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摘要)
2014-02-25 12:02 来源: 海南日报 【字体:   打印

海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摘要)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一、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统领全局,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主动作为、奋力拼搏,全省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初步核算,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执行情况总体良好,高于全国、好于预期:

  ———全省生产总值完成3146.46亿元、增长9.9%,增速比全国高2.2个百分点。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0.5亿元、增长17.4%,增速比全国高2.5个百分点,比预期高2.4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25.4亿元、增长27.0%,增速比全国高7.4个百分点,比预期高7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1.89亿元、增长14.0%,增速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与预期持平。

  ———接待旅游过夜人数3672.51万人次、增长10.6%,比预期高0.6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428.56亿元、增长13.0%,与预期持平。

  ———进出口总额149.78亿美元、增长4.6%,比预期低3.4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29元、增长9.6%,增速比全国低0.1个百分点,比预期低0.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8343元、增长12.6%,增速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比预期高1.6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02.8%,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比预期控制目标低2.2个百分点。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9.94万人,比预期多增1.44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8.69%。,比预期控制目标低0.41个千分点。

  ———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4.74万套,超额完成预期任务。

  概括起来,经济社会发展有八个主要特点:

  (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项目建设年”成效显著。

  (三)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继续提高。

  (四)消费需求继续较快增长,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

  (五)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改革取得新突破。

  (六)“科学规划年”有序推进。

  (七)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八)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大。坚持“小财政大民生”,让发展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二、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措施

  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总体要求,2014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5%、第二产业增长10.8%(其中工业增长9%)、第三产业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3.5万套;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4%。以内。

  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键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建议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今年是深化改革年,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总体部署和省委关于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我省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方式,进一步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一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二是深化财税体制金融改革。

  三是深化农村改革。

  四是深化农垦管理体制改革。

  五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六是深化教育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七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八是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九是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二)着力抓投资、促消费,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继续把抓投资、上项目作为重要抓手,发挥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合理确定资金投向,重点支持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三农”等重点领域投资基础上,加大发展培育优势产业的投入,确保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70亿元、增长20%。一是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加快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的原则,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安排省重点项目406个,比上年增加57个,年度投资1749亿元。其中:竣工项目51个、年度投资152亿元,续建项目212个、年度投资1222亿元;新开工项目142个、年度投资375亿元。二是保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强度,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快建设西环高铁、屯昌至琼中高速公路、美兰国际机场扩建、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昌江核电、琼中抽水蓄能电站、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二期、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区、先行试验区、三沙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确保红岭水利枢纽、洋浦大桥、海口市贯通工程、洋浦港油品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洋浦港区小铲滩作业区起步工程、海南原油商业储备基地、海口港马村港区扩建二期、清水湾游艇码头等项目竣工,开工建设博鳌机场、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中线琼中至五指山至乐东高速公路、文昌至琼海高速公路、铺前大桥、西南部电厂、华能洋浦热电厂、海口港马村港区扩建三期等项目。三是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下大力气做好项目策划和储备,以一批又一批项目的滚动建设来支撑持续发展。主要有: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迁建、万宁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海口和三亚轨道交通、海口港马村港区扩建四期、跨海联网二回、国电琼海天然气发电、国家原油和成品油储备库、迈湾水利枢纽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四是实行更加精细的项目管理和服务。严格执行“六个一”目标责任制,抓好重点项目专项督促检查工作。注重地债投向,解决好地债支出慢问题。注重资源合理利用,做好土地精细化管理,盘活闲置土地,控制好土地成片开发,审慎用好岸线资源和填海指标,严禁浪费和贱卖资源。

  扩大有效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认真落实中央扩大消费的政策,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继续开展旅游、房地产、农产品、日用消费品、餐饮、会展等领域的“岛外六大促销”系列活动。大力支持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购网销、信贷消费、租赁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扩大家居、家电、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加快第四代无线通信网络(4G网络)建设及业务开展。提升商业设施水平,建设好海棠湾免税购物城等大型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等品牌店、折扣店,促进城市商业中心和特色街区建设,发展便利店、连锁店等社区商业,建立“一刻钟便民消费圈”。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乡镇(村)建设一批商贸中心、配送中心和直营店,新建一批大型区域性综合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加快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完成50家标准化菜市场改造任务。

