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筑牢红色堡垒 办好百姓实事
2025-07-01 09:23 来源: 海南日报 【字体:   打印

持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能力建设,打造“双一流”干部队伍,深化为民服务——
定安:筑牢红色堡垒 办好百姓实事


“大榕树下”宣讲走进定安县定城镇水冲坡村。通讯员 程守满 摄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豌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定安县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交流研讨座谈会、主题党日等特色活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定安通过培育先进典型、创新学习形式、深化为民实践三大举措,持续全面推进“争一流、创一流”的“双一流”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岗位大练兵”,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队伍作风能力建设,与百姓携手共建美好新生活。

培育先进典型

榜样引领乡村发展

“算下来,去年村集体收入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11万元,今年预计能增加23万元。”6月27日,定安富文镇高塘村,一片面积约15亩的苗圃中,高塘村党支部书记符永栩看着正滋养着向日葵、金角梅等花草植物的土地,满脸喜悦。

这是该村结合重要节庆市场的鲜花需求,今年5月种下的各类热销花草品种,预计再过两个月就可以出售,“我们是花草和凤梨套种的模式,8月会在花草中套种凤梨,累计花草种植5亩,凤梨种植10亩。”符永栩说,预计首批花草可带来收益约3万元。

作为土生土长的高塘村人,“80后”符永栩于去年9月返回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心态,服务乡村,带动乡亲致富。“18年前,爸妈用从亲戚、邻居那里借来的钱,供我读了大学。后来我掌握了知识和技术,在海口也开办了计算机公司,随着自己能力提高,就想回馈乡村,践行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符永栩说。

回乡不到一年时间,符长栩就带领村“两委”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常态化走访入户,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大力整治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多种产业。

就在近日,一家主打环保颗粒生产的企业还将在该村闲置校舍开工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超700万元,总占地面积约6亩,预计投产后每天可生产200立方米至300立方米的环保颗粒,每立方米售价约1200元。“我们村有大片长期种植的橡胶树,有些已经不产胶了,正好可以作为环保颗粒生产的原材料被收购,为种植户增添一笔收入。”符永栩说。

符永栩是今年定安评选出来的“两优一先”表彰对象。为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七一”建党节前,定安县组织各级党组织做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表彰推荐工作,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结合各级媒体策划开展系列宣传报道,组织事迹宣讲等学习活动,在全县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典型的浓厚氛围,助力打造“争一流、创一流”的“双一流”干部队伍,持续激励该县广大党员干部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奋发进取、创先争优。

定安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还聚焦基层党建示范点、集体经济强村等党建基础、经济基础较好的行政村,力争在年底前形成一批立得住、过得硬、群众认可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建立“示范培育库”,完善经验材料,按照“成熟一个推荐一个”的方式,推行“案例共享+现场教学”,召开示范点现场观摩会,组织后进乡村跟岗学习,同步建立示范点动态管理机制,对示范村倾斜评优比例,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联动多样人才

创新宣讲形式

“可能现在的人都觉得革命菜很好吃,加上鸡肉、排骨,可香了。但是小时候我也吃过忆苦思甜餐里的革命菜,没油没盐,非常苦涩,难以下咽……”今年4月,定安县第四小学一场爱国主义教育讲座上,当宣讲员、定安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珍讲起自己吃革命菜的经历时,台下的孩子们一个个都把眼睛瞪大了。

在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终身名誉园长王学广经典的“革命菜”故事基础上,老党员陈珍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针对青少年儿童这一年龄段的需要,对内容做了一定调整,用自己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母瑞山革命根据地军民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斗争23年的事迹。

当天,定安的“候鸟”人才宣讲员还以诗朗诵、小合唱、独唱等多种形式,让一次爱国主义讲座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这是定安县关工委组织开展的一次“五老”宣讲团进校园活动。“近两三年,我们联动更多县内优秀的‘候鸟’人才,改变了从前以讲课为主的宣讲模式,探索打造了‘红诗朗诵、红歌演唱、红色革命故事讲述’这样的三合一模式,更能激发起孩子们的兴趣。”陈珍介绍,定安县关工委联动定安县夕阳红老年服务中心,结合其中的高级教师、大学教授、国家二级演员、诗人等“候鸟”人才,打造“五老”宣讲团,不断创新宣讲形式,让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又入心。

这样的创新编创,离不开党员干部对党史的深入学习,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融会贯通,对政策文件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为此,定安深入推动“学政策、学文件、促规范、促发展”,通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系统分类梳理编制政策文件汇编、建立常态学习机制、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等方式,整体提升全县干部学习政策的自觉、运用政策的能力和推动发展的本领。

此外,定安还举办“争当业务能手 展示练兵风采”活动,以“说得清行业政策、讲得出定安特色、当得好发展有心人”为重点,分级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全县各单位结合实际,组织干部职工上台宣讲政策、介绍单位情况、宣传定安发展战略和资源禀赋,营造“人人都是招商员、人人都是推介官”的浓厚氛围。

“我们还依托‘大榕树下’系列主题宣讲品牌,吸纳各领域优秀人才,结合琼剧等非遗项目,使用海南话等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定安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深化为民服务

为百姓办好实事

近日,走进定安定城镇水冲坡村排坡村小组,排坡桥正在维修中。现场,一台挖掘机正在清理桥面及四周的土石。

原来,由于桥面位置低,每当出现暴雨天气,降雨量短时间增多时,水面就会上涨漫过桥面,有较大安全隐患,影响着附近三个村小组的村民出行。

“接到群众反馈后,我们就一边开展常态化的安全管控,一边积极对接县里的交通部门,今年4月中旬,县里就正式启动了排坡桥的改造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了40%,预计9月份完工。”定城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

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关系着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结合全县‘为民办实事’工作,我们通过谈心谈话、调研座谈、网络平台、‘三问工作室’等线上线下方式,全面拓展群众反馈问题的渠道。”定城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以来,结合群众反馈意见,定城镇陆续修复茅坡仔村道路损毁5处、秀龙坑村道路损坏2处,完成西门、江南等社区道路硬化10余条,消除了群众出行的安全隐患;在各村居安装路灯300余盏,惠及上万群众。

定安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深化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工作,要求各党组织和党员结合实际情况,以多种形式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暖心行动,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做实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载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收集调解矛盾纠纷等各类问题563个,解决559个。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下一步,我们将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切实做到为民办实事,化解百姓烦忧,不断增强百姓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定安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本报定城6月30日电)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移动版|电脑版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网站支持IPV6|无障碍阅读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