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曾有座“醉翁亭”
2017-08-07 10:08 来源: 海南日报 编辑: 符春媚 【字体:   打印


“四宜何处觅柴门,物换星移不复存”——东方市俄贤岭一景。 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山水间的亭子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


清姜焯书法拓片 ——重建望湖亭记


丰乐亭

  文\海南日报记者 郑彤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北宋文豪欧阳修与宾客的一场雅聚,不仅留下了逸兴遄飞的《醉翁亭记》,亦平添了滁州山水的诗情画意,引得众多后来者寻胜赋诗。如在清代,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多次来滁,并挥毫咏怀,留有《滁州清流关道中》《尊胜院碑记》等诗文。

  鲜为人知的是,曹雪芹的堂舅公姜焯,在康熙年间任琼州府感恩县(今海南省东方市)知县时,也于县城东门外的小山上,修建了一座堪称海南“醉翁亭”的四宜亭,宜人宜己,乐水乐山。时人将之与欧阳公的丰乐亭、苏东坡的喜雨亭相提并论。

  感恩之美PK滁州之秀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在欧阳公的笔下,滁州景色秀丽、山水如画,有城有山有林有泉不说,“峰回路转”,还“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诗情画意间,城以山依,山以林秀,林以泉幽,泉以亭胜……滁州之美景扑面而来。

  不过,“五岳之山,吾知其高也;三江之水,吾知其深也;临安之西湖,姑苏之虎丘,吾知其为游览之奇观也。即海隅荒陬之地,蕞尔弹丸,何尝无所取者?”在四宜亭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落成后,感恩典史、山东阳谷人刘俊邦道出了当地民众的心声:地处海疆的感恩,并不缺少美景,而是缺少发现美景的眼睛,“贵乎得其地之相宜,更得乎其人之相宜耳。”英雄所见略同!姜焯同样认为:“宇宙之内,山水奇观所在,都有不必于其大也。苟有其地皆有可取,苟有可取皆有可乐,在相其地之所宜耳”,感恩有很多美景,都没被发现罢了,“惟是地当天末,不无山川胜迹,而多泯没于丰烟茂草中。”

  感恩景色如何?且看姜焯于亭中所见:“东望大雅,夕阳斜照,光怪陆离;南眺天马,诸峰如万骑奔腾,古称层峦耸翠、上出重霄者,非耶?其北疍村潮汐,烟云惨淡,而且渔歌互答,若远若近,意者龙江垂钓中,庶几有隐君子乎?至于西,则与雉堞相去数武,佳木葱茏,野芳艳秀,不减翠屏围绕,恍坐西楼而听潮声之涵荡澎湃也。”而刚自云南入琼的刘俊邦亦以寥寥数笔,“还原”了一幅感恩画卷:“登斯亭也,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有清流绕其前,翠绿环其后,苍松修竹映带左右。亭之四围净洁平坦,有芬芳之可爱,无尘沙之飞扬。”

  如此美景,自如仙山琼阁!难怪来视察的琼州总兵范时捷在亭中片刻,享“风海波涛响答霄汉,水声鸟语音韵冷然,野芳发而香幽,谷翠滴而衣湿”,便心旷神怡,飘飘欲仙了,“觉清气移人,征尘如拭;又若从俗境中遇羽衣仙客,神明爽秀,忽忽欲作冲举也。”

  姜焯之“宜”PK欧阳公之“乐”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游醉翁亭,观禽鸟之大自然之乐,乐众人之郊游宴酣之乐,无疑已将简单的山水之乐得之于心寓之于酒,已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之境,留岁月佳话,得万民共鸣。

  江湖廊庙人人乐,柏酒椒盘处处宜。六百年后,姜焯建四宜亭,亦书名士风流,传众宜美谈。何为四宜?姜焯有文称:“予也或晨出而课南郭之耕畴,或暮归而玩东阜之皓月,周岁之内自春徂冬,环视瞻眺无不宜之,遂颜曰四宜。一若亭之适宜于此地,而斯地之宜于有是亭也。”的确,“樵夫、牧竖同憩其间,居亭主人与野人争席而坐。物与我,人与境,各相得而相宜”,正是宜山宜水宜家宜世之景象。

