的增长速度,增加值年均增长9%。三是工业方面,“八五”期间建成的冷轧薄板、聚酯切片、锦纶帘子布、电力、摩托车、无纺布等项目将在“九五”期间进一步发挥效益,“九五”期间建设的化肥、汽车、炼油、钢铁、镀锡薄板、子午线轮胎、水泥、啤酒等项目将陆续投产,发挥效益。按新增生产能力匡算,“九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可以实现年均增长28%以上的速度。四是美兰机场、高速公路、港口、铁路通道、通信等项目的建设将继续加快,旅游业、商业贸易等也将有新的发展。“九五”期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有可能年均增长14%。根据以上分析测算,并参考经济数学模型的模拟结果,“九五”期间我省可以达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指引下,紧密结合海南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9条重要方针。

第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讲话中指出:“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对于海南这样一个建省较晚,原有经济基础较弱的省份来说,更应该强化发展意识,抓住一切机遇,加快经济发展。建省8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实现党中央、国务院对海南提出的要求,海南的经济发展必须有较快的速度,必须以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向前发展;当然,这个速度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必须认真“打基础、上水平、求效益”,防止经济大幅度波动。

第二,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充分挖掘现有潜力,搞活存量资产,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益。与此同时,从海南实际出发,按照高起点、集约型的要求,努力加大投入,实现规模经济。要以高技术、高质量创自身优势,把我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实施科教兴琼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基础,实施科教兴琼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海南的繁荣与发展必须立足于科技的进步,教育的振兴。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致力于提高全省各族人民的整体素质,在各个领域培养一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

第四,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我省拥有广阔的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生活实现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是我省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尽管“八五”期间我省农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的省份相比,我省农业生产水平仍然较低,潜力很大。我省农业有外省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发展农业同样可以脱贫致富。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要处理好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首位,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各行各业都要为发展农业作出贡献。

第五,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海南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区,在今后的国有企业改革中,要进一步开阔思路,勇于探索,全面实施《海南经济特区企业国有资产条例》,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走出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路子。同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六,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努力扩大外引内联,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后,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更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宽外引内联的领域,运用海南经济的比较优势,更好地与国内外经济互接互补,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七,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海南经济特区起步晚,基础差,目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我们要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把我省的优势与国家需要、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抑制通货膨胀,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第八,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建省办经济将区以来,我省各市县的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沿海市县和中部地区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战略上看,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并继续发挥优势,有利于增强我省经济实力,也有利于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九五”期间,我们在积极发展沿海市县经济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支持中部地区的发展,积极朝着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努力。

第九,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必须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决打击黄、赌、毒。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更加注意把社会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要更加重视并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省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好。

关于经济建设

《纲要(草案)》提出,我省产业发展的方针是:发挥海南的特殊优势,依托国内大市场的需要,以农业为基础,加强和提高第一产业;以工业为主导,加速发展第二产业;以旅游业为龙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根据这个产业发展方针,《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15年产业发展的重点,一是继续加强6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即农业、水利、交通、电力、通信、教育;二是大力振兴8大支柱产业,即油气化工、汽车制造、饮料食品、化纤纺织、医药、浆纸、建材和旅游。

一、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在认真分析省情和总结“八五”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纲要(草案)》强调了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提出充分利用热带农业资源和海洋资源,继续按照“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运销加工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在稳定提高粮食产量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及为其配套服务的第二、三产业,大力发展海洋水产业,显著提高农村产业化水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进一步提高农业的商品率,提高粮食和肉食的自给率。

海南拥有独特而优越的土地、海洋和气候条件,热带农业和海洋资源在全国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发展热带农业和海洋水产业,既符合我省农村实际,投资少、见效快,又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全国做出更大贡献。所以,《纲要(草案)》提出两个大力发展,即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大力发展海洋水产业。

为了完成农业发展任务,《纲要(草案)》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一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二是抓好“种子工程”,大力引进、推广和开发名特优新稀品种;三是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搞好农民短期生产技能培训;四是加快农用工业发展,重点是抓好海南天然气化肥基地的建设,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五是完善重要农产品价格体系和储备调节制度,加强种子种苗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六是逐步增加农业投入,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快中低产田的改造;七是发展多样化的流通组织,统筹规划组建各级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纲要(草案)》强调要加快发展我省的乡镇企业,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着重发展农副产品运销、加工和旅游、服务型企业,同时积极发展为大工业配套的、附加值较高的外向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

