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一物窥商潮
2021-04-26 10:11 来源: 海南日报 编辑: 莫中圆 【字体:   打印

海商往来货品从进贡到贸易,从内销到外贸;从珍宝到土特产,从手工产品到牲畜
一货一物窥商潮


益智。海南日报记者苏晓杰


文\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

● 片片船影在大海中驶向历史深处,向海而生的海南先民,在一次次与惊涛骇浪的搏斗中,走出了一条条贸易往来的海上商路,往来贩运货物,也拉近了海南与世界的距离。从槟榔、沉香到生猪、马匹,从陶瓷、米面到棉纱、洋油,海南商人往来运输的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也改变着岛上居民的生产生活。


崖州被。海南日报记者武威

宋代之前 土产进贡深受喜爱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海南岛设置珠崖、儋耳两郡,海南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自此海南与大陆的物贸往来也有了新的发展。

在两汉时期,海南既然已纳入王化轨道,履行朝廷所规定的某些“义务”在所难免,其中主要形式就是土贡。班固在《汉书・西域传下》中记载:“故能睹犀布、玳瑁则建珠崖七郡。”汉朝时期海南出产的犀、玳瑁、广幅布等名贵物产是统治者及贵族非常喜欢的宝贝,为了能够得到这些珍贵的宝物“则建珠崖七郡”。

合也土贡,弃也土贡。后来贾捐之请罢弃珠崖的理由之一也是:“又非独珠崖有珠犀、玳瑁也,弃之不足惜,不击不损威。”又不只有海南能产出珍珠、犀牛、玳瑁等土特产,抛弃它也不值得惋惜。看来,当时海南进入大陆的物产主要是以进贡的形式存在,海南在王朝的经济地位之中还未能占有一席之地。


元青花双凤花卉大瓶。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

在海南岛的珠玑、玳瑁、广幅布等特产转运到大陆的同时,大陆的铁器、陶器、丝织品等陆续运抵岛上。1949年后,考古学家在临高、儋州、三亚、陵水、东方等地,发现了许多汉代的陶器、五铢钱等。

隋唐之后,海南再入王化,此时的土贡较汉代品类要丰富得多。《新唐书》中对海南的土贡有记载:“崖州珠崖郡贡金、银、珠、玳瑁、高良姜;琼州琼山郡贡金;振州延德郡贡金、五色藤盘、班布、食单;儋州昌化郡贡金、糖香;万安州万安郡贡金、银。”当时海南还产出特色手工业品吉贝布,精美的吉贝布常被作为贡品上缴至中央供统治者使用。

唐代海南已逐渐成为中外船队往来的必经之地,有“凡番贡,多经琼州”之说。《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述:“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乃帆风西行,二日至九州石(在海南岛东北角附近),又南二日行,至象石(今万宁市大洲岛),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劳山(今越南占婆岛)……”外国商贾除了靠岸休憩,也出入港口与岛民交换货物,有的因遇险或遭劫掠而留在岛上。

《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在万安州大首领冯若芳家居住时,看到冯若芳会客,都会燃烧其劫取的从国外输入的乳头香,每次高达一百多斤。乳头香又名楝香,是乳香中之最上者,也是当时海上贸易畅销物,波斯、阿拉伯的商船贩运这一类商货而活跃在南海丝路上。

《唐大和上东征传》中还记载了鉴真从扬州出发时,备办海粮购买了琼州产的白藤簟十六领、五(色)藤簟六领,由此可见,在唐代海南的藤制品已经远销到江浙一带。


槟榔。(资料图片)

两宋时期 槟榔成为贸易主角

进入宋代以后,海南岛与大陆的联系更加普遍,私人贸易也逐渐增多,虽然朝贡一直存在,但已不是海南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这时的海南和广州、泉州、扬州、杭州等大港口都有密切的贸易关系,尤其是与广州、泉州之间的商船往来,络绎不绝。