  而联系到姜焯“以振兴文教为己任,晓黎庶以礼仪”之志,及其在四宜亭之北新建义学之举,人们对于姜焯的四宜情怀,便有了更多的了解。诚如范时捷所言,姜焯不因感恩偏僻而满腹牢骚,而是狠抓人才工作,推进“义务教育”,感恩的面貌怎么会不大有起色呢?“姜公不以戚戚之意而亟之于教化之大端,感之人士不亦自此起色乎?”而且此亭何止四宜呢?除了观景小憩、吟诗闲谈,义学建成后,此亭、此地就是读书人的“舞雩台”啊。“义学成,多士以德修为本,间或游于斯,息于斯,以待世用,即以此亭、此地为舞雩可也,何莫非亭之宜也哉。”

  国子监生王春士深有同感:四宜亭怎么仅仅是“土石水泉之适,山原林郁之观”呢,分明还是“姜县长”劝农劝读、问计于民,让老百姓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或于此而课耕桑、劝种植,则宜于农;于此而讲礼让,训诗书,则宜于士;于此而咨政治之得失,问闾阎之疾苦,岁时伏腊以与感之人时相慰劳,则宜于通。邑之父老子弟,而且仰而望山,与目宜也,俯而听泉,与耳宜也,悠然而虚者,与神宜也,渊然而静者,与心宜也。推之而随时自适,与物无忤,又安往而不宜者,奚啻四宜而已乎?”

  感恩教谕、广东南海人李茂也实践出真知,以事实说话,讲述服务民生的“四宜”之道:“居斯亭也,春宜省耕,夏宜课耘,秋宜观获,冬宜祈年,急民事也;寒宜衣之,饥宜食之,窘宜周之,劳宜息之,求民瘼也;欲宜窒之,忿宜惩之,狱宜折之,刑宜省之,肃官箴而勤吏治也。”

  四宜亭诗文PK醉翁亭佳句

  宜尔家屋,和乐且湛。

  欧阳公的《醉翁亭记》,很多人耳熟能详。其间的“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等佳句,趣远言高。

  与这些连珠妙语一样,有关四宜亭的诗文中,也颇有得隽之句。

  如写山水相映、风光秀奇的,“忽尔阴雨骤至,湖水洋溢,停骖以相待。见夫参差隔岸,断云与野鹤俱飞,滴沥沙洲,树响共雨声相乱。西南一视,林壑尤美,有亭翼然临于洲畔者”,便涉笔成趣,而“此亭也,面对大雅,斜阳西照,晚霞返影,高峰古树瑞气层层,婉然画中飞来,宁不为大观乎?南亩一带,田畴多黍多狳,彧彧青青,信乎丰年之兆也。仰观天马山,骐駵腾云雾而奔驰;俯视碧沙洲,绿珠随波浪以盘旋。龙江水满一碧万顷,渔舟唱晚声闻东阜,沧海汪洋渺无涯岸,潮声澎湃响应四楼……”更让人如身临其境。此情此景,若与友人低吟浅唱,怕是与诗仙李白的桃李园春夜宴相比也不逊色,“而东山皓月清光皎洁,照耀于亭前,邀朋载酒,衔杯酬唱,不减桃李园之夜宴也。”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四宜亭下,思政忧民之句亦次第流芳。如姜焯所论“尔多士请益有师,讲习有友,居稽之暇,山明水秀,足以纵耳目之大观,当必有共相欣赏者。从此讲明乎诗书六艺之文,淹通乎诸子百家之说,敦笃乎孝悌忠信之行,其所得殆未可量也”;范时捷所思“人材之产,无地无之。蒙金以沙,固玉以璞,藏珠以渊,非必金玉珠之能自发现于世者。人材亦然,有其启之,必有以应之”;李茂所念“士生斯世,出处语默各有所宜。宜于廊庙者名世之彦也,宜于山林者避世之流也,宜于盘错者肆应之才也,宜于寂寞者枯槁之学也。四者各适其适,不相为谋,非通儒也。有大人者,则异于是。以廊庙之身处山林之地,舍盘错之任居寂寞之乡,白云出岫而无心,杲日容光而必照,易地皆然,又何往而不可哉?”

  高风落落,往事悠悠。令人遗憾的是,到了清末,四宜亭便年久失修,不复存在了。清代附贡唐之莹特吟诗怀古:“四宜何处觅柴门,物换星移不复存。唱罢江东无嗣响,空留郭外对斜曛。莺啼似欲呼春梦,草长今难觅屐痕。旧迹传闻风过耳,几回仿佛莫知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