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立“银项e联”直通车平台,为银企精准“搭桥”,大大提高投融资效率
510亿元资金“直达”项目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琳
近日,海南农商银行琼海支行一笔600万元的信贷资金打到了琼海明鑫制药(海南)股份有限公司账户上,用于该公司的药品固体制剂生产工厂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海南农商银行已经为该公司发放贷款4000万元。
“项目进展全流程公开透明,银行可以在最契合的时机提供服务,简洁高效,利人利己。”在经手该项目贷款的海南农商银行琼海支行客户经理黄良任看来,银行之所以能高效快速对接该企业,“银项e联”直通车平台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
“银项e联”直通车平台由省发展改革委创新建立,去年3月7日正式上线,旨在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和扩大有效投资。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经推介项目超600个。
没有“中间商”
促成银行与项目直接“握手”
“陵水即将开展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暨全域土地整治项目,契合农发行的业务定位,可以对接。”今年1月的一个上午,农发行陵水黎族自治县支行客户部执行客户经理张思倩接到农发行海南省分行的业务分派电话。
放下电话,张思倩便打开办公系统,查看项目的基本信息并做好全面梳理后,随后前往现场,与相关负责人接洽了解项目进展。“得益于‘银项e联’直通车服务平台,银行可以精准掌握项目的实时动态。”
海南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海南着力打造的全流程投融资数字化服务平台,“银项e联”直通车平台创新实现“项融e接”“推介e库”“咨询e约”“融资e市”“要素e保”五大功能,运用“银项线上一体化”互联服务工具箱,能够满足精准对接融资需求、及时共享重大项目、提前参与项目谋划、线上发布信贷产品、部门联动解决堵点等具体诉求。
通过 “银项e联”直通车平台,金融机构可深度参与项目“前期策划包装、中期授信放贷、后期要素保障”。没有“中间商”,平台促成银行和项目的精准对接,不仅可以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也可以为企业项目快速注入资金推进项目进程。
在陵水黎族自治县生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郭甲看来,在陵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暨全域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农发行资金的保障极有帮助。“同时,银行不仅提供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还在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方面给出有效建议。”
目前,陵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暨全域土地整治项目已经进行到土地流转阶段,农发行陵水支行为项目授信2.6亿元。预计7月底或者8月初,第一笔预计1000万元的贷款就将投入使用。
架起一座“桥”
极大提升银企对接效率
企业多方找资金、客户经理“跑断腿”去找企业……长期以来,企业、项目与金融机构之间似乎总是缺少一座可以快速直达的“桥梁”。
搭平台、汇项目、找资金……海南“银项e联”平台的应运而生,真正实现了资金供求一键匹配、项目落地一键加速等多项功能的同步达成。
在金融机构看来,“银项e联”平台最大的亮点在于精准地为资金和项目“牵线搭桥”。
海南农商银行、农发行海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为了更好地发挥“银项e联”平台作用,会派专人负责该平台的信息筛选、分发,确保各市县支行可以有的放矢精准对接项目。同时,各市县也会将项目跟踪最新进展反馈给省行,由专人负责在平台更新进展,让项目的进程透明可见。
省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处相关负责人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全省各市县企业以及项目相关方,都可以填写融资需求,各市县相关部门搜集后,会统一归纳到“银项e联”平台上,让各金融机构根据自身优势筛选,线上做好匹配、线下“一对一”对接。
目前,全省有15家金融机构“入驻”该平台,其中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农发行海南省分行、进出口银行海南省分行3家政策性银行;中、农、工、建、交5家国有银行以及7家商业银行。截至7月16日,企业已通过该平台发布有融资需求的项目628个,银行已接洽项目235个,签约放款项目86个、放款金额510亿元。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银项e联”直通车平台的建立,可以实现对项目资金保障进行全链条、全流程动态管理,推动项目服务方式深层次变革和智慧化转型,不断为高质量抓项目、抓高质量项目按下投融资闭环管理的“快进键”。
(海南日报海口7月16日讯)
相关稿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