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绘“山水画” 共享生态美
2023-05-23 08:51 来源: 海南日报 【字体:   打印

①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护林员开展巡护工作。


② 在三亚蜈支洲岛海域附近海底,工作人员记录珊瑚礁修复生长情况。


③ 在生态环境优美的海口凤翔湿地公园,小朋友们一起漫步。


④ 在海口市万豪酒店,工作人员展示原生态茶叶。(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者的话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绿衣歌舞不动尘,海仙骑鱼波袅袅”……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海南的生态环境时,多次用优美诗句予以形容。诗如画,画入诗,海南的生态环境如诗又如画,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造福广大群众的宝贵“金饭碗”。

如果说诗句侧重于达意的话,那么,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个数据、一项项成就,则是如画环境的有力支撑。比如,2022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7%,包括PM2.5在内的5项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2年海南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42.1%,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攀升至10.5%,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全国第二位;五年来累计修复海南长臂猿栖息地1100亩,新增红树林面积约2.4万亩;依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环境资源和特色文化优势,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发展生态产业,2022年旅游收入达597.59万元……好生态、好环境每年都展现出新风采,并逐步转化为人们沉甸甸的获得感。

好环境里体现出一种定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倍加珍惜、精心呵护海南的生态环境,成为铭刻在海南干部心中的“国之大者”。近年来,海南牢记嘱托,将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视为发展的最大本钱,在“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中,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环境分别确立为“四梁”“八柱”之一,并在实践中狠抓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禁塑”、装配式建筑、“六水共治”、博鳌零碳示范区6项标志性工程,以高度的责任担当,确保了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

好环境里彰显出一种自觉。“绿水青山是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如何推进“两山”转化,保护并利用好这一“宝库”,让绿水青山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海南一直以来的重要思考和探索。从在全国率先开展国家公园范围内GEP核算,到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交易机制;从积极做好“雨林+”文章,赋能中部山区绿色发展,到依托区位气候优势,加快发展南繁种业……在创新推进“两山”转化中,海南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越走越宽,绿水青山结出累累硕果,鼓起了百姓的“钱袋子”,提升了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前,自贸港建设正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需要我们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保持定力、创新探索,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定位,瞄准建设生态一流、绿色低碳的自由贸易港目标,充分用好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优势,进一步增强探索“两山”转化实现路径的自觉,高质量做好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呵护生态环境“高颜值”,守好发展“金饭碗”,加快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民生福祉更加充盈。

五年来

⦾我省累计修复海南长臂猿栖息地1100亩

⦾新增红树林面积约2.4万亩

⦾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2%

⦾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持续保持在80以上

⦾生态环境状况等级持续为优级

我省以专项整改和督察整改为抓手

推动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取得显著进展

围填海问题整治取得标志性成果

全面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

陆域自然保护地面积达57.56万公顷,占本岛陆域面积的17.0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