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0-11-21 00:11 来源: 海南日报 【字体:   打印

2000年1月22日在海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海南省省长 汪啸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海南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1999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省各族人民在中共海南省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从海南实际出发,努力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夯实产业基础,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全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完成了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国民经济稳健发展。国家统计局海南省企业调查队的景气调查结果显示:1999年海南经济稳步发展,企业综合经营景气指数四季度升至景气区间,并预示2000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初步统计,去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71.6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0.8%,第二产业增长8%,第三产业增长6.9%。农村经济再次显现快速增长势头。农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预计全省农业增加值181.53亿元,瓜菜、水果、水产等总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7.1%、25%、17%。1999年冬交会上的农副产品订货量179万吨,金额达54.75亿元。大宗农副产品实现了产销同步快速增长。工业继续呈效益拉动型增长,工业增加值59.71亿元,比上年增长9.5%,预计全省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净盈利1亿元。旅游业发展强劲,全省共接待游客过夜人数929.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5%,其中海外游客45.49万人次,增长15.4%;旅游总收入72.46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外汇收入1.05亿美元,增长9.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90亿元,比上年增长3.7%。积极争取国债投资和国内外贷款支持,保住了投资主渠道,海口美兰机场、西线高速公路洋浦至九所段、海口市中心区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粤海铁路通道、东线高速公路扩建等项目进展顺利,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启动。处置积压房地产初显成效。到10月底,我省已依法处置土地总面积3059.5公顷,无偿收回各类建设用地783.89公顷,海口、三亚、琼山房产成交量达49万平方米。

全省商品进出口总值12.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9.5%;其中出口7.5亿美元,与上年持平。金融运行基本稳定。截止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47.8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82.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8.4%和10.3%。财政监管工作加强,清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帐户,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和清理部门单位有偿资金使用“三项检查”工作效果明显。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地方财政支出62.18亿元,增长7.8%。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66亿元,比上年增长6.6%。物价降幅有所减弱,环比已呈现回升态势。

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继续推进。我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有关实施意见,有力地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坚持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大胆探索资产重组、债转股等新途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品结构调整,落实扭亏增盈目标责任。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去年又核销呆坏帐11.2亿元,拟实施债转股总额26亿元。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医药卫生改革初见成效,养老保险、住房制度、人才引进等项改革不断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省组织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9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6个。设立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及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基金,评定并奖励14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展了大规模的科技招商活动,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快。全面推进“普九”工作,经评估验收已有20个县市(区)实现“普九”,普及人口覆盖率占全省总人口的91.8%;积极发展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普通高中、中专、职业高中的新生增幅分别为14.3%、9%和75.5%,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新生增幅为19.2%和28.5%。继续办好“小康班”,为46个贫困乡镇培训了460名农民技术人员。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已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颁布实施,加大了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积极推进消除“白色污染”和建立无氟省级区域工作。实施百万亩椰林工程,组织开展“绿化宝岛百万人大行动”,去年全省共营造椰林17万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完成250个“村村通广播电视”网点建设,实现海南电视卫星转播,新闻出版物的质量明显提高;开展“扫黄打非”活动,促进了文化市场健康繁荣。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先后举办了全省田径、举重等项目的比赛,在全国田径冠军赛和田径锦标赛中获得2项冠军。社区卫生服务试点稳步推行,“汽车流动扶贫医院”免费为贫困群众诊治达3.14万人次;完成农村改厕14.2万户,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34.9万人。年初向全省承诺的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已经兑现。进一步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开展计划生育专项治理,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42‰。深入开展严打斗争,打击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进行黄赌毒专项治理,成效显著,刑事发案率继续下降,全省社会政治稳定。外事侨务、口岸、民政、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都有新的进步。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75元,比上年增加200元。农村完成茅草房改造1.5万户,解决10.4万人饮水难,9.5万人行路难问题。加大联手扶贫力度,将联手单位由原来的89个增加到141个,吸纳社会资金6895万元。去年全省又有2.1万户约10万人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及时兑现了中央关于增加职工工资、相应提高离退休人员待遇和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三条社会保障线水平等政策。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基本收入标准普遍提高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38元,比上年增长10%。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净化、亮化、美化、绿化工程有较大进展,人居环境继续改善。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有所提高,全年共颁布各种规章、条例9件,受理并审结行政复议案67件;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认真研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批评和意见,落实工作有新的起色。把“三讲”教育中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作为整改重点,共提出10个方面55条整改措施,其中大部分已见成效。积极参与“齐心塑造海南形象”活动,完善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机关工作作风有较大改善。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面对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奋力拼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驻琼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司法干警,向中央驻琼单位,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海南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认真总结过去一年成就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失误和不足,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仍然是社会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趋势尚未有效遏制。我省价格指数长时间走低,社会需求不旺,居民消费预期不强。此外,我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产业比重偏低,工业化程度、产业科技含量和城市化水平不高;金融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乏力;城乡居民收入偏低等问题,都较为突出。对此,省政府将继续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0年的形势和主要目标

