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4-11-22 00:11 来源: 海南日报 【字体:   打印

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2月24日在海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上
海南省代省长 卫留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3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海南发展史上重要而不同寻常的一年。全省各族人民在中共海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同心同德,积极进取,取得了抗击非典重大胜利,圆满完成了省三届人大1次会议确定的全年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省生产总值完成698.30亿元,增长10.5%,这是自1995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1.61亿元,同口径增长17.8%。农业稳步增长。全省农业增加值完成257.12亿元,增长9.0%。无公害农产品比重提高,畜牧业规模扩大,海洋渔业快速增长。蔬菜、干胶产量和效益创历史新高。工业增长明显加快,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123.05亿元,增长23.1%,在全省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了1.1个百分点。汽车、医药、化肥等主要工业产品大幅度增长。旅游业摆脱非典严重影响,实现恢复性增长。

扩大需求取得成效,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投资自主增长机制逐步形成,投资结构优化。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6.26亿元,增长22.4%。海汽二期、东方1—1气田、洋浦电厂改造、富岛化肥二期等重点工业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洋浦港二期、琼州大桥、世纪大桥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顺利建成。60万吨木浆、60万吨甲醇等重大项目动工兴建。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条件有所改善。消费品市场渐趋活跃,住房、汽车、通信等消费升温,居民消费价格止跌回升。土地市场整顿和处置积压房地产工作取得新成效,商品房销售大幅度增长。

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坚持“以存量换增量”,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组省属国有企业取得新进展。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农民人均负担由43.49元减少到29元。省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以旅游市场、食品药品市场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深入展开。成功举办了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第五十三届世界小姐总决赛、第四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和冬交会。开放第三、第四、第五航权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全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81亿美元,增长13.5%。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2.79亿美元,增长22.1%,其中出口8.69亿美元,增长6.1%。洋浦开发区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贯彻《中共海南省委关于海南经济特区体制创新的若干意见》,全省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生态省建设取得新成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59元,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88元,增长6.8%。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40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36万人,实现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两个确保”得到较好落实,“低保”水平普遍提高,初步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险种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积极开展社会帮困和社会救助工作。实施开发式扶贫,全省贫困人口由7.3万人减少到6.1万人,低收入人口由61万人减少到58.2万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2项为民办实事事项全部完成。生态省建设力度加大,退耕还林103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4.5%。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省大气、水体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加快。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以“告别陋习、珍爱健康、保护家园”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有效组织抗击非典斗争,确保海南无疫区,初步形成了海南“健康岛”品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初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力度加大,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项目68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2个。文化“精品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果,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等事业取得新进步。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到9.16‰。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得到加强。统计、外事、侨务、史志、民族、宗教、档案、气象、防震减灾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继续推进。制定和实施了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决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组织开展“行政优质服务月”活动,解决了一批基层和群众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审计、监察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加强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全年起草法规、颁布规章14件。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和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全年办复人大代表建议243件和政协提案321件。基层民主继续扩大,公民的法制观念增强。公安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严打”整治斗争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禁毒工作得到加强,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维护了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我省过去一年取得的新成就,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共海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驻琼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司法干警,向中央驻琼单位,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海南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面临着体制性障碍,所有制结构不合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就业再就业压力增大,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到位,投资环境有待改善,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还不少;有些政府工作人员思想不够解放,缺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神,有的还存在腐败行为,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是今后政府工作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二、2004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今年是海南实施“十五”计划,在创新中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全面分析、正确把握形势是做好省政府工作的前提。纵观国际国内形势,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趋势,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内在活力增强,物质技术基础有利于支持经济增长,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我省经济发展环境继续趋好,经济自主增长机制逐步形成,新增生产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全省经济经过前几年的平缓增长后,已进入一个稳定的较快增长时期。今年有望实现工业较快增长,农业稳定增长,旅游业加快增长。同时,我们要也看到,世界经济增长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全国物价指数偏低,消费需求仍然不足,国家采取适度调整的宏观政策,将对我省产生一定影响。总体上看,海南目前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特别是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我们既要看到我省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增强信心,更要看到自身存在的困难和国内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态势,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根据中央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四届4次全会精神,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体制创新;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坚持扩大内需,积极引进消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产业特色、体制特色和环境特色,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现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让全省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7.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实现上述目标,将为本届政府任期内实现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达到3∶3∶4和全省地方财政收入逼近100亿元的“三个重大变化”打下坚实基础。

