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被天下 金银为饰
2020-11-02 09:48 来源: 海南日报 编辑: 陈慧慧 【字体:   打印


《百年前的中国》一书中,外国游客拍摄到的黎族妇女织锦的场景。 陈耿 翻拍

文\本刊特约撰稿 张意薇

海南岛地暖水泽,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使其自古以来在审美意趣上与中原腹地多有不同。历代地理志以及文人笔记在描写边地民俗时,总不吝笔墨描绘那些别具特色的衣饰装扮。一块布料、一个纹样、一件配饰、一款着装……都是极具价值的文化珍宝,蕴含着海岛人民对美与时尚的独特追求。读懂它们,会更加懂得这方海上奇甸的历史与现在。

天涯织女纺吉贝

据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元初松江府的乌泥泾(今属上海地区)土地贫瘠,百姓听说闽广的木绵树(绵又写作“棉”)可以纺出一种叫“吉贝”的布,也想种树谋生。可既要手工剥棉籽,又没有纺车,生路依旧艰难。这时,一位叫黄道婆的老妇人从崖州(今属海南三亚)来到此地,“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黄道婆不仅帮助乡人改进了棉纺织工具,还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细腻精巧的花纹纺织技艺传到大陆。

黄道婆叹为观止的纺织技术源自海南的黎族地区,而纺织所用的吉贝是海南等地生长的一种喜高温的产絮植物。《诸蕃志》载:吉贝树类小桑,萼类芙蓉,絮长半寸许,宛如鹅毳,有子数十。(毳,鸟兽的细毛)其实,吉贝和木棉是两个种属。但古人的记述对两者的区分并不是十分清楚,如宋代的《墨客挥犀》、清代《岭南杂记》等笔记中将吉贝与木棉混谈,称木棉(也叫“木吉贝”,纤维弹性较差,一般做填充材料)所织的布为吉贝,后人或把吉贝归为广义的海岛棉(一种优良的长绒棉)。


海岛棉(吉贝)的棉絮。 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摄

在黄道婆之前,宋代笔记中即有岭南地区借用工具去籽纺织的记载:“吉贝木……南人取其茸絮,以铁筋碾去其子,即以手握茸就纺,不烦缉绩。以之为布,最为坚善。”当时海南黎族的棉纺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吉贝布是可以替代丝织品的好料子,相比雷州、化州等地,海南所织的吉贝品按品种以及用途分出很多名目:“幅极阔,不成端匹,联二幅可为卧单,名曰黎单;间以五彩,异纹炳然,联四幅可以为幕者,名曰黎饰;五色鲜明,可以盖文书几案者,名曰鞍搭;其长者,黎人用以缭腰。”(《岭外代答·吉贝》)

清代撰写《岭南杂记》的吴震方听说吉贝棉可以做被褥,自己便买了几斤回去,可惜当地女工尚未掌握纺织吉贝的技巧。吉贝布可谓海南出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时尚家居产品,而其升级版的做法是:从中原的彩帛中拆色丝彩线混织花样(见《峒溪纤志》等),这种吉贝布就入列其后名扬四海的黎锦了。有着优良质地以及迷人光彩的吉贝布不仅可以装点家居,穿戴在身上也是光彩夺目。“腥味鱼中墨,衣成木上绵”(李琮),除了做一般的衣料,织有繁复细密花纹的吉贝还可制成腰带或头巾等配饰。有人见没有丧事时海南黎人也带着白头巾(又称“白叠巾”),还写下“冒白乡风旧,标青社酒酣”的民俗诗。(《清波杂志》)

织就黎锦展画卷

黎锦的制作有纺、染、织、绣四大工艺,由南海之滨的织锦人巧手向外界输出的是一种日常化的诗意。黎锦质料精细、轻软,耐用,其染料取自热带雨林的天然植物、自然动物和矿物等,色彩常以黑、蓝、棕为基底色,间以红、白、黄、青、绿等配色。古语称,“黎锦光辉艳若云”,可见其配色的斑斓绚烂。

其中,独具特色的絣染技艺(也称绞缬扎染)不同于常见的先织后染,而是先染后织。即,织锦人先在经线上扎花,而后入染,最后穿梭织布。宋元的文献中甚至以“结花黎”来代称掌握了这种扎染工艺的黎人。锦布丝丝成趣,这是海岛民族将对周遭世界的感知以及美学认知转化成平面语言。人们在黎锦中看到的,不仅是海岛居民的风物志,还有隐藏在衣饰装扮中的民族精神结构版图,展开一件黎锦就如同饱览一幅多姿多彩的风情画卷。

