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田水库流域总体水质连续三年保持为优
水质优级断面比例创历史最好水平
俯瞰赤田水库。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栋田 摄
海南日报三亚7月16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梦 郭畅)7月15日至16日,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创新实践成果分享会在三亚举行。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21年8月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水库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流域总体水质连续三年保持为优,稳中向好趋势明显,水质优级断面比例(85.7%)达历史最好水平。
分享会以“赤田活水润新章,青山金策兴沃野”为主题,对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创新三年实践进行梳理,邀请来自有关省直单位、市县、科研院所等代表,围绕跨地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改革创新的“赤田模式”、赤田水库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活污水治理经验、赤田水库保护区退果还林生态修复实施成效、赤田水库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综合效益评估等内容进行分享。
分享会指出,面对赤田水库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交织,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需求并存的复杂局面,我省坚持系统治理、整体施策,将生态补偿机制与流域综合治理深度融合,以《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的意见》为纲领,统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源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生态环境监管五大领域,形成标本兼治、协同发力,从源头到末端全链条治理体系,有力促进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全省流域治理、生态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以及“六水共治”等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会上,三亚市人民政府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新一轮补偿协议。在实地经验分享环节,参会代表还到三亚、保亭等地现场了解赤田水库流域水环境监管平台运行及设备部署、赤田水果品牌打造及减肥减药成果应用、南头溪河口(三亚)生态修复项目成效等情况。
此次分享会由海南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相关稿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