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桦 高杨
近日,海南民俗博物馆收到一名陌生人捐赠的古碗,后经专家鉴定,确认为元代磁州窑褐彩鹤类纹深腹大碗(如图),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按官窑制式碗的尺寸大致分为海碗、大碗、汤碗、中碗、饭碗、怀(杯)碗六类,此碗口径达22.5厘米,比照大小分级显然比海碗大,关键它腹深超过12厘米,名副其实的深腹大碗,且胎体底足厚重。
外壁施釉不及底,挖足浅,足较宽,玉环底足,足内心有乳状凸起。胎釉姜黄,器内满釉,底足及外沿露土黄色胎泥,底足以上至腹内再施一层白色化妆土,靠近底足留出近两厘米边缘绘褐彩双圈隔断外壁满绘姜黄釉,口沿下另绘装饰性褐彩双圈。器身褐彩满绘四只接踵翩翩飞翔天鹅。
北方陶瓷白鹤、天鹅纹常见,春水秋山玉海东青擒天鹅更耳熟能详,毋庸讳言,古时候广袤的草原森林、白山黑水间众多的飞禽走兽乃马背民族丰饶狩猎资源的对象,特别是对人不造成威胁的白鹤、天鹅。
元代南北窑口瓷器造型硕大浑圆,胎体厚重,碗、盘、瓶、罐均有硕大器形,体现蒙古文化的豪放、粗犷及大元帝国的霸气。磁州窑是宋金元时北方最大的民窑,它烧制的瓷器为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求,造型优美、品种繁多,经历金元战乱交替后,磁州窑逐渐复兴。其产品除了供应北方地区,还有一些精品贡奉朝廷,以及为官府和平民阶层广泛使用,几十年来多地及日本、韩国均有磁州窑系作品发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