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宏观经济效益显著
——前三季度海南经济运行情况及全年展望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在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两大一高”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经济运行在去年高位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总水平涨幅得到控制,整体经济表现为增速较快、宏观经济效益显著、区域经济活力增强的态势。从当前经济运行的内外环境看,全年经济增长11%的预期目标较难实现,但仍可保持较快增长。
一、前三季度海南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在农业生产增长加快、投资和消费快速增长的共同推动下,整体经济运行在去年增长14.8%的基础上仍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呈现回落态势。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1062.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比上半年减缓主要原因是第三产业增幅回落,而第三产业增幅回落主要是受交通运输邮政业、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增速减缓影响。
1.农业生产继续加快增长。
农业走出一季度低温阴雨天气影响,在二、三季度风调雨顺中加快发展。前三季度,全省农业完成增加值307.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加快1.8和0.2个百分点。粮食、瓜菜生产在第二季度扭转下降局面实现增长的基础上,第三季度继续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全省粮食产量124.1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0.9%;瓜菜产量376.83万吨,增长5.7%。水果和水产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水果产量206.51万吨,增长4.5%;水产品产量101.82万吨,增长9.4%。畜牧业发展明显加快,肉类产量44.55万吨,增长13.1%,比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农业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农业经济增长主要受畜牧业和渔业拉动。畜牧业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7.1%,拉动农业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渔业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1.4%,拉动农业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橡胶生产受年初寒冷天气影响,开割时间推迟,以及遭受白粉病、炭疽病等危害,导致一季度产量下降26.9%,但从第二季度开始橡胶生产逐步加快,降幅明显减缓。前三季度,全省橡胶产量为18.58万吨,仅下降3.1%。
2.工业经济低速运行,第三季度出现较大波动。
前三季度,全省工业完成增加值241.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9%,增速同比回落了29.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增速分别减缓0.4和0.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1%,增速同比回落了32.0个百分点。工业增速大幅度回落是GDP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资源型工业快速增长,是支撑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产值30.36亿元,增长54.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产值25.88亿元,增长42.5%;医药工业完成产值27.57亿元,增长21.7%。
第三季度各月份工业经济运行出现较大波动,7月份增长3.3%,8月份增长8.8%,9月份下降0.2%。前三季度工业增长减缓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新增投产大项目支撑。自去年800万吨炼油厂、60万吨甲醇等大项目投产后没有大项目跟上,使工业缺乏新增能力的支撑。二是工业经济发展受结构性因素影响较大。海南炼油厂受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以及国家调整成品油出口政策等因素影响,生产速度缓慢,前三季度产值仅增长2.9%,其中9月份下降3.6%;一汽海马受钢材价格上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车价持续下降,以及市场销售不畅等因素影响,轿车生产明显下降。前三季度一汽海马汽车产值同比减少34.1%,其中,9月份下降高达43.3%。由于这两家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1.3%,生产速度变化对工业增长影响较大。三是受停产检修、政策性因素等影响,减少了一部分工业产值。盛之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甲醇厂等因大检修,生产明显下降。前三季度盛之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同比下降19.2%。儋州永航不锈钢厂因节能减排做不到位导致生产同比下降56.0%。
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持续减缓。受房地产开发势头减弱的影响,建筑业增速持续下降。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0.4个百分点;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2.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减缓1和0.4个百分点。
3.服务业成为支撑经济较快增长的主导产业。
前三季度,服务业完成增加值431.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1%,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第三季度服务业增速减缓,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影响服务业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一是交通运输业增速明显放慢,前三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回落3.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增速明显放慢,一方面是水运量减缓,全省远洋船只减少了9艘,减少了五分之一;粤海铁路2号维修,货运量减少;受国际经济不景气、第三季度为我省客货运淡季等因素影响,货源减少。另一方面是航空运输量减缓,由于北亚航空的机型更改,需对人员进行分批培训,导致航班减少,客货运量减少;南航改大机型为小机型,运力下降;直航改经停,长途直飞减少,航班、航线减少;受气候影响,鲜活类货物运量减少。二是受奥运会期间安检力度加大、“海啸”谣言等影响,来琼旅游人数增速减缓,特别是外国人人数出现下降,影响了我省住宿和餐饮业消费需求,导致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三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的传导影响,我省房地产业销售额增速明显放慢,前三季度房地产增加值比上半年回落3.8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额增幅回落33个百分点。
旅游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前三季度,全省共接待旅游过夜人数1454.2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1%;旅游收入135.99亿元,增长9.0%;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57.2%。
(二)投资与消费快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取得明显成效,东环铁路、160万吨造纸、华能东方电厂、大广坝二期工程等大项目,以及香水湾、石梅湾等旅游大项目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确保了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总额466.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7%,增速同比提高29.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48.91亿元,增长48.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7.7亿元,增长28.6%。在三亚、陵水、琼海、文昌、保亭、五指山、定安、澄迈等市县旅游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度增长的带动下,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全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9.97亿元,同比增长60.3%。
2.消费需求继续趋旺。