2000年是世纪交替之年,也是一个决胜的年份。今年是实现“九五”计划和本世纪末重要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年,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目标的最后一年,是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趋向好转,国内经济保持较好发展势头,省内经济发展继续加快。1998年以来我省主要经济指标多数进入景气区间,经济发展正处在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我国加入WTO的进程加快,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的货币政策,为我省全面实施“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处置积压房地产和彻底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都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经验。我省全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继续实现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

根据省委确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2000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9%,第二产业增长8.5%,第三产业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00元以上,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增长8.1%;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

“增加两个收入,保持一个平衡”,即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省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目标。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我们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尽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较厚实的财力是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必须重视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长期目标,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

编制“十五”计划是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在全面总结我省“九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着眼于跨世纪发展的需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十五”计划编制工作。

 三、采取积极措施,集中解决社会需求不足的矛盾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坚持扩大内需,进一步启动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

积极扩大投资需求,抓好重点工程和骨干项目建设。今年完成195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条件。继续用好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当货币政策,尽量多地争取长期国债资金和贷款,扩大政策性资金来源。抓好股市直接融资,利用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高度重视在资产重组中招商引资,更加积极地鼓励和吸引社会投资。切实解决招商引资中的项目审批、土地和产权纠纷等问题,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投资者创造安全便捷的条件。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大外引内联的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洋浦经济开发区今年要争取在项目招商和开工方面有实质性进展,区内城市化水平有明显改善,把搬迁居民安置区建成省内先进的文明小区,尽快改善投资软硬环境。

高质量地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农业、工业、旅游骨干项目。按照保重点、保收尾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集中力量抓好东线高速公路扩建改造、粤海铁路通道、海口至文昌高等级公路、洋浦港二期工程、城乡电网改造、欣龙无纺布二期工程、洋浦镶木地板厂、洋浦60万吨纸浆厂、洋浦面粉厂、光纤光缆工程、中海油天然气化肥厂、海钢铜钴冶炼等重点骨干项目的续建或开工。严格投资管理,积极推行项目法人终身责任制,严禁重复建设,强化投资风险约束和质量监管。

加快住房制度改革,积极处置积压房地产。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扩大到全省所有干部职工。全面实施住房货币化政策,按政策规定将城镇现有公房以成本价格放开向现住房户出售,将公房租金以较快速度提高到成本租金。搞活住宅一级市场,开放住宅二级市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处置海南省积压房地产试点方案》,力争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年内基本完成。坚决执行《土地法》,认真抓好依法收地。实行联审办公制度,保证确权和“换地权益书”发放等项工作的落实。

开拓城乡消费市场,有效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扩大消费的基础。我们将采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等过硬措施,力争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跨上3000元的台阶。从去年开始增加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离退人员的工资和养老金,城镇居民三道保障线的增资部分,今年继续按政策兑现到位。落实国家规定假日和公务员年休假制度,带动假期消费。充分发挥城市商业和农村集贸市场的作用,有计划地举办各类农村交易会,扩大商品销售。在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招生规模,适当调整收费标准,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高中阶段、职业和大学非义务教育。发展引导型购物和餐饮,以及社会服务、体育、非基本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各项事业,努力激活和全面启动第三产业。

充分挖掘旅游消费潜力,大规模地发展海岛旅游业。今年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大型活动牵引,假日消费推动,月月有重点,季季掀高潮,不断推出海南旅游新产品”。努力提高春节游的接待水平,办好与东方市国际舞龙大赛合办的椰子节、首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迎接新世纪。继续开拓海内外旅游市场,积极用好落地签证政策,努力争取免签证政策。加快西沙旅游开发步伐。继续规范旅游市场,以优质服务来塑造海南旅游业的整体形象。

