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速度、结构和效益同步提升
——前三季度海南经济形势分析及全年预测
前三季度,我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机遇,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发展方式转变出现积极变化,三次产业全面协调发展,三大需求增势强劲,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结构和效益同步协调提升的良好态势,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但经济运行中也出现增速明显减缓、物价涨幅较大等问题。总的来看,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积极的、健康的,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国第一,是建省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预期目标。
一、前三季度海南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今年以来,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政策利好作用下,我省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增速创下1994年以来新高。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0.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比全国增长10.6%快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8.59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405.48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716.35亿元,增长22.1%。
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发展明显提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7.0%,超过了第一产业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7.8%,比去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三一二”转变为“三二一”。
(二)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经济发展提速增效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大幅提高。一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保持大幅增长,房地产业税收收入对财政贡献超过四成。前三季度,全省全口径财政收入399.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5.28亿元,增长60.2%,增速比全国财政收入增长22.4%高37.8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保持全国最高增幅。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82.46亿元,增长66.4%,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88.9%,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贡献进一步提升。海南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业迅猛发展,带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大幅度增长。前三季度,房地产业税收收入为84.98亿元,同比增加51.13亿元,增长151.1%。房地产业提供的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1.4%,成为对财政收入贡献最大的行业。二是工业效益显著提高。随着市场转暖,全省工业产销情况逐步好转,部分工业品出厂价格回升,工业效益持续好转。前三季度,全省列入统计监测的4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309.8%,同比提高6.9个百分点,创历年新高;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76.68亿元,同比增长19.1%;亏损企业户数同比减少18.4%,亏损面下降6.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41亿元,下降49.6%。
(三)三次产业全面协调发展,产业基础不断增强
1.农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我省各市县、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着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大力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发展,加大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促销力度,农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前三季度,全省农业完成增加值378.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分产业看,一是渔业生产取得好收成。渔业完成增加值98.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水产品产量117.11万吨,增长7.4%。临高县深水网箱养殖扩建,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二是林业生产较快发展。林业完成增加值为54.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干胶产量22.49万吨,增长5.1%。橡胶价格约2.3万元/吨,同比涨幅近一倍,促进了林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三是种植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种植业完成增加值158.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粮食作物产量136.90万吨,增长3.2%;瓜菜产量463.60万吨,增长15.3%;水果产量257.89万吨,增长6.2%。花卉业、桑蚕业等特色绿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四是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前三季度,畜牧业完成增加值58.93亿元,增长5.6%。肉类总产量51.1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6%。温氏、罗牛山、海平达、鹏翔、禾牧、永茂等大型龙头企业的生猪标准化养殖迅猛发展。全省万头以上猪场已超过150家。
2.工业生产明显提速
今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稳步复苏,外需不断回暖;国内经济继续回升向好,内需保持较快增长。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共同拉动下,我省工业产品销售状况持续好转,石油、天然原油、铁矿石、化肥、纸浆、制糖、橡胶制品、医药、酒精、玻璃等工业品出厂价格明显回升,促进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加快。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52.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增速同比加快12.5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9.68亿元,增长15.8%;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92.35亿元,增长17.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20.6%,集体企业下降15.3%,股份合作企业下降10.7%,股份制企业增长27.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0.0%,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长0.2%。工业出口交货值73.90亿元,同比增长22.4%。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97.9%。
从企业生产情况看,部分大型企业生产快速增长对促进工业加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三季度累计完成产值10亿元以上的10家大型企业中,一汽海马产值增长56.5%、金海浆纸产值增长57.9%、海南矿业产值增长27.6%、海口供电公司产值增长19.9%、盛之业高新技术产值增长17.6%、中海石油化学产值增长31.0%、海宇锡板产值增长55.6%等,这七家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超五成,达到54.3%,其中,一汽海马和金海浆纸的贡献率分别为23.8%和17.6%,成为贡献最大的两个企业。
