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市首季GDP增长58.7% 增速全省排名第一
——琼海市首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基期年,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利好概念推动下,首季度我市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在房地产业的拉动下高速发展,带动了我市经济高速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九成。经省统计局初步测算,首季度我市完成生产总值43.2亿元,同比增长58.7%,经济总量跃升全省第三,增长幅度高居全省第一,比全省平均增速25.1%高33.6个百分点,成为我市撤县设市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但是,我市经济运行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关注和采取措施,确保经济继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首季度我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一)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利好消息吸引下,我市首季度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经济发展大幅度提速,经济总量和增速创下1994年以来同时期最高水平。经济总量仅次于海口市和三亚市,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一产业完成生产总值9.8亿元,增长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第二产业完成生产总值2.2亿元,增长14.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3%。第三产业完成生产总值31.3亿元,增长12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3.3%,拉动GDP增长54.8个百分点。
首季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大幅增长,相当于2008年全年的收入水平。其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受房地产业拉动,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大幅增长;二是土地市场和房产市场交易频繁,土地增值税和房产税大幅上扬。首季度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4.5亿元,增长104.2%,比全省财政收入增长61.9%高42.3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亿元,增长157.5%,比全省财政收入增长88.0%高69.5个百分点。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8亿元,增长2.2倍,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4.0%,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8.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贡献率大幅度提升。在税收收入中,营业税达到2.2亿元,增长3.1倍,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9%,是对财政收入贡献最大的税种。
(二)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最大动力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农业内部各产业全面发展。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不同经济类型地区发展特点,结合实际,不断摸索创新,继续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等。首季度我市农业完成增加值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从各行业发展来看,因为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用材中的脚手架和模板等木材的需求增加,林业发展较为快速,达到了0.2亿元,增长28.1%。在林业中,首季度原木
——工业平稳发展,增长幅度继续加快。今年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回暖迹象逐渐明显,国内环境继续好转。首季度我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从09年三、四季度增长幅度分别为3.4%、4.4%可以看出,我市工业形势继续向好。从轻重行业划分来看,重工业发展势头远好于轻工业。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业企业首季度完成产值0.93亿元,同比下降1.08%,而重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29亿元,同比增长21.28%,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工业产销平稳,首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1%。
各行业发展不一,以正增长居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涉及到的十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在首季度期间每月的产值与09年同期数相比较均表现为正增长。产值累计同比增长较大的行业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首季度其产值累计同比增长分别为184.80%、112.04%、57.28%、9.01%。从产值贡献率来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首季度产值贡献率为16.22%,提高9.71个百分点;其次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贡献率较09年下降了1.86个百分点,但仍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30.63%。与此同时,往年一些产值比重较大的行业表现得差强人意,其中有色金属冶炼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首季度产值累计同比分别下降了86.98%和26.35%,同时产值贡献率也分别下降了5.78%和7.06%。
——服务业高位迅猛发展,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首季度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1.3亿元,增长123.7%,比全省增长37.1%高86.6个百分点。房地产业、金融业、旅游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全面发展,推动服务业高速发展。
房地产业高速增长,撬动服务业快速增长。全国人民一致看好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我市房地产市场水涨船高,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市场景气一直处于上升状态。首季度我市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24.9亿元,同比增长2.7倍,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5.4%,拉动GDP增长50.1个百分点,其中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为91.6%,成为推动服务业高速增长的最大动力。房地产销售面积67.
金融业迅猛增长,投资环境良好发展。今年国家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稳定发展。首季度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8.8亿元,增长23.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期末余额30.4亿元,增长69.2%。金融业实现增加值0.4亿元,增长64.9%。
旅游业平稳发展,国内外市场继续发展。首季度我市旅游饭店宾馆接待过夜人数22.8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8%。其中,国际旅游者3362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1.8%,结束了上年的下跌态势,实现迅猛增长。国内旅游者22.5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1%。旅游饭店宾馆开房率63.6%,比上年同期增长1.3个百分点。
(三)投资加大和消费旺盛,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
——今年为响应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全市狠抓项目扩大投资,确保了东环铁路、博鳌国宾馆、中信博鳌千舟湾旅游住宅、伊比利亚河畔.万泉龙域、万泉豪廷二期、万泉豪廷三期、金色港湾、博鳌宝莲城、兆南.万泉绿洲、御河.观景台、万泉河家园等首季度累计投资上五千万元的项目顺利进行,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首季度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16.8亿元,增长9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15.4亿元,增长83.7%,比全省增长79.6%高4.1个百分点。首季度,我市房屋施工面积212.