多元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出口需求。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培育和发展新的出口增长点,推进我省外贸出口由依赖外地产品向重点发展本省出口产品转变。继续用好配额、许可证、外贸发展基金。扩大海洋天然气、大颗粒尿素、无纺布、天然饮料、橡胶木家具等产品的出口,推动优质大米、家禽、海鲜、瓜菜、水果、花卉等农副产品挤占港澳市场。进一步拓宽思路,大力开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和进出口代理业务,逐步使海南成为中转贸易基地。

四、抓好经济结构调整,理顺经济发展关系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我省各产业中,农业是强项,必须继续巩固其基础地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本政策落实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三项重要的农村基础工作必须继续加强。切实抓好土地承包政策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积极做好费改税的准备。继续按照科技农业、订单农业和绿色农业的要求,在海洋渔业、水果、瓜菜等方面有大的增长。保护天然林并继续落实百万亩椰林工程和浆纸林任务,切实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工业在我省产业结构中是弱项,加快新兴工业发展势在必行。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实施“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把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搞重复建设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充分利用资源、环境等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按照技术先进、布局合理、提高效益的要求,大力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油气化工、饮料食品、化纤纺织、纸浆纸品、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等支柱工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体系。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调整所有制结构。积极引导和鼓励私有资本向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开发项目扩张。在政策上扶持私营企业,鼓励私营企业组建集团。进一步拓宽私营企业的经营范围,除国家明令禁止的特殊行业外,其他行业放开限制,私营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同等法人待遇。支持私营企业参与公有制企业改革,采取多种形式收购、参股或承包公有制企业。

积极推进农垦系统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个体或联户经营为主的自营经济,争取在近两年内自营经济为职工提供的收入超过公有制经济所提供的收入。农垦系统的部分国有经济成分要逐步从一些企业退出,有的可直接卖给职工,形成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开发旺销产品,调整市场中的商品结构。资产重组必须同调整产品结构结合起来,做到优质资产向旺销产品集中,重点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外向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琼货精品。对旺销产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之满负荷生产;对那些销路不畅、常年亏损的产品,要限产压库,甚至关厂停产。

按照比较效益最大化原则和生态平衡原则,大力调整农村种植业结构。在留足林地和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确保我省优质土地资源种植高效农作物和养殖高效水产品。扩大“名优特”品种生产,瓜菜、水果的销售收入争取今年再增长一成;海淡水产品产量达到80万吨。基本做到农业以销定产,全力兑现’99冬交会签订的购销合同。

加快城市和小集镇建设,努力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省城市化水平比全国低4个百分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制约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因此,要加快城市建设,并争取今后每年城市化水平提高1至2个百分点。继续实施“百镇建设计划”,在全省城镇、农场和乡政府所在地和自然形成的物资集散地,选择100个左右的集镇进行重点建设。加快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鼓励有投资能力或有合法稳定收入的农民离开原承包土地,到集镇“农转非”。做好统一规划,鼓励城乡居民到集镇购地建房。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新路子。

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改革与脱困目标

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企业资产重组。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适当收缩国有经济覆盖范围,着眼于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对一般竞争性企业,尽量减持国有股权。对根本就没有资本金的“国有企业”,实行直接改制,谁注入资本金就归谁所有。加快实施股权多元化的改革,大力推进国有股、集体股、私有股、外资股相互渗透。对全资国有企业,也应尽可能设置多元国有股东。充分运用国家关于企业兼并破产、债权转股权、发债融资、技改贴息、核销呆坏帐准备金等方面的政策,推进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资产重组。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设立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省级国有资产所有者,对国有资产实行宏观监管。逐步组建若干个省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出资人行使国有资产营运职能。处理好所有者、出资人、国有全资及参股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集中解决政企不分和所有者缺位的问题。

继续抓大放小,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企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和择优扶持的原则,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选择符合产业政策、对全省经济起带动和辐射作用、技术基础和管理水平较好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植,力争形成几个以优势企业为核心,资本运营为纽带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农垦、电力、化工可先行一步。进一步加大“放小”的力度,继续采取出售转让、租赁、委托运营、破产、兼并、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对那些产品无市场,资源枯竭、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扭亏无望的中小企业,视情况依法实行停产整顿、关闭或破产。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加大国有企业改制力度,使之成为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把招商引资与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以新的投入带动企业改制。国有企业必须按照《公司法》要求,尽快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逐步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技术不断创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新的企业机制。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企业扭亏脱困的第一责任人。对因工作不力而不能脱困的企业法定代表人要及时调整;对由于决策失误、违法或过错行为等人为因素造成企业亏损的,依照《海南省国有企业亏损责任追究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经济、行政和法律责任。抓好企业内部管理,实行厂务公开,挖掘增效潜力,争取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稳定在90以上。