3.服务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服务业完成增加值716.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6%,继续引领经济快速发展。其中,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房地产业迅猛发展,成为服务业最大行业。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利好概念引发了新一轮房地产开发投资热潮,房地产业迅猛增长。前三季度,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157.65亿元,同比增长34.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3.3%,其中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2%,成为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最大行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明显加快。全省新增远洋航运船只50艘,新增运力19万吨;我省旅游热度不减,以及经济发展提速带动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拉动了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前三季度,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82.52亿元,同比增长23.6%。
批发零售业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现实购买力增强,以及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促进了批发零售业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批发零售业完成增加值151.69亿元,同比增长24.1%。
(四)三大需求增势强劲,有力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1.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今年以来,东环铁路、金海160万吨造纸、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中航特玻材料生产基地、80万吨甲醇、昌江核电、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南电网建设与改造、海南生态软件园一期、新海航大厦、海棠湾喜来登酒店、三亚湾新城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以及一大批旅游房地产项目、各市县保障性住房等大规模开工建设,促进了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总额899.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3%,比全国增长24.0%快17.3个百分点,增速全国第一。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60.50亿元,增长41.6%;农村投资38.63亿元,增长36.4%。新开工项目继续增加。前三季度,全省在建项目(未含房地产项目)1415个,同比增加124个,增长9.6%。其中,新开工项目778个,增加81个,增长11.6%。
分产业看,投资结构继续改善。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3.21亿元,增长29.1%,其中制造业投资67.02亿元,增长87.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38.36亿元,增长45.0%,占投资总额的84.7%。分地区看,区域投资发生新变化,中部投资明显加强。前三季度,中部地区增长77.4%,西部地区增长44.2%,东部地区增长40.6%。
房地产开发投资迅猛增长,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21.05亿元,同比增长68.4%,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7.3%,是拉动投资快速增长的主力。全省有工作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达506家,房地产开工项目有524个,比上半年增加35个。
2.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国际旅游岛建设利好概念带旺了旅游消费,以及实施更加优惠、范围更广的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的政策,农垦系统及林场职工也纳入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了消费需求,消费品市场持续旺销,社会消费品零售增幅自5月份开始跃居全国第一。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其中,商品零售额384.81亿元,增长19.2%;餐饮收入62.15亿元,增长21.4%。
热点消费持续旺销。汽车市场销售火爆。前三季度,限额以上企业的汽车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21.9%。汽车销售快速增长带旺了石油及制品类销售快速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310.5%。在实施家电下乡优惠政策作用下,家用电器类销售额大幅增长,增长213.4%。金银珠宝、通讯器材类等热点消费销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26.4%和124.7%;粮食、食品、饮料、烟酒类等生活消费品销售额增长27.3%。旅游消费增长势头强劲。前三季度,全省旅游消费191.84亿元,同比增长25.7%。
3.外贸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1-8月,全省进出口总额64.2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其中,进口总额49.96亿美元,增长7.0%;出口总额14.31亿美元,增长27.3%。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额8.91亿美元,增长22.4%;加工贸易出口额5.39亿元,增长36.4%。
(五)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顺利。今年省委、省政府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一号工程,进一步加大了建设力度,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良好。全年全省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10.09万套、729.54万平方米。截至9月底,已开工10.69万套,开工率105.8%;建设面积894.71万平方米,占计划总面积的122.6%;竣工1.71万套,占年度计划任务的85.5%。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前三季度,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31.80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6.7%、医疗卫生支出增长5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7.9%、城乡社区事务增长50.1%等。
城镇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9月末,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620.37亿元,比年初增长25.2%。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7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工资性收入8036元,同比增长10.0%,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9.4%,成为确保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因素包括:去年县域再次提高公务员津补贴的翘尾因素影响和部分市县今年一季度才发放去年提高的公务员津补贴,下半年部分市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津贴补贴再次提高;今年全面发放了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岗位绩效工资;企业效益好转使职工收入增加,以及打工者工资水平也普遍提高。二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利好政策推动我省商品房价格、房租价格等大幅上涨,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明显增加。前三季度,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36.0%。三是给退休人员每月增加养老金、退职人员每月增加退职生活费等因素拉动居民收入增长。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52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经济加快发展促进了用工需求扩大,农民外出务工明显增加,加上招工企业为招到人、留住人普遍提高工资水平,促进了农民务工收入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工资性现金收入增长36.0%,成为拉动农民现金收入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另一个原因是部分农产品市场需求较旺,粮食、水果、橡胶等产品价格明显上升,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我省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积极的、健康的。但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积极应对。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增速继续减缓,部分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落