开工项目迅猛增长,是投资发展的坚实基础。首季度我市城镇投资项目个数9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69个,增长3.6倍。其中新开工项目个数50个,比上年同期增加30个,增长2.5倍。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节日消费现象明显。首季度恰逢元旦、春节和元宵这三个节日及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政府补贴政策,促使了我市消费市场继续旺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7%,总量居全省第三,增速排位第四。按区域分,城镇实现消费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91.6%,城镇仍是全社会消费的主要支柱;乡村消费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占全社会消费82.8%,可见我市消费是以商品零售为主;餐饮收入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3%,这主要是节日旅游及国际旅游岛的吸引,来我市观光旅游和看房的人数增多了,连带餐饮收入也大幅度增加。
二、经济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体来讲,首季度我市经济开局形势喜人,但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旅游发展远低于全省发展。
首季度,我市旅游业继续保持发展,但是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全省增长速度。我市旅游饭店宾馆接待过夜人数22.8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8%,比全省增长15.8%低12个百分点,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光环下,这样的发展速度很不理想。其中国际游客所占比重太低,仅为1.6%,这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概念不符。而且国内游客增长3.1%,国际游客增长81.8%,国内外游客发展严重失衡,不利于旅游业的总体发展。
(二)经济发展太过于依赖房地产业
在今年首季度经济运行中,我市实现经济高增长,占比重最大的不是第一、二产业,也不是现代化旅游业等,而是房地产业,其对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5.4%,我市房地产市场一度出现“过热”局面,导致很多资金流入琼海市场。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1.4%,接近四分之三,表明我市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房地产业,寄希望于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一系列效益,单一的产业模式无形中造成了结构性风险。
三、对策和建议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开局年、起步年,是战胜金融危机的关键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机遇年。做好下阶段工作,对继续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阶段要把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攻方向;把扩大投资上项目作为关键抓手;把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作为重要手段,实现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在确保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要求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合理、科学地控制好房产类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在总体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逐步促使旅游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还要立足我市本土经济优势和特点,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新型工业、新型制造业、热带现代农业等产业,做大做实我们的产业基础,优化我市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消除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风险。只要我市整体经济结构布局合理,即使出现阶段性房产投资热潮,也不会产生太大波动性经济发展。
(二)加大投资力度,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紧紧抓住国家的政策机遇,继续争取中央投资资金和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由房地产业投向以旅游为主导的现代服务行业的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续建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部署,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东环铁路(琼海段)、双沟溪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廉租住房、瑞海水城、伊比亚河畔、兆南万泉绿洲、博鳌千舟湾、海南博鳌宝莲城(三期)、博鳌国宾馆、槟榔收购场等跨年度续建项目及今年新开工项目的项目顺利稳定施工。同时要及早储备和孵化一批项目,特别是要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重点谋划和储备一批与旅游业相关联的重大项目,巩固经济持续回升的势头
(三)多管齐下,抓好民生,扩大消费。
外需市场的持续萎缩对中国传统外向型经济提出严峻考验。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来看,扩内需和保民生成为下阶段经济政策的支持重点。积极发挥公共财政在改善民生上的最大效应,继续实施一批广大群众、干部职工直接受益的政策。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加快医疗卫生改革步伐,完善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药物价格监管网络,从招标、配送、使用等环节控制药物的价格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从用地和资金方面确保保障性住房顺利进行,切实让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得到实惠,从多方面消除人民消费压力。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确保老百姓在无消费压力的同时,又有能力保证消费。
信息报送:省统计局
相关稿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