完善配套改革,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继续治理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严格控制对企业的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坚决把不合理的企业负担降下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有重点地解决历史贡献大、目前包袱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社会统筹问题。依法加大社会保险费用的征缴力度,提高收缴率,强化社会保障资金支出监督管理。广开就业门路,做好再就业工作,运用优惠政策,鼓励下岗职工二次创业。

积极稳妥地实施地方机构改革,为实现政企分开创造必要的条件。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我省的省级党政机构改革在今年一季度完成,市县级党政机构改革上半年基本结束。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转变政府职能,调整组织机构,实行精兵简政,建立精干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省级政府工作部门将由38个减为32个。按照“带职分流、定向培训、充实事业、加强基层、优化结构”的原则,妥善安置好分流人员。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转变职能。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是实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尤其是政企分开。政府机构改革与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结合进行,要把一大批政府部门“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项转给企事业单位或社会中介组织,或交给下一级政府办理。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将直接取消。

六、坚持科教兴琼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坚持科教兴琼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科技产业化进程。大力实施科技农业工程,推进农作物和海洋生物良种良苗商品化、产业化。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围绕热带农业、新兴工业、信息产业和海洋产业,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重点企业。办好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海南热带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区和省级信息产业园。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三年完成科研机构的转制工作,今年要有重大进展。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逐步培育一批民营科技企业集团。

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跨世纪人才队伍。今年必须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继续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9+1”的教育模式,继续办好“小康班”。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扩大办学规模。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以及产业界的联合与合作。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抓好教育费附加征收工作,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新体制。

加快生态省建设。按照《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在生态产业、人居环境、生态文化和“一控双达标”等方面取得显著的年度成果。积极推行国际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以城市垃圾污水处理、治理工业超标排放和农药污染及“白色污染”、推广无氟制冷剂、恢复海防林为重点,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治理“脏、乱、差”的力度,净化美化绿化宝岛。

七、加快中部地区开发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省中部地区大多是山区和革命老区,也是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与沿海地区相比,中部地区既有明显的差距,也有很大的潜力。加快中部地区开发建设,对于缩小地区差距,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尽快改善山区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实施中线公路整体改造规划,集中力量搞好三亚———通什、保亭———陵水、海口———琼中路段改造;继续抓好中部地区城乡电网改造,解决中部地区部分乡镇和主要旅游景区通信问题;搞好以灌溉、防洪、饮水为主要内容的水利设施建设。加快集镇建设,壮大区域经济的支撑点。

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调整产业结构。紧紧抓住中部地区的特点,规划和建设一批工农业、旅游业的骨干项目,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培育中部特色经济。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发展橡胶、甘蔗、木薯、热带水果、药材、野菜等市场旺销的农副产品;发展养牛、养羊、养鹅等林、草、牧结合的生态型养殖业;搞好深度加工和运销服务,尽快形成种养、加工、运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加快五指山、七仙岭、尖峰岭等中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业。综合开发利用山区生物、矿产、水力资源,扶持发展乡镇企业。

加大对中部地区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经济特区和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双重政策优势,扩大中部地区改革试验权限,鼓励这些地方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实行更优惠的开放政策,加快山区资源开发,以资源换市场、换资金、换技术、引人才。加强沿海市县与中部地区的横向经济合作,鼓励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投资,帮助中部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经济窗口”。研究制定支持中部地区发展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中部地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采取多种方式,为中部地区培养人才。

努力实现扶贫攻坚战略目标。我省扶贫的重点是中部地区。继续坚持开发性扶贫的方针,加大工作力度,夺取扶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今年全省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5万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200元以上;贫困地区饮用卫生水和通电、通路的村达93%以上;农村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得到治理和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

八、大力加强财政建设,进一步做好金融工作

开源节流,努力完成财政预算任务。今年我省增支因素仍然较多,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财政税收政策,千方百计增收节支,确保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认真落实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培养利税大户,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去年中央对我省的过渡转移支付总额达10974万元,今年要继续争取中央的支持。坚持依法治税,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逐步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和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收缩财政供给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的原则,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全面推行零基预算,确保农业、科技、教育等法定支出和社会保障、工资等重点支出的需要。合理界定财政供给范围,逐步向公共财政过渡。减少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的财政投入,减少除教育等极少数事业单位以外的事业支出,保证社会公共支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稳定。