在经济增长较快以及去年以来居民收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投资大幅度增长、中秋小长假、旅游业较快发展,加上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带动和影响下,消费需求继续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15.3%,增速同比加快了2.2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城乡市场均保持较快增长,城镇零售额255.86亿元,增长24.6%;农村零售额65.59亿元,增长22.5%。热门商品销售大幅度增长,其中,汽车增长51.5%、通讯器材增长59.9%、金银珠宝增长37.6%。
(三)宏观经济效益显著,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我省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加。
1.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省全口径财政收入251.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5%,居全国首位。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1.84亿元,增长45.6%。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93.73亿元,增长50.0%,占一般预算收入的83.8%,是拉动一般预算收入的主要因素;非税收入18.11亿元,增长26.7%。
2.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发展使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8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653元,增长16.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
(四)物价涨幅继续回落,货币信贷较快增长。
1.物价运行呈现高位平稳回落态势。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8.0%。从各个月物价走势看,随着抑制物价上涨的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见效,自4月份物价上涨至9.9%的最高涨幅后开始逐月回落,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5.4%,比4月份回落了4.5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15.5%,依然是推动物价高位运行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居住价格上涨10.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与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衣着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价格涨幅基本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商品零售价格上涨7.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6.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3.0%。
2.货币信贷较快增长,金融运行稳定。
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20.97亿元,比年初增长18.6%。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866.07亿元,增长19.6%;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35.42亿元,增长17.8%。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00.37亿元,比年初增长14.0%。其中,短期贷款351.03亿元,增长34.9%;中长期贷款余额997.64亿元,增长9.7%。前三季度,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549.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现金支出2536.72亿元,增长5.8%。现金收支扎差后,货币净回笼12.72亿元。
(五)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随着各地发展特色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经济内生增长活力增强。一是县市投资增势强劲,发展活力增强。前三季度,在全省16个县市(不含海口、三亚,下同)中,绝大多数县市投资快速增长,有11个县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50%以上,其中,增长一倍以上的有:五指山增长240.5%、琼中增长155.3%、文昌增长123.8%、定安增长122.9%、乐东增长109.4%、万宁增长105.7%、陵水增长105.5%。二是县市财政收入大幅度增收,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在全省16县市中,绝大多数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大幅度增长,收入增幅在30%以上的有13个县市,增幅在50%以上的有9个县市,其中,增长一倍以上的有:陵水增长143.5%、屯昌增长129.9%、昌江增长119.8%。
(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今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与进步。前三季度,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支出达179.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8%。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57.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6.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74.5%,环境保护支出增长52.5%,公共安全支出增长27.3%,教育支出增长18.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6.2%。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我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但经济运行仍存在工业低速运行、房地产开发增速减缓、物价仍高位运行等问题,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化解,确保年底和明年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要抓住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我省有利的方面,加快工业生产发展,促进经济朝着持续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前三季度,全省工业增加值仅增长6.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9.1个百分点。由于工业增长速度明显回落,造成工业化率降低0.8个百分点,也影响了全省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3%,增速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1.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3.02亿元,减少42.5%。引起工业经济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年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增长,造成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导致海南炼油厂严重亏损,1-8月份累计亏损28.7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总额的80.4%,是造成我省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二是受电煤价格持续上涨影响,马村电厂亏损加重,亏损4.25亿元;三是受钢材价格上涨、车价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一汽海马利润大幅度减少,利润同比减少96.3%。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回落,钢材价格等也持续下降,应抓住有利时机,促进炼油、汽车制造等工业生产加快发展,同时要加强产品促销,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经济朝着持续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密切关注国内外大环境对我省房地产的影响,按照好国务院部署的10项措施,结合海南实际做好应对策略,及时趋利避害,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房地产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10年来,房地产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发动机”,一方面,它产生了大量的GDP;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繁荣,拉动了水泥、玻璃、钢材等相关产业,所以一旦房地产业陷入萧条,经济增长的动力就会减弱。当前,我省房地产已成为带动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前三季度房地产税收达22.55亿元,占总税收的27.3%,成为我省税收的重要来源。