由于国家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今年四月以来,国家从批地、融资、信贷、限购等多方面出台一系列遏制楼市调控措施,对今年主要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加快增长的我省来说,影响相当明显。从GDP增速看,一季度全省经济增长25.1%、上半年增长19.4%、前三季度增长17.6%,呈现明显减缓态势。
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看,大部分主要指标都先后出现回落,尤其是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投资等指标回落明显,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减缓的主要因素。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2.1%,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15个百分点和4.4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明显,增速大幅回落。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34.3%,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70.6个百分点和21.9个百分点。去年以来,海南板块股票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交易量不断扩大,尤其是受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利好概念刺激,一季度琼股价上涨达到高峰。但进入二季度以后,琼股价格出现下跌态势,交易量也大幅缩小,导致金融业增速明显减缓。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3.3%,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58.8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41.3%,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38.3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均大幅回落,楼市交易较淡;商品房施工面积继续增加,商品房存量呈现扩大趋势
国家连续出台的一系列遏制楼市措施,对海南房地产影响非常明显,房地产业主要指标增速出现明显回落,尤其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大幅减少,从年初楼市销售火爆场面步入了交易较淡态势。前三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68.4%,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68.6个百分点和10.5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8.3%,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143.4个百分点和43.4个百分。从单季环比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呈现快速回落态势。一季度销售面积295.398万平方米、二季度销售186.89万平方米、三季度销售135.09万平方米,二季度销售面积比一季度下降36.7%、三季度比二季度下降27.7%。
当前我省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问题是:老百姓的购买力有限而房价较高;购房者更趋理性,普遍持观望情绪,楼市交易较淡;商品房施工面积继续增加,存量呈现扩大趋势。从施工面积和销售面积看,前三季度商品房施工面积2321.76万平方米,房屋销售面积617.37万平方米,施工面积是销售面积的3.8倍。随着房屋竣工面积不断增加,存量将会继续扩大,按照目前市场的销售速度,消化存量需要更长时间。
(三)单位GDP能耗距“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还有一定差距,形势较为严峻
根据2009年统计年报数据,对GDP和能源消费总量进行最终核算,全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为0.85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2.81%。我省“十一五”前四年完成节能降耗目标进度为61.9%,今年单位GDP能耗需下降4.75%,才能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从经济运行现状和单位GDP能耗情况看,耗能相对较少的服务业增长速度放慢,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距全年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压力较大。
(四)物价涨幅高位攀升,结构性上涨特征明显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同期上涨4.1%,超过了全年预期目标1.1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上涨5.5%。分类别看,结构性上涨特征明显。前三季度,受房地产迅猛发展的拉动,建房及装修材料、租房、水电、燃料等居住类价格明显上涨,涨幅达9.8%,居八大类价格之首;其次是食品类上涨5.6%,其中9月份上涨高达9.6%;家庭设备和用品与维修服务类上涨5.1%、医疗保健与个人用品类上涨2.0%、衣着类上涨1.4%、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7%。
前三季度,全省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4.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0%,房屋销售价格上涨48.0%。
三、全年经济发展预测及对策建议
虽然我省经济增长速度仍在回落,但回落幅度已明显缩小,经济运行趋向企稳。上半年经济增速比一季度回落5.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8个百分点。根据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和对发展趋势分析,我省经济在第四季度将延续第三季度发展态势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但增长速度会有所回落。总的来看,全年经济仍将在快速增长的轨道上运行,增速会明显高于预期目标。
从生产角度看,农业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强降雨灾害,水产养殖、种植业等遭受严重损失。随着各市县迅速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抓好灾后农业恢复生产,在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资金扶持、提供技术服务,以及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需求继续提升,橡胶、水果、水产品等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通过加强抢种、补种和扩种,促进冬季瓜菜、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加快恢复生产,预计全年农业仍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在工业方面,外需逐渐回暖和国内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将继续拉动我省工业快速发展;中航特玻一期、金海160万吨造纸一期、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一期、叉河100万吨水泥二期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推动我省工业生产加快增长。预计全年工业生产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从投资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然出现了持续回落的态势,但回落的幅度已明显缩小,且仍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当前全省137个重大项目投资进展顺利、投资力度也非常大;新开工的房地产项目数量继续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回稳;保障性住房、茅草房改造等大一批社会民生工程建设加快,灾后重建投入巨额资金也会拉动投资增长,这些都将有力支撑投资继续快速增长。预计全年投资仍保持前三季度快速增长势头。
从消费看,今年来我省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尤其是第四季度我省将大幅提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区津贴和特区生活补贴标准,进一步增强消费后劲。当前我省消费品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汽车、家电、通讯器材等消费热点明显。第四季度是我省旅游旺季,各种文化体育赛事不断开展,将会促进旅游消费加快增长。预计全年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从出口出岛看,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全球对外贸易量继续增长,将有力拉动我省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国内市场需求较旺,将继续拉动我省产品出岛较快增长。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对海南经济发展影响不可低估。国家四度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时隔三年央行再次加息,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等,对当前主要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我省来说,影响非常明显,对明年经济发展影响也会继续加深。