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加注重“三农”工作,走“城乡互动、三次产业联动”的协调发展道路。更加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民族地区共同繁荣进步。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变我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发展相对滞后的面貌,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生态省建设,打造海南环境优势,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更加注重发展外向型经济,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三、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经济增长点。采取综合措施,打好防治禽流感阻击战。以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为品牌,加强动物防疫和检测体系建设,创新养殖模式,引进和培育大公司,“公司+农户”、“沼气+养猪”,实施农村“百头万户”养猪工程,大力发展养猪、养鸡为重点的畜牧业,逐步扩大海南畜禽产品出口。发挥我省海洋渔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强中心渔港、外海补给、冷藏、加工和运销船队建设,增强外海生产能力,扩大海淡水优势品种的养殖规模和水产品出口,提高海洋渔业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热带光温资源,做精做优反季节瓜菜、做大做强热带水果和橡胶等特色产业。推广超级杂交稻,提高粮食单产。打好绿色无公害品牌,以质取胜,提高市场占有率。正确处理造林育林、森林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大力发展浆纸林等工业用材林,巩固和扩大热带经济林,加快热带花卉、竹藤和药材产业的发展。

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运销业。着力引进、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加快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

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尽快完成中国三亚农业科技城的规划工作,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基地、各省南繁育种基地为依托,将其建设成为我国一流的良种繁育、供应基地。加快建设海南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在我省农业生产中的运用。理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稳定农技队伍,抓好农民技术培训。

努力提高旅游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围绕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逐步实现由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为主转变、由低档次消费向中高档次消费转变、由不注重规划的粗放型开发向严格规划高水平开发转变。认真落实《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市县和重点旅游景区搞好规划和建设,制止旅游资源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三亚要做足做活海上旅游文章,推动旅游产业向海洋延伸,加快推进三亚和周边市县旅游资源的整体规划和综合开发。海口要加快精品景区建设,努力把西海岸建成琼北休闲旅游度假中心、海上运动中心和高尚娱乐中心。办好中国海南岛欢乐节、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等大型活动,巩固和扩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以及重点城市客源市场,加大对港澳台、韩国、日本、俄罗斯和欧美等客源市场的促销力度。扩大旅游业的对外开放,引进国际知名的旅行社、酒店集团参与我省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提高旅游业发展档次,更多地吸引国际游客。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大旅游市场整顿力度,创造规范有序、服务优良的旅游市场环境。

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海南是海洋大省,要向海洋要资源、要产品、要效益、要优势。加快编制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对海洋渔业、海洋油气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产业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支持政策。当前的重点是加快发展海洋渔业和油气化工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海洋经济在全省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

四、继续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继续推进生态省建设。优越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要切实有效地保护好海南的生态环境和热带资源,围绕建设“健康海岛”、“四季花园”的目标,打造海南环境特色。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生态环境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热带现代农业和建设旅游强省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相得益彰的新路子。抓紧修编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尽快制定和实施2004年生态省建设年度计划。抓好建设项目特别是旅游规划景区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防范决策失误造成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破坏。采取更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依法严厉打击毁林开垦、滥伐林木、非法开采资源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强海防林、红树林和珊瑚礁的保护,维护全岛海岸生态安全。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三边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继续开展“百万人绿化宝岛”行动,确保今年全省森林覆盖率提升1个百分点。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和监控力度,严肃查处不法排污行为,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抓好城乡环境整治,治理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噪音污染,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

鼓励大公司进入、实施大项目带动,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加快发展新兴工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力争到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比2002年翻一番。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天然气开采和加工、浆纸和汽车制造等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生态药业、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等新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几个特大型的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加快海上和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争2007年前海南岛周围海域石油产量翻一番,天然气再上岸15亿立方米。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化工、炼油及深加工,力争今年上半年600万吨炼油项目开工。确保60万吨浆纸项目今年10月建成投产,同时积极推动造纸项目开工。加强海汽集团与一汽、日本马自达的合作,加快海汽三期工程建设。搞好开发区的规划、项目设计和环境建设,加快发展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保税区、东方化工城、老城开发区、昌江工业区和“海口药谷”,打造“西部工业走廊”。加快重组盘活工业“半拉子”项目。制定和实施鼓励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完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按照“企业运作、政府监管、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的原则,着重用于创造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落户的条件,着重用于引导性的、有发展前景的重大项目。加快发展信息产业,鼓励发展高科技中小企业。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尽快完成全省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修编、报批工作,健全全省规划体系。海口市要高水平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三亚市要围绕建成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目标,用国际水准建设和经营城市,不断完善旅游城市功能。加快儋州、琼海等中等骨干城市建设,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抓好县城的规划建设,发挥县城在县域经济共建共享。抓好县城的规划建设,发挥县城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百镇建设计划”。切实抓好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严格执行建设用地集中供应、计划供应和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按市场化要求配置城市资源。改革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推进城市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多元化。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处置海南省积压房地产补充方案的通知》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处置海南经济特区停缓建工程的决定》精神,打好处置积压房地产攻坚战,在防范出现新的房地产泡沫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继续推进中部开发和扶贫工作。没有中部地区、民族地区及贫困市县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年要将中央财政下拨和省财政安排的支农资金、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以及新增国债资金,大部分用于我省1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县。把中部开发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按照“三集中”的扶贫工作新思路,集中不同来源和渠道的扶贫资金和支农资金,集中向中部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集中用于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兴建和改造县乡公路、发展农村沼气、改造茅草房、实施易地扶贫。全省财政新增加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支出,主要用于改善农村的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实施到村入户的具体扶贫措施,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实行社会救济并按政策适当提高救济标准。

