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梦)我省海洋灾害防御体系再添“利器”。7月15日,“海南省海洋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这意味着该项目顺利通过“毕业考试”,正式转入业务化运行阶段。
据了解,该项目主要升级和新建环岛岸海空天观测系统、数据传输网等,重点提升海洋观测监测能力,提高数据传输处理效率,增强海洋预报警报能力,完善海洋灾害风险管控措施。
项目建设简易气象潮位站等200余个岸基站点、综合浮标等100余个海基站点和30套无人智能装备,建成后能够从技术层面建立“岸海空天”一体化海洋观测监测网,实现近岸近海定点、机动应急、卫星遥感等多层次的观测探测网络,同时建设集采集汇聚、产品制作和综合决策于一体的海洋灾害、海洋生态灾害、海洋地质灾害预报警报应用系统。
此次验收(终验)会为期3天,来自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等单位的11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听取承包人联合体单位、监理联合体单位关于项目完成情况的汇报,审阅项目竣工验收资料,并现场抽查核验项目中建设的岸基站点、海基站点、无人设备、实验室设备等,逐项查验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并听取后期项目运维保障措施。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派出8名用户代表对信息化系统的功能点进行查验,从“可用、能用、好用、易用”的角度全方位组织评测。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