  (三)着力打造海南特色的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一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旅游业升级提质,加快发展免税购物、医疗康体、演艺娱乐、邮轮游艇、乡村游、森林游、会展赛事等新业态,加快西部地区旅游开发建设,稳妥推进西沙旅游开发开放。加快完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成运营16家五星级酒店,新增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3个。加快推进海棠湾、清水湾、石梅湾、神州半岛、龙沐湾、棋子湾、铜鼓岭等旅游度假区和航天主题公园、海洋主题公园、长影“环球100”等项目建设。提高市内免税店购物便利,实行“即购即提”和免税商品邮寄等便民措施。引导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逐步降低普通商品住房开发比例,增加面向工薪阶层、自驾游的经济型、大众型酒店供给。增加高端经营性房地产比重,积极发展与旅游业、当地特色产业及产业园区结合度较高的度假酒店、疗养、康体养生等经营性房地产,培育和发展产权式酒店、分时度假酒店等各种特色经营投资型房地产。用好用足国家赋予的各项开放政策,加快发展金融、总部经济、商业、航运、物流、通信、会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二是提升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做好特色和品牌两篇文章。一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单产和品质,培育发展主导特色产业。加强粮食生产,继续推进国家冬季瓜菜基地建设,落实300万亩冬季瓜菜种植任务,新建常年蔬菜基地6000亩、蔬菜大棚3000亩。推动5万亩南繁育种核心区建设,尽快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启动建设,加快文昌航天育种基地、神农大丰南繁种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提升瓜菜、热作、水果、花卉标准化生产水平,推广农业新品种80项、新技术50项、测土配方施肥1000万亩次以上。创建标准农业示范园200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9个,力争生猪出栏超1000万头、家禽出栏达2.7亿只。另一方面着力打造特色产品品牌,提升农业效益。加强“三品一标”产品申报、认证和管理,研究制定大宗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加大品牌营销推广力度,打造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建设休闲农业示范点和观光果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开工建设红岭灌区工程,推进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绿化宝岛工程、海口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水库除险加固、5万吨预冷处理系统、海堤建设、大型灌区节水工程、三亚崖州中心渔港、农村沼气等项目建设。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落实各项惠农补贴15亿元以上。研究农业补贴向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倾斜的具体办法,培育100家带动面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开展“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活动,继续推进中西部市县农民增收计划。三是集约、集群化发展新型工业,拉长工业“短腿”。充分利用资源、港口、区位和环境优势,拉长石化产业链条,大力培育发展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工业投资完成400亿元。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园区对产业的集聚力和承载力。以10亿元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为依托,调动产业园区所在地市县政府、产业园区以及社会资本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100万吨乙烯及炼油扩建、60万吨聚酯原料二期、21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二期、英利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10万辆电动汽车、博鳌数码港科技园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300万吨天然气站线、中海油精细化工二期、海南矿业北一采场深部开采等项目按期建成投产,确保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加快洋浦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华信洋浦石油储备基地、100万吨硅质原料基地、150万吨特种油、160万吨造纸二期、游艇制造、海口国家高新区美安科技新城、海南生态软件园、清水湾国际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四是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加快西部渔港、西沙永兴岛补给基地、西渔二期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加快渔船更新改造,组建南沙骨干船队,提升海洋捕捞能力。加快推进现代养殖业,新增深水网箱200口,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1.85万亩。引进大型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积极发展休闲渔业,做大做强临港工业,发展油气勘探开发配套服务业,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编制和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及配套规划。推动中心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发展、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二是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促进其向乡村延伸、覆盖,力争在城乡统筹一体化上取得突破。推进海口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三亚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加快全省供水及管网改造、海口江东新区统筹城乡等项目建设。三是加强中心城市改造力度。提升市政设施建设水平,有效解决因设施建设跟不上、标准落后、布局不合理、综合配套差造成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公共服务不足等城市病。促进省会经济圈建设,实施三亚区划调整和撤镇设区,推动儋州与洋浦融合发展,启动澄迈撤县设市工作。加快海口观澜湖、海口城中村改造、三亚湾新城、儋州滨海新区、洋浦第二原水管线等项目建设。四是加快一批特色风情小镇建设。结合产业、旅游、文化、宜居特色,再建设一批特色风情小镇和一批美丽乡村。加快陵水黎安海风、文昌书香、琼海潭门南海、儋州光村雪茄、兰洋温泉、澄迈欧洲风情、五指山水满等风情小镇项目建设。五是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做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工作,有效解决相关就业、居住、教育、社保、户籍等的政策、制度问题。

  (五)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一是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严格落实责任,切实组织好实施宣传工作。启动市县功能区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加大对生态功能区生态转移支付力度,开展差别化考核评价。二是继续推进“绿化宝岛”大行动。大力实施天然林、水源林、海防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确保完成植树造林10万亩、义务植树1000万株。继续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加强部门联动,加大打击毁林种果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力度。三是做好国家第二期低碳试点省建设。积极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和考核体系。四是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制定实施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推进节能、清洁能源发展各项激励、考核措施的落实。支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水泥、电厂脱硝设施建设、低氮燃烧改造工程等工作,加快洋浦、昌江等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建设绿色照明示范省和绿色建筑示范省。五是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解决好农村垃圾和小橡胶、小槟榔加工厂等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管网配套的建设和管理,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推动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六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继续严格执行先补后占制度,制订我省有关住宅、商业、工业等项目用地标准,继续抓好闲置土地专项清理处置工作,切实加强村镇规划。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一是尽财力所能,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办好年度承诺的民生实事。二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低于82%。全面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确保零就业家庭基本动态为零。强化就业创业培训,新增城镇就业8.5万人。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力争全年培训农民50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8.5万人。三是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3.5万套,建成2.5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3万户,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合理调整保障性住房供应结构,在满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需要基础上,尽量扩大保障对象。公共租赁房分配入住实行公示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四是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五是促进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加快推进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新增幼儿园学位1万个。继续实施思源试验学校建设,新增普通高中学位4000个。促进中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实施好中小学校安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改造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深入推进我省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战略,鼓励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争取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公共卫生和卫生监管五位一体的医疗卫生体系,尽快建成辐射全岛的五大区域医疗中心和1小时三级医疗机构服务圈,建设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肿瘤医院、省儿童医院、省人民医院秀英门诊楼及内科楼、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大楼等项目。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抓好省博物馆二期、省民族博物馆改扩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海基地等项目建设。六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和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制度,适时启动粮油、猪肉、蔬菜等主副食品保供稳价的应急预案。着力降低流通成本,加大对流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产销对接、农商对接、农超对接,全面清理流通环节不合理收费。抓好常年“菜篮子”基地建设,重点建设60个常年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100万只蛋鸡项目;推进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新建平价商店23个。七是加大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积极稳妥发展养老产业。支持社区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乡镇中心敬老院、儿童福利院、救助站、精神病院以及殡葬服务设施建设。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今年也是科学管理年,要下大力气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严格管理监管,切实解决突出问题。一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进一步强化薄弱领域和环节的管理机制,继续开展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清理处置闲置用地、打击拆除违法建筑、旅游市场综合整治、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等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出台措施管理好自驾游入岛车辆。实施政社分开,加强政策扶持和分类指导,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二是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更加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三是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