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把培育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增强全省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制定和实施对经济发展强的市县的激励政策和对欠发达市县的扶持政策,营造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支持市县因地制宜,面向市场,从一镇一品、一乡一业抓起,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使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全面落实对民营经济的各项扶持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努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开拓市场信息服务、创业导向、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对外合作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扶持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同时积极吸引国内优势民营企业投资落户海南。促进城乡商品交换,繁荣集市贸易。

五、积极培育和引进需求,增强 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需求。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拓宽社会投资和企业融资渠道,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力争今年完成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充分利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我省8个市县享受西部开发政策的待遇,抓紧策划组织项目,争取更多的国债项目。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解决农业工程性缺水问题。尽快启动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盘活毛拉洞水库建设工程,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和南渡江防洪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人畜饮工程,解决剩余30.33万人的饮水难问题,实现三年内解决80万人饮水难的既定目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加快“三纵四横”为主骨架的路网改造升级,完成1000公里以上的县乡公路通达工程。适应海南航权开放的要求,抓好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的扩建工程。加强港航企业的资源整合与改造,加快海口港二期扩建等工程建设,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电力适度超前发展。处理好电力发展、管理与资源整合关系,制定电力发展规划,解决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问题,加快海口电厂改造工程建设。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我省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状况。加快省图书馆建设,启动省博物馆建设工程。抓紧推进全省各市县疾病预防项目建设。积极筹建高水平的海口、三亚医疗中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和旅游业发展需要。启动海口、三亚等主要城市的数字电视工程。继续推进全省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认真落实国家涉农税费减免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依法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加大省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力争3年左右实现市县财政供养人员执行省本级工资标准。探索党政机关以薪养廉分配方式的改革,规范公务员职务消费,结合医改、车改、社保和通讯费用管理等项改革,逐步推进职务消费货币化,改暗补为明补。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培育和引进消费需求,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住房、汽车、通信、旅游、教育等消费继续走旺,培育体育健身、休闲养老、文化娱乐等消费。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完善住房补贴制度,搞活住房二级市场。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我省城乡居民在城镇购地建房,鼓励有条件的城乡居民按统一规划自建住房,鼓励岛外居民来海南建房、购房,延伸房地产岛外市场。扩大个人汽车消费,加快城市道路和停车设施建设。推进电信普遍服务,促进农村电信消费。在海口、三亚兴建大型免税商城,提高国内外游客在海南的购物消费档次。

六、深化改革,加快体制创新步伐

加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实行政企分开,力争今年上半年党委和国家机关及其部门、履行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主办管理的企业全部移交国资部门,理顺国资部门与接管企业的党务、人事、资产管理和经营责任关系。按照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尽快建立健全既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符合政企分开要求、不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监督体制。建立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业绩考评考核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奖惩办法。建立海南产权交易市场,规范资产处置和产权交易行为。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坚持“以存量换增量”和“优质资产优先重组”,按照规范改制、依法破产的原则,尽快制定和实施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总体方案,规范企业改革的程序和办法,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通过做大做强一批、重组改制一批、下放市县一批、拍卖转让一批、破产关闭一批等途径,力争用4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绝大部分省属国有大型企业改制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绝大部分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成为非国有企业。今年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采取企业自主改革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完成若干家大型企业改组和整合任务,在基础设施、优势产业领域,整合发展具有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通过改革和资源整合推进部分省属总公司整体改制,推进全省港航企业、国有粮食流通企业的改革,实施一批国有中小企业的民营化改造或关闭破产,将部分省属港口、农场、林场等企业下放市县管理。在企业自筹的基础上,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妥善安置职工。