织染的纹样多达上百种,难有纹样完全相同的两条黎锦。庄重质朴的底色上,承载着山河大地、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神话传说……黎族织锦不需要提前描样,花纹图案已然成竹在胸。他们用一织一梭定格了鸟的飞翔、兽的腾跃,以及延展氤氲出南国山川的晴岚雾雨……各种图案的组合往往就是一幅生动的生产或生活画面。如,将人纹、牛纹、田垄纹等组合,仿佛是在复现一幅乡间水田的春耕图;将小孩纹、蝴蝶纹、蜘蛛纹等组合,不就是一幅妙趣横生的童戏图?

金银为饰开奇葩

和受儒家文化影响深刻的地区审美上尊崇温润的玉石不同,相对于木、石、玉、骨等材质,海南的黎、苗等少数民族似乎对华丽闪耀的金属饰物更为青睐。岭南地区素贵金银,《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载:“梁初……交(今越南河内)、广(今广州)用金银。”贵金属成为通货,间接催生了岭南的俚僚豪富以钱为饰的审美风潮。银饰的出现虽比玉饰、金饰要晚,但由于明中期以后白银在中国一直作为硬通货存在,并非产银区的海南也开出了银饰文化的奇葩。海南岛与外来文化不断接触、融合,海南银饰工艺的发展基本与中原同步,且在明清达到了鼎盛,正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商贸的流通为这种具有地域以及民族特色的审美提供了物质支持。

清代龚柴精细描摹了苗族男女老幼的服饰装扮。苗寨内除了寨长剃发,其余的男子都“裹头椎髻”,刮去髭须。家境富裕的用网巾束发,在头上插上四五支上扁下圆、如匕首一样长的银簪,左耳上穿一只碗大的银环,脖子挂银项圈,手上带银钏;妇女的服饰,银簪、项圈、手镯等和男子一样,只是两只耳朵都穿上两三圈银环,衣服比男子略长些,用锡片红绒或绣花卉装饰。家境富裕的会戴上大银梳,发髻上缠绕银索,身上佩着锡铃或者绣绒花等装饰。也可以从装扮上辨识男女婚否:未婚男子在发髻上插金鸡羽;未婚女子在脖子上挂成串的海螺,额发中分,后面系辫,装饰锡铃、药珠。(参见《历代文人笔记中的海南·苗民考》)

苗民的簪梳圈环镯钏并着色泽鲜艳的禽羽或绒花,既显得精致贵重,又不乏轻盈艳丽。其中的簪环、梳篦等,还会采用錾花工艺,刻花蝶、叶片、龙纹、奔鹿、飞鸟等,纹样精美,错落灵动。而锡铃是由柔软的锡质捶鍱打造而成,莲步轻移则发出清澈、雅致的铃音,空谷回响,梦幻美妙。

海南黎族的金属饰品有金、银、铜、锡、铝等多种材质。“黎装椎髻、徒跣、裸袒、而腰缭吉贝,首珥银钗,或铜或锡,首或以绛帛彩帛包髻,或戴小花笠,或加鸡尾,而皆簪银篦二枝……其妇人高髻绣面,耳带铜环,垂坠到肩。”(《岭外代答·海外黎蛮》)就衣饰言,为便于在炎热的气候下劳作,当中原行冠裳之礼时,黎、苗男子都还保有裸袒的风俗。黎族饰物大致可分为面饰(含头饰、头冠、头箍、耳环等)、胸饰(含长生锁饰、胸链等)、腰饰(含腰链及腰间饰品)以及手足饰品(含手镯、脚饰等),又加以龙纹、缠枝纹等图案,纹饰内容丰富,多寓意祥瑞、喜庆、平安,粗犷古朴,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

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以及岛上各民族频繁交往,很多传统的衣饰装扮只能在盛大节日、祭祀典礼等特殊的场景才能复现。但闪耀在金银布帛以及肌理纹路上的华彩,一瞥难忘;那种对美与时尚的向往,对富足安乐生活的追求,不分民族,无论古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