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  >  2025年海南省全国科普月活动  >  科普月活动

语言为“媒” 赋能科普创新实践

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8-20 09:00 【字体: 小   中   大

陈巧婵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征程中,科学普及作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激活创新动能、夯实发展根基的基础性工程,重要性愈发凸显。而语言,作为文化传承与信息传播的关键载体,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以鲜活、精准、多元的语言开展科普工作,能穿透专业壁垒、地域差异、文化隔阂,让科学知识更深入人心,提高海南文化软实力,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以语言为桥,在多元语境中点燃科学热情

海南作为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融的热土,孕育了丰富的语言文化生态。普通话广泛通行的同时,海南话、黎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在城乡各地传承不息,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与地域智慧。这种多元语言环境既是海南文化魅力所在,也为科普工作提出了特殊命题——如何让科学知识跨越语言藩篱,准确、有效地传递给每一位受众。

多元语言背景为科普内容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灵感。不同语言承载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让科普内容更立体。比如用黎语中的生态智慧阐释现代环保理念,用海南话的生活俗语类比科学规律,可让受众在熟悉的语言语境中感知科学的温度。同时,这也要求科普工作必须兼顾精准性与亲和力,既要保证科学知识的严谨传递,又要通过语言适配消除理解障碍。当科学知识用受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表达时,更能点燃大家对科学的热情。

以语言为钥,构建多层次科普传播体系

科学知识具有严谨性和专业性,唯有精准运用多元语言工具,才能打开科学知识触达大众的通道。海南立足实际,不断探索,构建起“通用语筑基、方言增温度、外语拓视野”的多层次语言传播体系,为科普工作筑牢根基。

推广普通话,夯实科普传播主阵地。海南加大普通话推广力度,通过强化学校普通话教学、开展语言培训、举办科普主题演讲等活动,持续提升民众普通话应用能力。例如,许多学校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将科学知识融入普通话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了解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

活化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增强科普的亲和力。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是贴近本土生活的“情感语言”。深入挖掘方言文化价值,将科学知识翻译成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以贴近大众生活的语言进行科学知识传播,不仅可增强科普内容的亲和力,提高大众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度,还能让他们感受本土语言的无穷魅力。

善用外语工具,拓展国际科普交流。随着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海南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与国际社会的科技文化交流日渐频繁。海南积极培养具备外国语言能力的科普人才,鼓励科普工作者学习外国语言,尤其是英语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语言,善用外国语言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科技突破和海南自贸港的科技成果,促进海南科普事业国际化。在一些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外语成为中外专家联合开展科普的桥梁,既引进先进理念,又输出中国经验,推动科普事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以语言为窗,创新科普传播方式

语言的创新应用,为科普工作打开了通往高质量发展的新窗口。海南立足科技优势与文化特色,探索“语言+”融合路径,让科普从单向传播升级为多元互动,从知识传递深化为价值引领。

“语言+科技”打造数字化科普平台。海南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将语言服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多种语言、适配多场景的智能化科普体系。

“语言+文化”培育特色科普生态。将科学原理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让科普更具“乡土味”。海南开发出一系列极具地方特色的科普课程,以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切入点,融入科学知识,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科学故事,让科普更具文化底蕴。比如,在海南各市县的一些社区和学校,开设了以海洋文化知识为主题的科普课程,用海南话和普通话讲述海南的海洋历史、海洋生物、海洋资源保护等知识,让居民和学生在了解本土文化的同时,学习海洋科学知识,增强海洋保护意识。这种“文化搭桥、语言铺路”的模式,让科学知识从“书本语言”变成“生活智慧”。

“语言+艺术”提升科普传播感染力。通过艺术化语言表达,让科学知识更具传播力。科普工作者通过创作科普诗歌、科普漫画、科普戏剧等艺术形式,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传递科学知识,让科普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进日常生活。

以语言为绳,凝聚科普高质量发展合力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不断推进,科普工作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唯有以语言为“绳”,串联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跨域融合,才能让科普工作与自贸港发展同频共振。

强化语言能力建设是基础。要系统培养“科学素养+多语能力+文化底蕴”的复合型科普人才,完善语言培训与激励机制,让更多科普工作者既能精准阐释科学原理,又能灵活运用多语言开展传播。同时加大语言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技术在科普领域的深度应用,提升多语种内容生产效率。

创新传播方式是关键。要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打造短视频、直播、互动游戏等多元科普产品,用生动语言和鲜活形式让科学知识“破圈传播”。推动科普与教育、文旅、农业等领域深度融合,通过开发科普旅游线路、举办科普文化节等手段,拓展科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科普融入自贸港建设各领域,让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语言为“媒”,赋能知识传播;科普为“力”,夯实发展之基。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征程中,唯有持续发挥语言的桥梁、钥匙、窗口与纽带作用,让科学知识通过多元语言浸润每一寸土壤,才能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让自贸港在新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

(作者系琼台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移动版|电脑版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网站支持IPV6|无障碍阅读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