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今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政府管理创新和职能转变。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今年7月1日前,完成行政许可项目、规定和实施机关的清理和规范工作,制定《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办法》。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政府不该管的事情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积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今年要选择一、两个市县,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主管的原则,进行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和综合执法试点工作,对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进行整合,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行政执法重心,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创新政府立法机制,积极探索政府立法项目成本效益分析制度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今年农村改革的重点是,依法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进入农村非农产业、进城务工和征地搬迁的农民,不改变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建立符合农民利益的土地流转机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妥善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问题。创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加强农业水费征收和管理。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逐步改革城乡户口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消除农民进城就业的体制性障碍,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形成支农财政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

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坚持建立公共财政的方向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证工资发放、社保支出、再就业支出、政府机关正常运转和法定支出。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合理安排,突出重点,用好省级财政建设资金,力争每年在支持政权建设、支持经济发展、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扎扎实实办几件大事,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今年要全面清理政府债务,摸清省、市县政府债务底数,逐项落实处置办法。今后各级财政一律不准为企业提供除外债之外的贷款担保。尽快建立与经济发展要求和实际偿债能力相适应的政府举债制度,从严控制政府举债规模,把政府债务纳入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范围,实施债权债务过错责任追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征缴、收支两条线改革的成果。培育扩大财源,严格依法征管。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部分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农业税率整体降低1个百分点,两年内取消农业税。支持金融部门加快处置不良金融资产。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为农服务功能。

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提高就业率、控制失业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对市县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大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投入,确保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强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在工业和宾馆酒店等项目上马时同步开展员工培训。支持和鼓励劳务输出,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查处力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城镇“低保”工作。争取今年完成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依法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面,重点抓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依法把应参保而未参保的企业和职工都逐步纳入社会保险,努力提高社保资金的征缴率。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制定农垦企业参加我省养老保险的决策,解决农垦职工养老金拖欠和社会化发放问题。大力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省级调剂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全省统筹。

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继续放宽外资进入领域,除国家明令禁止的产业和领域外,其他产业和领域一律对外开放。鼓励外资参与我省国有资产重组,支持外商以直接投资方式受让上市公司国有股股权。制定和实施更为明确的优惠政策,重点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来海南投资。以法律手段和市场手段为主,积极妥善解决好外商投资纠纷,重合同、守信用,严格依法办事,切实维护外商的正当合法权益。鼓励台商扩大在农业等产业领域的投资。建立省、市县和各级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把招商引资的任务分解到直接责任部门和主要责任人,年终考核。发挥洋浦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口保税区等重点开发区的“窗口”作用,整合我省优势资源和优良资产,精心策划招商项目,办好省政府在香港等地举办的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实效。力争今年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公司取得重大进展。

切实推动外贸出口加速增长。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努力实现出口总额增长8%的目标。用好我省外贸发展资金和其它扶持政策,支持18个出口生产基地、60家重点出口企业扩大名特优产品产量,争取实现天然气、机电产品、水产品、化肥、木制家具出口新突破。大力发展畜禽产品出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工商企业走出国门投资兴业,带动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完善进出口激励机制,落实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免、抵、退”税政策,优化海关、检验检疫、税务、金融和运输服务,实行口岸联检,积极推进大通关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贸易、投资的自由便利程度和通关效率。

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和岛屿观光论坛召开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不断提高海南国际知名度。抓好航权开放,制定和落实境内外航空公司客、货运输经停中转海南的优惠政策,增加国际航线和航班。主动加入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研究制定CEPA框架下琼港更紧密经贸合作关系规划。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逐步拓展海南与东盟国家在热带农业、旅游业和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推进海峡两岸(海南)农业合作试验区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落实以侨房为重点的侨务政策,凝聚侨心侨力,吸引华人、华侨来海南投资。

