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热议让学生以科学合理的负担获得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2-04-29

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热议让学生以科学合理的负担获得全面发展
争做“双减”优等生 推动“阳光快乐”教育

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习霁鸿

“我们要像爱护培育花朵那样呵护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的话语,如一股暖流涌入代表心田。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将他们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未来和希望”去关心爱护并寄予厚望,希望把他们培养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合格接班人。

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党代会报告也专门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要办好具有海南特色的优质教育,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筹抓好“双减”工作和教育质量提升,让学生以科学合理的负担获得全面发展。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海南日报记者围绕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热点话题,采访了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曹献坤,海南中学党委副书记柳海英,海口市琼山区椰博小学校长叶丽敏等3位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当前海南“双减”工作和特色优质教育工作开展如何?

曹献坤:办好具有海南特色的优质教育,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步伐。近年来,海南紧紧抓住自贸港建设契机,走出了一条引育并举、高位嫁接、开放发展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路。在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方面,积极推进“一市(县)两校一园”工程,累计引进各类优质学校83所,提供超过16万个优质学位,引领带动区域义务教育质量快速提升;在优秀教育人才引进方面,有序推进“县管乡用”基层教育人才激励改革试点工作,3年来累计有2776人到岗到任。

这些有力的举措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推动了我们办好具有海南特色的优质教育的步伐——近年来,海南教育系统坚持立德树人,打造特色印记,协同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和“阳光快乐”教育。尤其是,“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各地各校在学科教育、文化知识灌输、教学时间上做减法,在“阳光快乐”教育、文化底蕴培养、教学质量上做加法,推动我省“双减”各项监测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人人有发展”的生动局面加速形成。

如党代会报告所说,海南的“阳光快乐”特色印记教育广受欢迎,经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调查评估,群众对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满意度位列全国第一。走在校园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就是对“阳光快乐”的最好诠释。

柳海英:从教20多年,我一直在寻求一个答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党代会报告让我找到了答案——“阳光快乐”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遵循生命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能够唤醒灵魂、激发潜力、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海南中学注重开展“阳光快乐”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高,每个孩子都更加个性鲜明、更加阳光自信。出现在学生身上的鲜明反差,特别是毕业生进入名校后的突出表现,让我们进一步明白了教育的真谛,看到了在“阳光快乐”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应有的美好模样——健康阳光、好学上进、勤劳诚信、文明朴实。经过调研,我了解到,包括海南中学在内的不少中小学校,已经探索出了落实“双减”政策,推进“阳光快乐”教育的特色路径,我们对办好具有海南特色的优质教育很有信心。

您和所在单位将如何发力,让学生以科学合理的负担获得全面发展?

曹献坤:首先,海南教育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通过继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育人才、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全覆盖、探索具有海南特色“互联网+教育”新模式等方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和自贸港建设需要的教育。第二,海南教育系统将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筹抓好“双减”工作和教育质量提升,让学生以科学合理的负担获得全面发展。结合“双减”工作,我们已经启动了第二轮的“特色印记”工程,进一步打造“红色人文、绿色生态、蓝色海洋和航天”的特色德育体系,进一步推动生命健康教育和安全游泳教育,并积极在全省的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将争做“双减”优等生,把“健康阳光、好学上进、勤劳诚信、文明朴实”的特色印记深深镌刻在每一个海南学生身上。

柳海英:从学校角度来说,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本职岗位,用好前期经验,开发出更多特色校本课程、实践课程、劳动教育课程,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让“阳光快乐”教育融入日常实践,延伸到家庭教育当中,并且形成易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通过参与海南基础教育集体化办学工作,发挥海南中学作为优质学校的辐射帮扶作用,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我个人来说,作为一线教师,我将不忘初心,潜心教研,上好每一节课、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作为英语卓越工作室的主持人,我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海南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叶丽敏:当前,我们学校除了在课后服务中开设了刺绣、游泳、美术、舞蹈等19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外,还推出了“三单”预习单、检测单、强化单,把从前注重答案的“单程作业”,变为注重认识、理解、巩固知识点的“过程作业”,“向40分钟要质量,保证学生学有所获”。经过不断尝试,我也注意到“双减”在基层的落地还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等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只是等、靠、要,而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在几天前,我们学校与琼台师范学院签订了“服务海南‘阳光快乐’教育助推‘双减’政策落实落地”协议,下一步双方将共同探索充分利用课后时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后服务内容、充足的学习发展空间,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全面健康成长。

(本报海口4月28日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