下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真抓实干,狠抓落实,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加大灾后重建工作力度,着重解决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全力以赴做好灾后重建工作,迅速恢复灾后生产
受灾的市县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灾后生产,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一是要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统筹安排和调度好救灾资金,确保受灾群众食品、药品等物资供应,要组织力量对水浸水泡房屋进行认真排查,受损的房屋要及时维修,不能住人的房屋要坚决拆除。二是要进一步强化灾区疫情监测和环境消毒,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三是要抓好灾后农业恢复生产。要把恢复灾后农业生产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迅速制定灾后生产自救方案,适时开展抢种、补种和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组织技术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做好技术指导、市场信息、农资供应等服务,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四是要抓好强降雨毁坏的基础设施修复建设工作。坚持先急后缓、先通后畅的原则,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抓紧修复被毁坏的道路、桥涵等设施,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五要尽快对因强降雨发生险情的水利工程实施除险加固。同时,要抓好灾后水利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研究提出新的水利建设项目,积极争取进入省灾后重建的大盘子。
(二)狠抓落实和强化跟踪服务,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特别是对于我省作为欠发达地区,项目建设至关重要。要抢抓时间,着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来拉动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继续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争取开工一批、前期准备一批的要求,努力开创项目建设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新局面。对于竣工的项目,要尽快促其按时完工投产,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发挥经济效益;对于正在建设的项目,要切实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及时排除影响工程进度的各种因素,督促建设单位千方百计抢工期、赶进度,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对于已批准的项目,要全力以赴帮助业主单位解决用地、用电、环评、融资等方面的困难,为尽早开工创造条件。继续抓好大项目前期谋划。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下大力谋划一批产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
(三)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大力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我省房地产业迅猛发展,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在未来的相当长时期仍是重要支柱产业。当前我省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问题是市场观望气氛较浓、交易清淡、存量增大,按照目前市场的销售速度,消化存量需要更长时间。为此,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的同时,要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通过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巩固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第一,在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要结合海南当前的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一些弹性措施,充分利用生态岛、健康岛和国际旅游岛品牌,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促进商品房销售。由于海南商品房主要销往岛外,可通过对本岛无房户城镇住房居民提供更加优惠政策扩大岛内销售。第二,从长远看,要切实加强对土地供应和房地产项目开发管理,控制房地产开发节奏,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海南作为热带岛屿,决定了海南房地产在全国具有唯一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在全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海南是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一流的人居环境成为居民“二次置业”的选择。随着国内休闲度假房地产市场的兴起,海南房地产市场升值潜力巨大。为了切实提高房地产开发水平和质量,引导房地产业长期健康有序发展,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立足于全国唯一性、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强化土地供应监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建立起优质土地储备机制,更有秩序、更有效率地调控土地利用。二是着力提高房地产开发建设的档次和水平,重点开发面向中高端消费群体的中高档商品房。三是大力推动房地产开发由一般商住房向旅游休闲度假村、酒店式公寓等转变。
(四)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市县检查考核力度。第四节度是全省处于节能降耗攻坚的冲刺阶段,并且目前节能降耗形势较为严峻,省级各部门应该联合对各市县节能降耗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现场考评,做到有的放矢,着力应对,切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市县,要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责任。二是各市县、各部门要继续坚决贯彻执行省政府关于淘汰落后产能的决定,坚决淘汰小电力机组、炼铁、炼钢、立窑水泥、实心粘土砖等规模小的落后生产能力,减少高耗低产企业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推进技术节能步伐,加快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的改造,尽量缓解当前节能降耗的巨大压力。三是突出抓好重点高耗能工业企业节能,重点推动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四是针对用电过快增长的情况,要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倡导居民节约用电,机关和企业要强化节能降耗管理,促进社会用电量增速明显回落;要扩大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供应,减少火电发电;继续提高差别电价加价标准。五是大力加快发展耗能相对较少的服务业,为降低单位GDP能耗做贡献。
(五)加强灾后价格监管,保持市场物价稳定
几十年不遇的强降雨造成的特大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和人民财产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必将对下阶段我省物价带来影响。为此,要切实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重点加强灾区食品、医药、燃料、建材、农资等商品的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要搞好市场调节,保障市场供应,做好商品特别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肉禽蛋、水产品、蔬菜等供应。强化价格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价格欺诈、价格垄断、恶意囤积等价格违法行为。加强对重要商品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的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可能引发市场价格异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保持市场稳定。
信息报送:省统计局
相关稿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