八、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促进三个文明全面进步

全面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观念,把人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省之路。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要求的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和引进各类实用人才。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省政府决定,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聘请以“两院”院士为主的专家组成省政府科技顾问委员会,借助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智慧和力量,提高省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各级政府要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自己的施政理念,省、市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当好“重教省长”、“重教市(县)长”。树立把海南建成基础教育强省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目标,锲而不舍地扎实推进。今年要在全省农村教育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海南省农村教育十年发展规划,学习借鉴基础教育先进省市的管理经验,确保连续加大投入,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使全省基础教育质量达到全国比较先进水平。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评估体系,推行严格的教师录用制度和能力水平考试制度,实行校长竞争上岗,建设敬业、负责、高素质的教师和校长队伍。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办学,发展高等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成人教育,严格依法管理。整合教育资源,扩大优质初中、高中教育规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办好职业教育。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普及水平。深化省农科院等省属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推进面向市场的应用科技开发类机构向企业化转制。围绕培育壮大我省优势产业,加强技术引进和重点科研项目攻关,提高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增加科技投入,支持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 转化。做好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的参展工作。抓住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在琼召开机遇,营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氛围,广泛普及科学技术。

大力发展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按照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规范、确保农民受益的原则,积极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力争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全省农村居民。探索建立农村居民大病救助制度。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力度,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公益类文化事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继续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重视和支持妇女儿童工作,发展老龄事业,关心残疾人的工作和生活。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推进依法治省,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执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城市社区居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坚持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狠抓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重点打击黑恶势力、严重暴力犯罪及“两抢”等危害群众安全的多发性犯罪。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深入开展扫黄禁赌工作,加大打击毒品犯罪力度,全力抓好吸毒人员的收戒工作,大力推进“无毒社区”建设,逐步实现“无毒岛”目标。深入开展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严厉打击传销活动。高度重视和做好信访工作,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抓好安全生产,着力解决事故多发行业和领域的突出问题。

九、大力倡导执行文化,努力建设 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民政府

大力倡导执行文化。强化执行意识,改进执行方式,加大执行力度是推进政府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正确决策是执行的前提。牢固树立科学决策的观念,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完善决策方式,规范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保证决策的正确有效。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要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大力提倡执行文化,严明纪律,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做到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一旦形成决议就必须严格执行,执行中有问题可以反映,不允许既不反映又不执行。尽快制定完善各项执行制度,包括事务处理部门首长负责制度、检查督办月度报告制度、法规条例起草厅局负责制度。建立部门牵头协调制度,一件事只能有一个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牵头部门单位有权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被协调部门必须积极配合。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重大决策和部署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严肃行政监察纪律。建立政绩考核制度,改进政绩评价和考核办法,旗帜鲜明地关心、支持和重用那些讲真话、干实事、敢抓敢管、干事创业的好干部。对决策、部署执行不力者,要追究相关责任。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执行能力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提升执行力,提倡执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但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要善于解决问题,把精力、才干用在抓落实上。

制定和实施各项工作规划。规划是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抓好各方面的规划,确立科学、明确、清晰的战略目标是实现海南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今年要着手编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制定好全省教育发展规划,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十年发展规划。在完善全省城乡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做好海南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总体目标、工业布局、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制定好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做好全省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工作。规划必须体现科学性,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我省长远发展的要求。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规划一旦批准,不能随意修改,确需进行修改的,必须履行法定程序。建立健全规划的执行监督机制,确保规划有效落实。

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广泛开展“质量兴省”活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抓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等专项整治,重点推进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商业欺诈、恶意逃废债务和虚假注资等违法行为,严格执行注册资本金制度,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性、公平性。进一步规范旅游、房地产、食品、农资、建材、文化等市场秩序,从严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大力推进“信用海南”建设,逐步健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信用体系。加快信用立法,尽快制定海南省社会信用建设实施办法。强化政府信用意识,严格履行政府承诺,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诚信度。突出企业信用建设这一重点,逐步整合有关部门拥有的信息资源,重点推进企业信用数据库建设,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开通企业不良行为信息警示系统。建立消费信贷、信用卡交易等为内容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规范发展社会信用中介机构。

牢记宗旨,勤政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常年开展行政优质服务活动,切实为企业、为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继续开展为民办好事实事活动。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坚持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勇于探索,敢于攻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力戒浮夸,力戒浮躁,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做表面文章。坚持深入基层和实际,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真实情况 ,解决实际问题。坚持把抓落实作为转变作风的关键环节,各项工作都要细化目标,落实责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治理文山会海,改进文风、会风和工作作风。尽可能减少文件,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必须发的文件提倡简短、朴实文风。尽可能减少会议,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开,必须召开的会议要充分准备,限时发言,提高会议效率。

清廉从政,艰苦奋斗。在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社会安定的形势下,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把有限的财力用到人民群众直接受惠受益的事业上去,坚决反对贪图享乐、挥霍浪费的奢靡之风,坚决不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树立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2004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需要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好势头,为把海南建成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经济特区而努力奋斗!

海南经济特区前程似锦,海南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