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  >  封关之年看海南  >  “首”望自贸港

EF账户应用场景扩容助更多企业“走出去”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发布日期: 2025-08-08 10:39 【字体: 小   中   大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培琳 实习生 劳桢茹

仅用一年多时间,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便完成由“首单”走向遍地开花之势。

“上午可以放款了。”2024年5月15日上午,刚上班,世德集团国际事业部财务经理谭涵秋就接到一个电话,是浦发银行海口分行滨海大道支行客户经理陈春旭打来的。

谭涵秋表示知悉并同意后,当天上午陈春旭便提交浦发银行后台开始操作,11点10分成功为世德集团完成一笔金额为1375万美元的境外放款,这也是EF账户下的首批境外放款。

去年5月至今,海南自贸港内的跨境企业已通过EF账户完成多类业务的首笔落地,实现业务场景升级扩容。经营主体已经通过EF账户与61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资金往来。

A 跨境资金“高速路”通车

2024年5月6日,EF账户正式上线。这个被称为跨境资金流动“高速路”的账户,引发企业和金融界的强烈关注。

当天一大早,谭涵秋便来到浦发银行海口分行滨海大道支行为企业开立了EF账户。

世德集团是一家以大宗商品贸易和物流运输为主业,同时涵盖国际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多元化企业。集团控股及参股公司30余家,分布于北京、山西、海南、香港等地,年产值超300亿元,对跨境资金流动需求较大。

EF账户上线之时,世德集团恰好有一笔业务需要往境外关联子公司放款,谭涵秋对EF账户充满期待,便向陈春旭咨询了解。

得知办理业务非常方便,回去准备一番后,5月14日下午,谭涵秋正式提交了业务办理申请,第二天上午就完成了境外放款。

首单业务的落地,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便利,也为金融机构EF账户应用、业务办理蹚出了新路子,为后续同类业务的开展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滨海大道支行负责人张琳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EF账户下首笔境外放款业务的落地,首先是形成了政策理解与业务落地的有效衔接机制,其次是在操作环节建立了跨部门协同的标准化流程模板。

“最重要的是,通过实操案例完善了操作细节和系统配置,为后续业务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操作参考,真正实现制度优势向操作优势的有效转化。”张琳表示。


航拍海口市大英山CBD。(资料图)

B 应用场景持续扩容

去年EF账户上线时有多受关注,在招商银行海口分行交易银行部工作的余筱玥感受尤其深刻。

上线之初,作为金融机构代表,余筱玥经常面向不同群体进行政策宣讲,最多时能达到每周三四场大型活动的频率。每次宣讲结束,都会收到很多企业的实操咨询,大家对EF账户应用的关注可见一斑。

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宏观审慎与金融市场管理处负责人吴义虎介绍,EF账户最大的优势体现在资金“跨一线”可依法自由划转,同名账户“跨二线”有限渗透。比如,经常项目下的资金跨境收支,客户凭收付款指令即可办理;除证券投资以外的资本项下业务,无需受到投注差外债、全口径跨境融资、境外放款相关额度和审批限制,不需要到外汇管理部门办理前置业务登记、备案或开立专户等管理手续。

首笔EF账户下境外放款落地、首笔EF账户下境外贷款落地、首笔EF账户下期权业务落地……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基础平台,EF账户下的一次次“首笔”落地,是实实在在的政策惠企体现,也是EF账户应用场景扩容的映射。

以浦发银行海口分行为例,目前境外放款业务早已由“首笔”发展为“多笔”,服务对象也拓展至海南自贸港内更多类型的市场主体,包括制造业领域的重点企业。

“我们持续聚焦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企业‘走出去’的实际需求,结合EF账户的政策优势,探索更多跨境场景的金融服务方案。通过不断积累操作经验、丰富客户类型,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服务体系,为后续业务的批量化开展奠定了基础。”张琳说。

据粗略统计,截至2025年6月末,各类经营主体已通过EF账户办理境外放款超200亿元。

C “多功能”性日益彰显

EF账户这一资金跨境“高速路”的上线通车,让诸多业务办理更加方便快捷。EF账户下多个“首单”场景也早已成型起势,变为常规的应用场景。

吴义虎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EF账户自去年5月上线以来,系统运行平稳,有力提升了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目前,EF账户应用较多的业务场景主要有跨境贸易结算、结售汇、流动资金贷款、境外放款、直接投资等。

据统计,截至2025年7月28日,海南自贸港已有10家银行试点开展EF账户业务,共开立EF账户483个,累计发生资金收支折合人民币1726亿元。经营主体通过EF账户与61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资金往来。

中国银行海南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方宏表示,EF账户的多项业务首单落地,体现了其使用场景不断扩展,已经从贸易结算扩展到直接投资、贷款投放乃至衍生品交易结算等更多领域,EF账户的“多功能”日益彰显,在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流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构建起了坚实的金融基础设施。

“这也反映了海南自贸港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贸易和投资的形态持续丰富,因为跨境资金流动场景扩展的背后,是实体经济开放领域的扩大和交易类型的拓展。”王方宏说。

海南自贸港EF账户

海南自贸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是海南自贸港逐步推进金融开放,特别是在跨境资金的自由便利流动方面的一项制度安排。

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账户最大的优势体现在资金“跨一线”可依法自由划转,同名账户“跨二线”有限渗透。

“跨一线”资金可依法自由划转,是指EF账户与境外账户、OSA账户、NRA账户之间,以及EF账户之间“跨一线”资金可依法自由划转,凭收付款指令办理。

同名账户资金“跨二线”有限渗透,是指允许海南自由贸易港内同一个经营主体开立的EF账户与自身境内普通账户在额度内自由划转,满足其资金摆布需求。但是,同名“渗透”的资金不得用于负面清单内用途。

EF账户的服务对象包括符合条件的自贸港内企业、境外企业、境外个人和金融机构。

实践者说

世德集团金融事业部融资经理罗依乔:

EF账户的便利让企业可感可及

很荣幸我们世德集团落地海南自贸港EF账户下首批境外放款业务。

我们集团是从事批发和零售业,以大宗商品贸易和物料运输为主业,涉及煤炭及制品销售等业务,同时涵盖物流、金融等领域的多元化企业。集团控股及参股公司30余家,分布于北京、山西、海南、香港等地,年产值超300亿元。

去年,EF账户上线对我们企业的跨境资金流动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我们落地的EF账户首批境外放款,主要用于境外企业日常经营周转,保障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比如境外公司向上游采购原材料、支付货款等用途。

以前办理类似业务,通常手续繁杂、耗时较长;而本次通过EF账户,可直接在银行办理全流程业务,大幅提升了操作效率,是真正可感知的便利。

对企业来说,这是我们公司首次通过EF账户实现资本项下境外放款,打通了资金“出海”的高效路径,为后续境外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

对行业而言,EF账户项下境外放款,标志着海南自贸港跨境金融政策正在逐步从制度优势转化为操作实效,有助于带动更多企业通过本地银行开展国际化业务布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移动版|电脑版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网站支持IPV6|无障碍阅读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