二、以现代大工业为主导,加快新兴工业省的建设进程

建省以来,我省经济发展较快,但其间也出现过波折,其主要原因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整体经济实力较弱。海南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和自然环境优势,发展现代工业。这是我省多年来实践的总结。关于我省工业发展的方向,《纲要(草案)》提出,按照技术先进、规模经营、布局合理、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要求,大力培育和发展支柱工业,逐步形成以油气化工、汽车制造、饮料食品、化纤纺织、医药、浆纸、建材为支柱的现代大工业体系,逐步建成以港口加工区为依托的西部工业走廊。全省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0年要达到20%以上,2010年要达到30%以上。

选择以上7个行业作为支柱工业,主要考虑了以下4个方面的因素:1、能够充分发挥海南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我省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热带动植物、南药、海洋生物、森林等自然资源,这些资源为发展油气化工、饮料食品、医药、浆纸等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海南四面环海,有比较好的港口条件,海运便利,有利货物的进出。2、符合国家需要和市场需求,产品市场广阔。3、现在已有一定的基础。如油气化工,第一套天然气化肥装置今年将投产,国家已经初步确定在“九五”期间继续建设几套天然气化肥生产装置,使海南的尿素年生产能力达到近30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尿素生产基地;炼油方面,除在建的和邦炼油厂外,有可能再建几家炼油厂。汽车制造,我省有国家定点生产MPV汽车的厂家。化纤纺织,也初见雏型,6万吨聚酯切片厂已投产,无纺布扩建工程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浆纸工业,我们与新加坡亚洲浆纸有限公司签订了年产60万吨纸浆厂的项目合同。饮料食品,我省的天然饮料在国内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并占有一定位置,今后发展的潜力还很大。4、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强,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贡献度大。7个支柱工业的发展将带动其他配套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如天然气和炼油项目建成后,可以向乙烯、聚酯、PTA等深加工方向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能够带动机械加工、电子、橡胶塑料制造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饮料食品、医药、浆纸等工业也将带动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

在抓好现代大工业的同时,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各市县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布局和发展自己的中小工业,带动市县经经济的发展。

三、以旅游业为龙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海南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经过多年的建设,我省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旅游设施初具规模,随着国际旅游包机航线的增加和铁路通道项目的建成,旅游业的前景更是看好。《纲要(草案)》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提出发展旅游业要突出海南热带海岛和少数民族风情特色,把海南逐步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度高、吸引力强的中国度假休闲旅游胜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改善基础设施,扩大经济合作与交流,提高全社会的服务质量,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以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都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九五”期间我省要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仍是制约我们发展的重要因素。《纲要(草案)》提出要加快地方金融业的发展和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和各种成份的金融机构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资金的运营效率。

第三产业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纲要(草案)》强调,要积极发展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逐步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和流通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工程咨询、技术服务、法律服务等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继续规范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四、统筹规划,继续加强重点工程建设

“八五”期间,我省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九五”期间加强重点工程建设,仍是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注重效益”,不能各自为政,把摊子铺得太大。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要集中力量保重点。“九五”期间,我们要继续抓紧建设水利、化肥、汽车、炼油、美兰机场、高速公路、电网改造、通信工程等重大项目;下个世纪前10年,我们将建设一批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工程。主要包括大广坝灌区、区迈湾水库、跨流域引水、信息基础设施等工程;贯通环岛高速公路和环岛燃气管道;建设区域性的石油加工和储备中转基地;形成具有相当规模船队的远洋渔业集团;建设国家级热带植物园等。为了完成重点工程建设任务,《纲要(草案)》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积极支持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

由于受到原有基础、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我省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沿海市县相比较为落后。《纲要(草案)》强调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差距。解决地区发展差距问题,需要有个过程。缩小差距,不是要放慢沿海市县的发展速度,而是要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步伐。我省陆地面积不大,条件好的地区发展上去以后,可以很快辐射到欠发达地区,影响和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