《宋史》中有记载:“广西漕臣吴潜言‘雷、化州与琼岛对境,而发船请引于广州舶司,约五千里。乞令广西濒海郡县,土著商人载米谷、牛酒、黄鱼及非舶司赋取之物,免至广州请引。’”说明当时琼州海峡两岸贸易往来频繁,但所有船只出海都要到广东交税领取出海凭据,管理漕运的官员建言希望免去这一程序。根据这个记载也可以看到两地贸易的货物有米谷、牛酒、黄鱼等。

宋代海南输出的土特产品主要有香料、苏木、吉贝、槟榔、红白藤等,其中以槟榔为最。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写:“琼人以槟榔为命,产于石山村者为最良,岁过闽广者不知其几千百万也,又市舶门曰:非槟榔之利,不能为此一州也。”

因为出口量很大,政府开始征收槟榔税,并且槟榔税在海南税收中占有很大比例。

那外部运来海南的主要是什么货品呢?除了苏东坡抱怨的“北船不到米如珠”,还有金银、酒、面粉、纱绢、漆器、瓷器等。宋代任琼管体量安抚使的朱初平在其奏章中说:“从泉、福、两浙、湖广等地来海南的货船满载金银匹帛,从高、化来的,载米包、瓦器、牛畜之类。”

海南与国外的海上贸易在两宋时期同样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海南的海外贸易主要是大陆与东南亚国家间的转口贸易,《海南经济史》一书中介绍,外国运来海南金、银、琉璃、珠玑、象牙以及各种香料等,而大陆商船行至海南进行淡水或食物的补给,再由海南向海外输出陶瓷、丝绸、书籍和铜钱等。

海南也有自己的特色物产被外国所青睐,那就是海南小马。《宋史·占城传》中记载了占城国王到海南买马的故事,占城与真腊交战,占城国王从海南吉阳买了几十匹马回来参战,于是打败了真腊。第二年,占城人又想来买马,但战马是重要的军备物资,海南官员不许,这一次占城人吃了闭门羹。

明清时期 海南牛远销大陆

明代是海南社会经济文化迎来历史性跨越发展的时代,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海瑞、丘濬、廖纪等海南名士大多出于明代。在对外贸易方面,海南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时候海南的物产凭借其自身特点畅销内陆,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沉香。李幸璜

海南各种珍贵木材,特别是香料通过海上贸易远销广东福建江南等地,而且很受欢迎。正德《琼台志》中记载的用以贸易的木材和香料就有17种,如苏木、乌木、鸡翅木、虎斑木、花黎木等等。

在北宋之时,苏东坡在痛斥海南杀牛现象的《书柳子厚牛赋后》中说到,海南的牛是从高州、化州装载渡海来到海南。到了明代,情况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海南从牛的输入地一举变为牛的输出地,而牛皮、牛角等也都是海南对外输出的货品。

明朝时期海南出现牛羊遍野的场景,以致海南要征收牛税。牛税和槟榔税是当时海南收入最多的两种税收,万历《琼州府志》中记载,隆庆、万历年间因为兵饷不足,朝廷巧立名目征收税银,牛税就是其中的一种,并且仅次于槟榔税,琼山、澄迈、临高、万州等地牛税都很高。


椰子。海南日报记者张茂

明代,海南与东南亚地区交往最为频繁,销往东南亚最多的物产是槟榔,海南每年产量的十分之七要销往占城、交趾等地。其他物产还有如沉香、乌木、攀枝、玳瑁、椰子、波罗蜜、车渠、花梨木、藤、糖、蜜蜡、鹿皮、药种等。

明清时期从内地输入海南的物产主要是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用品,如铁制品、绸缎、瓷器、谷物等。正德《琼台志》记载:“(瓦器)出酒塘、托都,今琼货精美者皆来自广。”海南自身陶瓷生产技术仍然较为落后,精美瓷器须从广东输入。

清初,商人们将江南的物品运到海南销售,再从海南收购特产运到北方。每年春季“租舶艚船装所货糖包由海道上苏州、天津”,秋季则从北方贩棉花、色布运到雷州、海南售卖。海南与广东的贸易则更为频繁,清代乾隆年间,从海南来到广东的贸易商船络绎不绝,雷州港内有海南槟榔批发商行,江门港内驶入的货物以槟榔、椰子、藤丝为主。

