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
脑科学是理解自然和
人类本身的“最终疆域”
海南日报记者 郭畅
7月7日上午,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九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海南自贸港峰会在三亚开幕。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发表了题为《坚持学科交叉 打造脑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的主旨演讲,提出脑科学是理解自然和人类本身的“最终疆域”。
多年来,骆清铭一直从事信息光电子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的学科——生物医学光子学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科技创新人才奖等多个奖项。
“类脑芯片只模拟了人脑的万分之一,脑疾病和脑功能均存在很多未解之谜,所以认识脑是第一步。”骆清铭说,无论做类脑研究,还是做疾病的诊断治疗,前提条件还是需要认识脑,那么组成脑子的网络基本单元是什么?
骆清铭做了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我原来是学物理的,可以把大脑比作电路,基本的神经元是电路里面的电阻、电容、电感,这些基本的电子元器件组成小的单元电路,像脑子里面神经网络神经单元,很多组织再变成集成电路。”骆清铭说,经过20多年的研究,他提出了一个名为脑空间信息学的概念,可为人们理解脑的疾病和发展类脑人工智能提供帮助。
随着科学进步,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获取与分析技术出现,中国成立了脑成像工厂,还有世界最小的小鼠脑图谱数据库。2030重大项目——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也正式启动。
目前,位于三亚市崖州区崖州湾科技城的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中心科研大楼已经建成,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立了生物影像学平台、生物传感与穿戴式医疗平台、数字生命与生物医学健康数据中心、类器官研究平台等。
“我们还成立了海南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中心,下一步,相关团队计划在省里的支持下建立一个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基于图谱,利用技术优势,开展脑疾病、脑智能方面的工作,建立一个大规模脑研究图谱设施,相信海南有条件打造一个全脑健康神经研究图谱脑科学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研究高地。”骆清铭说。(本报三亚7月7日电)
相关稿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