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薄膜产业到医疗器械、航空航天,赛诺实业搭平台实现产业创新迭代
2023-04-26 09:43 来源: 海南日报 【字体:   打印

从薄膜产业到医疗器械、航空航天,赛诺实业搭平台实现产业创新迭代
聚能创新院为创新赋能

海南日报记者 郭萃

仅仅7克,这款即将面市的“单导心电记录仪”,是目前市场上最小的一款单导心电设备,它由海南赛诺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诺实业)创新研发。

4月25日上午,在赛诺实业海南聚能科技创新研究院内,医疗大健康板块负责人蔡宝龙正在对这款设备进行数据分析。

一旁的航天大数据板块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在处理一组组由卫星传回的代码,形成一张张卫星图片。

医疗大健康、航空航天……各项高精尖科技聚集在这里。但赛诺实业却是从非常“传统”的薄膜产品起家的。

从传统产业迈向“高精尖”,赛诺实业如何实现转型?“靠企业自身的创新内生动力和海南为企业培育的创新土壤。”海南聚能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徐佳道破“密码”。

2016年,赛诺实业成立了海南省新型研发机构——聚能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聚能创新院)。“我们把老员工和新产业的创新人才融合到一起,摸索创新活力。”赛诺实业董事长、聚能创新院院长邢青涛说。

烟用降解膜、无油墨印品、禁塑快检仪……在聚能创新院一楼大厅内,几款产品吸引了海南日报记者的注意。“与常规烟用薄膜不同的是,降解烟膜完全可以降解,而且具备传统烟膜的包装功能。”徐佳说。

在夯实主业的基础上,聚能创新院也不断在新的赛道上“冲刺”。7克重的单导心电记录仪便是社区大健康领域的创新产品。

“做‘单导心电记录仪’并不难,难的是在提高测量精准性的同时还能保证佩戴舒适性。”蔡宝龙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当时海南医疗器械科研基础相对薄弱,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但是自贸港的政策和聚能创新院的创业氛围却让他充满信心。

从人才培养到数据采集分析,整个研究过程中,蔡宝龙带领团队经过约4年的研究,终于研发出新型产品和APP——这款“单导心电记录仪”微微呈弧形,整个主机比小拇指还短小,配合手机APP可以随时随地检测心电图。“这款产品在海南本土研发,并即将投入市场,在家就能实现24小时医疗级别的心脏健康动态监测。”蔡宝龙说。

此外,聚能创新院还在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等新兴产业完成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卫星看似距离大家很遥远,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场景却非常普遍。”徐佳介绍,聚能创新院已发射“文昌超算一号”“文昌超算二号”“文昌超算三号”三颗卫星,并与吉林一号卫星组网运行,目前在轨卫星共计89颗。

在轨的卫星星座可以形成海南地区遥感信息最丰富的影像库及增值信息产品库,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智慧海南建设等各领域提供高质量的遥感信息和产品服务。

如果说主动转型是赛诺实业的内生动力,那么海南自贸港建设则是推动这家企业创新发展的催化剂。

从政策上看,自贸港建设带来的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以及资金扶持、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红利,无疑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有利于产业创新集群发展。蔡宝龙就是受海南自贸港政策和广阔发展前景吸引,于2019年辞去北京公务员的工作,作为海南自贸港B类高层次人才来琼,专注于远程医疗和医疗物联网研究。

从产业上看,医疗健康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都是海南自贸港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从服务上看,海南聚能科技创新研究院获得海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计划专项支持,海口国家高新区也从项目审批、监管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政策、产品、人才,各项条件已经具备,接下来就是要把创新成果转化为产能。

“我们在研的烟用降解膜预计今年内投产,可实现烟膜全行业10万吨的全面替代,市场规模40亿元。”徐佳说,下一步,赛诺实业和聚能创新院还将坚持在环保新材料、航天大数据、社区大健康、科技绿建筑、水产生态养殖领域的深度孵化,完成示范应用及推广。

对于蔡宝龙来说,创新也是永不止步的,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一款比现在产品更为轻便的4克重的单导心电记录仪也已完成实验验证。

(本报海口4月25日讯)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