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去年出台关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的影响,目前国内一些地区出现房地产行业成交量持续下滑、购房者信心疲弱、待售商品房增加等问题。在全国房地产行业增长放缓的影响下,我省房地产开发势头也开始出现减弱态势。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0.4个百分点;商品房屋施工面积继续扩大,增幅比上半年提高3.4个百分点,但房屋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幅却分别回落23.8和33个百分点。受房地产开发势头减弱的影响,八、九两个月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也出现较大增幅回落,8月份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比上月回落23.6个百分点,9月份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比8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防止经济出现下行,国务院部署了10项工作措施。对此,我们要按照10项政策措施的要求,结合海南经济做好应对策略,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三)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加大物价调控力度,使物价涨幅接近预期目标。
1.居民消费价格虽然持续回落,但仍处高位运行,实现全年控价目标任务异常艰巨。
尽管自5月份开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开始逐月回落,但回落幅度不大。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仍维持在8%的较高水平,比去年高3个百分点,实现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去年实际涨幅的调控目标任务仍非常艰巨。前段时间连降暴雨,要密切关注暴雨水灾对瓜菜、农副产品等生产的影响及其价格走势,做好应对准备。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高位上涨,明显加大农业生产成本,影响农民收益。
前三季度,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涨幅高达16.3%,比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3%高2个百分点。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农民未能从农产品价格上涨中得到更多好处。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必然带动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农民很难获得预期收益,持续下去不仅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还会制约农村消费的较快增长。为此,要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调控力度,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三、全年经济增长预计与下阶段及明年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体上看,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保持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从当前经济运行的内外环境看,全年经济增长11%的预期目标较难实现,但仍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从生产角度看,在农业方面,在政府继续加大农业支持力度,以及农产品价格持续看好的情况下,只要抓紧做好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帮助和指导农民加快恢复农业生产,预计渔业、畜牧业、瓜菜、水果等主要产业仍将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农业生产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在工业方面,华盛水泥200万吨生产线投产,海南炼油厂、金海浆纸、一汽海马、60万吨甲醇、海南矿业、福耀玻璃、华能海口电厂、永航不锈钢等大中型企业仍潜在一定的生产能力可以挖掘,只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企业生产仍会加快增长;如果能推动海马二期汽车配件厂、金光12万吨卫生纸、华能文昌风电厂一期、华能东方电厂等新增工业项目在年底前投产,发挥效益,预计全年工业生产增速会加快回升。央行自
从需求角度看,东环铁路、海口港二期、洋浦港三期、160万吨造纸、华能东方电厂、大广坝二期、博鳌二期、海南电网跨海联网工程、神州半岛、清水湾、香水湾、海棠湾等一批工业、交通、旅游大项目投资进度加快,由于到位资金比较充足,投资增长依然会比较强劲。由于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福利事业的稳步推进,居民预期消费支出信心仍然较强,以及即将举办的海南岛欢乐节、环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的带动下,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放大,消费增长还会充满活力。
下阶段及明年我省经济运行受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会逐步显现。一方面,国际原油、国内钢材、电煤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物价趋于稳定;华能东方电厂将于明年初投产,能源、运输、基础原材料供求紧张的状况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从去年底的“双防”,到今年4月的“既要防经济过热,又要防经济下滑”,再到今年7月决策高层定调的“一保一控”,货币政策逐渐由紧转松。另一方面,由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的增速降缓、房地产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以及自然灾害突发等问题对我省经济发展会产生影响。为保持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议下阶段及明年应抓住当前我省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较好,按照国务院最近出台的10项经济工作部署要求,加快和深化改革,抓紧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和经济发展方式等深层次问题,为中长期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一)确保投资适度较快增长,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我省仍属于明显的投资拉动型经济,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必须保持投资适度较快增长。要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策划上马一批的思路,通过大力推动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投资增长战略,确保投资较快增长。对在建项目,特别是东环铁路、160万吨造纸、华能东方电厂、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神州半岛、香水湾、海棠湾等在建重大项目要加快投资进程,促其按时完成投资计划。对关系全省发展的大项目,要逐个理清情况,做好跟踪服务,尤其是重大项目,要逐级落实责任,做好各个环节的服务工作。已经批准立项的项目,要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开工。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紧策划规划研究和上马一批大型投资项目,特别是以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为资源的大工业项目和旅游景区、旅游房地产项目,分步组织实施,确保“十一五”规划后期投资和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要加大海口药谷、狮子岭、海马工业园二期等园区建设进度。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强灾后重建和对自然灾害中显现的基建薄弱环节投资,提高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力度,包括加强对公共医疗卫生设施、各级教育基础设施投资,加强下岗工人培训,促进再就业等。