《纲要(草案)》提出,“九五”期间要基本实现全省脱贫的任务。扶贫开发的重点是,国家确定的保亭、通什、陵水、屯昌、琼中五个市县的贫困乡镇和我省确定的昌江、白沙、定安、乐东、临高五个县的贫困乡镇,并兼顾扶持其他市县的贫困乡镇。主要的措施是:1、加快这些地区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九五”期间将继续提高中部地区的公路等级,建设中西线邮电通信网络,完成电网改造。2、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工农业生产性骨干项目,增强经济实力。我省将建设的热带作物基地、南繁育种基地、冬季瓜菜基地、旅游设施和部分大工业项目尽可能布局在这些地区。3、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人口素质。4、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鼓励向欠发达地区投资,或帮助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经济开发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经济发达地区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5、各级政府继续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

关于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保证。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应当注意把社会发展放到重要地位来考虑,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发展。

一、发挥我省人口、资源、环境优势,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是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我省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与其他省区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199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24万人,是全国人口较少的省份。我省自然环境保护较好,人均资源占有量在全国属领先地位。但是,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在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潜在的问题。 尤其是人口问题,形势相当严峻,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51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为此,《纲要(草案)》提出,坚定不 移地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并对人口控制提出了具体目标:200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787万人以内;2010年,控制在895万人以内。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是要抓好农村和城市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落实人口目标责任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健全农村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网络,把计划生育任务落到实处。

关于资源和环境保护,《纲要(草案)》提出的原则是,必须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全省按不同的环保要求划分环保等级区,要把有限污染源限定在一定区域内,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所有建设项目都要符合环境保护规划要求,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工业项目的布局必须严格执行全省国土综合规划。今后15年,我省的水体、大气等主要环境指标仍然要保持全国先进水平。这些要求和规定,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是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实施。

二、扎扎实实地抓好“科教兴琼”战略的实施工作

实施“科教兴琼”战略的核心是抓好提高和普及两个中心环节。在提高方面:一是提高我省的科技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科技水平的着眼点应放在攻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课题,以及符合我省实际和产业发展方向的科技攻关项目。提高教育质量,要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办学效益。二是提高科研队伍和教育队伍的整体水平。建省8年来,我省科研和教育队伍不断壮大,科研和教育力量不断增强,但作为一个新兴省份,还存在着队伍参差不齐,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三是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九五”和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在普及方面:要在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增强服务意识和功能,主动、积极地为工农业生产和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服务,努力实现科技、教育与经济一体化。

根据上述要求,《纲要(草案)》规定“九五”期间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重点引进、推广各类先进实用技术,促进支柱产业发展,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纲要(草案)》强调要把教育作为基础产业优先发展,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以提高岗位技能为主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

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快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步伐

人民生活提前达到小康水平,是我省“九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康生活,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以下任务:一是积极扩大就业渠道,加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九五”期间城镇安置新增就业人员40万人,城镇的失业率要控制在5%以内。今后10年,逐步有计划地将我省约1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与此同时,加强就业培训,加快小城镇建设。二是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建立和完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制度,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积极发发展各类卫生保健事业,逐步建立起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人民基本需要的健康保障体系及医疗卫生监督体系。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卫生院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四是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建设省广播电视中心,大剧院、省博物馆、省体育场等公共文化设施重点项目;抓好文化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文艺人才,努力创作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特区风格、弘扬主旋律的优秀作品;在深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体育队伍,抓出一批适合海南特点的体育强项。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反腐倡廉,搞好社会治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今后15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新的课题和考验。《纲要(草案)》强调,各级政府要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重要的工作议程,做好规划,并逐步增加投入,努力完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

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在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狠刹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基础上,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积极探索依靠改革和法制建设克服消极腐败现象的有效途径和做法,解决勤政廉政建设的深层次问题。

《纲要(草案)》提出,加强立法、司法、执法、普法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长期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和投资者安居乐业。我们要加大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的力度,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充分发挥现有的先进技术装备的作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全社会都要积极关注、支持和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扶正气、压邪气,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党中央一再强调,在新的形势下,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在改革开放中继续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在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向国际惯例靠扰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试验,为全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提供经验。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的功能作用。

《纲要(草案)》提出,“九五”期间我省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对已经制定的各项改革措施巩固提高,配套完善,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规范市场行为,健全价格形成和调节机制,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市场中介组织,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深化社会保障和住房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促进农村集约化经营;加快经济立法,建立和完善与新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