明代至清代中期,虽有海禁,但也抵不住海南与外国的贸易往来增加。明代丘濬在诗中谈到外国商品运销海南:“珍货来番舶”。据小叶田淳《海南岛史》记述,从康熙二十六年到康熙四十六年二十年间,至少有14艘商船往来于海南和日本之间,海南的土产如沉香、黑糖、玳瑁、椰子等在日本很受欢迎。

清代后期 受到世界潮流冲击

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海口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海南与外国的贸易往来脱离了原来的发展轨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漩涡之中。

一时间外国轮船如潮,出现在海口港外,海南原来的木船则相形见绌,运力续航能力远不能及。海南被列强作为工业产业的倾销地,外国洋货如棉丝、汽油、火柴、鸦片等充斥岛上,海南土产也被列强作为再生产的原料。

在1890年以前,海南的洋货以欧洲和美国的货物居多,自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输往海南的棉纱、火柴等逐渐取代欧美货物,在海南市场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输入的商品是工业制品,主要有洋药、洋棉纱、洋油、火柴、铁钉、铁钎、燃料等。

当然,洋货得以占据海南市场,也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碾压,海南传统手工产品包括从大陆运来的手工产品,不及洋货有竞争力。以洋油为例,1882年输入海南仅为6980加仑,到1890年增至49万多加仑,增加近70倍。因为洋油亮度比国产油要好,而且洋油灯更加美观便宜,因此几乎替代了国产灯油的使用。

这一时期,列强把海南作为原料产地,大肆掠夺海南土特产品,运回本国。据记载,西方列强掠夺海南的土特产品主要有糖、皮革、槟榔、益智、高良姜、花生、红白藤、花生油、药材、鱼类、盐、木材等,牲畜主要为猪和牛。其中以砂糖最多,其次是猪、牛、槟榔和高良姜等。

据统计,在1882年至1891年的十年间,海南共输出生猪近48万头,其中1887年一年就输出85082头。此外,牛、麻布袋、槟榔、红糖、椰子、鱼干、虾米等土特产也大量销往东南亚一带国家。

除了海外贸易,海南与大陆的贸易也比鸦片战争之前更加频繁。许多大陆货物需经香港运到海南,主要有蚕豆、豌豆、药材、大米等,其中当归、生地、茯苓等中药的输入,在1902年至1911年间约达94万多两。

此外也经常有船只来往于汕头、江门、北海等地,将外国制造的物品转运到海南来销售。海南出岛的大宗货物一般运往香港、越南和马来西亚,只有少量货物会运往广西北海,但是几乎全是槟榔。


崖州布。海南日报记者武威

海南古代贸易货品的变化

汉代

汉武帝在海南设郡,海南纳入中原王朝版图,海南物产作为土贡运送中央。

输出:犀、象、玳瑁、珠玑、土布

输入:铁器、陶器、丝织品

唐代

隋唐时期海南重新进入中原版图,作为土贡的特产更为丰富,深受权贵们的喜爱。

输出:金银、珠、玳瑁、高良姜、五色藤盘

输入:粮食、农具、乳头香

宋元

进入宋代以后,海南岛与大陆的联系更加普遍,内陆地区与海南的私人贸易逐渐增多。

输出:槟榔、高良姜、玳瑁、紫贝、香料、吉贝布

输入:米、牛、面粉、纱绢、漆器、瓷器

明至清中期

明至清中期,海南经济迎来新发展,政治和文化进步也很明显,民间海外贸易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输出:槟榔、香料、牛、棉纺织品、椰子

输入:铁制品、绸缎、瓷器、谷物、茶酒杯、草席、竹置、鞋置

清末

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1858年琼州作为通商口岸后,海南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漩涡之中,列强把海南作为倾销其商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材料的产地。

输出:糖、皮革、槟榔、益智、高良姜、生猪

输入:鸦片、毛织品、棉织品、洋油、火柴、药品

文字/梁君穷 制图/陈海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