目前,前我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仍然保持大幅度增长态势,但当前国内房市出现了销售疲软、价格较大幅度下降等情况,我省房市也出现销售减缓、资金拖欠增加、房地产企业信心指数明显下降等。应针对当前市场形势,按照国务院的10项经济工作部署,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刺激消费者对我省商品房的需求信心,引导房地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首先,要利用各种主流宣传媒体,加强对我省房地产市场的正面宣传,以优越的人居环境为载体着力打造我省房地产品牌,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规划、引导工作,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房地产产品结构,满足各阶层对住房的需求,保持供需基本平衡。第三,要及时研究解决房地产开发中应付款大幅度上升和工程款相互拖欠增加的问题,防止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连锁反应。第四,对购房消费者,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和贷款年限,减免契税和给予财政补贴,重新启动购房入户政策,带动和促进房地产的有效销售。第五,对于开发商,放宽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预征政策,放宽土地款支付政策,放宽项目开竣工期限,延迟或暂停征收涉及房地产行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来优化房地产行业投资发展环境。第六,对于金融机构,鼓励银行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增加有效的信贷,支持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正常合理的信贷需求,及时搭建银企对接的互动平台,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第七,加强对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管理,要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行之有效地加强管理。
(二)努力促进工业较快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
促进工业快速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是提升我省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当前,要抓住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回落、钢材价格持续下降等有利时机,进一步扩大和挖掘海南炼油厂、一汽海马、金海浆纸、60万吨甲醇、海南矿业、福耀玻璃、盛之业高新技术、永航不锈钢等大中型企业生产潜能,促进工业加速回升。但同时要加强做好产品促销工作,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确保生产后产品销路畅通。对在建项目要切实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争取早日竣工投产。加快金海160万吨造纸、30万辆汽车项目、福耀玻璃二期、华能东方电厂、20万吨镀锡薄板、20万吨精细化工等一批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尽快投产,发挥效益,支撑工业较快增长。已经批准的新项目,要抓紧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新上80万吨甲醇、100万吨烯烃项目,确保年底开工建设。要全力推进10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加快设计、尽快动工,并提前做好下游发展、产业延伸规划。加快推动改造扩建800万吨炼化项目,为100万吨乙烯提供原料。准备上马的项目要抓紧进行项目论证、送审、环评等工作,争取早日获得批准。尽快推进新上80万吨甲醇项目,并策划好甲醇的下游产业延伸。积极策划、储备、引进和上马一批大型现代工业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积极培育高新技术项目,着力抓好海南生态软件产业基地和三亚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发展创意产业,积极发展生物制药、新材料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到长三角、珠三角,特别是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招商工作,选择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项目。
(三)努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去年以来,中央实施了不同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先是“两防一从紧”,继而“既要防经济过热,又要防经济下滑”,再到“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控制物价过快增长。在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国际经济增速降缓等现实情况下,应立足于内需,实现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关键是要刺激消费,消费将是稳定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支柱。刺激消费的重点是刺激居民消费,提高居民收入。要通过减税、补贴等措施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城镇失业救济和养老保险的标准,照顾低收入者生活等。扩大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是经济增长新的“强力助推器”,要努力启动农村市场消费。从总体看,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仍较低,要在财政、税收和其他社会经济政策方面向农村倾斜,切实控制生产资料过快上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抑制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要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加大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扩大消费信贷规模等。
(四)继续抓好“三农”工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当前,要努力抓好灾后重建工作,及时搞好暴雨水灾毁坏的农田水利工程修复,帮助和指导农民恢复生产,抢种秋冬粮食、瓜菜等,努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继续大力发展畜牧业、水果、水产养殖、瓜采等热带高效特色现代农业,稳定粮食增产,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加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带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五)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把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在解决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和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问题方面,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多为群众排忧解难。明年要加大民生项目投资力度,争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及补贴较去年有所增长。要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六)继续控制物价上涨,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物价,努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逐步理顺价格传导机制,加强价格监管和预警,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大力抓好农业生产,克服近段时间连降暴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认真落实保障供应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组织货源,保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充足。加强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价格、质量等问题的监管力度,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降低农民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确保农民购买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稳定。
(七)继续深化改革,增创新的发展优势。
针对造成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和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性矛盾,从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入手,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稳步务实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争在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社会领域、行政管理等体制的改革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增创新的发展优势。大力推进建设国际旅游岛;全面深化农垦改革,促进农垦经济跨越发展;不断完善林权制度,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完善洋浦保税港区封关以后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信息报送:省统计局
相关稿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