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巫峡清秋》。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 缪士毅
又是一年秋天时。
秋天,是色彩斑斓的季节,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迷人秋天,最能触发画家创作灵感。于是,历代许多画家用手中的画笔,不惜笔墨尽情描绘秋天,赞美秋天,绘就了一幅幅绚烂多彩的秋天画卷,仅《秋山图》就是历代画家不断重复的秋天画题,如五代画僧巨然、元代画家黄公望、明代画家董其昌、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近现代画家张大千等,皆绘有《秋山图》,风韵各具,美不胜收。
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绘画风格各异,但其所绘的《秋山图》却有着共同点,那就是通过描绘《秋山图》给人们带来艺术美的享受,也激起人们对秋天美景的向往。而有的画家对秋天题材情有独钟,一生创作的秋天题材画作甚多,如明代画家董其昌就是其中之一,他绘有《秋山图》《秋山积翠图》《湖山秋色图》《江山秋霁图》《秋景山水图》《江南秋图》《秋兴八景图册》等。
在我国画坛上,像董其昌这样喜欢描绘秋天题材画作的画家还有许许多多,他们描绘的秋天画作,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闪耀在画坛,不仅为秋天增色,也为画坛添彩。
历代画家描绘的以秋天为题材的画作,从描绘的内容来看,有的描绘秋天的山水风光,如近代画家张大千的《巫峡清秋》、现代画家徐悲鸿的《黄山秋色》;有的描绘秋天的丰收果实,如近现代画家齐白石的《秋瓜》、近现代画家李苦禅的《秋味图》;有的描绘秋天的花卉草虫,如清初画家八大山人的《秋花危石图》、清初画家石涛的《秋花疏篁图》、近现代画家齐白石的《枫叶秋蝉》;有的描绘秋天里人们的闲适生活,如元代画家吴镇的《秋江渔隐图》、明代画家沈周的《秋江闲钓图》、明代唐伯虎的《秋林独步图》……这些出自名家笔下的秋天题材画作,其绘画表现形式不论是立轴、手卷,或册页、扇面;无论是设色,还是水墨;不论是纸本,或绢本,皆能从不同视角描绘了秋天的美好景象,流露出对秋天的深深热爱,让人仿佛置身于秋天之中,与迷人的秋天融为一体,以此热爱自然之美,感悟自然之美。
南宋画家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手卷,绢本设色,纵56.6厘米,横323.2厘米,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从画面看,此图为高头大卷青绿山水巨作。卷中山重水复,峰峦起伏,树木茂盛,楼观屋宇、山庄茅舍掩映林间,一些行旅者正在道路上行走,似乎陶醉于眼前的美丽秋色,给画面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感觉。纵观手卷,画风严谨而不刻板,尽显工细之妙。设色浓丽却不俗艳,自然和谐,给人以鲜丽明朗的秋天视角享受。
明代画家董其昌的《秋山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56厘米,横62.4厘米,现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从画面看,远近山崖陡峭,起伏连绵,山间树木林立,其中有几株树木叶子被秋风染成了红色,一番秋天景象。几处房舍错落山间,掩映林中,四周云岚隐现,清幽恬静。纵观画面,画作构图层次分明,笔墨技法为折带皴与披麻皴结合,设色轻丽明亮,呈现秋天山色特点。
近现代画家齐白石的《九秋图》,纵31厘米,横157厘米,现收藏于甘肃天水成纪博物馆。从画面看,画中绘有菊花、桂花、秋葵、鸡冠花、木芙蓉、秋海棠等九种秋天应令花卉,蕴含秋天是同庆丰年的季节,因而取名《九秋图》。图中可见一些秋虫或栖息于花间,或飞舞于花上,给画面平添动感。整幅画作洋溢着大自然秋天多姿多彩的景象。齐老所绘的花卉笔酣墨饱,色彩明快。所画的秋虫一丝不苟,极为精细,给人以“色中见笔,笔随色痕”的艺术享受。款识:白石老人画于京华城西铁屋。
近现代画家张大千的《巫峡清秋》立轴,纸本设色,纵92厘米,横47.8厘米,现收藏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从画面看,峰峦叠嶂,主峰突兀,云山缥缈,气势雄浑。瀑布倾泻,江流激荡,舟行峡中,劈波斩浪。山峡沿岸树木错落,秋染山林,红叶点彩,别有秋天意境。画面构图丰富,极富层次。画中设色颇具匠心,所用颜料色感亮丽,色彩美艳,给秋景描绘平添几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