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4 08:40 来源: 学习时报 【字体:   打印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处在改革开放前沿,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优良,党中央赋予海南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大使命,对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海南听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海南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在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开创海南发展新局面,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稳步推进,对标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一着“先手棋”,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要继续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创新思路、突出特色、增创优势,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助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海南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以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自由贸易港建设成型起势。政策体系基本建立,零关税、低税率、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免签、增值电信业务试点等关键核心政策接续落地,并持续扩容、优化升级,为全世界投资者带来真金白银实惠。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培育形成20批166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等在全国复制推广,实施“机器管规划”“机器管招投标”“土地超市”等制度,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公平竞争。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外贸依存度由2018年的17%提高到2024年的35%,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约36%,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21.9%、20.8%,实际使用外资额、对外直接投资额排全国前列,在琼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76个;洋浦港与阿联酋阿布扎比港共建“一带一路”姊妹港,海口美兰机场与新加坡樟宜机场开启合作新局面;推动境内外40个自贸区(港)与海南建立伙伴关系。经过7年的政策制度准备,海南正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前沿、地区互利合作的新热土、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新引擎。

海南正科学谋划封关前后的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力以赴实现今年底顺利封关运作,加紧推进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紧扣经营主体需求争取和优化政策,开展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大样本、实战化压力测试,增强“一线”放开与“二线”管住的联动性、“二线”监管的精准性便利性、监管方式的适配性,确保封关运作平稳有序、万无一失、首战必胜。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聚焦实现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积极开展《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规则先行先试,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探索推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大力推进制度型开放。做实做优各类开放平台,加快建设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两个基地”、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两个枢纽”、国际经贸合作网络和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网络“两个网络”,做好外资、外贸、外国人文章,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联动,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努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样,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港,必须有现代化产业体系作支撑。海南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但拥有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绿色低碳“三度一色”资源禀赋优势和自由贸易港开放政策优势,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海南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这四大主导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支撑,增加值占GDP比重超66%,较2018年提高近14个百分点。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2024年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增长47.8%,生物育种、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制造等生物制造产业协同发展;海洋生产总值增长10.4%,占全省GDP比重超1/3;建成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并具备全系统发射能力,1、2号工位均实现首发圆满成功;海上风电、制氢储能等绿色低碳技术快速发展;游戏出海、“来数加工”等数字经济新业态蓬勃兴起。高端购物、医疗、教育“三篇消费回流文章”成效显现,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球份额较2018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基本实现医疗技术、设备、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获批8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我国境内首个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连续两年招生,海南洛桑旅游大学获批建设。

海南将立足资源禀赋、政策制度和地缘区位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动四大主导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双轮驱动”,培育壮大海上风电、生物医药、石化新材料、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增强天然橡胶稳产保供能力,加快建设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开放合作“双高地”。坚持“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种业、深海、商业航天、绿色低碳、生物制造等新领域新赛道,因地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推动离岛免税政策优化升级、优化产品服务供给,加快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稳步推进中外合作和独立办学项目,扩大消费回流规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建设人才荟萃之岛、技术创新之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打造展示中国风范的亮丽名片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屹立。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海南是我国重要的对外窗口,精神文明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海南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中国特色”核心要义之一,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提质增效。聚力创建海南文明岛,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村VA”“村BA”“村秀”等群众文体活动火爆出圈,“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活动直达基层。文化事业加快发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圆满成功精彩承办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南海深海考古取得重大进展,持续擦亮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文化品牌。对外传播有力有效,外交部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推介活动反响热烈,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赴法国参加中法文化交流年活动,生动展现了海南人民热情、友善、自信、开放的良好风貌。

海南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提升,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中打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高地,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中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合作高地。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建功自贸港”主流思想舆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完善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让文明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亮丽风景。大力发展游戏动漫、文化创意、数字文化等新型文化业态,用好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海南分中心、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平台,深化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文化开放合作。传承发展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等海南特色文化,高质量推进“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世界双遗产申报,加强南海沉船遗址和“南海更路簿”保护利用,打造“一带一路”标志性文化交流合作项目。

让海南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全国人民和海外游客都格外关注,必须倍加珍惜、精心呵护,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有机统一,让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含绿量”更足、“含金量”更高。

海南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稳中向优良好态势,PM2.5浓度从2018年的17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4年的12微克/立方米,2024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4%,城市(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99.9%。以标志性工程引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本已濒临灭绝的海南长臂猿从2019年的4群30只恢复至7群42只,清洁能源发电量和装机占比分别为70%和80%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保有量占比位居全国前列,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率超80%,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超75%,成功创建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并实现碳中和,为全球零碳标准提供中国答案,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全省人民的高度共识。

海南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滚动实施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低碳岛为主体的“2+N”标志性工程,加快推进“无废岛”和中欧(保亭)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建设,建设一批低碳园区、低碳社区、低碳项目,增强海南产品和服务“碳足迹”的全球竞争力。推动以市县和特定流域为单元、省直部门深度参与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分片区、分功能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提升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建设水平,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努力把海南打造成我国向世界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

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抓开放、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成色如何,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效如何,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水平是重要衡量标准。海南在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激发发展活力和创造力,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海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自由贸易港建设中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全国率先实施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大力实施基础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引进工程,推动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学校和医疗机构落地,建设4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全省覆盖,“家门口上好学”“大病不出岛”正成为现实。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80岁,居全国第7。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14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成功抵御超强台风“摩羯”袭击,赢得建省以来抗击超强台风伤亡最少的结果。依法惩治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私彩、赌诈等违法犯罪,社会治安形势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海南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提升就业质量专项行动,加快建立推动经济发展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协调联动机制,不断提高经营主体增量向就业岗位增长的转化效率。持续推动教育医疗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兜牢基础教育、基层医疗底盘,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防返贫主动监测帮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做到不漏一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严密防范极端恶性案件,军地合力守好祖国南大门,努力创建全国最安全地区。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经济特区处在改革开放前沿,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着更高要求。海南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确保正确方向、行稳致远,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改革开放前沿地带把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好地为全国改革开放大局探路子、作贡献。

海南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以“严实效”标准落实在全党开展的集中性学习教育,连续7年开展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以及定期“回头看”,制定出台并动态完善党建引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1+2+N”制度体系,部署开展自贸港先锋行动,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7批815名干部经中组部选派来琼挂职,“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进展顺利,压茬开展“作风整顿建设年”“能力提升建设年”等活动,常态化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以建设清廉自贸港为重要抓手,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开展领导干部家教家风、公职人员不担当不作为及推诿扯皮等问题集中整治,常态化开展“一把手”纪律教育、“家庭式”廉政谈话和经营主体廉洁从业教育,在全国率先探索“监督一张网”,有效破解各类监督各自为战难题。

海南坚决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坚持重大改革事项由党中央决定、整体工作进度由党中央把握、政策实施情况及时向党中央报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展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全面提升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水平,加快构建适应高水平开放要求的党建工作格局。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巩固干部作风能力建设成果,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精准扎实为基层减负赋能,治理新型“躺平”行为,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深入推进“监督一张网”建设,完善“机器管+”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今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全省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加快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奋力谱写为全局添彩、为发展争光、为百姓谋福祉的海南篇章。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移动版|电脑版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网站支持IPV6|无障碍阅读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