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民谣:一曲相思盼郎归
2021-08-16 15:29 来源: 海南日报 编辑: 莫中圆 【字体:   打印

文\海南日报记者 邱江华

“送郎送到码头分,眼看船去心更闷;郎你去番坎忆侬,常回书信问冷暖……”一曲民谣,唱出了下南洋的海南人夫妻感情中许多思念、牵挂、不舍、无奈、兴奋和期待的复杂情绪。海南人下南洋历史悠久,在侨乡与南洋社会的互动中,侨乡民众编写了许多与下南洋相关的民谣。这些民谣,不仅反映了海南人下南洋的历史特点,也体现了侨乡社会的发展变迁。

反映相思之情是那一时期侨乡民谣的重要内容。“离妻别子去南洋,频频回头望故乡,睡到夜半又醒起,梦里团圆割肚肠”“一船泪水一船人,一条浴布去过番,火船始过七洋洲,回头不见俺家乡,是好是劫全凭命,未知何时能回还……”这些民谣,记录了当年漂泊海外的中国侨民的艰辛。在南洋社会,琼籍华侨们艰苦打拼,为的就是早点挣到钱财,回乡与亲人团聚。他们白日干活无一刻歇息,晚上得空时便受思念煎熬,心中乡愁绵绵。但迫于现实,他们只能把这种情绪放在心里。

侨乡民谣中也有不少反映海南人下南洋及在南洋生活的内容。例如“海不平啊浪头高,天不平啊起风暴,叫一声我的妈呀,儿尸要在海底捞……”从这些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年海南人下南洋的交通工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帆船,而且是无动力的帆船。从海南到南洋,如果顺风顺水的话,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遇到恶劣天气,那在海上漂泊的时间就会更长,甚至葬身海底。当年下南洋的船上都放有水尾圣娘的牌位,以求这位海南人供奉的海神保佑。

“侬来南洋十年长,很少书信寄回乡,只怨命运生不好,生意败了个钱无,现今吃闲无工作,四处找业苦奔波……”早期的琼侨大多是因为被劫、被骗到海外当劳工或因生活所迫出洋谋生。第一代海南人在南洋打拼得非常艰辛,从事着社会最底层的职业,他们有的在矿山、种植园、码头当苦力,有的在旅店、餐馆工作,或自办理发店、缝纫店,历尽艰难。对此,民谣也有所呈现:“十个去番,九个打工,你去挖矿,他去搬运,我当种胶工,工不相同苦相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