加强财政监管,规范财政预算。严肃财政预算报告审议制度,自觉接受同级人大、上级财政部门和同级审计监督。建立健全财政监察特派员制度。今年将重点加强对财政收入征管的监督,对财政资金收支两条线的监督,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对会计建帐的监督和政府采购的监督,进一步规范财政运行秩序。

做好金融工作,确保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方针,增强信用观念,整顿金融秩序,加强金融监管,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按照中央规定的有关原则,积极争取和用好中央借款,认真解决信托投资公司个人存款及外债的支付问题;抓好地方金融机构的清理整顿,采取有效措施盘活不良资产,全力追收流失资金,查处金融犯罪案件,从根本上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支持商业银行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用好消费信贷政策。积极有效地做好积压房地产处置工作,协助银行追债确权,降低不良信贷资产比例。充分发挥金融杠杆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为发展地方经济作出贡献。进一步完善保险体系和保险制度。规范管理证券市场,整顿上市公司,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和债券发行。

九、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凝心聚力,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普及科学常识。广泛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认真抓好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工作生活方式。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继续开展拥军优属和军民共建活动,增强军政、军民团结。

发展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切实抓好文化下基层、村村通广播电视、全民健身和九运会争光等文体活动。办好第一届海南体育运动会,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继续加强对音像、书刊、出版、演出等文化市场的管理,净化社会文化空间。重点推进医疗机构配套改革、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巩固和提高农村初级保健水平。继续探索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医疗。深入开展医疗卫生下乡活动,继续把农村改水改厕和“汽车流动扶贫医院”办好办实。积极推进创建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卫生村镇和卫生先进单位活动,提高全民卫生素质。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计划生育、负总责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重点抓好农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加快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的步伐,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支持妇女儿童工作,继续做好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和民政、民族、宗教、老区、老龄等工作。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抓好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有条件的地方推行乡镇政务公开。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厂务公开。抓好普法工作,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规范整顿鉴证中介机构,改进和加强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严密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以及“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深入开展“严打”斗争,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涉枪犯罪、涉毒犯罪、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和流氓恶势力。加大预防犯罪工作的力度,重点抓好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坚决查禁卖淫嫖娼、赌博、制黄贩黄等社会丑恶现象。强化交通、消防和企业劳动安全管理。广泛开展群防群治工作,推进“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高度重视和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严治政、建设勤政廉洁高效政府的重大保证措施。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依法治省的决定精神,带头依法行政,要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到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各级政府要通过举办法律讲座等形式,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形成学法、懂法、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要从根本上转变那些已经不能适应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要求,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传统观念、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及其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依法处理问题,特别是处理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农民等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时,更要依法行事。

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充分发挥法制工作机构的参谋助手作用,继续抓好地方法规草案、政府规章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并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法律顾问工作,善于运用法律法规武器,确保政令畅通。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决不允许滥用职权、执法犯法、徇私枉法。坚决消除执法中的腐败现象,纠正不顾国家全局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利欲熏心的个人主义。行政机关行使职权要与本部门经济利益彻底脱钩。继续加强公安、工商、税务等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对行政执法人员要严肃纪律、严格管理,对胡作非为、欺压群众的必须严肃处理,清除出行政执法队伍,决不能让少数害群之马损害整个行政执法队伍的形象。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高政府自我纠错能力。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海南省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规定》、《海南省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贯彻落实行政复议法,不断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强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政府对所属部门的监督;要把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同监察、审计等专项监督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努力提高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纠错的能力,切实做到有错必纠。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接受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接受司法机关依据行政诉讼法实施的监督,接受人民群众及社会舆论的监督。各级政府都要建立健全对人大、政协的建议提案办理责任制,对重要问题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或省、市、县长办公会议进行研究,对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问题要以公开答复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处理意见。

政府全体工作人员要齐心塑造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思想解放、真抓实干的政府形象。继续落实“三讲”教育中提出的整改措施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严治政,惩治腐败。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倡说真话、办实事,反对说假话、练虚功、欺上瞒下的歪风邪气。今年我们将继续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改进政府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各位代表!世纪之交,任重道远。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更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海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全省各族人民,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责任编辑:梁玉晓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