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两个总部基地”的思考
2023-02-08 09:39 来源: 海南日报 【字体:   打印

匡贤明

对外开放,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题中之义。2023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中国企业进入东南亚的总部基地和东南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这就需要准确把握“两个总部基地”内涵,结合海南优势和企业需求,从产业、市场、科技、金融、开放等维度,加快形成打造“两个总部基地”的强大动力,完善相应的政策与制度安排,尽快吸引一批总部企业落地海南。

2022年底召开的海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打造“两个总部基地”纳入省委决策部署,明确提出“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打造中国企业进入东盟的总部基地和东盟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2023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作出部署,要求“中国企业进入东南亚的总部基地和东南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从实践看,全球知名自贸港无一不是重要的总部基地。加快打造“两个总部基地”,着力吸引越来越多以总部企业为重点的市场主体落户海南,是进一步强化海南“8”字型双循环交汇点功能的务实之举。本文就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两个总部基地”提出初步的行动性思考。

准确把握打造“两个总部基地”的内涵

打造“两个总部基地”,超越了企业层面、项目层面、“引进来”层面,是区域层面、制度层面、双循环层面的战略举措。对此,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总部基地”的内涵。借鉴国际知名自贸港经验,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两个总部基地”,至少需要涵盖以下几方面的“聚集”:

“两个总部基地”是总部经济的聚集区。总部企业是总部基地的基础。没有微观层面总部企业的进入、发展与集聚,就很难称得上是总部基地。因此,海南打造“两个总部基地”,基础和关键是总部经济的聚集。截至2022年5月,海南总部企业达61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但从国际上看还有相当大的空间。例如,曼哈顿集聚了众多金融领域的企业总部,成为世界瞩目的经济中心。香港在经济转型进程中,抓住服务中国大陆与国际市场交汇交流的特殊机遇,大力发展总部企业,从地域、资源和市场都相当有限的城市经济体转型成为国际知名的自由贸易港。因此,尽快吸引更多的总部企业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落地生根,形成总部企业集聚的格局,是打造“两个总部基地”的关键所在。

“两个总部基地”是服务业的聚集区。总部企业是价值链高端功能形态的集中表现形式,集中了研发、营销、资本、战略等功能形态,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体。进一步看,“两个总部基地”的服务形态至少包括银行、基金、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服务业,信息、传媒、网络等信息服务业,咨询、评估、会计、法律、仲裁等中介服务业,国际商务、教育培训、会展、现代物流等商务服务业。海南自由贸易港服务业在过去几年有较大进展,但仍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比如,2022年海南金融机构全年各项贷款新增483.24亿元。其中11个重点园区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85%,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9.82%。但市场主体对金融需求尤其是资金自由便利流动的需求还没有得到有效和充分满足。

“两个总部基地”是制度集成创新的聚集区。“两个总部基地”不仅涉及“引进来”的一系列政策与制度创新,而且涉及“走出去”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创新与服务创新,更涉及与国际最高水平相对接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高地。过去五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在制度集成创新上有较大突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贸港建设的180多个政策文件落地实施。对标全球最高水平开放形态,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两个总部基地”还需要着力推进制度集成创新。比如,CPTPP在原产地规则上实行完全累积原则,打造“两个总部基地”就需要积极探索,率先从“部分累积”向“完全累积”升级。再比如,对标CPTPP的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需要加快优化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形成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态势。

“五位一体”形成打造“两个总部基地”的强大动力

打造“两个总部基地”,需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分步实施、尽快突破。借鉴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经验,打造“两个总部基地”需要以产业为锚、以市场为体、以科技为基、以金融为重、以开放为先。

以产业为锚,夯实“两个总部基地”的产业基础。产业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基础,也是“两个总部基地”的重要平台。当前,海南已经制定了明确的海南现代产业体系树状图,为海南金融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锚”。为此,对教育、医疗、农业等基础产业,要加大投入,既做实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又形成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对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主导产业,需要加快相关政策落地,推动主导产业提速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

以市场为体,形成“两个总部基地”的市场基础。一个完善、灵活、高效的市场体系是“两个总部基地”的重要发展环境。这需要推动数据、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市场建设。以金融为例,要加快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打造东南亚重要的资本市场,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财管和资管中心,打造绿色金融中心,打造面向东南亚的投融资平台。

以科技为基,奠定形成“两个总部基地”的创新动力。抓住新一轮科技创新机遇,进一步提升资源密集度,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着眼于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加大基础研发、人力资本、信息等投入,加快构建各要素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形成创新驱动的基本格局。再以金融为例,支持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客户营销、业务交易、金融监管等方面的推广应用。

以金融为重,形成“两个总部基地”的引擎。作为非生产性的总部企业聚集区域,“两个总部基地”对金融提出更大需求。以香港为例,2020年,在香港设立的地区总部企业1504家,比2002年增长59%,香港金融发展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打造强大的金融“发动机”,提供与“两个总部基地”发展相匹配的金融资源,可以有效地将境内外庞大的资金转化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这就需要在借鉴欧盟经验、立足海南基地,在RCEP区域推进“单一通行证”以扩大金融开放,推动琼港金融合作的重要突破。

以开放为先,形成“两个总部基地”的市场环境。对标全球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在服务业上,借鉴欧盟服务业开放的经验,尤其是金融开放的经验,以服务业开放推动琼港、琼新服务业合作。比如,在海南探索实施“单一准入证”制度,推动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在海南实行更大力度的金融开放,不仅高效便捷地吸引香港、新加坡等地区金融机构落户海南,同时为海南本地的金融机构进入RCEP其他成员国提供制度化的安排。

以制度集成创新形成打造“两个总部基地”的重要保障

打造“两个总部基地”需要相应的政策与制度安排。这就需要以积极回应市场主体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加快推进制度集成创新,在各个领域逐一突破。

以宜商环境为标准加快优化发展环境。2021年9月,世界银行集团决定停发《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并宣布将构建新的评估体系来评价各经济体的商业和投资环境,即宜商环境。打造“两个总部基地”,可以率先开展宜商环境预评估,针对宜商环境中的短板实施针对性的举措。

尽快实现海南与东南亚经贸合作的重大突破。当前,以东盟为主导的RCEP已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重要力量,也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布局的重要抓手。打造“两个总部基地”,需要加强与RCEP成员国在市场层面、货币层面、监管层面的合作。比如,在海南率先推动RCEP向CPTPP标准对标,促进规则对接由边境前向边境后延伸;进一步降低RCEP内部关税壁垒,推动原产地规则从“部分累积”向“完全累积”的提升等。

以金融监管为重点形成“两个总部基地”的风险防范机制。打造“两个总部基地”,在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同时需要加快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比如,在金融监管上,实现跨境资金自由便利流动需要建立“管得住”的账户体系。在现有基础上,需要适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率先运用区块链等技术,“以进岛加密、出岛解密”等方式赋能多功能FT账户,扩大金融监管科技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金融风险识别能力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本文系海南省社科联委托课题《破除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体制机制障碍的重大任务研究——海南下大气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研究》(HNSK(WT)18-139)阶段性成果。】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海南省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0500004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