“八五”期间,我省在企业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一些重大问题形成了共识,明确了企业改革的方向,制定了《海南经济特区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海南经济特区企业国有资产条件》、《海南经济特区股份有限公司条例》等法规,为深化企业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公司制改组、企业兼并、开展产权交易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要看到,我省的企业改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搞活国有企业,仍是我省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九五”期间我省企业改革的目标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在企业改革的政策取向上,我们要把握以下4点:一是按平等竞争要求,落实企业国民待遇。二是按自主经营要求,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关键是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三是按优胜劣汰的要求,强化企业的外部驱动机制和企业内部管理。在外部环境方面,建立外部驱动机制,即强化财政审计监督作用,严肃银行结算纪律,全面实施《海南经济特区企业国有资产条例》,建立企业资产经营责任掉;在内部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企业组织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四是按社会化要求,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4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在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应相互配套,同步推进。对此,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密切配合,使我省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九五”期间,要保证我省农村经济在“八五”的基础上持续快速发展,必须深化农村改革,从深化改革中进一步获得发展的动力。农村改革的重点是,在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延长耕地承包期,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村经济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经济,引导农民成立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济协会;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供销社体制改革,把供销社和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协会结合起来,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公司+农民和各种农民专业队的发展,促进农村生产企业化、专业化、经营和服务社会化。应该看到,我省有些地方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仍然很弱,我们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壮大和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力量,更好地引导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继续加大国有农场的改革力度,加快国有农场公司化进程。

在搞好企业改革和农村改革的同时,其他方面的改革也要抓紧进行。要继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加强市场经济立法。这些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后发展地区实施赶超战略的有效途径。“九五”期间我省必须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纲要(草案)》提出,“九五”期间我省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增加利用外资数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扩大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一)继续抓好洋浦经济开发区。在国家对经济特区的具体政策进行调整的时候,最近国务院重申:“对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仍执行国务院批准的有关保税区的税收管理政策”。这体现了国务院对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极大关心和支持。现在,洋浦经济开发区成了全国政策最优惠的地区之一;加上已建成的高标准的基础设施,使洋浦具备了良好的投资软、硬环境。我们要充分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和条件,把洋浦的开发和建设作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来抓。“九五”期间,要建成海口――洋浦高速公路,洋浦经济开发区在工业、贸易、金融等产业方面的发展要有大的突破。要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吸纳若干重大现代工业项目在洋浦落户。在抓好洋浦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快海口保税区、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和其它港口加工区的建设。

(二)继续发挥对外开放的“试验田”作用。充分利用海南经济特区具有综合试验功能的有利条件,创造新的优势。

(三)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近年来,前来我省考察、洽谈投资合作的境外大财团、大公司明显增多,一批大项目进展基本顺利。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个良好势头,《纲要(草案)》提出,今后我们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在吸引外资方面继续抓好两个转向,即在继续积极吸引小项目的同时,着重吸引大企业、大财团,在继续积极吸引劳动密集型、房地产、服务性项目的同时,着重基础设施、农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金融业,从而在增加外资数量的同时,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要充分发挥我省海外华侨众多的优势,继续广泛吸引外资为我省经济建设服务。“九五”期间,我省借用的外债将陆续偿还。为了维护我省的对外信誉,保证利用国外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外债使用效益,《纲要(草案)》强调要健全责权利统一的借、用、还外债管理体系。

(四)进一步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才能不断提高各类产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随着国家进出口税收政策的调整,“九五”期间我们必须加快省内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努力扩大本省产品出口。这方面要切实采取措施,比如对地方产品出口实行退税、出口配额许可证和外贸技改贷款优先政策;鼓励“贸、工、农”相结合,提高出口商品生产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增加出口渠道等,争取尽快改变目前我省出口货源依赖内地的被动状况。

在积极做好对外经济工作的同时,加大内联工作力度,开拓国内经济协作的新途径。继续积极发展与内陆各省市在市场、资金和旅游客源等方面的紧密联系,广泛吸引国内投资,特别是吸引各部委、各省市、各大企业的投资。

各位代表!

今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是艰巨的,胜利完成“九五”计划和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全省各族人民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发图强,为胜利完成“九五”计划和实现2010年的远景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